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磨房
旧帖 2010-02-10 10:11:32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许多朋友说到春节去云南过,到怒江去的人也很多。这是放在我博客里的文章,就是去年新年去怒江的事情了。照片转不过来,要看请移步博客,对不起了!


(一、广州出发到百色)  

   像候鸟和回游的鲑鱼,回到云南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坚强的愿望。回国开会,在北京窝了整整十天,一回到广州就想回云南。在广州过了一个xx,23号我们就带上小狗旺旺往云南去了,三江并流的怒江峡谷是这次的目标。

                                                   (怒江峡谷,六库到贡山路上)
    狗儿出行不简单,狗粮狗罐头带了一大包,狗笼子要带上,狗儿的饮水瓶也要带着,比一个人出行要复杂多了。出行它很兴奋,但它不可能知道我们要带它走这么远的路,要出去这么多天。
    知道旺旺会晕车,所以{dy}天早上没有喂它吃东西,只喝水,但是它还是吐了。
    路上的旺旺自有一套消磨的方法,它对高速公路兴趣不大,这跟我一样。高速公路景色单调,缺乏刺激,他就在后座睡觉。

     睡够了就走到我后面,前腿爬在我座椅后背,跟我肩并肩地看着路面,有时还把头放在我的肩膀上,目光娇媚,像个撒娇的孩子。

    而在普通公路,它的兴致就来了,只要有精神,它几乎都要在副驾的位置,前腿架在仪表台上注意地看着前边,一站就是很久,还随着车子左摇右摆。我真佩服它有这么强健的后腿。一旦路面出现什么人或牲畜,它就要根据情形选择是沉默还是狂吠,有时它也站在正副驾中间充当第三者。


    路上只要到加油站或服务区,都要把它放下来跑一跑。它好奇心重,到一个新地方都要撒野,因为长相漂亮,性情温顺,我们收到的都是些赞美的话,挺得意的。

                                               (广东阳江服务区)

                                                 (广东阳江服务区)  
   {dy}天晚上住的是百色的真龙大酒店,这个酒店是旺旺住过的{dy}个酒店,去年也住过。用衣服盖着把它带进房间,然后在房间里架好笼子,喂它吃东西,旺旺就跟在家一样睡到自己的笼子里了。

                                            (广西百色真龙大酒店房间内)
旧帖 2010-02-10 10:14:17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二、百色到昆明)  

    百色是广州到昆明的必经之地,广州到百色约一千公里,百色到昆明是六百多公里。虽然路程不同,但是以往行车里程却差不多,都是十小时左右,因为云南山路多,不好走。自从07年底南宁到百色的高速公路通了以后,从广州到百色的路好走多了。云南连接百色的高速公路是08年中才通的,07年底用了一整天时间才从富宁痛苦地走到砚山这短短的一百多公里路,被迫在砚山县城迎接了2008年新年。

    前一晚快到百色时看到高速公路上的通告,说是罗(村口)百(色)高速阳圩段有重大交通隐患,去往云南的车要绕道德保那坡,真怕去年的情形再现。当天晚上问了大理饭店的老板,他建议回田阳绕道往富宁,而我不情愿走回头路,觉得只要绕过阳圩一段就能再上高速,不必全程走国道。

   一早起来问了好几个人,说法不一。在一个加油站问一个加油的人,终于得到确切的信息,走到阳圩没有问题,于是往阳圩。在一个桥头见到被堵下来的大串卡车,没有停在它们后面,直接冲到最前边。一个年轻的xx拦住了我,让我把车倒到一边,生怕他要罚款,其实他只是让我等在一边。等了半个小时不到,对面的车队过了以后,我们这边放行了。
    要走一段很破烂的道路才能接上高速。
     上了高速,见对面车道被堵下的卡车排了有一两公里,这个阵仗让人不安,回来还能走这条路吗?管不了这么多了,先回家再说。往云南的路很好走,富宁、砚山、锁龙寺。在富宁到砚山的路上,我一直注意看经过的隧道,想找到去年吃尽苦头的那个地对方。隧道太多,没有找到是哪一个,后来回到昆明后经过照片比对,终于找到了那个隧道——大坝子。
     到锁龙寺就出高速了,接着的是到石林的专用道路。在过路南县时,停车买了陈教授叫我带的老陈家腐乳。买了一大箱,打算送给那天和陈教授一起说想要的云南老乡。
    接下的路就乏善可陈了,一个多小时到了昆明。出了路口后,只是靠方向感居然走到了世博园门前的路,就在家门口了。
    随后{yt}在昆明休整,旺旺也很高兴,因为小区绿化面积广大,到处都是草地,它有太多玩耍的地方。更好的是狗儿也不少,还有些是狗姑娘。
   昆明是旺旺的出生地,本来这次回去我们就跟它说要带它去见父母。虽然只是说说,可心里还是有盘算。只是时间太紧,{zh1}食言了,没有让旺旺跟它亲狗见面。

旧帖 2010-02-10 10:17:55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三、昆明出发到六库)  

