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遗址二期挖掘 出土稀有文物
记者罗绍平/翻摄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与台湾大学合作的卑南史前文化遗址二期挖掘计划日前结束,尽管探坑挖掘面积不大,却成果丰硕,尤以其中一件器形仍保持完整的几字形玉耳饰{zj1}指针价值。
史前馆指出,几字形玉耳饰在岛内考古研究珍贵之处,在于它极为稀少,据现有考古文献,1980年迄今,卑南史前文物因台铁进行台东车站兴建工程而露头,岛内考古xx宋文熏与连照美两位台大人类学系教授受台东县政府委托,前后13次进行卑南史前文物抢救挖掘,打开过逾1千具石板棺,仅发现6件完整几字形玉耳饰及3件器形类似的玉耳饰。
大约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学者鸟居龙藏来到台东卑南遗址,留下了最早的照片和记录。月形石柱的价值,在于它所代表的象征和意义,因为它正是卑南文化千年故事的起点。为卑南遗址留下最早纪录的是日治初期的人类学者鸟居龙藏。他曾为卑南遗址的地表石柱拍摄两帧照片,时间可能是在1896年左右。鹿野忠雄则是{dy}位将卑南遗址当作考古遗址加以研究的学者。在他于1930年发表的文章中叙述,有数不清的板岩石柱竖立于地表上。1945年,金关丈夫和国分直一首次对{zd0}立石之周围进行试掘,始初步发现地下的陶器及住屋遗迹。
之后,虽然有不少台湾学者陆续前来卑南遗址进行调查,但都未曾做过发掘。1980年,南回铁路卑南新站(今台东站)开工,将地下沉睡数千年的遗构、遗物大量揭露,并造成严重破坏,而引起舆论及各方的高度关切。台东县政府遂委托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的宋文熏、连照美两位教授,进行抢救考古。抢救考古工作共进行13梯次,前后长达9年,成果十分丰硕。无论是发掘面积、出土石棺及遗物数量皆是台湾考古史的空前纪录,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现于世,令人惊艳。
遗址公园的诞生
基于卑南遗址的重要性,宋文熏教授于1982年即建议就地兴建野外博物馆。1988年,卑南遗址被列为台湾一级古迹。1991年,台湾决定将遗址现地规划为卑南文化公园。2002年8月,位于卑南遗址附近台东市康乐车站的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首先开幕。4个月后,卑南文化公园游客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台湾{dy}个遗址公园诞生。
整个卑南文化公园的规划理念,是将遗址视作一个苍穹博物馆。因此,该公园的一个特色,就是可以在园区内看到现场的考古发掘展示。
文明探源: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主要分布于台湾东部的海岸山脉和花东纵谷南段的河阶、海阶或山区的缓坡地。重要遗址除了卑南遗址之外,还包括扫叭、富山、渔场、渔场南、东河Ⅰ、东河Ⅲ等其它地方。在这些遗址都出土了大量镰刀、石刀等农具,而且器型也有大型化的趋势,可见农耕更形发展、也更重要了。至于海岸地区的遗址则出土丰富的网坠、尖器等渔业用具,又显示对海洋资源的依赖。
排湾族来义社头目家的石板屋建筑,其基础结构和卑南遗址的建筑有部分相似(引自森丑之助着,宋文熏编审 1977)
狩猎与农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业。他们在山林间猎野猪,在丘陵、平原捕梅花鹿。种植的谷物有旱稻、小米,以“山田烧垦”方式开辟田地。出土的农耕工具相当多,有垦地伐木的石锄、石斧,收割的石刀、石鎌,舂榖的石杵等。狩猎的主要工具则有石矛、石镞等。聚落虽然濒临卑南大溪,但村民并不擅长捕渔,鱼类只是辅助的食物。
长期定居促使族人发展出各类工艺技术。除了农具、猎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主要用来盛水、储物及烹煮。陶器通常是手制,偶而使用转盘整修技术,以露天方式烧成,火侯较低。外表以橙色素面为主,少有纹饰。主要器形有罐、钵、小口瓶等容器,以及陶纺轮、陶槌、陶勺、陶匙等工具,也有少许装饰品如陶珠、陶环,随葬品如陶偶等。
出土玉器
精致的玉器最能显现族人审美观与工艺技术能力。包括玉与似玉材质制成的头饰、耳饰、颈饰、胸饰、腕饰、臂饰,以及一些非实用性的武器、工具,式样繁多,风格别具。造形上,以玦形耳饰最富于变化。其中人兽形玦造形可作为代表,已被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选为该馆的馆徽。这些玉器多为族人平常的装饰品,人过世后则当作随葬品长埋地底。从这些玉器的精细程度来判断,很可能已经有人专门从事玉石饰品制作,并以玉制器物来交易。
