一生只穿茄克衣_老山羊蔡芳本_新浪博客

一生只穿茄克衣

□ 蔡芳本 

《福建文学》 2007年第07期

(该文获2007-2008年度《福建文学》奖)


  一
  
  在服装界里,茄克没有出处,没有来头,最是平民出身但茄克又{jd1}是服装界的一枝独秀。
  茄克是一枝野蔷薇,茄克更像一个美丽的女人一样,人人都想拥有。
  在整个20世纪,茄克一直受到青睐,一直红颜不老。
  在中国,汉装已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偶尔让人穿起只是为了某种需要,要么是一种思念,要么是一种怀古,要么是为了展示风雅,要么是为了迎合政治,汉装已不单单作为衣服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标签标识存在。而中山装、列宁装更是随着一种政治热情的消隐,而消隐得难见其面,套用一句时髦的话,现在谁还拿中山装、列宁装说事?就是一直站在时装舞台的西装也很有局限。西装现在则成了庄重、场合的代名词,西装几乎是为了体面为了社交而存在。如果不管时间、地点、身份随便穿起西装那只能成为笑柄。
  只有茄克只是因为人体需要而没有任何附加需要而存在。茄克没有时间的限制,茄克无所谓流行不流行。
  茄克随意轻松。
  茄克最随和{zj1}人性化,对人充满着关怀和体贴。
  茄克最不会嫌贫爱富。富人穿茄克,穷人也穷得起茄克;茄克对于权贵和平民也一视同仁,决不会狗眼看人低。总统穿茄克,普通百姓也穿茄克,茄克没有地位高低之分;茄克也不管你的身份如何,你当教授穿茄克,我当学生一样穿茄克,你是工程师穿茄克,我当农民也穿茄克;茄克更没有性别歧视,像一个漂亮女人男人女人都爱一个样,茄克一样钟情于男人和女人。男人穿茄克潇洒漂亮,女人穿茄克英姿又妩媚。
  茄克也是最不具国别、族别的服装。世界的无论哪一个角落,地球的无论哪个地方,都有茄克的舞台。无论哪个人种,无论哪个民族都有茄克的市场。
  茄克用{zd0}度又最开朗的胸怀欢迎一切合作者,茄克最没有势利眼。它欢迎西裤与之搭配,也欢迎牛仔裤做它的搭档,它也欢迎运动裤做它的伙伴,它甚至不排挤汉装裤更不排斥各式女裙。
  茄克欢迎各种发型的男士女士。你理光头,你留长发,你平头,你卷发,你直发,它都不拒绝。你穿上茄克想围上一条围巾打上一条领带或者结个蝴蝶结,那么,来吧,丝毫不破坏你的风度。
  茄克就是这样的品质。你夸它赞它赏它,你用它穿它藏它,它依然是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呀!
  茄克是一个看尽红尘漂亮的女人,有一颗超凡脱俗之心。
  茄克这株野蔷薇处处开放,美我颜色,美我生活。
  茄克——叫我如何不爱她。
  
  二
  
  我拥有茄克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
  这是一件牛仔茄克,袖口已经破了一个洞,但是,我还是将它穿上,让他人欣赏我的风光。
  80年代初期还是一个困难时期,要买一件像样的衣服是不容易的,何况还是一件最为罕见的牛仔茄克。
  这是我的一个学生送的,她后来嫁给我的一个邻居,邻居的父母亲均在香港,不时有港风吹来,作为一个当时的富人,邻居的穿着{jd1}xx乡村的潮流。后来,他家举家迁往香港,我学生便把一些旧衣服分给乡亲,我自然近水楼台了。
  当我穿着这件破旧的茄克在伙伴面前显摆的时候,我是像阿Q一样挺直了腰杆的,毕竟,我是我乡村{dy}个沾上洋风的人。我好像才明白,没有什么衣服是不能穿的。
  我的第二件茄克是在我参加工作后,那是在80年代末期。那时,晋江人已经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果,服装厂像花一样遍地开放。我奉命采访一家制作茄克的公司,这家公司名字叫什么我已忘记,但它的茄克牌子让我记忆至今。我清楚地记得这款茄克牌子叫“大永日”。为什么叫“大永日”我不得而知,我望文生义,根据我的理解将它解释为“永远的大太阳”,并将它写入我的文章里头。采访完毕,茄克的主人自然送我一件“大永日”。这一件灰色绒面新款的茄克我穿了四五年,尽管没成了“{yj}的太阳”,但它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品牌,什么叫品牌的价值。
  虽然,“大永日”没成为{yj}的品牌,但晋江人以他们特有的眼光和勇气,创造了更多的{yj}魅力的茄克品牌,就像“劲霸”和其他。
  我的第三件茄克是“澳斯卡”。“澳斯卡”是我学生的产品。学生的“澳斯卡”每年都要送我一件,我就一直穿着“澳斯卡”走过春秋冬夏,穿过人生的岁月。我一直想,与其说我穿的是一件普通的茄克,不如说我穿着一种尊重或者一种师生情谊。
  我没什么能给予我的学生,我给予的是一种为人师表所应当给的形而上的东西。而学生则用他们物质的东西来体现精神的价值。他给予我的和给予社会的是一样。是感恩是回报。
  这以后,我有过各种款式的衣服,但我基本将它们丢在衣橱里,甚至连昂贵的西服。无论上班下班,无论拜师访友,无论走亲串戚,无论旅游还是坐在主席台上,我都穿着同一种样式的衣服——茄克。
  茄克成了我{yj}的情人。
  我这一生注定要永远穿茄克了。
  
