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黑池坝,董铺水库,西区校园_上辈子是只鸟_新浪博客
冬季跑的稍微勤了些,因为时常会有过路的或者飞来越冬的鸟,到夏天就看不到了。去的地方还是主要以有水的地方为主,一个原因是那里会有越冬涉禽;另一个原因是生境复杂,鸟种会比较多。12月初约老滕、老璇、杨老板去了趟黑池坝和董铺水库。月底的时候猪仔放圣诞节的假,从香港回来呆了几天,一起去了董铺水库和翡翠湖公园。熟鸟比较多,很多都没拍下来,个人新种是凤头鸊鷉、戴胜、灰椋鸟、白腰草鹬、田鹀。


白头鹎,摄于黑池坝。雀形目,鹎科。俗称白头翁。这只正在树上吃果实,好像是樟树。



金毛,摄于黑池坝。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Google了一下,说是这品种原产苏格兰,拿拉布拉多寻回犬和拉布水猎犬杂交(有争议),之后多代改良,被认同为一个新种。耳垂毛长,全身金色,性格温顺,忠实,所以被用来做寻回犬和导盲犬。寻回,意思就是开枪打了鸟之后,不知道落哪了,它能给你找回来。时代在发展,从人们养的宠物也能看出来。最小的时候有人养黄短毛的不知名狗,然后有人开始养了黑背,然后京巴流行起来,再后来博美出现了,这几年苏牧,哈士奇,藏獒,大白熊,金毛越来越多。这次在黑池坝碰见两只金毛打架,很是激烈。



黄腰柳莺,摄于黑池坝。雀形目,莺科。上次只拍到个屁股,有些遗憾,不甘心又来黑池坝找,还是在那片柳树林里碰到这一群小家伙。毫不吝啬快门的咔了无数张。太小动的又太快,很多片子都模糊了,能看的没几张。黄腰其实不是我鉴定的,而是同行的老滕用单反给抓到关键了,下面这张就是老滕的杰作。



飞行时黄色腰带就暴露出来了。虽然我不是器材控,但是老滕的好相机也确实不得不令人羡慕。



银喉长尾山雀,摄于黑池坝。雀形目,长尾山雀科。虽说是熟鸟,可是长得过于可爱,每次见着都忍不住拍几张。上次来也是跟柳莺混一群呆着。



领雀嘴鹎,摄于董铺水库。雀形目,鹎科。象牙色嘴,全身绿色,脸黑,喉下有白色条带。照片右边树叶后面还有个白头鹎。两只鸟很老实的呆着给我们拍了半天,不过天阴了,色彩不好。



田鹀,摄于董铺水库。雀形目,燕雀科,鹀亚科。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越冬至中国。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冠羽和白眉。鹀类的花纹感觉和麻雀差不多,主打色调是白色、褐色和黑色。



戴胜,摄于科大西区。戴胜目,戴胜科,该目xx一种。分布极广,遍布欧亚非大陆。具长而尖黑的耸立型粉棕色丝状冠羽。头、上背、肩及下体粉棕色,两翼及尾具黑白相间的条纹,嘴长且下弯。性活泼,喜欢在开阔潮湿地面用长嘴翻找食物,这在西区的大草坪上常能看见,从来就没见戴胜呆在树上过。受惊吓时冠羽会打开,我从来没照到冠羽打开的样子,估计是我一直没忍心吓唬它。



灰椋鸟,摄于科大西区。雀形目,椋鸟科。繁殖于中国北部,越冬南飞。棕灰色椋鸟,头黑,头侧具白色纵纹,臀及次级飞羽具狭窄白色横纹。其实按照英文名翻译,应该是白颊椋鸟,更符合特征一些。群栖性,常见于稀疏树林和开阔郊野。冬天科大西区草坪上一群一群的都是这个鸟。



白腰草鹬,摄于清溪公园。鹳形目,丘鹬科,鹬亚科。深绿褐色,腹及臀白色,飞行时白色腰部明显,背部绿褐色杂白点。中国北部繁殖,冬季南迁。色彩和干草颜色太近,光看见一只鸟飞到岸边,就是找不到,{zh1}才发现了白肚皮。鹬的种类也不好分,很多种类的花纹都特别接近,白腰草鹬算是容易辨别的一个。初看到鹬时很惊奇,发现鹬的体型还是比较小的,比如白腰草鹬体型只有二十几厘米。回想起小学课本里学《鹬蚌相争》那一课时,配的图是个几乎跟渔民一样高大鸟,原来是被误导了这么多年。



凤头鸊鷉,摄于董铺水库。鹳形目,鸊鷉科。古北界繁殖,冬季越冬于长江以南地区。个头比小鸊鷉大了一倍,不怪乎小鸊鷉叫“小”。外形优雅,颈修长,具显著的深色冠羽。下体近白,上体纯灰褐。繁殖期成鸟颈背栗色,具鬃毛装饰羽。观察凤头鸊鷉比较好的地方是董铺水库的水库桥,不过野鸟比较胆小,隐蔽在护栏后呆一阵子才会有些凤头鸊鷉靠近桥边。



普通鸬鹚,摄于董铺水库。鹳形目,鸬鹚科。分布广泛。水库里不少普通鸬鹚,站在桥上,时常有鸬鹚从这边起飞,掠过头顶,扎进桥另一边的水里。这是从上方飞过时抓拍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09年12月:黑池坝,董铺水库,西区校园_上辈子是只鸟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