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泪---初到乡村

女人泪---初到乡村

2010-02-09 21:12:01 阅读4 评论0 字号:

                                   

作者:张芳

    作品类型:言情小说

 书籍简介:她,一个知青,经历了坎坷的生活,遭遇了不同的男人。她,真得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来,更不知道未来的归宿在那里。 女人难道真得就是弱者吗?


 

1968年12月,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下,在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平原大地上一个不足800人,名叫东保的小村在1970年年末的{yt}下午接纳了从天津来的三男两女五个知青,其中一个白净高挑的姑娘 就是十八岁的她。在大队院门外刚刚下了大队接他们的拖拉机,行李还没来得及卸下,村里的男女老少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她几乎听不清人们在议论什么,只听出人们口中最多说到的词好像是“白净”两个字。

她拉着身旁仅大她一岁的小吴的手紧张地低头任老乡们评价,小吴却亲切地向身边的老乡点头问好。其他三个男知青都比她大两岁,其中王朋最为高大,有一米八一左右,他正同李力和高伟东两人帮着几位老乡一起卸他们的行李。

终于她听到一个五十岁左右干部摸样的老乡招呼她和小吴:“姑娘们,跟我去看看你们的住处吧!”于是她和小吴一起跟在那个干部摸样的老乡和一行抬着行李人们的后面进了一个大门向东开的大院,院里有一排平房,大约八九间房,全部是北屋,大院中间有一个面向正东的大舞台。

   她们被带进最西边的平房门前,那位干部摸样的男人说:“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大队支书,叫林三喜,以后我们会常打交道的。这西边的两间北屋就是你们知青宿舍了,一间男知青住一间给两个女知青住,简易床你们就凑合着躺吧,以后有条件再给你们换新的。你们都很年轻以前也没干过农活吧,能自愿来我们农村锻炼就很不错了,乡亲们以后会照顾你们的,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吧,我会尽{zd0}努力帮助你们的。先安顿下来,熟悉一下农村的环境,过半个月我再安排你们上工。”

    行李被三个男知青和几个老乡抬进屋里,她和小吴被安排在第二间,三个男知青在她们西边那间。

林支书离开时又说:“铺好你们的床吧,快吃晚饭时我再过来,你们先吃几天派饭,派饭就是轮流在老乡家吃,过几天再给你们盘个火炉,你们搭伙自己做,那样方便。”

床是由几块木板搭成的,瞧一眼如此简易的床就能想象到以后生活的艰难。屋里靠近窗户的地方也已经摆好一张黄色的办公桌,有三个抽屉,她和小吴一人一个另一个就计划放一些共用的东西了。等她们把行李打开,把床一铺好屋里顿时显出了生机,当小吴再把自己带来的一个带着碎花的粉色窗帘挂上以后,她觉得屋里充满温熙,人也就快活起来。   

“你还能想到要带个窗帘呀!好细心呀!”她开始羡慕小吴了。

“女孩子住的地方没有窗帘能行吗?”小吴一边收拾一边说。

“我觉得以后有些事情得依靠你了。”她站到小吴面前淘气地说,“你可要帮助我呀,我们可是相依为命的姐妹了。”

“那你得先真诚地叫我一声‘姐姐’呀!”小吴挤眉弄眼向她做鬼脸。

“好姐姐,还要为难我吗?”

“不用怕,还有他们三个呢,以后我们五个人就相互帮助共度难关吧。”小吴一手把毛巾搭在屋里早已挂好的一个铁丝上一手轻轻拍了她一下,于是她更觉得小吴像个大姐姐了。说实话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她的心里充满了一些恐惧。况且他们五个知青虽然都来自天津,但以前并不认识。

 “小刘,我看那位林支书人不错,只要我们好好跟着社员们一起劳动就不会有麻烦的。说不定以后有{yt}我们还能回天津呢!”