想看照片请移步博客

   其实对今天能走多远并没有底,网上有人说可以到福贡,也有人说可以到六库。早上八点多出门,路上车不少,xx一大早怎么这么多车,还挺纳闷的,昆明人怎么勤快起来了,这不是昆明人的习惯啊。穿过北辰大道从石闸立交到了爸爸那里。爸爸准备了米线,吃了一大碗。前{yt}去金星郝老板那里搞车的时候,一个也在那里搞车的车友说,贡山可能会大学封山,你们这个时候进去很危险。因为这,让老爸他们带御寒的衣服。不过这一路天气好得出奇,贡山丙中洛一线都是明朗灿烂的高原凉,天高云淡,春风拂面,回家那天夜里在路上却下起雨来,此后几天看天气预报,怒江一线都是阴雨。真幸运!在车迷网上说到怒江之行的时候,一网友回帖说去年就是被雪挡在了贡山,几千里路从广东去看丙中洛,愿望却在40公里外被破灭。跟爸爸闲聊中才知道今天不是我以为的xx,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日,这才明白路上怎么会这么多车。
    爸爸指路,我们从人民路一直走到了昆明最西边,九点半从马街那里接上了去碧鸡关的安石公路。昆明城到那里的路上有很多熟悉的景观,那是青少年时期的快乐大道,因为是去西山龙门的必经之路,苏小明的《军港之夜》就在这条路上被我们大声地唱过,那是刚进80年代的一个夏天。来昆明的同学朋友我几乎都陪他们去过龙门,也都从这里走。更记得30年以前,我和高老钟来回走了20公里路到平板玻璃厂去捡玻璃珠,厂子的地点叫七公里,是二战时滇缅公路的路程。云南以滇缅公路里程为名的地方还有,如什么八零八,就是808公里处。
    路好,就不觉得远,很快就到了碧鸡关。碧鸡关是昆明西行的{dy}个关隘,以前翻越大山是一个麻烦,现在有了隧道,忽一下就过去了,也就出了昆明城。出碧鸡关没多远是安宁温泉,号称“天下{dy}汤”的碑文还是明xx学者杨慎写的,徐霞客也在这里是盘桓了许久,后人郭沫若也写了些文字。安宁温泉在昆明人中的名声很大,倒回30年,它是与石林、龙门、大观楼、海埂齐名的胜景,xx时候批判刘少奇,就说他最喜欢在这里和王光美洗鸳鸯浴。许多领导人是爱来这里,各部门都建有不少别墅,现在还是。可惜这个地方外地旅游者很少来,其实他们真该来的,这是个很幽美静谧的地方,断不是只有野趣而缺乏内涵的热水塘,鸳鸯浴也不再是领导人的专利。
    温泉有一摩崖,历代文人碑文题刻不少。螳螂川从温泉边经过,不远处树木葱郁的山坡上一唐代古刹曹溪寺,寺庙古朴韵致不说,也和蔼亲切。游人不多,路径平缓安逸。寺里一块刻有“虫二”两字的碑是崇祯手笔,意为风月无边。前几年和同学来玩,一同学得意地向同学指点他们通过某种途径得到的寺庙前的土地,说要在这里建设蛇场,取毒牟利。而且当时是已经建了些丑陋的水泥池子,似乎要成功了。后来听说他们的项目黄了,阿弥陀佛,老天有眼,谢天谢地!
    以前的西南林学院也在温泉里面,从温泉去那里的路是小溪潺潺,鸟语花香,为此,我被分去那里工作的好友军兄痛苦不堪,这是农场还是大学?当一群牛从学校运动场上缓缓走过的时候,他绝望地叫着。我和好几个朋友都在那里住过,“这里有豺狗(狼)”,他曾认真地对我说。这是二十多年前一个年轻人最平常不过的心境了,时过境迁,此刻的山花他看起来一定很养眼。
    这条路上离昆明最近的城市是楚雄。楚雄我去过多次,朋友中也有不少楚雄人。像前面说的军兄,就是楚雄一平浪人,庆华兄和登荣兄是楚雄禄丰人。昆明到楚雄的路我都开车走过。最早的滇缅公路,后来的安楚高等级公路,被挖开后修好还没有铺路面的安楚高速公路和建好的高速公路,因为这是去大理丽江的必经之路。
    走高速比较乏味,速度快也远离人群,不像国道省道穿行乡间村镇,有人文的味道。喜林兄也喜欢自驾,他就说,高速很容易犯困,而国道,尤其是山路就精神抖擞。在路上我努力回忆着一个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能够想起的就是那是一个比较高亢嘹亮的名字,有火红年代的印记,位置就在一个坝子上,物产比较丰富的感觉,因为很多农民拿着很多特产,如野生菌子到路边来卖。最终好像是爸爸点出来的——彩云,对,就是彩云。可是高速公路已经改道,不从村镇经过而直接从山腰飞过去了。其实路通财通也未必对,很多地方,原先还是一个聚人气的地方,可是高速公路一修,顿时失去停留的意义,也就逐渐萧条,只是把名字留在了路牌上了。像广西云南交界的剥隘镇,原先是滇桂道上的重要集镇,可现在估计除了有特别兴趣去探幽访古的,没有人会专门转出高速路口去看看这个驮娘江边的小镇古渡,顺带买上一瓶有名的“剥隘七醋”,很可惜。
    快11点到楚雄,没有进去,但楚雄的领导还是有想法,在路上搞了很多楚雄的标识和宣传品。让人知道楚雄到了,楚雄应该停留。沿途是典型的云南的大山,不秀丽但雄伟。估计是政府的推动,沿路的民居都涂成白墙,上面还画了不少图案,恐龙,吉祥符号什么的,虽然雷同,但也还是好看,跟城里旧建筑的“穿衣戴帽”是一回事。虽如此,但到楚雄实际停留的人估计也很少了。因为一早出来,中午正好到大理,在楚雄停留没有道理。路上见到什么“世界恐龙谷”的景点,好像在做重点推介,但这种主题景点应该感兴趣的人也不会多,就是些恐龙骨架,能弄出多少名堂,跟以前的广州“飞龙世界”一样,当年多红火,结果还是和倒闭。后来在昆明跟亚兵聊天,说是他朋友弄的。我在楚雄服务区停了一下,让旺旺出来跑跑,他的需要是我们的意志。
    没多久就过了祥云县的云南驿,一个非常大的坝子,笔直的高速公路穿过闪亮开放的油菜花,要开好久。云南驿是一个古镇,云南就是从这里叫起的,而它更有意义的是二战期间这里是美军在中国最重要的基地之一,飞虎队的驻地也在这里。现在机场没有了。但是遗迹很多,以后一定要找个时间好好看看。
    快1点钟到了大理的凤仪,停车加油,刚过一点钟掠过大理下关城。从视觉上说,大理给人的感觉很好。沿苍山山脚(现在是山腰了)到洱海,分布着整个城市,雪白翠绿湛蓝的分别是苍山山顶、苍山和洱海的色调。在一个及其开阔的平面上,高山、古城、古塔、寺院、村舍、田野、湖泊就自然自然展开,不需要特别地寻觅就是一幅画。
