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之城市保“卫”战

还在几天前,你可能不知道一个事实。民俗摄影师王久良举起镜头,拍了一组组惊心动魄的照片,向公众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北京被垃圾围城,逐渐成了一座孤岛。

根据媒体披露,北京日产垃圾1.84万吨,每年的垃圾产量仍以8%的速度增长;北京填埋垃圾所耗土地资源相当于每年消耗500亩土地,只需要4年时间,现有垃圾场将全部被填满。北京不是垃圾围城的{wy},据住建部的调查表明,全国600多座城市,有1/3以上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相当于75万亩。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画面一:摩肩接踵的大街,人们将揉成一团的纸巾、刚喝完的酸奶瓶或饮料罐、熄灭的烟头、皱巴巴的塑料袋等全扔进垃圾桶。画面二:用一个塑料袋把垃圾装好,拿到楼下扔进小区的垃圾桶里。这是大部份市民每天早上出门的{dy}件事。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

画面三:大排档、饭店、酒店、快餐店里迎来送往,看餐桌一片狼藉。服务员将剩饭剩菜、餐巾、牙签连同餐具一起收走。很少人会关注这些食肆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只有在午夜过后,我们才会看到一桶桶馊水馊饭被装上垃圾车。画面四:每天晚上垃圾运装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中,像一群蚂蚁集中于市区,然后一窝蜂分散到郊区的每个角落。没人会关注,它们满载着垃圾到哪里处理,如何处理。

人们都有一个普遍心理,垃圾被丢进垃圾桶之后,它就与我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但在农村,垃圾还是随处可见,没有垃圾收集。

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城市极速扩张,北京寸土寸金,昨天还是人迹罕至的郊野,今天就成了车水马龙的闹市。北京可用于掩埋垃圾的土地越来越少和垃圾越来越多,于是焚烧方式处理垃圾成了北京市政府对付“垃圾围城”的主流想法。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对于北京这样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采用焚烧处理(垃圾),尤为重要。在北京焚烧垃圾长建设规划的时间表上,赫然写着“要在2015年实现40座设施的建设”。

不管是掩埋还是焚烧处理垃圾都是“治标不治本”或者说“得不偿失”的方式。真正有效的治理是实施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

提倡垃圾分类。人皆有惰性且喜投机取巧。这就需要制度建设上来规范,并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当务之急是必须建立健全垃圾处理的规范机制。首先应颁布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统筹全局且对行政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其次,政府应主导垃圾处理的教育宣传。这主要通过学校和小区教育宣传为主,辅以各种媒体的宣传。{zh1},通过有效的行政和司法手段,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处罚。

这套机制成功的关键环节在于,设计科学且合理的垃圾分类,并且从垃圾源头到{zh1}处理都能实施到位。在北京,也有相应的垃圾分类,但是分类非常粗略,仅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更为重要的问题是,环卫部门最终还是没有按照分类好的垃圾进行分别处理,而是全部统一处理。市民看到了自己所做的努力无用之后就放弃了分类。

日本在这方面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颁布了《废止处理法》;在日本上学的{dy}节课就是垃圾分类课程;垃圾分类非常细致(分为可回收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险垃圾,塑料垃圾,金属垃圾和粗大垃圾等);每人每年配发垃圾分类处理的图示和丢垃圾的日历……日本“善待垃圾”,这就是人口密度远比中国高的岛国日本,为什么他们的街道比我们干净,空气比我们的清新,人均寿命比我们长的重要原因。

减少垃圾产生,反对消费主义,提倡节约。如何处理垃圾是一个大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消费至上的观念大行其道,生活铺张浪费已成为一种习惯。用一次性的物品才觉得干净,吃不完的饭菜才显得丰裕,酒池肉林才显得富贵等等,逐渐成了社会的常态。通过减排实现节约,减食实现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并且回收实现减少资源浪费,自然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欧美发达国家的民众在饮食上有个细节值得我们反思,他们对餐盘上的食品从来不浪费,哪怕是一点面包屑或汤汁,如同寺庙僧众的碗一样干干净净。但我们中很多人连自己碗中的饭粒都不能吃干净。

北京垃圾围城,全国3成城市被垃圾包围,这不仅是城市化面临的困境,而且反映了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垃圾不仅要分类,更要减少它的产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垃圾围城之城市保“卫”战】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