“还要回去吗?不是说要扎根农村的吗?” 她认真地看着小吴问。

“别想太多了,又不是只有我们自己,全国该有多少知青呀。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就行了,前面总会有路的。”小吴的声音似乎也没先前欢快了。

小吴和她一样高,眼睛大大的,皮肤没她白,但是身体似乎比她壮一些。

“了不起呀!你们已经收拾好了?还带窗帘了?佩服呀!快帮我们收拾去,我们褥子都铺不好。”王朋进门就大声喊。

于是她和小吴一起帮三个男知青收拾去了。

等收拾好男知青宿舍,天也就快黑了,小吴提议他们五个人先开一个小会,小吴首先说:“以后我们五个人要在这个小村和社员们一起生活劳动了,以后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我觉得我们五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互相帮助。”

王朋和李力几乎一口同声地说:“那是当然的了。”

高伟东看着她和小吴说:“农村力气活多吧,你们两个假如干不了我们可以帮忙。”

刘佳也高兴地说:“我俩可以帮你们洗大件衣服和床单。”

王朋马上说:“一个星期帮我们收拾一次房间吧,否则一定会乱得不成样子的。”

“总之我们要互相帮助,在远离家乡的这块陌生的土地上好好生活。”小吴认真地说,“我不能预知会有什么发生,但是困难总是会有的,到时候一个人的困难就是大家的困难。”

“不用怕,xxx他老人家不是说‘人定胜天’嘛,不过你们女孩子可能麻烦事情会多一点的,到时候我们三个不会袖手旁观的。”王朋说的很认真,只听得刘佳的心里热乎乎的。

就在王朋说话当口林支书已经进来了,他乐呵呵得说:“你们不用担心,乡亲们早就盼望你们知青来了,去年东边临村来了知青,我们很多社员都跑去看,还以为你们大城市人长三头六臂呢。大伙一直埋怨公社不给我们村分配知青,说那是瞧不起我们,我三番五次解释都还闹情绪呢。今天你们来了,而且你们还是大城市来的知青,没看大街上的男女老少有多激动?”

“我们在天津也曾经下郊区农村劳动过几次,不过那都是小打小闹,农活真是一无所知呀,就怕给社员们添麻烦呢。”王朋真诚地说。

“没关系,农活大都是些粗笨活,慢慢学,一年时间准过关!”林支书接着说,“该饿了吧,今天吃派饭,小伙子分开各去一户,两个姑娘去我家,我家有个和你们同龄的丫头,老早就盼着和城市女孩子交朋友呢。”

林支书说完就走到门口向外大声招呼:“刘四儿、张大庆、大包烟进来领知青吃饭!到你们家要有汤有水,如果让他们受了委屈小心我扣你们的工分呀!”

早在门外等候的三个壮汉进来各领一个男知青先走了,刘佳和小吴于是也就跟着支书去他家吃派饭了,街上遇到的无论大人孩子都很热情地和支书打招呼,支书不断地向对方喊:“我们村也来城里知青了,大伙该满意了吧?以后谁要是敢挑这几个孩子的刺,小心我不客气,盼来了就要好好对人家!”

刘佳顿时觉得林三喜支书很善良,感觉他应该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

村西头一户农家小院就是支书家,五间北屋被分成两个房间,东头三间西头两间,西面的一面土墙把它和邻居家的院落分开,东面是两间房和一个门楼,院内靠西墙的地方放了不少农用工具,犁头锄把似乎样样都有。刘佳和小吴都是{dy}次走进农家大院,正当她们四处观望时,林支书对北屋喊:“花儿,知青姐姐来了。”

从屋里走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她圆圆的脸,两条辫子半尺长,看到刘佳和小吴笑着说:“我妈早熬好粥了,就等你们来了。”

姑娘后面又跟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和两个男孩,一个十三四岁一个八九岁的样子。刘佳和小吴被大家迎进屋里坐下,那妇女就紧着端饭碗过来,那位叫花儿的姑娘也忙着帮着妈妈招待她们。晚饭是小米粥、馒头和咸菜,林支书客气地说:“不要嫌饭不好,农村生活水平低一些,一定吃饱,以后日子长着呢。”大概是饿了,她们这顿饭吃得还是很香甜的。

最小的男孩吃饭时一直用眼睛偷偷地瞄她们两个,{zh1}当她们吃饱饭起身准备离开时,他终于鼓足勇气走到刘佳的面前问到:“天津的高楼有我们家这北屋五倍高吗?”

刘佳忍不住笑了,小吴拉着孩子的手说:“有的,有的,以后如果我回天津探亲一定带你看看高楼去。”

男孩很害羞但也很满意小吴的回答。

当五个知青重新回到知青宿舍时,谁都没提农家饭菜的好赖,只是大伙一致认为这里的人很纯朴。

晚上刘佳躺在木板床上想:苦一点没关系,脱离了天津家里那种沉闷的生活,也许一切会鲜活起来呢。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女人泪---初到乡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