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猎捕记_钱氏后裔_新浪博客

              黄鼠狼猎捕记

      

    黄鼠狼的学名叫,是食肉目鼬科鼬属中的一种哺乳类啮齿目鼠科动物。鼬是食肉目中最小的种类,体细长,头小而扁平,颈长而柔韧,四肢短,每足5趾,趾上有尖锐弯曲的爪,背部毛色赤褐,嘴周围白色,胸腹部淡黄褐色。。其中最小的是伶鼬,体长10~15厘米,尾长3~4厘米,体重30~70克。体型较大的是黄鼬和艾鼬,体长30~50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重 0.5~1公斤,能钻入鼠洞内捕杀老鼠。。鼬性活跃,胆大,嗜血,贪食,具掠食性。鼬在夜间单独捕食,主要猎物为啮齿动物、鱼、蛙和鸟卵,有利于控制啮齿动物的繁殖。是一种益兽。全世界共有鼬类17种。分布于除大洋洲外的各大洲。栖息河谷、土坡、灌木丛以及田问或树下的洞穴中,主要夜间活动。黄鼠狼的肛门处,有一对臭腺,遇到敌害时能放出怪异的臭味,有御敌自卫作用。因为黄鼠狼有放臭气和偷鸡的习性,被人们认为是害兽,其实黄鼠狼是灭鼠能手,它的毛皮可以制皮衣,尾毛可以制毛笔。黄鼠狼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
    黄鼬属于鼬科动物,因为它周身棕黄或橙黄,所以动物学上称它为黄鼬。黄鼬俗名黄鼠狼,说起黄鼬大家都会感到陌生,但黄鼠狼的名字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黄鼠狼的名声不太好,人们有句俗话:“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落下个偷鸡的恶名。其实这是“冤枉”了它。
    生物学家曾对全国11个省市的5000只黄鼠狼进行解剖,从胃里剩的残骸鉴定,其中只有2只黄鼠狼吃了鸡。后来,又做了活黄鼠狼的食性试验:{dy}天晚上,在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带鱼。结果活鸡安然无恙,带鱼被吃掉了;第二天晚上,放进鸡、鸽、老鼠和蟾蜍。结果老鼠被吃光了,蟾蜍吃掉一部分;第三天晚上,放送鸡、鸽,黄鼠狼将鸽子咬死;第四天晚上,只放进活鸡,黄鼠狼才拿鸡充饥。由此可见,它在极端缺食,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叼鸡吃。
    黄鼠狼的毛皮,经加工后可制成裘皮大衣,不过它的皮,夏天不值钱,非要入冬以后的小雪时节后皮才很昂贵。立冬一过,天气变冷,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黄鼠狼换毛也告结束,原来蓬松零乱的鼠毛,变成了金黄亮丽的紧身“外套”,用手摸着感觉非常光滑柔软,着实让人爱不释手。到了小雪以后,黄鼠狼开始四处觅食,准备过冬之食粮,这时正是猎捕黄鼠狼的大好时机。
    猎捕黄鼠狼,那是我儿时最拿手的一项本事。一想起儿时猎捕黄鼠狼的情景,头脑中的记忆好象开了闸门一样,犹如滚滚长江水,滔滔不绝
    记得我开始猎捕黄鼠狼还是在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1964年),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姐姐、妹妹和我都在学校读书,下面还有二个弟弟,一家七口,家中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三只书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实在太沉重,生活是很穷困的。为此,母亲由于日夜操劳,累得吐了血。为了生计,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姐姐小学刚毕业,就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我和妹妹也是一边上学,一边养羊、养免,以此来减轻家中的负担。也就从这时开始,我向老农民学会了猎捕黄鼠狼的本事,并用黄鼠狼皮换来的钱贴补家用,购买学习用品。