     转保山的高速路边树立了一座塔,形制有些笨拙,不像原先大理三塔和蛇谷塔那样灵动飘逸,估计是新建的。
    保大高速走向依然按滇缅公路,不时能看到老路在山边闪过,漂亮的白族村落点缀路边。白族建筑很有特色,粉墙黛瓦,三房一照壁,还喜欢在山墙等立面上绘画题诗,很中国的味道。虽没有徽派建筑的含蓄绵长,也很有韵味,觉得白族是最有中华味道的少数民族。
   2点半,到了永平服务区。车友告诉我这里的特色菜肴黄焖鸡不错,停车后发现虽然过了吃饭时间,但吃饭的人还是不少,应该不错,于是点了慢慢吃。老板的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见旺旺好玩,就偷偷从厨房拿了一大块生肉出来,啪地甩到旺旺跟前,把旺旺吓了一跳。旺旺对生肉不感兴趣,枉负了孩子一片心意,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路边有一座非常宏伟的清真寺,占据了整个山头,拜占庭式样的高大中央穹庐被四个笔直向上的尖顶碉楼护卫,气度非凡。当时并不知道这座清真寺的背景,后来知道这里就是滇西{zd0}的回民聚集地——曲硐镇,说有1万多回民,也是个古镇,有浓郁的伊斯兰文化。可惜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回昆明时我们绕进了曲硐镇,发现这里汉族是少数民族。因为汉族饭店需要标记,店名旁边要特别说明“汉族饭店”,而一般无标记的饭店则自然都是回民饭店。后来也知道博南古道就从这里经过,有不少遗迹,世界上最早的吊桥霁虹桥也在那里。看来这里也是要找个时间好好走走的。
    饭后继续赶路,这时车子出现状况,没有怠速了。只要转速低于1千转,马上熄火。车子看来是不能久放,这次回国车子很多地方都重新搞了,留下空调没有搞,冬天,可以暂时不用,也免得搞好后又放坏了。没有怠速是很头疼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我的车子一直要保持高转速,因为一减速就要熄火,失去动力,怎么开呢?在这里也不好修,只有开到六库再看了。猛轰油门,就是需要停车时也要踩住离合拼命加油,手闸配合停车。听着就知道是一个很怪异矛盾的驾车方法。这个古怪的驾车方法在经过漕涧镇时让我吃尽苦头,多次熄火,真幸运没有出事。想像一下:在经过狭窄拥挤的集市时你要让车保持一个很高的转速——这是高速行使时的做法,但是车马人流和前后的车让你不可能由着自己的速度。而你只要一踩刹车,车子就熄火,后面的车子就会顶上来。可是过集市哪有不踩刹车的?只能是踩住离合轰油门,但是踩住离合的车子速度是不受控制的,因此只能用手闸来帮忙。很痛苦地开过人口稠密的漕涧镇,又上了山路,山路也是要用同样的驾驶方法,但没有那么艰难了,车子的问题似乎少了些。
   保大高速过啦澜沧江大桥就要转六库了,我三年前去瑞丽时走过。可是到了路口才看到瓦窑的出口封闭了,要先前行15公里,从老营出口出,再折回15公里,其实不止15公里,因为回来的路是县道,比较绕路。我后来回昆明时就在这里绕了起来,翻山越岭的,一直绕到永平才出来,轮胎估计也是这里扎破的。老营到六库的路是这次旅行最不好走的路了,估计最多几个月后路就xx修好了,那时到怒江就一路坦途了。
   从瓦窑到六库是91公里,这是路牌说的,跟着走吧。大约有十几公里的路在修,沙尘滚滚,路面勉强还行。有些人见到烂一点儿路就大呼小叫,我对路的要求不高,反倒觉得一般的路都还行,没有太多惊险和刺激。
    过了漕涧就是在山里转了,印象深一点的就是见路边有“老窝火腿”的招牌,宣威火腿很有名,老窝火腿也有名吗?是我孤陋寡闻了。
    到六库傍晚,进城前要经过一个武警的检查站,我过检查站时把车停到了有武警的那边。一个警官过来说:“好像你开错道了吧?”我说:“我见到你们在这边,就开到这边来了。”
    过了检查站不久就进城了,跟着路走,到了一个三叉路口,一边是桥,通向对岸。在短暂的时间就咨询大家并决定过桥,因为看对岸似乎灯火明亮些。其实我们错了,主城区还是在桥的这边。
    一过桥就见到路牌,指示着向右就是福贡贡山方向,左向哪里不知道。但是这个选择不是问题,因为左边灯亮,我们现在也不去福贡,就左拐了。没走多远就见一家看起来很不错的宾馆,叫“香格里大酒店”,要是多一个“拉”字估计我住不起,好在没有“拉”。问过后进去近距离观察了一下,好像号称是个三星,决定住那里了,进房后见房间设施还不错,房间里还有一个小套间。
    旺旺进房间照例是抱着,盖个衣服,跟孩子似的。可能它也有经验,这个时候它都不会闹,心甘情愿地装人。
     安顿好以后带着旺旺进城吃饭去了,走过刚才走过的桥,在“麦肯基”吃了晚饭。“麦肯基”跟麦当劳、肯德基的关系xx于文字的相像,实质毫无关联,它跟我们曾经见过的“麦肯姆”是一伙的,都是山寨绿林。既然叫了人家的名字,模样也要学学,因此还显得比一般本地饭店干净。特色就{jd1}没有了,是一个基于沙县小吃,糅合所谓西式快餐的“中式快餐店”。既然是中式,中国特色不可缺,旺旺也堂而皇之地进去坐在那里看我们吃饭。
    饭后在街上逛,从吊桥上走过来。到江边后放开拴狗的绳子,旺旺高兴坏了,地在怒江欢快地跑,抓都抓不住。
    六库跟怒江州所有的城镇一样,就在怒江边的峡谷里,没有超过50米的平地可供周旋。xx时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富饶美丽的怒江坝,人人见了人人夸”,这两句记得住,后面的就记不住了,好像还有什么“红旗哗啦啦”。现在知道人家说的怒江坝其实是“潞江坝”,虽说也是怒江边的坝子,可那是在下游几百公里以外的保山。
    在宾馆试了一下车子,怠速又回来了。打算明天再试一下,不行就在这里修,能行就走,明天我们要穿越怒江300过公里峡谷到达公路的尽头——丙中洛。
    今天路上一共用了10个小时,走了622公里。

