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自百度百科)_DSYS点子宏_新浪博客
点子宏注:谨以此篇文章献给鼠标支付和所有使用鼠标(尤其是得了肩周炎和鼠标手)的人。

概述

鼠标 全称: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因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标”(港台作滑鼠)。“鼠标”的标准称呼应该是“鼠标器”,英文名“Mouse”。鼠标的使用是为了 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

全称: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
  英文: Mouse;
  法文:Souris
  汉语拼音:shǔ biāo
  “全称:“橡胶球传动之光栅轮带发光二极管 及光敏三极管之晶元脉冲信号转换器”全称“红外线散射之光斑照射粒子带发光半 导体及光应 器之光源脉冲信号传感器”。鼠标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
  【鼠标的接口类型】
  鼠标按接口类型可分为串行鼠标、鼠标、总线鼠标、USB鼠标(多为光 电鼠标)四种。串行鼠标是通过串行口与计算机相连,有9针接口和25针接口两种;PS/2鼠标通过一个六针微型DIN接口与相连,它与 键盘的接口非常相似,使用时注意区分;总线鼠标的接口在总线接口卡上;USB鼠标通过一个,直接插在计算机的USB口上。
  【鼠标的工作原理
  鼠标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机械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 器组成。当你拖动鼠标时,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辊柱转动,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 再通过电脑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箭头的移动。光电鼠标器是通过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 屏幕上的鼠标箭头的移动。光电鼠标用光电传感器代替了滚球。这类传感器需要特制的、带有条纹或点状图案的配合使用。
  1:移动滑鼠带动滚球。
  2:X方向和Y方转杆传递滑鼠移动。
  3:光学刻度盘。
  4:电晶体发射红外线可穿过刻度盘的小孔。
  5:光学感测器接收红外线并转换为平面移动速度。
  【鼠标的滑稽解释
  一个两岁的小孩问他的爷爷:“爷爷,这是什么?”爷爷说:“鼠标,拿老鼠的。”
鼠标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
  机械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组成。当你拖动鼠标时,带动滚球转动,滚球 又带动辊柱转动,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再通过电脑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 箭头的移动。
  光电鼠标器是通过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 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光电鼠标用光电传感器代替了滚球。这类传感器需要特制的、带有条纹或点状图案的垫板配合使用。
  另外,鼠标还可按外形分为两键鼠标、、滚轴鼠标和感应鼠标。
  两键鼠标和三键鼠标的左右按键功能xx一致,一般情况下,我们用不着三键鼠标的中间按键,但在 使用某些特殊软件时(如AutoCAD等),这个键也会起一些作用;滚轴鼠标和感应鼠标在上用得很普遍,往不同方向转动鼠标中间的 小圆球,或在感应板上移动手指,光标就会向相应方向移动,当光标到达预定位置时,按一下鼠标或感应板,就可执行相应功能。
  和:新出现无线鼠标和3D振动鼠标都是 比较新颖的鼠标。
  无线鼠标器是为了适应大屏幕显示器而生产的。所谓“无线”,即没有电线连接,而是采用二节七号 电池无线摇控,鼠标器有自动休眠功能,电池可用上一年,接收范围在1.8米以内。
  3D振动鼠标是一种新型的鼠标器,它不仅可以当作普通的鼠标器使用,而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xxx立体控制能力。它具有、、、、、六个移动方向,而且可以组合出前右,左下等等的 移动方向。
  2、外形和普通鼠标不同。一般由一个扇形的底座和一个能够活动的控制器构成。
  3、具有振动功能,即触觉回馈功能。玩某些游戏时,当你被敌人击中时,你会感觉 到你的鼠标也振动了。
  4、 是真正的三键式鼠标。无论DOS或环境下,鼠标的中间键和右键都大派 用场。
从原始鼠标、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光机鼠标再到如今的,鼠标技术经历了漫漫终于修成正 果。
  鼠标是我们最频繁操作的设备之一,但它却一直未能获得应有的重视。在早些年,大多数用户都只愿 意在鼠标身上花费不超过20元投资,当然此种情况今天已难得一见,应用的进步让人们对鼠标开始提出更多的要求,包括舒适的操作手感、灵活的移动和准确定 位、可靠性高、不需经常清洁,鼠标的美学设计和制作工艺也逐渐为人所重视。是什么推倒了鼠标技术的进展?有人说是CS之类的{dy}人称设计游戏,也有人说是 计算机应 用的影响。无论怎样,都是应用催生了技术的进步。在现在电脑中,鼠标的操纵性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鼠标制造商迎合这股风潮开始大刀阔斧的技术改良,从 机械到光学、从有线到无线,造型新颖、工艺细腻的xx产品不断涌现。今天,一款xx鼠标甚至需要高达500元人民币才能买到,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毫 无疑问,一款优秀的鼠标产品会让操作电脑变得更富乐趣,这也是近年来鼠标领域技术不断革新、xx产品层出不穷的一大诱因。
  尽管如此,我们对鼠标依然知之不多,也许是它太过常见的缘故。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向大家介 绍鼠标的全面技术情况,包括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你可以从中了解到鼠标家族的诞生、发展以及今天的情况,当然,我们也将向大家介绍时下xx鼠标所引进的各 项先进技术。
  鼠标的发展简史及其技术派系
  尽管鼠标是在80年代后才得到广泛应用,但它的历史最早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其发 明者是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的博士。当然,以今天的眼光 来看道格拉斯博士的“鼠标器”是极其原始的,它只能进行很简单的定位,自然谈不上有什么精度指标了。然而在那个年代并没有PC机出现,主流的计算机种为大 型机、中型机和小型机,它们大多用在与国防有关的关键场合,运算能力是决定优劣的{wy}指标。至于人机操作界面却没有人注重,因为这类计算机的操作者都是那 些水平高超的计算机科学家。在后来的二十余年中,道格拉斯博士的这项发明基本上被束之高阁。
  在出现之后,鼠标的价值终于被发现。 1983年,在推出的Lisa机型中首次使用了鼠标,这也是鼠标的{dy}次商业化应用,尽管Lisa机型并未获得多大的成功,苹果公司也开始走下坡路,但鼠 标之于计算机的影响开始体现。紧接着,微软在Windows 3.1中也对鼠标提供支持,而到了Windows95时代,鼠标已经成为PC机不可缺少的操作设备。在此之后,鼠标得到了迅速普及。
  与主流PC部件相比,鼠标的技术革新显得非常保守,从道格拉斯博士的原始鼠标,再到后来的纯机 械鼠标、光电鼠标、光机鼠标,以及现在方兴未艾的光学鼠标,鼠标技术只经历寥寥几次大变革,其中真正算得上成功的其实只有光机鼠标和光学鼠标,它们也是当 前鼠标技术的主流形态。其中,光机鼠标为过去的主流,我们一般也将它俗称作“机械鼠标”,但这个名称并不确切(可从后文得知)。至于光学鼠标,则是鼠标技 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它已经开始大面积取代过时的光机鼠标产品。

