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钛合金版歼八II战力直逼四代机
虽然歼-8II性能较中国先前研制和装备的各型歼击机有明显提升,但从总体上讲,该机无论是在设计理念上,还是实际性能上都算不上先进,其早期型号与米格-23大体相当,与第三代歼击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歼-8II出现最早是在1981年4月,到了1982年,位于沈阳的飞机设计研究所则开始着手设计歼-8II战机:进气口设置在机身两侧,安装了可以使飞机具有较大推重比的WP13A型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新机所使用的结构部件有70%都与歼-8相同。在研制歼-8II的过程中,科研人员总共对新机模型进行了1.1万余次的风洞试验。1984年6月12日,歼-8II进行了首次飞行。


  歼-8II是一种全金属构造、采用中置xxx和单垂尾翼设计的空优歼击机。其机翼配备有副翼和两段式设计的襟翼,上方设计有导流片。为了增加在飞行时的稳定性,歼-8II的机身下还设有一个可折叠的垂直安定面。另外,为了缩短起飞和降落时的滑跑距离,该机还会使用制动伞(平时储存于垂直尾翼中)。


  {zx1}改进的歼-8II在机体设计上将广泛运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和钛合金材料,以及部分特种钢。其中,钛合金主要应用于机体部位,以抵抗两台喷气发动机运行时所产生的高温。驾驶舱位于机身前部、雷达罩后方,这样歼八II战机的作战能力将会大幅度提升,机动性将直逼四代战机。


  驾驶舱内安装有弹射座椅和空调系统。歼-8II的无线电系统由一台单脉冲雷达(探测距离60千米)、导航装置、敌方雷达照射告警系统、敌我识别和无线电通讯设备组成。此外,该机还装备有电子对抗系统。那些对于飞行员最必须的信息可显示在座椅前方的玻璃屏上。其武器系统包括:一门23毫米双管机关炮(备弹200发);机翼下的6个和机身下的1个挂点可装备采用红外制导的PL-2B、PL-3、PL-5或PL-8型空空导弹,半主动雷达制导的PL- 9,57-2型和90-1型无控火箭发射巢,以及航空xx等。


  为了提升歼-8II机载无线电系统的性能,中国空军领导层曾希望借助美国和以色列公司的技术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不过,随着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在总体上更为先进的苏-27歼击机的生产线,对歼-8II进行改进的计划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


  到目前为止,歼-8II已发展出了多个衍生型号,分别为:歼-8IIM(采用俄制航空设备和武器系统的升级型号)、歼-8IIACT(技术研制机型)、歼-8II Block-02(使用新型设备进行了升级)、歼-8III(装备有{zx1}研制的雷达系统)和歼-8D(安装了空中加油系统)。


也许是对老歼-8II的整体性能并不满意,中国空军对其的采购量并不是很大。从1988年开始量产以来,中国空军总共只装备了大约360架各种型号歼-8II,它们被编为了12个航空团。

 

和同时代战机相比,歼八(系列)飞机{zd0}的不幸,是没有参加过一次实战,因此也无法验其作战性能的优劣。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歼八内在历史价值的肯定。


歼八诞生于内忧外患的年代,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外部世界两大国际政治集团对中国的全面封锁,内部xx对航空工业和xx——空军的全面冲击,在此情况下,歼八没有胎死腹中,并且还艰难问世。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回想一下那一曲令人仰天长叹的运十悲歌,就能够领会了。


中国无论轰炸机还是直升机,在引进苏制飞机并仿制后,几乎都后继无“机”,强击机在歼六的基础上改造成强五之后亦然,惟有歼八在歼六、歼七后面冲出来了。这也是中国航空人跨时空的成功突围。歼八(系列)是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国航空工业{bfb}自主研制生产的{wy}一种战机,即使现在刚刚装备或准备装备的几种国产战机,也不敢如此夸口。客观上,美、苏的封锁,迫使中国只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主观上,中国仅凭有限的经验和脆弱的工业基础,就敢于瞄准当时世界军机{zg}性能指标,研制新型战机,屡败屡战直至成功。这种不迷信国外,不自暴自弃,敢争天下先、不折不挠的精神 ——我称之为歼八精神,是值得认真挖掘、大力宏扬的。


歼八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延续。这样说并不是牵强附会。美国作协主席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写到:“长征是一曲举世无双的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歼八的问世难道不也是中国军事航空工业“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精神是一个民族奋进不息的引擎,靠着这种精神的强大推动,中国以神奇的步伐迈向更远、更高。歼八和同时代的两弹一星就是同一个奇迹、同一种精神的再现和延伸。歼八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空军英雄气概的再一次焕发。50多年前,人民空军从初教机,跳过中教机和高教机,直接到喷气式战斗机,速成上阵,实现了震惊世界的奇迹,也使新中国空军“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空军强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空军只用了十几年,就追上了西方空军40年的发展水平,靠的就是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歼八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航空领域里的体现。中国航空的出路在自研,而中国航空自研努力之始在歼八。在歼八的身上,几乎集中了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所有{zx1}科技成果,如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发动机改进,防雷击、防静电火焰喷铝等不少技术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毫不夸张地说,歼八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dy}座里程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在歼八的起飞线上,腾起了此后的歼十、“飞豹”和“枭龙”。


当很多人一再关注欧盟是否对华售武解禁并为此患得患失时,我很不以为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当年的原子弹、卫星、运载火箭可以引进,中国会有今天核大国和航天大国的地位吗?在当年如此困境中,中国居然可以成就两弹一星的壮举,今天中国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关键是要有那股“英雄气”在!


   未来中国追赶世界航空先进水平,仍需要发扬歼八精神,重鼓那股“英雄气”。今天中国的国际环境远比歼八年代宽松得多,但越是在国外先进技术触手可及的条件下,越应该特别注意引进、仿制与自研的关系。把大量的外汇,用于成品的大量购买是不明智的,但引进其生产技术大批仿制是否就是赶超的捷径?——歼六、歼七的教训证明,全盘引进、大批仿制,虽然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从长远看只能孳生爬行主义,永远跟在被引进(仿制)国后面。这一点从四十年后,我们还在改进歼七就能看出来。而从虽然勇敢地冲出,仍然沿袭别人思路的歼八身上,看得更清楚。今天沈飞在俄罗斯的生产许可证装配苏-27。如果从歼五算起来,中国航空工业的这个老基地,除去歼八研制生产的二十多年,几乎一直在扮演苏(俄)战机海外生产车间的角色。


在今天沈飞集团的大门前,有一架实物歼八Ⅱ作为雕塑,锈迹斑斑地凌空展翅。也许沈飞是想说:机体可以锈蚀,但精神永远在冲刺。希望在未来某个不太久远的时间里,那架生锈的歼八Ⅱ可以凤凰陧磐般地复活,为中国空军孵化出一只xx拥有本族血统的铁翼雄鹰来。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生产钛合金版歼八II战力直逼四代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