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艺术,人格的旗帜_龙的天空_新浪博客
他没有直接指挥过10万人以上的xx进行大规模的战役,但却留下了足以令百万敌军胆寒的制胜艺术。
    当他率军进击在意大利的法军时,年轻而战无不胜的对手拿破仑恰恰去了埃及。闻此讯,他极度失望地嚷道:“上帝为惩罚我的罪孽,已将拿破仑派往埃及,使我无法得到战胜他的荣耀!”
  发出这声xx叹息的,是18世纪俄国的杰出战将苏沃洛夫,他曾不骄傲也不谦虚地说:“我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
  渺小,是因为众多的俄罗斯士兵和下层军官成就了他的事业;伟大,是因为他造就了一代俄罗斯新型军人。
  研读有关他的传记和论述,在脑海中拼接复原着他的带兵风格,我的内心便会发出一声深深的感叹,或是会心一笑。尽管岁月在不断变幻,但你会发现,对于人格魅力而言,有一条贯通古今的隧道,会让你的神思在瞬间便抵达另一头,接引回一道启迪今人的智慧之光。
  苏沃洛夫出身贵族,但这样的身份并未成为他与士兵们融合的障碍,这种亲和,不是将他的智慧、才干混同于一般的人,以求得他们的认同,而是用精神的博大、柔软、坚毅形成的自然感召力,使人们叹服。在下以为,此公知兵练兵用兵的全部艺术,说到底,就是要让自己的属下在这样一个集体里可以看到希望,活得有尊严、价值和激情。这一条,{jd1}可以写入任何一部《管理宝典》之中。我们不能想象,一个自私、褊狭、薄情寡义、处处投机、惯使小手腕的家伙,能够带出一支充满生气的团队,绝无可能。
  在皮尔琴察,与法军的战争即将打响,1万名俄军小伙子在平原上列成方阵。苏沃洛夫策马飞驰过他的队伍。“你们好!弟兄们,神奇的勇士们,老伙计们,你们好!”他向孩子们致意。
  狂热的乌拉声响彻天际。我们的统帅来啦。士兵们把胸脯挺得高高的,那是种由衷的振奋。一名指挥官后来回忆说:“要不是像圣母一样神圣不可冒犯的纪律约束军人必须排列整齐,那大家非朝着元帅跑过去不行。”
  在与土耳其xx争夺城堡的残酷战斗中,当前线的士兵和下层军官看到,他们的统帅和背着行李的一名随从2人骑奔到前沿时,俄军的士气大振。单一句“苏沃洛夫来啦”的话,就足以顶上万人的预备队。
  做统帅做到如此境界,是多少将领或者是那些CEO们倾毕生精力所求的目标,但真能达此境界者,又能有几人呢?  
    苏沃洛夫的传记作家米哈伊洛夫,曾记下这样一个故事:苏沃洛夫穿着缀满价值连城钻石的元帅服,或是与士兵一起解小便,或是与大伙一起喝稀粥,所有这一切并不是故作姿态。有一位将军曾打算效仿苏沃洛夫,也照着他的样子做一些古怪动作,模仿他开玩笑,但他的举动却惹得士兵哈哈大笑:“这个老头干嘛总缠着咱们?”他的这种举动在别人看来,不过是老爷异想天开的任性行为而已。
  任何一位带兵的军官,如果渴望建功立业,便不仅要学习谋划排兵布阵这些技巧性的问题,更要学会像苏沃洛夫那样,用智慧、坚毅、真诚、认真乃至风趣等凝聚成的人格力量,来树起一面具有吸引力的旗帜。大凡一般人在内心深处常蓄存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力量:勇气与怯懦、激情与绝望、自尊与自卑等等。高明的统帅在一场大战爆发之前,先要做的是抑制住士兵心中时时涌出的怯懦、麻木等卑下的力量,而以适当的方式激发出他们心中优质的精神宝藏。苏沃洛夫在对士兵和下层军官勇猛机智精神的开掘、提炼和张扬上,充分显示了一名优秀统帅的人格魅力和{zy1}才能。
