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纪实:雪域高原英雄中队_世界屋脊{dy}公安_新浪博客

  西藏纪实:

雪域高原英雄中队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数九寒冬,西藏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40%,飞扬的大雪把本已冰封的山体裹得严严实实。此时,一支小分队踏破层层积雪,冒着摄氏零下20多度的严寒,展开了一场山地追击抓捕、解救人质等科目演练……这个小分队就是武警西藏总队二支队第四大队特勤中队。中队组建以来,始终战斗在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成为雪域高原反恐、维稳的一支核心力量,被人们誉为雪域高原的“维稳利箭”。官兵始终用“忠诚、勇敢、团结、奉献”的队魂建队育人,用责任和使命锻造过硬的军事本领,维护着西藏繁荣稳定。中队先后5次被评为先进中队,4次被树为标兵中队,1次荣立集体二等功,5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中队党支部6次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涌现出“雪域高原忠诚卫士”胡雨、一等功臣单玉喜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2010年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xxx签署命令,授予该中队“雪域高原英雄中队”荣誉称号。

   海拔高,训练标准更高——挑战高原极限。中队担负雪域高原的处突、反恐等任务,任务的特殊性,要求每名官兵都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因此,中队把强化官兵的心理素质训练,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邀请总队心理专家到中队为官兵们上有关心理知识课。五班班长李泳良,过去曾是中队出了名的“胆小鬼”,恐高、怕枪。中队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采取真假实弹射击、一对二拳击、高楼俯冲等训练,终于把小李训练成心理素质非常过硬的战士。


    被喻为“世界屋脊”的西藏,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为锻炼突击队员的体能和耐力,中队向自然极限和生理极限挑战,他们每天都组织官兵携带近20公斤的单兵携行背囊,进行万米跑、爬山等,并每周考核一次,成绩不达标者,不准进入下一科目训练,连续三次成绩不达标者,调离作战分队。

      射击训练,内地射手瞄准时限一般在6至8秒,超过这个时限,射手视觉开始模糊、流泪,而高原,射手的瞄准时限却缩短到只有4至6秒。为锻炼射手的射击精度,原中队长魏正峰采取古人练射箭的方法,把目标由大逐渐变小,并着重在瞄准上下功夫,有时一盯就是三、四个小时。为使运动中射击更加精准,他组织官兵负重爬坡,短距离变速跑,停止后迅速举枪射击,经过反复练习,大大提高了中队官兵的射击精度,全中队官兵个个都是“神xx”。

     高原缺氧,容易造成记忆力衰退,这给侦察员的侦察带来极大的影响。为锻炼官兵的记忆力,提高侦察员的侦察能力,中队采取“场景记忆训练”法,他们让侦察员经过快速跑、楼房攀登等剧烈运动后,立即观察面前摆放的各种物品,1、2秒钟后转身,并说出面前的物品,经过反复训练,真正使侦察员人人做到“查得清、盯得住、传得回”。
       为让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发挥{zd0}的效能,真正用高科技武器装备为英雄中队插上腾飞的翅膀。中队采取人装结合的办法,针对不同的装备配备不同人选。中队狙击手、二级士官杨卜担任狙击手之初,由于狙击方面的知识相对落后,又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训练时射击散布较大。为提高射击精度,他潜心研究,并结合西藏的环境和气候特点,把国外豆袋式练习引入训练场反复研练,如今,他能保证每次射击后瞄准点基本不变,连续射击过后弹着点不超过2厘米。多次代表总队、支队参加总部考核,每次都能独占鳌头。微波传输设备配发中队后,中队所有人员对微波传输设备都不了解。面对难题,指导员单玉喜敢啃硬骨头,带领官兵对照说明书一点点识别,一点点了解,半天时间就学会了操作。为了让新装备形成战斗力,他们大胆尝试,不断实践,归纳总结出了定点传输、点对点传输、隐蔽传输等方法,并自行研制了视频切换器,总结出了装备切换视频、人员交换传输等方法,大大提高了情报传递的实战能力。