旧帖 2010-02-10 10:27:48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四、走在险峻,从六库到丙中洛)  


   很早就出发了,天还没有亮,怒江州靠西,又是冬天,八点钟以后太阳才能出来。
    没专门吃早饭,就在车上吃爸爸做的饼。
    车灯能射开的昏暗就是眼前的一线,怒江在路的右边黑黢黢地淌,路在高黎贡山脚下匍匐着伸展。偶尔的一闪从黑暗里的峡谷底传来,粼粼的波和着低沉的响,像是怒江狡黠的眼。龙样的身躯从对面碧罗雪山里曲折地挤出来,充满诡异的力量。
    下了小雨,天倒是亮开了,当然也只是一线。谷底的幽暗深沉也湛蓝起来,急流后常有深邃宁静的一潭,清凉温存,像纯洁腼腆的女子,一副可人模样。怒江这里可以改了奴江的名字,只看它的温顺。先入为主,都是怒江名字害得,总觉得暴怒咆哮是它本性。我愿意它是女子,好让我有坦然的爱恋和温柔的凝望。
    山路上的车子很少,8点半左右,到{dy}个停车的地方,一个叫瓦拉亚窟的景点。由于早,好像是售票处的地方也没有人,只有几条狗,狗们围住了我的旺旺,而旺旺就更表现出极端地友好,像见了久别的情人。没有去看,我对洞窟从来否没有好感,我看不到它的美,幽暗、人工的附会和点缀联系到一起,产生出虚假肮脏的感觉。我有期待,那可能是一两年后我要去乐业天坑,看那个敞开的坑穴。有点冷,可我喜欢,云贵高原的冷很特别,是让人精神又不让人畏惧的那种。
    这{yt}都是走在这样的江边,省道228,六库到贡山。怒江美丽,更强迫你端详它的美,53万怒江的子民心无旁骛地守望他们的女神,东边的碧罗雪山和西边的高黎贡山两座平均海拔接近4000米的雪山夹着一条狭长的河谷就是他们全部的世界。除了不留一个缺口的山,眼睛不可能其他任何东西。在这长600公里(在怒江州有300多公里),最窄只有十几公尺的河谷演绎生命和爱情。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没有了诱惑,爱也就更容易专注些吧。翻山,少说3千米,过去又干啥呢?那边等着另外一条大江——澜沧江。
   美得让人发抖,险得让人发抖,就是怒江峡谷。
   9点,到了一座吊桥边,还有个停车的场子,一个叫腊玛登的景点。其实一路都是这样的景致,不过这里停车安全,于是停车拍照,重要的是让旺旺下去走走。你快乐就是我快乐!看着旺旺欢快地跑,一切都觉得值得。只是不敢放开让它跑,怕它跑到路上或跑不见了。
     江上的吊桥很多,还有水泥的大桥,连接着两边的民居集镇。怒江很直率,所有的一切都展开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山坡,田地、村舍、厂矿、教堂,没有隐瞒,坦白得让含蓄的人有些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赤诚相见。田地从江边坡底延伸上去,直到天际,那人工切割的方块有翠黄的色,是含苞的油菜花绽开前青涩的妍。艰苦而骄傲的青春美丽,不是哀叹艰苦或鼓吹刚毅。山腰民居里升起的十字架弹奏出的是另一段我们不熟悉的悠远传说。
     快10点我们要跨过碧福大桥从高黎贡山这边走进碧罗雪山那边去了。碧指的是在20年前被撤销的一个县——碧江县,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福就是福贡县。桥头写着“福贡人民欢迎您”,还有对联,汉字和新傈僳族文字,对面山崖上也画了些象形文字,应该是傈僳族的古老文字,因为新的傈僳族文是54年以拉丁化为基础后设计的。江边有一些建筑,也有一些关于遗址、记忆之城的宣传。我下去照相,顺手给正在把方向盘的旺旺也照了一张。
    路面质量很好,重要的是车很少,但快是不行的,因为弯实在是多,官方的说法是从六库到丙中洛要7个小时,距离就是300公里的样子,每小时最多50公里。这是一条愉快的路,美丽的景色和美丽的心情,没有任何可以沮丧的理由。
   11点到了福贡县城,一个干净的小城,不乱,很整洁,除了没有特色的宣传政策的标语以外。穿民族服装的人多了起来。我们在一家大理饭店停下吃饭,老板娘特别推荐她家的红烧狮子头,点了两个,还不错。
  饭后继续赶路,路上的民族同胞多了,再走,竟然走不动了,原来是一个赶集的日子。干脆把车停了,下去拍照,这一下不得了,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穿着姹紫嫣红的服装让人炫目兴奋,于是一拍就是一个小时。说实话,现在穿传统民族服装的人越来越少,而民族服装越来越多的场合就要注意了,其实多是商业化产物和虚假的民族风情,这种原生态的民族风情真是不多见了,前年在云南广西边境地区走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苗族的三月三,倒是也看到了不少。
    曾说男性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能,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几乎所有民族在服装文化的保持上却是以女性为主,男性到很容易易服。是因为女服漂亮值得保留炫耀,还是因为男性的社会活动性迫使他穿着通用的服装而抛弃本族服装,估计是后者。
    走不多远我突然看到右边有一条岔道,我打过方向把车转过去,车里的人都差异。这是一个小小的路口,立了一个牌子说是遗址,让爸爸下去看,确定是碧江县旧址,也是怒江以前的州治知子罗。本来去知子罗去看看也是计划中的一项,我停在那里,翻了翻地图,盘算着要不要去看。看距离估计来回要两个小时以上,再征求大家的意见,否定的多,于是调转方向盘下了省道,继续沿着怒江前行。晚上在丙中洛听蚂蝗说要越野车才能上去,其实我觉得不至于,毕竟是一个才废弃了20年的县城,现在还有人住,路不应该太差的。两天后后来,在这里我又停了一下,很遗憾地离开。以后再去吧,反正我一定要再来的。我喜欢人文的东西甚于全自然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对美得像天堂一样的九寨黄龙怎么也提不起兴趣而对成都郊外的洛带古镇却有浓厚兴趣的原因了,我喜欢历史陈旧的味道,我喜欢看人在自然状态里的生活,像江西的卢家洲、钓源村、杨村。
     路上见到一处有许多傈僳族青年聚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知道是一处玩溜索的地方。我们看到了有人过溜索,但自己没有去试,也是一个遗憾,下次吧。
      一点半到了石月亮,景点就在路边,是一个设施齐全的地方了。也神奇,高黎贡山顶上凭空就穿了一个圆洞,像个月亮。类似的东西国内其他地方也有,如桂林的月亮山,张家界的天门山等。石月亮很高很远。旺旺又可以下去跑了,只要能下去跑,它都高兴,精神抖擞,就是被拴着也高兴。两天后回家再经过这里,想给它补照一张,这个时候它蔫了,秋那桶惊魂未定,加上周身酸痛,无精打采,站都站不住的样子,跟去的时候判若两狗,真好玩。
     在石月亮那里玩了有半个多小时,甚至把车都用山泉冲刷了一遍。交了3块还是5块钱停车费,于是公然地用水洗车。一个哥儿们不愿交钱,也横,把车开到前边路边停下再走过来,收钱的妇女只能作罢。  
    不时地停车照相,在一处旧吊桥处遇到一位包车的旅游者,跟他点了点头。在以后的两天我又多次见到他或他包的车,在秋那桶的土路上,我们终于有机会聊了一会儿。他是香港理工大学的郭博士,热衷于在云南旅行,三个月前才到腾冲,新年假又到了怒江,说还要来。这是后话。
      4点20,在经过一个涉水路段后进入贡山县城。走错路了,前进向右是继续往丙中洛,向左是进县城。我看左边热闹,就把车开上去了,在县城里绕了一圈后再回到路口加油站问路。问好路后答应回来时候加油,回来我确实在这里加了油,车的油还是在大理加的呢。为保险计,本来是该加点油的。贡山一中在搞什么庆祝活动,门口张灯结彩的。印象更深的是贡山县城大路边的看守所,高大光鲜,可惜没有照下来。
      5点半,到了丙中洛的收费站,全票50,超过70的老人免票,如果带了教师资格证来,也可以半票。以后要记住,旅行要带教师证,可以省钱。有网友说早上很早或晚上很晚进来就不用票了,应该是那样的。但这个票我觉得应该交的,我们从瓦窑进来后就一分钱过路费都没有交,这样的景致,在内地随便圈起来就可以收钱了。
      过了收费站没多久就到了怒江{dy}湾,真漂亮!湛蓝清澈的怒江妩媚地拧了一下头,身段窈窕美好。我们的旺旺也到这里伴着美女怒江来了一张。有网友说这个角度拍照差一点,应该到路边山顶上去,那里可以俯瞰整个{dy}湾,更好看。其实这里已经很好了,美也要给人留点想象空间才好。怒江本身是柔美的,我觉得它两旁的高山才刚阳雄奇,怒江自身纯洁天真,至少在怒江州这一段。就算有湍急,那也课看做是少女的活泼。
     过了{dy}湾就见丙中洛的石碑,再给旺旺来个到此一游的玉照。这里可以看到不远处镇里的建筑,很好看,白白的一线。更好的是就在这个石碑下面的江里,一个跟{dy}湾一样又不一样的景致出现了。{dy}湾的那个半岛上有田地但几乎没有建筑,而这里的半岛里却错落着古朴好看的藏族木头房子,有一座小桥跟江这边连通,被湛蓝江水围绕的村庄世外桃源一般。有一个牌子说,这里叫桃花岛。
      6点一刻,终于把车开进了丙中洛镇。冬天的镇子很冷清,但是不肃杀,天暗了,可没有黒。找一家饭店吃饭,打算饭后去重丁村住丁大妈家。店家做饭的时候带旺旺在街上走,旺旺喜欢人,喜欢狗,招人招狗喜欢的个性表露无遗,一会儿就给我招来一起大群狗,但是有些狗并不友好。走在路上,见红塔学校旁有一处地方写着旅游中心什么的,带旺旺走了进去。女主人马上开灯,让我看景点介绍,原来这里是网上有些名气的“德拉姆蚂蝗”经营的旅舍饭店。女主人和男主人都是昆明人(女主人的口音有些不像),她很快切入主题地给我介绍了到这里旅行需要去的地方,带出了必须到茶瓦龙才算是到了丙中洛的结论,男主人这时正跟一对从北京来旅行租他的车去茶瓦龙的青年吃火锅呢。
      去年年底《华夏地理》有一期专门介绍怒江,带这些记者摄影师去拍摄的就是蚂蝗,他知道{zh0}的取景点,一指就是一幅画。后来我把这期杂志借回去看了一个晚上。我没有答应去茶瓦龙,但是知道了他们也有旅舍,动了去他们那里住的念头。后来吃饭时饭店老板说丁大妈家是硬板通铺,没有热水什么的,就真的住到了蚂蝗家,60块{yt},很干净舒服的客房,除了热水基本有名无实外。我们在他们家住了两天,很好的人家,值得推荐。蚂蝗妻子还是有职业道德,听说我要住丁大妈家,就没有说什么,除了介绍自己有住宿外,还是不错的。
    走了{yt},早上8点到傍晚6点多,10个小时,309公里。
    饭后到蚂蝗家旅舍安顿以后带着旺旺去蚂蝗家的饭店聊天,蚂蝗像典型的昆明人,口若悬河,表情夸张。说到他的旅行经历,知道连他家的小狗嘟嘟都上过两次珠峰大本营,自己则多次穿越川藏滇藏青藏。知道了他对旅行有自己的理解,管理自己的车队更是严格,“客人就是上帝,就是衣食父母,什么时候都要保护客人生命。要爱护保护车子,我的管理只有一条,暴力。所有的规定一条条清楚写在那里,你犯低级错误就该打”,“零下十几度,跳进冰水挂拖车绳,奖赏就是一瓶二锅头”。“有高级旅馆,不住,我们只住帐篷”。
    他描绘了西藏茶瓦龙的美丽,跟他一起去旅行的北京青年也跟我说着路上见到的景色,还把摘来的仙人掌果子弄给我们吃。{yt}800块,来回3天。钱不多,但是我们确实没有时间往里面去了,老人的身体也可能受不了,住帐篷不是好玩的。
      {zh1}那幢淡黄的楼就是蚂蝗的旅舍,沿着路就能走到秋那桶-西藏茶瓦龙。
旧帖 2010-02-10 10:29:29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带着小狗旺旺的怒江峡谷之行(五、走在天堂,从丙中洛到秋那桶)  