    猎捕黄鼠狼首先要有“铡”,“铡”在街上买不到,必须自己动手制作,制作“铡”比较麻烦。做“铡”用的材料是毛竹片、麻绳、尼龙线。一般制作时先选择色泽新鲜、弹性较好的毛竹片,用一片长约40公分,宽约3公分左右,底部有节茎的毛竹片作为基座,然后在毛竹片中间开凿一条宽1公分,长30公分的孔槽,上部钻一小孔,装上一个固定销,基座顶部钻一小孔结上麻绳备用;再选择二片毛竹,宽都是4公分,一片长30公分,一片长40公分,二片毛竹都削出刀口,然后对口相对,一端钻上小孔,用粗铅丝或小螺钉作为支点,短的一片为刀座,固定在基座上,长的一片为活动刀片,刀背中间开一小凹槽,刀柄穿在基座的孔槽内,并可以上下移动,做成铡刀状,这时“铡”基本成形;要使“铡刀”遇到外力自动下“铡”,还需用一片长60公分、宽4公分的毛竹片做成一面弓,弓的下端做一个小凹槽,用以放置在刀背上,弓的上端钻小孔,和基座上的麻绳连结,麻绳的长短依据弓的长短、软硬程度而定;弓做好以后,用毛竹做一根长约35公分,粗约3毫米左右的“滑杆”,用小绳系在铡座上,再用毛竹做一根长约30公分,粗约5毫米左右的“力杆”和一根长3公分,粗3毫米的“活络针”,用粗尼龙线相互连结,“力杆”一端用尼龙线连结在“活动刀”片顶端,这样铡刀自动下落装置完成。“轧”黄鼠狼时,只需将活动刀片往上拉开,通过“力杆”、“活络针”与“滑杆”之间的有机连接,使“铡刀”处于开启状态,“滑杆”遇到外力立即和“活络针”脱开,“铡刀”在弓的力作用下自动合铡,从而将猎物铡死。为了有更多的机会猎捕到黄鼠狼,我一下子做了十多只这样的“铡”,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但这种“铡”至今还挂在我老家的墙上,形状还完好无损。
    猎捕黄鼠狼还要备好饵料,饵料一般都用小鱼虾为主,也有用小青蛙或者小老鼠作饵料的,但小青蛙和小老鼠做饵料时必须用线将其固定住,不然青蛙和老鼠爬动会使“铡”自动下落,这样会前功尽弃。
    猎捕黄鼠狼{zj0}的时节是小雪到大寒。因为小雪以后,随着气候变冷,黄鼠狼的皮毛逐渐紧密漂亮,这样的皮毛才能够买个好价钱。在我老家向东1公里处,有一片方圆上千亩的乱葬岗叫“泾家岐头”(就是后来的江阴农药厂所在地),这里灌木、杂草丛生,是黄鼠狼经常出没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人们“谈虎说变”的地方,听老人讲,这个乱葬岗在1949年以前和日寇占领期间,是枪杀老百姓的地方。1949年解放后,50年代初镇压反革命期间,这里又枪毙了不少反革命头子。这片乱葬岗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就非常阴森可怕,白天走过这片乱葬岗都会觉得“汗毛凛冽”,谁有胆量在晚上一个人走进这乱葬岗?但是为了能猎捕到黄鼠狼,为了补贴家用,为了能上学,我也顾不了什么了,壮着胆子,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开始了猎捕黄鼠狼的经历。在北风呼呼,寒气迫人的夜晚,我带上自制的“铡”,带上饵料,带上一把小铁锨出发了。猎捕黄鼠狼其实也很简单,依据在白天踏看好的位置,{sx}的地点是黄鼠狼经常出没的坟场、树丛边、沟渠旁,先用小铁锨挖一个小洞,在洞内铺上白纸,放上饵料,通过白纸的反射黄鼠狼可以看清洞中的食物,然后挖好放“铡”的置口,再将置好的“铡”按放在洞口,适当荫蔽好,然后就回家,到明天早上再来回收。夜深人静的时候,黄鼠狼出外觅食,看到洞中白纸上的饵料,肯定会不顾一切地钻进洞去,这时黄鼠狼的头部碰到“滑杆”,“铡刀”在弓的力作用下,一下子就把黄鼠狼猎捕住,黄鼠狼想逃为时已晚。有的时候,根据白天的查看,晚上可以直接把“铡”按装在黄鼠狼躲藏的洞口,夜里黄鼠狼外出觅食,一出洞口就给“轧”住了。由于黄鼠狼非常狡猾,所以猎捕黄鼠狼是很辛苦的,每天都必须晚睡早起,一个冬天能够猎捕到几只黄鼠狼就已很不容易了。
    猎捕到黄鼠狼后,关键是剥皮,剥皮时要非常小心,防止皮毛损伤,如果损伤,黄鼠狼皮就不值钱了。剥黄鼠狼皮时,先将黄鼠狼挂在钓钩上,接着用一把锋利的小刀,从黄鼠狼的下颌开始,从上到下直到肛门,将黄鼠狼皮割开,不要伤及内脏,然后从黄鼠狼的头部开始,慢慢地往下剔剥,到了颈部以下,就不必用小刀了,只要左手抓住黄鼠狼皮,右手按压在皮的内侧,一点一点地往下推,就能将黄鼠狼皮整个剥下来,此时的手法必须娴熟,遇到难剥的地方,须用小刀辅助,此时的刀头必须小心,既不能伤坏内皮,更不能损坏皮毛。黄鼠狼皮剥好以后,要立即用竹片或者秸杆将皮撑开,放在通风处凉干,待黄鼠狼皮凉干后,再卖给当地供销社的收购站。
    黄鼠狼会发出一种臭气,这种臭气是由肛门两侧的臭腺形成的,危难时从肛门喷出。具有臭腺也是鼬科动物的一个特点。例如臭鼬鼠也同样能放出同样的臭气。闻过这种臭气的人都会知道,很象臭鸡蛋味,臭得难闻,非捏鼻子不行。黄鼠狼皮剥去以后,剩下的黄鼠狼肉和内脏,我们首先将黄鼠狼的肚子剖开,去掉内脏,割掉尾巴处的臭腺囊,然后用明矾水将黄鼠狼肉洗涤干净,因为黄鼠狼的肉有微毒,必须经稍微腌制,去毒、去骚味,去腥,二小时后,将腌制黄鼠狼肉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加上可口的佐料,放在锅内烧闷几十分钟,就成了丰盛的美味佳品。
    那时,黄鼠狼皮的价格也是很贵的,虽然只有6——7元钱一张,但一个冬天的辛苦换来几十元钱的收获,在当时的家庭境况下,无疑是雪中送炭。何况黄鼠狼肉还能改善一下伙食,何乐而不为呢?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黄鼠狼猎捕记_钱氏后裔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