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海底光缆分布图



世界国际海底光缆的发展
1988年世界上{dy}条跨大西洋海底光缆(TAT-8)的建成,标志着国际通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海底光缆以其大容量、高质量、高清晰度、低价格,和安全可靠等优势,不仅xx取代了海底电缆,也逐步取代了卫星通信,成为目前国际间主要的通信手段。据不xx统计,从1990年到2000年的这10年间,全球共建设海底光缆传输系统100多个,总投资约 120多亿美圆,总长度约为 24万公里左右。

中国国际海底光缆的发展
从1993年中国{dy}条国际海底光缆系统的建成,到现在已经拥有7个大型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并且还正在建设更多的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在上海,在崇明登陆的有3个光缆系统,在南汇登陆的有3个光缆系统,上海已成为亚太地区国际通信的一个重要的通信转接中心。

上海登陆的国际海底光缆
系统名称 登陆点 公司
1 亚欧海底光缆系统(SMW3) 上海崇明 中国电信集团
2 中美海底光缆系统(CH-US) 上海崇明 中国电信集团
3 亚太2号海底光缆系统(APCN2) 上海崇明 中国电信集团
4 中日海底光缆系统(CJ) 上海南汇 中国网通集团
5 环球海底光缆系统(FLAG) 上海南汇 中国网通集团
6 C2C 上海南汇 中国网通集团

亚欧海底光缆系统(SMW3)
连接亚洲、中东和欧洲的亚欧海底光缆系统,全长39000公里,连接了33个国家和地区,工友39个登陆站。该系统为分支型网络结构,中国登陆站在上海崇明和广东汕头,传输速率为2.5Gb/s x 8个波长,并将扩容到16个波长。该系统共有两对光纤,于1999年12月开通投产。

中美海底光缆系统(CH-US)
它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中美海底光缆系统,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光缆之一,全长约30000公里,共有9个登陆站,中国的登陆站分别为上海崇明和广东汕头。其他登陆方还有日本、韩国、美国和中国台湾。该系统的传输速率为2.5Gb/s x8个波长,共有四对光纤组成,采用具有自逾功能的环型网络结构。该系统于2000年1月开通部分段落。

亚太2号海底光缆系统(APCN2)
连接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亚太2号海底光缆系统,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光缆之一全长约19000公里,共有10个登陆站。中国登陆站在上海崇明和广东汕头,其他登陆方还有日本、韩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该系统的传输速率为10Gb/s x 64个波长,共有四对光纤组成。该系统采用了具有自逾功能的环型网络结构,终期容量为2560Gb/s。该系统于2001年底开通。

中日海底光缆系统(CJ)
连接中国上海南汇和日本宫崎的中日海底光缆系统,全长 1260公里,传输速率为560Mb/s,共有两对光纤组成,能够提供7560条电话电路,是我国{dy}条国际间的海底光缆系统。该系统于1990年开始酝酿建设,到1993年10月开通投产,期间建设周期用了近3年时间。

环球海底光缆系统(FLAG)
连接亚洲、中东和欧洲的大型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全长27000公里,共有12个登陆站。该系统为分支型网络结构。中国的登陆站为上海南汇。该系统的传输速率为5Gb/s,共有两对光纤,并于1997年9月开通投产。


目前国际海底光缆维护手段
为了保障已建的国际海缆路由的安全,维护好国际海缆,在上海登陆的国际海底光缆由中国海底电缆建设公司负责维护。目前主要采用3种以下护缆方法:
1、巡逻船海上光缆路由巡逻
2、雷达监视
3、护缆宣传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国际海底光缆分布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