老早就醒了,其实时间到不早,应该是快到7点了,只是这山里天亮得实在是晚。旺旺知道我醒了,也不安分起来,呜呜地哼,要我带它出去。

   漫天星斗,劈头盖脑地笼着你,才明白“天似穹庐”是因为有星星做参照的结果,没有星星的天太空洞,不容易有穹的感觉。也理解古人为什么对星象如此着迷,因为这是离他们最近最显眼的未知神秘。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已经离星空太遥远了,霓虹遮蔽了星星的光芒。

    看不清周围的景物,就把让旺旺放在收获后空闲的田地里,他自由地跑跳。旺旺是一只有很多喜乐蒂牧羊犬血统的狗,有运动的本能,跑起来特别轻快。我喜欢看他奔跑的体态,矫健优美,脖子上一圈雪白的毛柔滑洁净,氅子似的随风飘扬,像马上的勇士。今天这时是看不见的,但见黑影里的他箭一样地跑,依然可以想见他的xx。

    跑够了快回酒店时两个村民打着电筒过来,可能是赶车的。在静谧的黑夜里打着电筒走路最少是30年前的记忆了,那时刚开放,有不少电影解禁,看电影许多时候都是通宵,要等“跑片”(一部电影胶片一个晚上同时在几个不同地点放,有时相聚还遥远,放完一卷就用车送到下个一个方去放。常常接不上,就要等,一等就是个吧小时,几个小时,在黑夜里。)看完电影常常就是凌晨几点了,打着电筒从农村或田地穿过。

    城市的夜行是灯光下的孤独,落寞伤感的时候多,感受的是心的颤动;而乡间的夜行更多的是几分好奇,伴着一点儿对黑夜的恐惧和失足跌落的担心,跟把心交给黑夜不同的是把身体交给了黑夜,很不一样。

    八点半,按蚂蝗太太说的,开车下去。这条察丙公路起点的走向正好和丙中洛垂直,是一个给人遐想的路向。从镇上一开始就笔直地冲着大山去了,而且急速下降,几步就看不见路面,清楚地告诉你不远处就是深谷。看见谷底前先看到路边有一个金刚塔,围起来了,但不影响观看拍照,就是《华夏地里》那一群藏胞围着跳舞的那个喇嘛塔。右边谷底就是重丁村了,标志性重丁教堂的两座尖顶雪白地在山谷向上伸着。

   过重丁村时我们没有停,虽然看见了路边的重丁教堂和网上很有名气的丁大妈家。因为说是教堂祈祷要在11点左右才开始,现在还太早。丙中洛的美丽却从这里就展开了。

    这里的怒江很亲近婉约,江边藏族人的木头房子有很别样的风采和质感,在江边田地里,画一样的。{dy}个景点就是石门关,下来走了一段,因为标准的徒步就是从丙中洛走到秋那桶,大约20公里吧。有车,停了一下就又开车走了。路看起来很险峻的样子,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湛蓝的江。其实走起来一点也不危险,因为速度很慢,路面也很好,只有有几处要过小水坑,过了悬崖边的一段路后到了石门关可以停车观景的一处。

     再往前,愈发好看,过了一个村子,是四季桶,不是蚂蝗妻要我停车的地方,于是只好再开。这时的景色已经让我不忍再开车了,我分明看到怒江对岸“人神共居的天堂—雾里村”,还有那段田壮壮《德拉姆》里的山崖上的栈道。开车就糟蹋了,于是我把爸爸送到朝红桥边下车,掉头回四季桶,把车停在希望小学的操场边,学校放假了,一个孩子可爱地靠门边看我。看学校写的云南中医学院希望小学,这个学院就在我小时候读书学校的对面,在昆明白塔路上。收拾好,拿出手杖,背上水壶背囊,带着旺旺走路去了,这才是我走了两千多公里要做的事情。

     天空湛蓝,白云片片,风也清凉宜人。隔着江,见雾里村家家屋子上都笼着烟,不知是炊烟还是朝雾。可惜地里已经没有绿的庄稼,要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来看雾里村,更不会怀疑人间就有天堂。旺旺彻底自由,在没有人,也没有车的路上跑前跑后。对他,一切都是新鲜的,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他的见识也是很少的。于是好奇和恐惧的事情也多,除了人、狗,他几乎没有见过任何活物,于是他就不可能不对猪、牛、鸡产生极大的好奇,见到就狂吠。也不看看人家牛大哥是什么体量,自不量力。

    我走在江的这边,远处的雪山森林,脚下是蜿蜒清澈的怒江。路上没有人的喧哗,却有安详的牛羊在静静地在路边吃草,江的那边见高原草甸上爸爸已经走进雾里村并往回走了。,从江这边看,走在那里的人就跟神仙一样,飘渺灵动,人在画里,恍如天上一般。时间仿佛已经停止,真想化在这里。

   那段很入画的栈道就在雾里到朝红桥的路上,旺旺是主角儿,不能不让他去走。我自己没有走那段栈道,在江这边照相了。正照相的时候一辆越野车从秋那桶方向开过来了,这辆车早上我大约半个小时前见它开进去的。跟司机招手问好,没想到车停下来了,司机也友好地跟我说话。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车上坐的是父母。小伙子说自己参加团中央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目前在贡山检察院工作。我们聊了一会儿,他说已经走到公路尽头,那边就是西藏了,没见什么特别的景致,还问我{zd0}的教堂在哪里。我知道他问的是重丁教堂,就告诉他过村子的时候不要太快,就在路边。我们互相留了通讯方式,他春节时还来电邮问候我。