    戈壁丛林神出鬼没、暴雪夜里紧急出动、街头巷尾飞檐走壁、沼泽地中散打对抗……没有超强度的训练,就没有超{yl}的军人。经过严格、魔鬼般的艰苦训练,特勤官兵的体能突飞猛进,实战能力大大增强。中队连续5年训练达到一级标准,基础课目和专业科目均达到优秀标准;2007、2008年两次参加总队组织的军事训练考核评比,中队夺得4个单项和2次总评{dy};两年先后有4名干部、3名班长被总部、总队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中队先后探索出10余种训练方法、创造了20余项高寒条件下单兵作战记录;多次在当地驻军以及总队军事比武中夺魁。一些友邻xx官兵也坦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与特勤中队官兵同擂争霸。”艰苦的磨砺练就官兵过硬的素质,特勤中队的官兵个个都是神射手、

人人都能驾驶装甲车等特战装备,培养出数百名令敌人胆寒的抓捕手、狙击手、长跑手,11名中队干部走上大队、支队领导岗位,100余名战士退伍后被招进公安政法系统,成为各个岗位执行任务的中坚力量。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时刻豁出去

      “快抓歹徒,有人抢钱了!”2007年7月的{yt}晚上,正在布达拉宫广场执行巡逻任务的中队班长李前荣听到呼喊声。他立即带领三名巡逻队员巡声奔去。只见一辆出租车后面,两个黑影正拼命的往前跑。“追!”4名战士飞快的向黑影追去。眼见着距离越来越近,突然,两个黑影停住脚步,从腰中抽出一尺多长的xx大喊,“再往前来,老子就捅死你!”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小李毫不畏惧,这时前面的一个歹徒挥刀就向小李砍来,小李一个侧闪,抬起一脚踢向歹徒的手腕,砍刀随之落地,小李一转身,一个拉肘别臂将歹徒摔倒在地。这时,另一个歹徒也被其他三名战士制服。原来,这是一伙专干抢劫出租车司机的犯罪团伙。李前荣和公安人员顺藤摸瓜,很快将这一专门抢劫出租车司机的犯罪团伙抓获。

     “政治特别坚定,军事特别过硬,作风特别顽强,反应特别敏捷”,中队党支部时时把这“四个特别”作为中队的队训,发出了“我听党的话,枪听我的话”的铿锵誓言。叫响了“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时刻豁出去”的口号!

    西藏的天空是湛蓝的,然而,2008年3月14日,圣城拉萨的上空却被一片乌云遮掩:1000多家商铺、民房被抢被砸,大街上的一些车辆被烧毁,数百名群众受伤。国务院新闻办及时向世界公布了事件真相:这是一起由达赖集团策划煽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危急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将处突维稳的重任赋予了西藏总队这个英雄的战斗集体。总队又把突击核心区的艰巨任务交给了特勤中队。一声令下,官兵们如利剑出鞘,{dy}时间赶赴现场,实施封控,救援、抓捕等多项任务。在实施处突过程中,中队官兵始终牢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行动纪律,坚持依法文明处置。在一次抓捕行动中,战士胡雨壮烈牺牲,把年仅19岁的生命永远的献给了维稳战场,勇士的一腔热血化作了天上的一片祥云;手握武器的新战士刘定伟臀部在被暴徒剜掉一块肉、指挥员陈正文在被暴徒砸掉4颗牙齿的情况下,依然沉着冷静。一位藏族老阿妈实在看不过去走上前对官兵说:“这些暴徒太可恶了,你们手上有xx为什么不还击呀?”官兵平静地回答:“如果能用我们的鲜血唤醒他们被蒙蔽的心,这点伤又算得了什么。”几天来,中队官兵共解救被困群众和学生数百名,抓捕暴徒近百人。中队自组建以来,先后圆满处置了各种群体性事件数十起,次次发挥出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以高超的政策把握能力和过硬的处置能力,制止了分裂图谋,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尊严。