  三
  
  因为茄克,我认识了茄克人。
  每一个茄克人给我的震动不能说是巨大至少也是深刻的。
  茄克人对于茄克的执著令我感佩不已。
  我对劲霸xxx洪肇明先生的印象,这一生恐怕不能抹去。这个平常极了的老人,“脸上永远挂着温和而慈祥的微笑”,这个卖过水果、大米、鱼、蔬菜,还贩过化肥,当过屠夫卖过猪肉的农民,却成了劲霸茄克的开山鼻祖,成了晋江服装界的领军人物,不能不说是一个xx。从最早的佳丽服装厂——一个只是加工仿造的小厂子到拥有世界xx品牌的大企业,洪肇明凭的是坚定的信心、过人的胆识和农民的聪明。谁会想到一个连剪刀也没摸过,对服装一窍不通的农民会成为服装界{wz}呢?
  {wz}是有{wz}的风范的。洪肇明说了一句话足以证明{wz}的睿智,这是一句普通的话,但包含了洪肇明所有的一切,这句话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简单、朴素、明了,但{jd1}是真理。要成就大事业靠的就是这种执著、坚定、心无旁鹜。瞄准国际市场,一心一意做茄克,做出风格做出水平做出品牌,做出大事业这就是劲霸开创人洪肇明立下的基业。
我见到劲霸第二代xxx洪忠信先生是在劲霸的定货会上。
  我没想到定货会竟然是一个培训会。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劲霸经销商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地齐集在劲霸大礼堂听课。洪忠信和他的企业班子也毫不例外跟所有人一样全神贯注坐在最前排,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直到我极不耐烦时,讲课才告结束。后来,洪忠信先生告诉我,这是他们的茄克大学,每年都要搞一两次培训,以后要成为一所真正的大学,对外招生,专门为茄克事业培养人才。管理、教材、教师都要{dy}流。
  我不得不第二次震惊。
  茄克还要办大学,这简直匪夷所思。可是劲霸人要办的事{jd1}能够办到。我在晋江听宣传部副部长吴明哲先生说,晋江的企业家都很有干劲很有目标很有理想,晋江人没有干不成的事,这是许多体制内的人所没有的激情。当体制内的人做{yt}和尚敲{yt}钟的时候,多少大事业已在晋江企业家的手中做成了。所以,我是相信洪忠信先生的,我相信这个略矮但壮实帅气精神十足的年轻人的蓝图决不仅仅绘在纸上。其他事不说,仅仅办大学而且是茄克大学这个构想,我已经觉得洪忠信够得上是一位英雄了。
  应该说,洪忠信先生从洪肇明那里继承了一切优秀品格,特别是智慧。
  我认识的另一位茄克人是我的学生,这个同样年轻斯文的帅哥,我真想不通他为何放弃一个别人苦苦追求的科级党政职位而“扑通”一声跳下商海。不是我想不通,而是许多人想不通,因为我们按照的是现有的固有的思维方式,而晋江的企业家晋江的茄克人按照的是超出常人的方式,不然他们怎能超出普通人?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一开始进入劲霸就相当投入。他做了一些前人没做过的事,比如,他竟然在短短的几十天时间编写出了一部《世界茄克史》来对抗我的“茄克无史”的谬论。他居然能够说出茄克的出处,说得有根有据,他居然能将茄克的故事编得像《天方夜谭》的故事那样迷人。
  聪明!世界的历史难道不是人编出来的吗?
  就这一点,作为茄克人,我认为这个小伙子就及格了。
  他在劲霸的短短日子里还做了什么事,我听了洪肇明先生一句话就明白了。
  吃饭的时候,洪肇明先生走到我身旁说:“你这个学生很有能力啊!”
  我觉得脸上太有光了,说了一句:“是啊!劲霸人都很会做事。”
  说完这句话,我在心底默默祝愿这位年轻人不辜负洪老先生的一片期望。
  好久没见到这位小伙子了,他肯定很忙。他只是突然会心血来潮,半夜从英林赶来敲开我的家门,送我一大堆劲霸的挂历。
  或者他会半夜从英林打来电话说,他加班刚完,跟同事正在吃牛肉羹。
  我只得暗暗“埋怨”:加入劲霸就跟劲霸一个德性了。那么投入茄克事业,不要命了!
  当然,这位叫洪连进的年轻小伙子,还欠我一条劲霸茄克。我作为他的老师,不穿劲霸的茄克,“一生只穿茄克衣”怕只能留下遗憾!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一生只穿茄克衣_老山羊蔡芳本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