     大约是两公里的路,我走了一个半小时,生怕幸福溜走一般地珍惜。

    朝红桥是这条公路上一座规模比较大的吊桥,也有人说是怒江{dy}桥。说说而已,往上走还有好几座桥呢,只是规模要小得多,如都那桥等。朝红桥那里有两座桥,一座是已经废弃的老吊桥,桥塔上还有“共产党好”等字样,很沧桑的样子,应该是xx时代的人马桥。新桥很高大,可以走汽车。

   过桥往右是雾里村,往左是往秋那桶去,是个歇脚的好地方。我们在桥边休息吃饭,应该是午饭了,11点多了。旺旺照例招来了几条狗,不知是守桥值班室里的还是雾里村的,反正他总能有朋友。有村民在这里休息,背着沉重的背篓口袋。

    过了桥怒江就在路的左边了,田地宽了,村舍也多了。江那边的小木屋又画一样地隐在树荫和田地中间。

    一群驴迎面过来了,毛茸茸的小驴子,大而单纯的眼睛,低着头像是羞涩。赶驴人说是从西藏买来的,每头800块,送到矿上给人背矿石,说每次能驮100斤矿。不知道是不是公斤,因为云南人讲的斤都是公斤,如果那样,小毛驴们也真可怜。再回头看,逆光里的毛驴群慢慢走远,它们很整齐的模样,填满了一段道路,丫字样的耳朵在光里很突出,映在地上的影子很诗情画意,旁边是江,闪着粼粼的光。

     经过一个叫尼丹打的村子,规模比经过的四季桶要大,建筑多了些,人也多了,估计这里就是网友叫秋那桶居委会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秋那桶警务室”。跟几个来种兰花的四川人聊了几句,知道走到秋那桶还有三公里。公路的里程碑说这里是13公里,把旺旺放在里程碑上照了一张神气的像,在丙中洛说到秋那桶的公路是13公里。其实说的13公里是从丙中洛到这里,是很好的沥青路面,而从这里到秋那桶还要走大约3公里,有1公里沥青路,2公里的土路。这里有许多清冽的山泉被引到村子里,也见村里建了供旅行者歇脚住宿的客栈,都是很好看的木头房子。

   再往前走,到了森尼打桥,桥边有一个水力磨坊,很古朴。一个藏族妇人在里面磨玉米,她不太会汉语,交流起来很难。但她很友好,一直笑眯眯的。旺旺照例跑来跑去,对经过这里的猪发起了狂吠攻势,人家猪见多识广,这只毛头小狗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只管吃草拱土,可旺旺还是不依不饶。这里遇到了两个旅行的女孩,刚从秋那桶走下来,说走了2个半小时。

     从这里到都那桥都还是沥青路,到都那桥后才明白蚂蝗太太说的第二座桥是什么了,她的意思是过了秋那桶村,一直往前走,第二座桥就是都那桥,把车停在那里比较好。前一个晚上我问了她好几次,但她给我这个陌生者的信息严重不足,于是我才会把车停在离她说的地方五公里外的四季桶村了。真庆幸没有停在这里,不然那能像在天堂里走了这个上午?爸爸对桥边一条小路琢磨起来了,他认为小路可以通向秋那桶村,独自探路去了,我则老实地沿着大路走。

     这里开始就是土路了,走不多远了开始分叉,往前往左就是去西藏察隅的路,标准很低的土路,越野车可以走。往右的小土路是去秋那桶村,村口有个东那客栈,很漂亮的小木屋,但好像没有人的样子。这里的房子不少,但人却很少见,不知去哪里了。前{yt}遇到的香港的郭先生包的车停在那里,司机在车里睡觉。

    路很多土,干燥的灰很厚,像在面粉里走路一样。也开始热了,旺旺不停地喝我们给它背着的水,喝了就跑,总是在我们前面。还是挺累的,不知会不会跟海拔高有关系,照理这里不算太高,2千多吧。又遇到了几个旅行者,这{yt}我们一共遇到大概不超过10个旅行者,包括坐在越野车里小冉一家。一个昆明的女孩一个人,说今天要去雾里村住。

    爸爸突然从我前面的路边爬上了土路,气喘吁吁,吓了我一跳。他说他走的路断了,他就翻过一座坡度超过70度的山,硬是从草丛中穿了上来。能把爸爸累成这样的路一定是了不得的,因为晚上我俩去普化寺,我累得几乎昏厥,眼冒金星,可老爸还如履平地。

    香港的郭先生走下来了,我们聊了一会儿。他昨天晚上住贡山,今天打算把司机后打发回家,然后从丙中洛坐车到昆明去了。他说包车{yt}600块,说实话真不贵。从香港赤腊角机场打车到港岛可能都不止这个数。知道我们从广州开车过来,还把小狗都带来了,很惊讶。

    快3点走进秋那桶村,我们坐在村口休息,也吃点东西。村子里的狗真是多,对着我们不停地叫,我们在那里坐了多久它们就叫了多久。虽然叫,但是没有袭击的意思,估计也是虚张声势。旺旺不知深浅,见到狗就跟人家亲热,还跟着他们跑去玩。突然,一声凄惨的叫声传来,旺旺夹着尾巴跑回来了。原来它被大狗咬了,伤得不轻,在肩膀的位置,流血了。这是旺旺{dy}次真的被他同类咬,估计肉体心灵都伤害不少。这以后再见到狗就哆嗦,还要躲在人的身后,夹着尾巴,一副可怜模样。

     向一个女孩问路,女孩说去往前就可以去教堂,但是不要走村里,狗太多,从旁边过去比较好。

     秋那桶村的制高点是一个木头的简陋的教堂,跟这里民居一样,石片当瓦。教堂前有一个小广场,旁边像是有个小卖部,两个老妇人在那里,另一边的房子外有三四个年轻人在打桌球,这是我在丙中洛见到的最多的人群聚集的场面了。虽简陋,但气势还是在的,跟重丁教堂异样,它也是法国传教士任安守建的。进教堂要上一个比较高的台阶上去。教堂门开着,里没有人。教堂里不暗,光线自然地从屋顶射下,照在斑驳的不平整光滑的水泥地上,很安详明快的感觉。教堂很小,最多也就是能容下一两百人,没有椅子,是很矮的条凳。祭台上有亮着的灯,没有十字架,但是十字架的位置挂着圣母像。

    门外有一张照片,估计是全村人的合影。是大家聚在教堂的台阶上,数了数,约一百三四十人。再看旁边一张名单,可能是捐款名录。这里已经通用汉姓,都是姓张姓李的,比较大的姓是和,和姓纳西族用得多,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族了。后来看到墓地,墓碑都是汉字,人名也都是汉族的,是一个被汉化的地区。教堂旁有生于1871年,死于1958年的李文增神父的墓,他是四川人,汉族,在维西德钦都当过神父。他跟任安守是一起的,这个有80多年xx经历的神父有过怎样的故事?他以后还有人来吗?一切都让人思索。

    下山了,不想走回头路,也是想走捷径的思想,让我们决定另找一条路下山。路不好走,要先下山,跨过谷底的河到对面。{wy}的好是不像来路那么多灰尘,但是危险性更大,上坡下坡的次数更多,有时要手脚并用,也更累。旺旺是最累的一个,它会儿跟着父亲跑到最前面,一会儿又跑回来接应一下掉队的人,来回地跑。不过这条路看秋那桶村很好看,