  如果哪位自命不凡的人士以为:只要耍些小聪明小伎俩就能糊弄住大家,那就错了,别把大家当傻瓜。苏沃洛夫爱兵的底蕴来自于真正的知兵。他深知,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士兵主要来自{zd2}层的农村,他们身份低微,饱受歧视、欺辱,但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在一块块看似板结的土地下面,蕴含着勃勃生机。“任何人都有自尊心。”苏沃洛夫常常这样说。
  读他编写的《制胜的科学》这部阐述其战术原则和训练原则的教令,常常感到热血沸腾,仿佛看到这位统帅在一排排士兵面前一边表情丰富地比画,一边用抑扬顿挫的口吻传授战法的形象。  
    请听这段——
  “敌人没有预料到我们还在二三百俄里以外,或者更远的地方。突然,我们如神兵天降,敌人就会晕头转向。冲击。各种兵器一齐上!骑兵,开始冲击!劈、追、截,绝不让敌人生还!”他知道该用怎样的表述使文化程度不高的士兵接受这些知识,他的这部《制胜的科学》由此被后人定位在大众文体上。
  再听听这段像是娜塔莎大婶说出的细心体贴的话。这是苏沃洛夫向xx下达的一道命令:“要时刻注意更好地保护士兵的身体,经常察看每个人的生活供应及饮食。在水质不太好的地方,饮水要烧开,澄清,给体弱者供给面包或用醋加工过的水。吃的面包要烤透,而面包干不得变质,喝的汤要热,用的锅具要镀锡。”他体察了解士兵的疾苦,于是他发出的命令便有了绝不大而化之的个性色彩。
  他知道这些朴实的士兵们在与敌人拼刺刀时,会一时手软,便循循善诱告诫他们:“弟兄们,不要盯着敌人的眼睛,要看清他们的胸脯,你的刺刀要往那儿捅。”
  他知道士兵精神中总会有怠惰的成分,如果过分慈悲,便会助长他们懒惰的习气,于是在制订训练计划时,他的严厉和强度也是无人能比。
  苏沃洛夫平素对士兵们管教训练目标直抵他们的精神深处,他用直指人心的话语和精细周到的行动,剔除了士兵们心中的尘垢,让他们的精神苏醒,让他们的灵性闪光。
  我们来看看苏沃洛夫在指挥攻打要塞城堡的战斗中,是怎样用极短的时间带出一支今非昔比的强力xx的。要塞攻防战在我看来,是一种意义更为纯粹的针尖对麦芒式的精神毅力上的对抗战。对阵双方将一切激情与杀气都聚焦在一个点上,战斗是另一种形式的对话,它不是漫谈式的、商讨式的或是任何拐弯抹角有所游离的谈话,而是密不透风集中在一点上的狂暴争论,其间包含着智力、勇气等一切精神因素和体力、物力的争斗,这种战斗能够xx展示军人品质与xx的战斗力。
  1790年10月,俄军开始围攻由土耳其人把守的伊兹梅尔要塞。俄军的情况看来并不妙,这支本处于进攻方的xx已经在2次的攻击中受挫,失败的情结在军中弥散。进攻方的攻击力是否强大,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于那些出生入死的士兵和下层军官们心中是否有一种必胜的信念,这种信念要靠那些统帅们来激发。进攻要塞的俄军,最初不是由苏沃洛夫直接指挥的,这近3万人的xx给养异常缺乏,士兵们衣着破烂,士气低下。更为可怕的是指挥机构重叠臃肿,那些指挥官只是热衷于开些议而不决的会议。在攻击失败之后,军事会议决定撤退了事。
  叶卡捷琳娜二世出面给苏沃洛夫写了个书面命令:“请立即奔赴该地区接手指挥所有xx……”
  苏沃洛夫得令后即刻起程赶往要塞,他的出现,无疑向将士们发出了明白无误的信息——我们要冲击!
