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和幸福的年- 窗外芳菲的博客- 敏思博客

                           

下午下班回家,走到院门口,看到几个大妈手中都提着大大小小的袋子,坐在传达室门前的长椅上,相互说笑着。这个说我买的豆豉好,蒸鱼、炒腊肉放点,味道独特,带着农家的味道,过年我孙女放假就回来了,她{za}吃。那个说,我买的这个小鱼干好,过油一炸,放点椒盐,是最抢手的下酒菜呢。我的大儿子要回来了,就等着他们回来好好的让他吃……虽然平时也能听到大妈们这样的家长话,但是现在看着大妈们兴奋又满足的表情,像孩童般那样期盼着、渴望着过年回家的亲人,瞬间感觉到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思绪一下子回到了童年,也只有童年对过年的记忆是那样的犹深和难忘。尤其是那个清贫的年代,过年就是期待和渴望的源泉!家家的父母忙着请人写对联,贴对联;家家孩子放鞭炮、打灯笼、猜迷、穿新衣、穿新鞋、父母给五角的压岁钱都从这个泉眼里欢快地流淌出来,昭示着过年就会有甜蜜和幸福的降临,昭示着童年又长了一岁。

 

 而现今,我已步入中年,既或现在的成年人在对待过年上远不如过去清贫年代那般的渴望和期盼,但是随着年的临近,多多少少都在做着过年的准备,采购着过年的食品,盘算着谁会来拜年?到哪里去玩?要去问候谁?给孩子和老人添置些什么?这些细小又琐碎的事情构成了过年不可缺少的一个温暖的画卷,占据着你的时间和空闲。无论老年、成人、无论期待与否都会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迎接这个中国古老而又传统的节日。虽然为谁辛苦为谁忙,但这个过程中的辛苦和忙又是那样的幸福和值得。

 尤其当全家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或吃着汤圆,或吃着水饺,任由丝丝袅袅的热气轻轻扑打在每个人的脸上,弥漫在家中,那份寒冷里的温暖、温馨就会随着亲情的欢笑荡漾开来。这个时候,无论是天涯,无论是海角,都会是所有家庭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候。

 

 记得小时候,快到过年的时候,工厂就按家庭人口的数量来分配蔬菜、副食。一般会在年三十的前三天,我和哥哥拿着绳子和袋子到厂里的供应点,将父母的名字写上,注明几口人,把钱交给营业员,然后就将蔬菜和食品装入袋子,兴冲冲地背回家。记得配给最多的是红薯、蒜苗、大白菜、粉条、豆腐、海带,最珍贵的就是配给的一小袋白面和五把挂面。这样一大堆的蔬菜和白面足以让家长和孩子欣慰地过上一个虽然清贫却透着满足的春节,让心情渡过那依然凛冽的寒冬,在早春已来到的时候。

 

 妈妈照例是在进入十二月份的时候就把红薯洗好,切成条状,蒸熟,再将红薯晒透,晒干,做成红薯干。然后用粗粒的沙子和细碎的小石子将红薯干混在一起,放上点香油,用铁锅炒,就像是今天的糖炒栗子一样。炒出来的红薯干清脆,咬一口,肉核深处,带着红薯特有的甘甜,更带着日经见久的沙子散发出来的沉香味,非常的好吃。也成为那时过年家家户户和孩子手中必不可缺的小零食。家家在炒制的时候,都在相互暗暗使劲,不仅要炒的好吃,还不能炒的过火,更不能炒焦了。

 大年初一到邻居家去拜年的时候,妈妈就会把瓜子、糖果、红枣、花生、红薯干用报纸包成若干个小包,带着我和哥哥,一一去邻里拜年,同样我们也接受着邻居的回拜和回赠。记得有一家邻居阿姨家是上海人,到我家里来拜年,还给我们家包了一小包年糕,在那个年代,年糕是很稀罕的,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吃。妈妈在谢谢的同时,会在阿姨临走的时候,又抓上一大捧的红薯干放在阿姨的怀里。

 