    几乎是一刻不停地走了70分钟,我们下到了森尼打桥,就是那个磨坊的地方。此时已经快5点了。我决定先快走,其他人慢慢走,我到四季桶后把车开回来接他们。旺旺是要跟我走的,于是带着他走。没走几分钟,居然有一辆农夫车开从后面开过来,这是我{yt}中在这条路上看到的第三辆车(另外两辆是小伙子的越野车、郭先生包的车)。我对着车招手,司机把车停下来了。我说我的车停在四季桶,想搭他们的车到四季桶。他们让我上去了,旺旺就不带了。后听说旺旺见我走了,还跟着车跑了一会儿呢,太有感情了。

    这辆车是从西藏回来的,车上的人还是给蚂蝗做装修的。他们不是本地人,但是在这里住立刻很久,很了解这里的情况。说丁大妈女儿怎么从教师升到当贡山副县长,还有蚂蝗家的热水可能压力不够等。也就十分钟吧,我到了,向他们道谢。见车后拉着一只羊,应该是西藏买来的,今天晚上有吃的了。

    我的车好好地停在那里,搭上了他们的车让我少走了差不多6公里,节约了一个多小时。开上车就往回赶,在丹尼打村接上了他们,还没有到朝红桥呢。

    旺旺累了,在车上把头插在我的衣服袖子里就睡了。快6点到重丁村,去看教堂。这个教堂建得很好,修饰得也好,外表很有特色。不大,里面不是秋那桶村教堂那样的低矮条凳了,是有靠背的椅子,也有下跪的小板子。依然没有十字架上的耶稣,只是有一幅画。重丁教堂是怒江xx教堂。丙中洛地区现在“原住民”主要是藏族,那是因为清朝道光年间西藏喇嘛来到以后带来很多藏族人从西藏、德钦、中甸等地陆续迁来扎根,于是这个原先真正的原住民怒族居住地变成了藏族地区。

    资料说十九世纪末,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任安守从康定取道盐井,抵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地区传教,几年后,天主教传入贡山地区。任安守是法国天主教司铎,在中国的偏远之地传教40年,被罗马教廷册封为圣徒。其xx故事至今流传在三江地区的教民中。由于和喇嘛教发生冲突,他建的白汉洛于1905年被喇嘛教徒毁坏,满清政府赔偿的银两,这就是xx的“白汉洛教案”。任安守用这个钱在秋那桶村盖了一座教堂,就是我们刚才去的教堂。重丁教堂是他建的最漂亮的教堂,前后花了十年时间,于1935年落成,他本人1937年去世,墓就在教堂旁边。原先的教堂据说是参照香港式样的法国建筑,宏伟华美。两旁为住楼,中为xx堂,还建有两座钟楼。可惜教堂在“xx”期间被毁,现在的教堂是1996年在原址上重建的,规模只是原先的几十分之一。现在,据说正在按过去大教堂的规模缩小重建,我们到那里是看到有建筑的模样。

    离开教堂是6点,也顺便到“丁大妈家”门口望了一眼,这个网上名气很大的客栈。回到丙中洛天还亮呢。高原,亮得早黑得也晚。想去附近的普化寺看看,虽然知道不一定有什么惊喜。想开车去,但是路太烂,开不进去,只好倒出来,和爸爸走路去了。后来知道任何机动车都进不去,正在修路,xx封闭了。

    丙中洛到普化寺其实就是隔了一道很大的深沟,走大路的话是6公里,要一个多小时。我们觉得天还早,就想抄近道过去。其实抄近道的苦头我们刚才在秋那桶才吃过,要走小路,先下山进到沟底,然后再爬上对面的山坡。下坡还好,再爬山时我已接近崩溃,双腿打颤,眼冒金星。父亲却早走得见不到了,老人家的腿脚也太好得离谱了。花了50分钟,我们到了普化寺。到了,任务也完成了。因为我根本没有对它抱过希望,一座荒芜破败的喇嘛庙,规模也不大。我甚至没有走近,照了一张像就离开了,爸爸倒是过去了,但是门锁着,没有开。

    寺庙里不好看,但离开寺庙却见其美丽。暮色中,喇嘛庙的屋顶在卡娃卡布神山的映衬下神秘悠远,白的墙在残阳中的亮和雪峰上的一缕金在黝黯里很异样,像是有特别的寓意,能看到这寺庙上这一缕霞光,这一趟也值了。

    走大路回去,这个信念已如磐石般坚定。是7点后了,我们顺着铺得不错的水泥路走。黑暗里有人拦住我们,说前面在放炮。于是停在那里等。爆破声一阵阵响起。过了好久,一群人走来,感觉是刚才放炮的人,收工了。值守的人对我们说,可以走了。

   就他这句话差点把我们直接送到天堂了,我们毫无戒备地走。突然山崩地裂地响起了爆炸声,原来放炮还在继续,把我们吓一跳,太草菅人命了。于是坐等,炸声渐息,我说多坐一会儿看看形势,爸爸却在黑暗里扯开嗓子对着山谷喊“放炮的,放完了没有哇?”空谷回响,挺好玩的。

    又等了一会儿,确认没有爆破后我们继续赶路。太变态了,就是因为一到沟,我们要绕6公里。没有看见也就算了,问题是目的地就在对面,你却要向着目的地的反方向走出去几公里再绕回来,这个对心理{jd1}是个考验,难怪毛驴上磨以前要把眼睛蒙起来,不然是很容易让人抓狂的。

    这边的3公里走完了,到了冰山脚掉头,再往回走3公里。我们筋疲力尽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8点多了。只要建一座吊桥,就可以少走6公里路。现在在修路,以后开车是方便了,但是步行者还是很郁闷。

    去镇上吃饭,觉得饭菜真好吃,我知道,是累的。今天{yt}走了30公里,其中约有10公里是山路,我们后来的普化寺其实都快有一个秋那桶的难度。

    又是星光灿烂,高原的冬夜静谧安详,不羁了的是思想,灵魂奔放了在这人神共居的天堂。

旧帖 2010-02-10 10:33:39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六、千里暴走,从丙中洛到昆明)


   起得很早,6点多就都收拾停当了,可交住宿费等了好久,老板娘还没有醒呢。交了住宿费后还是在红塔小学对面的木头房子里吃饭,米线饵块,说好的包子好久也没有搞出来,连火也是刚升的。其实昨晚就跟老板说过早上要开门,他也答应,可我们到来时却是刚刚开门。

     天锅底一般黑,旺旺没有以往兴奋,怏怏地,但还是抑制不住到处跑的心,翘着腿到处拉尿占地盘。饭店里还有一个河南口音的老男人,带着几个孩子,像是要赶车去昆明。

   7点半,顶着星斗往黑夜里去了,过丙中洛收费站的时候没有人把门,此时进来的人可以省钱了。跟来的时候不同的是,这时走在峡谷黑暗里却有对峙山顶的闪耀,那是高黎贡山山顶的积雪,亮亮地传递远处的早晨,脚下的怒江还像是狡黠可爱地笑,就像一个机灵的女子。一个多小时后到了40公里外的贡山县城。加了油,来时就答应人家了,车有油,不过还是加了一百块的油,有油心里也踏实。出贡山县城过涉水路段时还是让人下车,怕水深托底抛锚。

   快11点又到了石月亮,停车,想给旺旺照一张纪念像,来的时候没有单独给它照过。可旺旺似乎不太情愿,病怏怏的。它昨天在秋那桶被大狗咬,流了血,疼。另外我分析就是昨天跑多了,腰酸腿疼,却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小病大养,乘机撒娇偷懒。这一路他对窗外的事情不再感兴趣,更不像来的时候那样,只要有机会,就一直在副驾位置,腿搭在中控台上看着前边,比我还警惕地看着路况,见谁不顺眼就叫两声。