  xxx的鼠标为道格拉斯博士于1964年所设计,它是利用鼠标移动时引发电阻变化来实现光标的 定位和控制的。原始鼠标的结构较为简单,底部装有两个互相垂直的片状圆轮(非球形),每个圆轮分别带动一个机械变阻器,当鼠标移动之时会改变变阻器的电阻 值。如果施加的电压固定不变,那么鼠标所反馈的电信号强度就会发生变化,而利用这个变化的反馈信号参数,系统就可以计算出它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移, 进而产生一组随鼠标移动而变化的动态坐标。这个动态坐标就决定了鼠标在屏幕上所处的位置和移动的情况,于是它便可以代替键盘的上、下、左、右四个键,让使 用者可将光标定位在屏幕的各个地方。由于原始鼠标的尾部拖着一条数据连线,看起来很像一只小老鼠,后来人们干脆就直接将它称为“Mouse”,这也就是 “鼠标”的得名由来。1968年,为其设计申请了专利。
  当然,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原始鼠标的确显得相当简陋,它使用全木质外壳,棱角分明,庞大且 笨重,而且需要配备一个额外的电源才能够正常工作,用起来并不方便。加上使用了大量的机械组件,随着时间的积累,鼠标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磨损问题。另外,原 始鼠标使用的是模拟技术,反应灵敏度和定位精度都不理想。种种弊端加在一起,导致没有多少人愿意用它。但作为初生的新产品,我们不能对它苛求太多。原始鼠 标的{zd0}意义在于,它的诞生意味着计算机有了更多样的选择,并为操作系统采用图 形界面技术奠定了基础,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只有键盘,用户们该如何操作Windows或者Mac OS。
道格拉斯博士 , 是今天所有鼠标的鼻祖。人物注解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于195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博士学位,后 进入xx的斯坦福研究所供职。1989年,道格拉斯博士与女儿克里蒂娜在美国硅谷创建了Bootstrap研究所,并于1998年获得世界计算机界最xx 的奖项—图灵奖。道格拉斯博士的专业研究领域是在计算机理论方面,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就发表了一篇题为《放大人类智力》(Augmenting the HumanIntellect)的文章,提出要把计算机作为人类智慧放大器的观点,在当时这种观点相当富有前瞻性。对他来说,发明鼠标器纯属偶然,在他所 有的成果中显得无足轻重,但他所提出的那些深奥的计算机理论却远不及鼠标器所广为人知。最令人遗憾的是,道格拉斯博士显然丧失了一个成为超级亿万富翁的机 会,如果当时他记得为它的创意及时申请专利,那么今天所有鼠标厂商每生产一个鼠标都得向他交纳专利费,不管是机械鼠标、光机鼠标还是光学鼠标。
  [鼠标的发展简史及其技术派系-纯机械式鼠标]
  原始鼠标只是作为一种技术验证品而存在,并没有被真正量产制造。在鼠标开始被正式引入PC机之 后,相应的技术也得到革新。依靠电阻不同来定位的原理被彻底抛弃,代之的是纯数字技术的“机械鼠标”。
  与原始鼠标不同,这种机械鼠标的底部没有相互垂直的片状圆轮,而是改用一个可四向滚动的胶质小 球。这个小球在滚动时会带动一对转轴转动(分别为X转轴、Y转轴),在转轴的末端都有一个圆形的译码轮,译码轮上附有金属导电片与电刷直接接触。当转轴转 动时,这些金属导电片与电刷就会依次接触,出现“接通”或“断开”两种形态,前者对应“1”、后者对应二进制数“0”。接下来, 这些二进制信号被送交鼠标内部的专用芯片作解析处理并产生对应的坐标变化信号。只要鼠标在平面上移动,小球就会带动转轴转动,进而使译码轮的通断情况发生 变化,产生一组组不同的坐标偏移量,反应到屏幕上,就是光标可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
全文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2199.htm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鼠标(自百度百科)_DSYS点子宏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