卑南文化是谁的祖先
图为卑南玦与广元玦对比图片
去年汶川地震后,在北京工作、老家遭灾的小梁,准备回家探亲。古玉收藏家、鉴定家孟宪清,决定陪同他的这位助手,前往四川看看。那趟川北之行,竟让他与一套玉玦结缘。他更没想到,那套玉玦还牵出四川与台湾的一段文化渊源。
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饰品,常为环形,有一缺口。古人主要用作耳饰和佩饰。古玩店里的这套玦,共15件,分环形、方形、单人单兽形、多孔兽形、龙头形等多种形制。
广元玦酷似卑南玦
卑南文化,因发现于台湾台东县,卑南乡南王庄北侧而得名,距今约3000年,其发现地现建有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专家指出,卑南文化与中国南海诸地文化相近,如浙江良渚文化、福建昙石山文化及江苏青莲岗文化等。台湾xx考古学家宋文薰教授认为,台湾史前时代玦形耳饰(玉玦)的形制,比起中国大陆的玦要繁杂得多。
拿回北京,与书上的卑南玉玦对比。孟宪清发现,两套玉玦粗看形制上极为相似,但玉质不同,卑南文化玉玦为花莲玉,广元玉玦为广元的一种地方玉。摆在一起,广元玉玦明显显得拙朴、原始,卑南那套则显得精致、细腻。以单人单兽形玦为例,卑南那件,两条兽腿中部膝盖处各有一道刻沟,广元那件则无。再看多孔兽形玉玦,卑南与广元的,均为1大8小9孔,而卑南的更为精美,其玉孔整体比广元的偏大。
卑南那套玉玦中,还存在双人兽形玉玦,广元那套则无。“一是可能遗失,二是可能尚未精美到那种程度。”广元那套玉玦中,有一件龙头形玦,卑南那套则无。
“广元玉玦发现于大陆,其形制同样繁杂。它与卑南玉玦的相似还说明,卑南文化不仅与南海诸地文化相近,还与四川元坝文化存有一定渊源。”
卑南文化源于四川广元?
“根据‘远拙近巧’的常识,四川广元玉玦,要早于卑南玉玦。”孟宪清心里搁了一个问号:一般认为,台湾文化囿于闽南文化圈。而四川广元、台湾台东相距千里,为啥会出现两套相似程度如此之高的玉玦?
“广元、台东最近一次联系,是因为‘8·8风灾’。”小梁说,台湾“8·8风灾”期间,台东县受灾最为严重,四川广元百姓为台湾捐款捐物。而就在去年,震后的广元市,受到了台湾同胞的捐助。
广元玉玦的发现,则牵出了“至少3000多年前”,四川广元与台湾台东即有联系。孟宪清分析说,是否存有这种可能:
“距今3000多年,中原为商朝后期。当时中原逐鹿,不满商王统治,很多方国举旗倒戈。彼时广元元坝是否恰好存在一个方国,后因战乱而举族东迁了呢?因文化差异及地盘争夺等因,一直迁到了宝岛台湾,从而影响了当地文化呢?”
“与一些行家切磋讨论后,他们认为存有这种可能。但需要进一步考古论证。”孟宪清说。
虽钟爱古玉,但鉴于广元玉玦的文化价值,孟宪清有意将这套珍贵的文物捐献给国家。
两岸文缘深且广
宝岛台湾,与大陆各省存有极为深远的文化渊源。
为人熟知的是,闽台之间有五缘,即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其中文缘深,以妈祖信俗为代表。在台湾,超过80%的民众信仰妈祖。每年,大量台湾信众前往妈祖的“娘家”——福建湄洲岛敬拜妈祖。不久前,妈祖信俗申遗成功,这让两岸同胞激动不已。
鲁台之间文化交流,主要在书画等艺术领域。今年9月底,“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山东高唐县,成立了鲁台书画艺术交流基地。诞生于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孙庄村的孙大石,1949年到台湾不久,便成当地画坛“鬼才”。1982年,孙大石叶落归根回到故里。此后,鲁台之间便有大量书画交往。
北京与台湾的文化交流,近期靠“雍正老头”打开新的局面。两岸故宫于10月7日联合举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246件展出文物中,37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相隔一甲子之后,分藏于两岸的故宫博物院文物初次聚首。
秦始皇一定不曾想到,他当年命人打造的兵马俑,而今成了陕台文化交流的形象代言。2000年,{dy}批兵马俑辗转来到台湾,宝岛同胞纷纷争睹它们泥青色的古朴风采、千年不变的宁静眼神。新疆发现的“楼兰美女”也于去年成为台湾观众的朋友,增进台湾民众对新疆文物的了解,受欢迎程度不低于兵马俑。
而今,因多了一套玉玦,以大熊猫知名的四川,与台湾在文化渊源上又拉近了一步。早有论述认为,两岸交流,文化是根基,亦是开路先锋。相信,大陆其他省份与台湾之间的文缘,会因着一件件文物的出土,渐渐为人获悉。
( 陈振凯)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