      利剑出鞘,无往不胜,中队官兵执勤一线逞英豪。2008年4月25日,奥运圣火向世界{zg}峰传递。为护送圣火顺利抵达珠峰,特勤中队的官兵克服了高原严重缺氧、环境恶劣、地势险要、缺电缺水等实际困难,在接近6000米的冰山一线执勤,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脸都晒脱皮了,可是没有一人叫苦叫累。一直坚守二十天,特别是在加强圣火守卫,确保百密无一疏,奥运圣火在珠峰大本营存放期间,中队抽调20多名综合素质非常高的特战队员担负核心区守卫任务,其中3名战士24小时守护火种,确保了圣火火种长燃不熄。

     2006年6月29日,青藏铁路通车庆典前夕,中队奉命担负那曲地区安多至开心岭段铁路安全保卫任务。7月1日专列通过那天,中队每名官兵每天最多只能休息两个小时,干部每天坚持查5班哨,每趟下来最少步行20多公里,都是超负荷执勤。再加上无人区“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雨雪、冰雹、狂风、强紫外线的“洗礼”,许多执勤官兵都不同程度地患了病。中队新战士黄及志上勤以来一直坚守在开心岭站至安多站地段350号涵洞处。由于{dy}次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无人区”执勤,他吃不下饭,即便喝点水,也会呕吐不止。7月2日他突发高原肺水肿,咳出很多血块,急救人员强行把他及时送到那曲地区人民医院抢救,才使黄及志脱离了生命危险。 最艰难的执勤和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都少不了这支英勇的xx。多年来,中队共出动兵力几十万人次,处置各种犯罪活动数十起,次次圆满完成任务。

      在特勤中队的荣誉室里,挂着数千条洁白的哈达,这条条的哈达,不仅代表了藏族同胞颗颗感恩的心,更代表了中队官兵那一颗颗圣洁的灵魂和坦荡的胸襟。中队自成立那天起,广大官兵就始终把藏族同胞的利益视作高于一切。每当灾害降临,他们总是冲锋在前,为藏族同胞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2008年10月6日16时30分,拉萨市当雄县发生6.6级地震。得知消息后,中队立即出动100多名官兵赶赴受灾最严重的格达乡展开救援。格达乡海拔4600余米,许多官兵连呼吸都十分困难,可他们不顾高寒缺氧,连夜抢修道路,运送伤员,搭建简易帐篷。许多老人流着泪为官兵们送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还是共产党好啊,金珠玛米永远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在7天7夜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战斗中,官兵自觉克服胸闷、头晕、呕吐等严重高原反应,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从废墟中抢救受伤群众85名,转移牲畜2000多头,搭建帐篷30多顶,帮助灾民新建房屋28间,修建圈舍1000多平方米,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格达乡洋易村小学校舍在地震中倒塌了,这里的11名孩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灾害再大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中队党支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搭建临时帐篷学校,并成立由两名藏族官兵组成的教学小组,负责对灾区的孩子进行辅导。由于课本被废墟掩埋,官兵们专门托人从几百公里外的拉萨买来了,废墟上又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12岁的小学生次仁顿珠激动地说“武警叔叔不仅给我们送来了吃的、穿的,还为我们搭建临时学校,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2009年3月,中队在比如县执行机动备勤任务期间,大力开展爱民助民活动,先后为藏族群众捐赠食品、药品   、衣物等折合人民币1.5万元,义务修车10余次,义务巡诊83人,清理垃圾20多吨,参加扑救森林大火战斗10多天。 2009年3月9日,正在茶曲乡执行巡逻任务的中队战士高帅,发现3名藏族女童不慎落入一深水塘后,跟其他两名战友一起不顾个人安危,立即跳入冰冷刺骨的池水中,奋勇将3名女童全部救起,他们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在藏北高原被传为佳话。

     近年来,中队先后捐款6.5万元资助15名藏族儿童重返校园,帮助军训学生680名,义务植树23亩,被驻地群众誉为“雪域高原的爱心使者”。

     正是融入了特勤官兵的生命,珠穆朗玛才如此壮观;正是汇进了武警战士的青春,雪域高原才这般绚丽。特勤中队官兵用青春和热血为西藏的繁荣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壮丽凯歌。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西藏纪实:雪域高原英雄中队_世界屋脊{dy}公安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