  苏沃洛夫总是能抓住问题的核心,然后去解决它。他到来后,首先安排士兵的生活,为此他找来随军的饮食商贩现场办公,就地解决大家吃的问题,然后调预备队驰援,同时准备攻城的云梯,在要塞外设置了类似于要塞围墙、壕沟的模拟训练场,组织xx进行跨越沟壕、架云梯登城、拼刺刀训练,他甚至想到将一捆捆柴草置于墙头,当成敌人,然后向士兵一一讲解攻击的要领。
  在战前的一次训练后,他来到队伍前,高声与队列中他认识的一名准少校打招呼:“列季昂;涅克柳多夫,是你吗?神奇的勇士,你在克里木的英勇战斗我还记得,好样的。”他历数了准少校在以往战斗中英勇的事迹。“让这位军官作你们的榜样吧,要向他看齐!”苏沃洛夫对全体将士说。没有任何虚伪作秀的成分,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得体。将士们此时会在心里掂量,嘿,这个苏沃洛夫,是我们自家的人,我也会让他记住我的。
  我们现在仔细观察一下苏沃洛夫战前动员的精髓,绝不仅是教士兵们某些战斗的技巧要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训练延伸了他们进攻的意识,使他们能够知道自己正做什么,将要怎么做,真切地触摸到统帅的意志所在。
  苏沃洛夫接手这支xx仅仅8天,他还来不及全面改造它,但他却完成了一些关键性的工作,恢复士气,树立自信,激发将士们强烈的求战欲望。当然,他不会自负到仅凭纯粹的精神因素而驱赶将士们去赴死。在战术上,他改变了原来一直沿用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兵力包围、由工兵开路的进攻战法,而先用炮火轰击,然后公开攻取。这一切,都会让士兵兄弟们强烈地感到:是的,我们有足以让眼前的敌人发抖的火力。是的,我们更有值得信赖的指挥官,我们不会被出卖。
  这一年的12月10日清晨,进攻开始,俄军的600门大炮对着要塞狂轰了近{yt}。入夜,步兵冲了上去。土耳其xx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仗打得异常激烈,表现出令人惊奇勇敢精神的俄军,最终在气势上xx盖过了土军。经过6个小时的激战,俄军攻下了要塞,毙敌2.6万人。苏沃洛夫在给女皇的报告中,将这一胜利归功于那些可爱的将士,他写道:“参加此次攻克伊兹梅尔要塞的各级军官和各支xx的英勇顽强和大无畏精神,无论怎样赞颂都不为过。”
  “所有的士兵都羡慕苏沃洛夫的部下。”这是俄军一位将领所说的话。的确,无论在多么危机的时刻,苏沃洛夫总能成为手下将士的主心骨。与法军作战中,我们多次看到这样清晰的命令:“冲锋时不得迟缓。当敌人被砍杀散时,应立即实施追击,不让他们有时间重整队列。”“在接近敌人时,行军锅和其它轻便行装不应离xx过远,以便在歼敌之后熬粥充饥。除此之外,得胜的勇士要吃背囊里携带的面包,喝水壶里的伏特加。”此时接到命令的将士会感到,苏沃洛夫时时都在他们的身边,让他们心里很是踏实。
  而在危机时刻,苏沃洛夫就会真正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在北意大利平原与法军的一场战斗中,一支排着密集队形的法军人马突入了俄军的散兵线,俄军的战线如断了线的绳子,崩断后迅速松散开。
  苏沃洛夫策马在散兵线上来回驰骋。“到我这儿来,到这边来,弟兄们,整队!”他那在背后翻飞的斗篷就是一面旗帜。“前进,我们是俄罗斯人,用刺刀戳,用枪托砸,不要停,哎,冲上去,抖起威风,前进!”
  俄军在他的带领下,扭转了不利的战局,最终吃掉了1万多法军。一位战败的敌军指挥官事后无奈地说:“一个将军如果具有超人的毅力,宁可牺牲自己和全军人马也不后退一步,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军事专家在研究苏沃洛夫的带兵之道时作了如下总结:
  他唤起昔日农奴的自尊心,在他手下训练出来的士兵都相信自己的力量,表现得英勇顽强。他在俄国军人身上发现的极宝贵的特点——坚强精神,是保证他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他把这种珍贵的、然而又是原始的材料——被动的坚强精神加工打磨,发展完善,使之成为积极的坚定顽强精神。
  请大家注意这样的词语,原始的材料、被动的精神、加工打磨,这样的过程,正是管理学的精髓。当然,前提是——你是值得信任的。否则,一切免谈。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管理的艺术,人格的旗帜_龙的天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