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简述- 何继华-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

 

官僚资本是帝国主义的总买办,它控制了旧中国的金融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官僚资本的进出口企业与官僚资本的工交企业在拥有资产方面有所不同,前者的主要资产是外汇,后者的主要资产是机器设备和厂房等。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没收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外贸企业。由于在解放战争中,这些外贸企业的外汇基本被卷逃或汇出大陆,所没收官僚资本的外贸企业资产是有限的,国家对它们进行了民主改造和重新组织,使之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国营外贸企业。
在没收官僚资本的同时,国家还采取了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控制权的方针。我们废除了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统制了对外贸易,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收回了被帝国主义者长期霸占的旧海关,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新海关,xx了对外贸易中对帝国主义的依附。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允许在服从我国法律的条件下继续经营。但是,在特权消失后,特别是美国及其追随者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后,大都申请歇业,或作价转让给中国。1950年,美国政府无理宣布管制中国在美国管辖区的公私财产,中国则针锋相对,宣布管制并清查美国政府和企业在中国的财产。从此以后,外国企业在中国开设的进出口企业基本停止了经营活动。   
一五计划时期(1950---1957),我国对外贸易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快速的增长。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深入,实现了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制。由于同时期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为对外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了贸易经济关系,同时粉碎了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及时进口了大量用于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所必需的重要物资和原材料,同时组织了农副产品和一些原料产品的出口。在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的同时,也重视发展和亚非拉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
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53年期,扭转了七十三年的入超局面。在出口方面,除了出口传统的农副产品外,还发展了工业品出口,如棉纱、棉布、钢材、五金、玻璃以及碾米、纺织、造纸、水泥等成套设备。而这些许多过去是要靠进口的。同时也进口了工业化建设所需的物质、成套设备和技术资料的进口,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实现。到1957年,我同已与世界上8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并同其中24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议。同期,国营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1957年国营对外贸易额比1953年增长了45%,国营对外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53年的90.5%上升到1957年的99.9%
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加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对外贸易也脱离实际,出现大幅度波动。195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猛增到4381亿美元,比1957年增长412%,而1960年起又连年大幅度下降,至1962年降为2663亿美元,倒退到1954年的水平,比1957年下降了1418%。由于中国对苏东国家贸易急剧缩减,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同的对外贸易对象开始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国民经济开始逐步好转。这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工作,密切配合国民经济的调整,主要进口了国内供应不足的重要原料、大型精密设备和若干调剂市场供应的物质,以及粮食、食糖、化肥、农药等。在出口方面,则努力增加工矿产品的出口,并积极建立一些出口商品生产基地。通过这些努力,不但农副土特产品的出口明显增加,而且工矿产品的出口的比重在1965年已经达到40%以上。1963—1965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回升,196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245亿美元。从1963年到1965年,平均每年递增14.7%。中国不仅保持了国际收支平衡,而且还于1964年底,提前一年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到1965年,中国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再次陷入停滞状态。1969年,对外贸易总额只有40.29亿美元,比1966年下降127%。1970年以后,随着局势的逐渐稳定,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加上当时比较有利的国际形势(我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中美上海公报签订、中日邦交正常化),对外贸易也有所回升,1973年对外贸易额达109.7亿美元,比1970年增长1.4倍。1975年进出口总额达1475亿美元。但是,由于1976年政局的反复动荡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外贸易又开始回落,1976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3433亿美元,比1975年下降了8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我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976年农副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为28.4%,工矿产品占71.6%。我国生产出口的机床、五金工具、仪器仪表、柴油机、农业机械、医疗器械等等,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由于冶金工业生产系统的日益完善,我国除继续出口矿产品外,钢材、铝片、铜线等也有出口。由于石油和化工工业的发展,我国的石油从1973年开始出口。我国出口的轻工业、纺织品、自行车、缝纫机、热水瓶、以及各种日用百货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广泛赞赏。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就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把对外贸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把一切对外贸易活动置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统一管理之下,按照国民经济计划和对外贸易政策统一进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前夜,xxx主席明确指出:“人民共和国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没有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是不可能的。从中国境内肃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的统治(这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者的集中表现),还没有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只有经济上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才算{zh1}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欲达此目的,没有对外贸易的统制是不可能的。”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实现了对外贸易的统制,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外贸的控制,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
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基本原则,绝不意味着闭关自守。xxx主席指出:“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不仅在政治上反对中国,在军事上侵略我国,而且一再企图在经济上扼杀我国。美国对我国搞起了“封锁”、“禁运”。后来,苏联也对我国搞起突然袭击,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他们都利用对外贸易对我国施加压力,妄图使我国俯首帖耳。由于我国xx了对外贸易的依附性和受外国控制的状况,所以国外的封锁禁运没有压垮我国,反而激发了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豪情壮志。
当时的理论还认为,实行对外贸易的国际统制,进出口商品的品种、数量和贸易条件等的决定权都操在自己的手里。在进口方面,xx杜绝了帝国主义进行倾销剥削,摧残我国经济的可能,并保证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物资器材和生活资料的进口。在出口方面,xx了外国廉价搜刮原料、掠夺我国资源的情况,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工农业产品的出口。那时候,还实行了进出口商品价格按国际市场价格计价和把国内外价格分开的办法,认为可以防止世界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当时理论上认为: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只能在“无政府状态”和“自由竞争”下进行。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竞争性和盲目性,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使其周期性的危机更加频繁和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动荡不安。而我国由于对外贸易的计划性,既没有“自由竞争”的影响,也没有经济危机的威胁。它根据国家进口的需要和出口的可能,按照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计划进行商品交换,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0对外开放的成就也包含xxx总理的重大贡献。原来的外交和外贸,都由xxx领导,xxx很长一段时间兼任外交部长。而且外贸服从外交,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贸计划,由外贸部直接报请xxx审批,由国家计委汇总成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上报中央。在对外关系上,从建国后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先后同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发展了经贸往来。进出口贸易总额,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了17倍多。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和主持正义的国家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在xxx主席的乒乓外交的战略谋划下,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xxx主席接见了他,经过同xxx谈判,不久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美国遏制、封锁、打压中国二十多年后,由于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进行建设,变成了日益强盛的社会主义大国,美国终于承认了中国。中国对外开放这一重大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接着中日关系也正常化。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 个人名片 何继华
郑重声明:资讯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简述- 何继华-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