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论知识8

设计理论知识8

2010-02-05 21:40:47 阅读7 评论0 字号:

                                                十二。中成药的由来与包装设计

        本文大部分摘录至吴文正编著的《香港葫芦》,书中从民间搜集得来的药品包装,作有系统的展示,提供一个丰富多采的视觉之旅;给读者一个更深切的了解和认识.其中只扫描了部分的图片以及节录了部分的文字.

    药品包装基本法
    中成药的包装基本与其他的物品包装无异,但同时存有很大的分别和特色,由于中成药一般以膏......酒不同的剂型出现,因此在盛器上也配合不同需要。另一方面,中成药大部分均为食用,在卫生安全和保存方面更为讲究和有所要求。
    随着社会的改变和适应市场的要求,成功的药品都会作出相对的改变,而中成药市场中,一直出现颇多的冒牌假药和影射药品,因此药厂在包装方面更投下不少的资源和心血,务求千方百计增加复杂程度,以防假冒。无可避免增加包装成本。过程中,药品更会尝试不同的崭新的印刷技术和包装设计,往往带领其他物品包装的新路向,这点确是业者所始料不及。同时反映冒牌假药的严重性,鉴于现实的需要,中成药包装这层(外衣)肩负有不同的功能,这方面大致可为四项如下:

    1.使xx免被污染和得到保护,避免接触空气受潮,产生异化,准备作长时间保存。传统的蜡壳正发挥此等作用。
    2.配合不同的剂型,需以不同的盛器盛装,盛器本身更要求不会与xx产生化学变化,影响药效和服用安全。
    3.方面携带是中成药其中一个要求,轻便和容易开启更始必需。以箱.大盒.小盒.小包等包装更是可便营商计算和方便运输出口销售。
    4.以外型.设计和印刷等不同的包装元素,使消费者区别不同的药品种类和识别各家品牌。精美的包装同时可提高产品的销量和增强本身品牌  认受性。

    二.书中分别从药膏.灵丹.药丸.药散.药茶.药油等来介绍中成药的不同类型.
   

    1.膏乃是一种以不同的中药,经过烹煮然后冷切后出现的固体剂型,颜色多呈深褐色或黑色,药味浓烈,遇热即变软,带有强烈的粘性,因此多用做外用药品.一般煮好的膏药会在未xx冷却之时,按量倒在预先裁减好的方型不绢或皮革上.现在多以蜡纸或胶纸取替,待其冷却凝固后便成膏帖,对折才包装入袋.
    2.丹自古以来,令人即时想到灵丹妙药,带有浓烈的神秘主义色彩.古时传统医学一直与炼丹术结下不解缘,现代所谓丹者,只不过是名称上的巧立名目,以丹代丸,另人有灵丹妙药的错觉,纯粹为市场策略,有时小丸亦可称为丹.
    3.丸是中成药中最常见的剂型,一般分为大丸和小丸;大者如蛋,小者如针头.以内服为主,药性温和,服后于胃内慢慢溶解吸收,而水.蜜糖是制造丸的合成剂,过程中将不同的药粉一层一层粘和而成.
    4.散为粉状的剂型,容易溶解于水,为人体吸收,药效迅速.在婴孩药品中,尤其常见.散剂多以小樽盛载或用纸包装,直接放入口中加水送服.
    5.茶,无不令人想起广东凉茶,其实除了日常所泛指的茶叶外,就是以生草药煎成的复方药剂,可供直接饮用,有xx,泻下,健胃,解热的功效.一般坊间常见的传统凉茶可分苦与甜两类,苦者有二十四味,水翁花等,而甜者如五花茶.银菊花.火麻仁.竹蔗水.一律叫做凉茶.
    6.油是一种具挥发性的液态剂型,主要用于外搽,药油都是气味浓烈,有提神醒脑刺激性功效.一般主治头晕,xx,蚊叮虫咬.止痕止痒等等.
     .所谓药酒就是把xx用米酒浸泡一段时间,使xx中可溶成份释于酒中,以作药强身之用。

                             十三。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

 

书籍装帧设计者要具备广泛的修养。没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素养,既不能解决突如其来的设计中的矛盾,也不可能创造出有水平的设计来。设计的根本是构思,而构思缺少文化素养是不行的。 

 没有文化修养,就没有创作设计。即使去进行设计工作,往往也是没有深度,构思不巧或者格调不高的。技术训练和艺术修养的区别,将会在这个时候反映出来。 

 一位芬兰的书籍艺术家曾说装帧设计是有纪律的狂想。又有纪律,又有狂想,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热衷狂想而否定纪律的画家,难以介入装帧;强调纪律而忽视狂想,装帧设计又成为桎梏,难出真正的装帧艺术。 

“借题发挥”一词便于解释书籍艺术的特征,它既要借题,又要发挥。 

 鲁迅先生的设计常用中国的石刻;马蒂斯的设计常用线描和剪纸;陶元庆的设计常用装饰变形的人物;陈之佛的设计常用图案;而司徒乔的设计,则常用速写。说明他们不排斥各方面的知识,兼收并蓄后才能独出心裁。 

 六面体的书不是作为雕塑去欣赏,而是在不断的展示中。这恰如中国庭园建筑中所说的,“层层进深,互相因借,分隔中有连贯、有贯通,障抑中有窥透”。黑与白中间有连续性,虚与实中间有连续性,有与无中也有连续性。 

 有人以为版面设计没有形象,不是美术。如果说它不是美术的话,那么它就是一种艺术。正文编排就是要把那些版面的造型要素,加以有机的组合。编排是平面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利用黑白对比、后退与前进、缩小与膨胀等视觉现象,由设计者担任总导演,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运用一切手段去完成一本书整体的艺术设计。 

 插图的外文是Illustration,语源为“照亮使其看得见”的意思。也就是说将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东西,照上光线,使其视觉化的意思。 

每一局部都有画或装饰,严格地说,不等于有了设计,更不能说是有了总体设计。这是因为它没有统一的美学构思去统率、去总揽前后,自始至终;去运筹帷幄,分层布势,因而它只有外貌却没有灵魂。 

 有一位演员说过:“我们是演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装帧艺术家就是要在作家的土地上建造自己的艺术殿堂。 

 我们在搜集素材时,看起来是笨拙的,而我们在设计使用时却是巧妙的。比如用到设计中的一件小道具,有时候就能说明一整本书的故事中心,或揭示一件事物的本质。 

 电子计算机参与设计,本来是一件好事。它能促进设计技术的现代化,是设计者的好帮手;它也能提供设计方案的{zj0}选择,缩短出版周期。但有些出版单位和设计者,反客为主地把书籍装帧设计的主动权xx让给了电脑,忘记了设计者的创意才是艺术创作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书籍装帧艺术的设计水平,而且还会降低书籍装帧艺术的学术水平,削弱书籍装帧工作者对书籍装帧艺术本身的把握。一旦如此,必然使作品产生华而不实、俗而不雅的后果。 

 书籍的装帧形式千差万别,但是,作为一个载体,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将这满载文字之舟送到读者的彼岸。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设计理论知识8】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