 我们家是南方人,对面食不太会做。不会炸一些北方人做的那些麻花,麻叶、馓子之类的面食。每年都是邻居家给我们送来刚炸好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面食。这些焦黄、可口的麻花、麻叶、馓子不仅凝结着左右邻里良好、朴素的感情,带给我们家欢乐和欣喜,更促进了邻里间浓浓的的友爱。妈妈也曾学着做,可是终究揉不好面,掌握不了技术,做出来的永远比不上邻居的。

 

 等到我结了婚,丈夫家虽然是安徽人,但婆婆却是异常的能干,尤其是在面食方面,做的是非常的精道和好吃。记得结婚的{dy}个春节,婆婆给了我一个红包,说是北方有讲究,新媳妇在婆家过{dy}个春节,当婆婆的要给媳妇红包,预示着整个家里红红火火,和和美美。我欣喜的接过这个象征着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的红包,心里由衷地谢谢婆婆。并手忙脚乱地跟在婆婆后面学着做,给婆婆帮忙,但我笨手笨脚的,根本帮不到点上,主要的还是婆婆和大姑姐来做。往往是婆婆大清早就将面和好,赶在晚上下班回家吃过饭后就蒸馒头,蒸包子,还要炸鱼肉、炸丸子等。

 

 三十那天,想睡懒觉也不敢睡了,听着窗外的鞭炮声,早早起来给婆婆帮忙。那{yt},婆婆是炸馓子,馓子是最费油的。看着面在一个大盆里,用油泡着,那油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我带着疑惑不解的神态用眼睛看着丈夫,丈夫说必须要用油把面浸泡,这样面才会很酥,口感才会好吃。看着用了那么多的油,我心里很是心疼呢。就问婆婆:“妈,平时你那么的节省,水啊、电啊、油啊都舍不得多用,炒菜也舍不得多放油,为什么这会舍得用这么多的油?非要用这么多的油,这么多的面吗?”婆婆笑着说:“做馓子就是费油,可以说是用油来和面呢。一年到头过年了嘛,让家人好好地享受,多用点油也值得呀。再一个,咱们还要给邻居家送点。”

 

 婆婆用油将和好的面扯成筷子那样粗细,一圈一圈盘在油盆里,等浸泡的火候到了后,婆婆把面缠在手上,缠上四、五下,大姑姐再用筷子将婆婆手中的面撑开,轻轻地拉几下放进锅里。我负责炸好后捞出来,丈夫负责给炉子添煤,小姑子负责给我们倒水喝。公公站在一旁端个茶杯,慢悠悠地,时不时地挑婆婆和大姑姐的错:“这个馓子太长了,那个馓子太短了,要做就做得长短均匀点嘛,一看就是不投入,不用心,你们的工作态度有问题。”,婆婆眼睛一瞪,嗔怪老头子一句:“不干活,嘴还贫,吃的时候,那怕像个歪瓜咧枣你也狼吞虎咽呢?”哈哈哈!婆婆的一句话,逗得我们全家人开心大笑。公公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工人,但却xx的风趣幽默,历来都是公公让家人开怀大笑,今天却败在婆婆手下。我们都笑侃公公:“说他很伟大,连识不了几个字的老伴都被他能够潜移默化,幽默感十足呢,不简单呢,功绩不小呢……”。在欢乐的笑声中,全家人几乎干了整整{yt},到底炸了多少个馓子,费了多少油,是数也数不清了。但是婚后{dy}个春节,婆婆给的{dy}个红包,一大盆面和油,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还有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热闹说笑,吃年夜饭的情景,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了,可以说是我此生最难忘的一个春节。

 

  如今,婆婆的年龄也大了,面也揉不动了,早几年都不炸那些面食了。我们也曾在过年的时候买上一些麻花、麻叶、馓子回家,婆婆吃了说那味道永远没有自己家做出来的好吃。是啊,自己和面,自已做,全家人都融在浓浓的、忙碌的过年气氛里,将期待和清贫揉尽了面里;将温暖、温馨浸泡在一家人和和美美,红红火火的欢笑里,这样的年永远是甘甜和幸福的。

 

 

郑重声明:资讯 【甘甜和幸福的年- 窗外芳菲的博客- 敏思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