    11点40到了福贡县城,是吃饭的时候了。因为想赶时间,没有点菜,就吃了一碗拉面。其实我很喜欢吃面,尤其是拉面,快,也干净。不过就是在云南,面也不便宜,好像是六块钱一碗。肉是剁碎的,做成肉帽子,几乎是捞不到的。本来标准拉面的肉应该是切片的,就是在广州,米粉面条的肉也是片或块,少,但是看得见,不像肉末,一进汤就不知所踪。好在面条很多,吃饱是可以的,这倒是跟广东的袖珍很不一样。

    十几分钟后我们就又出发了, 路上心里还想再找到那个有溜索玩的地方,结果是一直没有找到,忘了在哪儿了。不过 1点钟时见到另外一个还算是有名的景点,就是飞来石。说来也神奇,一块几百吨重的大石头,在80年代的{yt}夜里突然从碧罗雪山滚下,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福贡民族中学宿舍的天井里。落点简直匪夷所思,巨大的石头几乎是“卡在”三面宿舍围住的天井里,而宿舍竟然完好无损。被巨大声响惊醒的师生打开门,居然“开门见山”,石壁把门堵住了。来看的人简直不相信是先有房后有石头的。因为神奇,于是石头被叫做飞来石,自然少不得编些阿哥阿妹的故事附会。可见在人们意识中,最强大的力量依然是爱情,环顾人类寓言童话,无一例外。佛都承认人最难放下的就是个“情”字,比之名利甚至生死都更难舍弃。

    一路人很多,盛装的少数民族同胞似乎在赶集。每个吊桥的地方都是路口,小三轮把他们运到想去的地方。看着小三轮在迂回曲折的山路上跑,真替他们捏把汗,我们就看到撞到一起的三轮车。路上感觉比来的时候人要多些,也不知是不什么节日,傈僳族的“阔时节”已经过了啊。

    再回到怒江州府六库已经是三点了,进城前又加了100块的油。快进六库的时候见到有往片马去的路,我望了望,下次再来吧。片马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xx的事件,片马也是我们近代史上少数能从外国手里收回来的土地,现在片马是一个口岸。

     六库是一个很漂亮的地方,到了这里的怒江依然清澈。沿着怒江边的山边建了少房子,也挺现代的,吊桥大大小小似乎有很多。有水的地方总有些灵气,如果再有山就愈发清秀。不过云南的山体量太过高大雄伟,千重万嶂,过于刚烈朴实,婉约的不多。

    在城里没有停车,就在江边桥头照了一张像就走了。知道我们那天夜里带旺旺走路过来的吊桥叫“向阳桥”,70年的建的。桥塔顶上朱红大字是“xxx万岁”,两旁写着那个时代{zlx}的主席诗词,叫“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为桥”,我记得那个时代有一个电影叫“红雨”,讲赤脚医生的,里面少不了的是阶级敌人的破坏。我喜欢这样的痕迹,那是一个特殊时期的文化,比现在千篇一律的“某某搭桥,某某唱戏”、“打造某某,走向世界”、“以某立本,以某立市”或“开拓、进取、创新、团结”等“厂训、公司训”要雅致很多。我就在江西吉安对同样是那个年代建的跨过赣江的大桥端详了很久。那桥塔上全文毛体《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四十年书写的80年前的波澜壮阔依然让人心潮澎湃,桥下赣江中的白鹭洲上是千年学府白鹿书院,文天祥或许就是在这里种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

    走不过久就见“有毒必禁,贩毒必惩”的标语,估计这个地方xx也是头疼问题。过了标语就是边防检查站了,这次没有停错,但是武警要的身份证却一时拿不出来,好像放在备箱里了。他见我们一家子,一挥手就让我们过去了。一直跟一辆捷达出租车比着开,一会我超过他,他也有超过我的时候。4点20到了漕涧,捷达车到了,我继续往前走,回想到来的时候在漕涧开着没有怠速的车的那份艰难。出漕涧没多久就是修路,在烂路走了半个小时,5点到了瓦窑。

      没有找到来时瓦窑到老营的路,问了好几个人大理怎么走,给出的回答都不一样。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决定连夜赶回昆明,不在保山过夜了,这样可以挤出{yt}时间。{zh1}按一个司机的说法,走国道(省道)翻山到永平。没想到这个路不好走,路上很多运石头的大卡车,路面也破烂,估计就是在这个地方我的前轮被扎破了。翻山的时候可以看到许多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在一个桥边还见到这样的字样,大约是“边境贸易界限”,估计是外国边民持一般手续(不是正式签证)走到这里就背不能再往里走了,跟我们不用签证到缅甸、越南的情形一样。

    这是保山到大理的老路,一直绕到6点10分,才见到曲硐乡。来到时候是在永平服务区里,看不真切曲硐,这次就穿过曲硐镇。这里伊斯兰气氛浓郁,那个在山顶的巨大清真寺威严地注视着脚下的乡镇田野。停车,让旺旺下去跑了跑,也乘机给清真寺照个像。再上高速的时候是6点半了,今天开了11个小时,走了约450公里,从这里到昆明也大约是450公里,高速好走,应该在4个小时,也就是10点半到昆明。

     剩下的就是拼命赶路,7点半过大理,8点半到云南驿服务区休息,让旺旺下来玩。过了云南驿就下起雨来,有时候还挺大的。没有什么感觉,就是过楚雄时见到流光溢彩通体发亮的福塔。福塔说是04年在明代遗址上建造时,我以前来看过,在一个山头上。那时还没有xx建好,也不用收门票什么的,我把车直接开到离塔很近的地方。过了楚雄,到昆明就不远了。

      11点到了昆明,只是到了昆明。由于城市道路的复杂,又到处大兴土木,结果爸爸没有给我指上一条快捷的路,我们就摸索着走进了城里,到家已经是12点了。

   从早上7点半出丙中洛,开了差不多16个小时车,中间吃饭、问路、休息了约一个小时,走了900多公里。本来说时间早就去吃点东西的,太晚了,也不知道哪里有吃的,于是就直接回家了。

旧帖 2010-02-10 10:42:43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让人痛心的是,我的旺旺现在已经丢了。就在回到广州没有多久,它在我眼皮底下走丢了,丢失地点在广州客村附近。找了好久,终于还是没有找到。每次想到它或看到它的照片就很心疼。
旧帖 2010-02-10 11:48:09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同感.我的狗狗也都一一离我而去,不过在广州时差点捡到一只走失的小狗.当时害怕是别人的等我一转身上车就被一男的抱走了而且飞快的上了摩托车.可怜的旺旺

----------------------------------------
那天,风很大,来自远方......

旧帖 2010-02-10 11:52:07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初一出发走这段,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中!楼主文笔很好。
旧帖 2010-02-10 18:38:47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我家小子不晕车,他的乖懂事走到哪都会毒倒一大片

----------------------------------------
带上爱犬去哪里不重要,只要开心就好!

旧帖 2010-02-10 18:43:48 Re: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发张帅照

----------------------------------------
带上爱犬去哪里不重要,只要开心就好!

郑重声明:资讯 【新年带着小狗旺旺的云南怒江峡谷之行- 磨房】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