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山寨革命一:平民对贵族的战争
摘自《山寨革命》,作者阿甘,中信出版社

从技术上说,通信产品和计算机产品差不多,就像手机和计算机差不多。二者最关键的区别是通信产品一直被大公司把持,相对而言计算机则是自由的、草根阶级逐步建立的产业。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是一张网络,设备的{wy}买单者是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一样的运营商,由于通信的网络属性,所以不管何种监管体制,运营商总体上都是一些大的玩家。

贵族的生活公司采购体系原则上和封建社会的婚姻惯例是一致的,即非常讲究们当户对。通信设备供应和运营商之间的交道是贵族之间的游戏,小公司、独行侠很难掺和。

1988年,中国建设了{dy}个模拟移动网络,1994年,数字移动网络就是现在的GSM开始放号。从大哥大开始,若干年手机终端都由摩托罗拉、爱立信、摩托罗拉几个通信设备巨头把持。虽然手机终端也像计算机一样,摆在电子市场供个人客户选购,但它像通信网络一样具有贵族血统,开放性远不及计算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个人和小企业想都没敢想过做手机终端。

相对个人计算机而言,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竞争强度比较弱的手机行业多年以来一直有比较高的毛利。如诺基亚多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大约40%左右的毛利率,戴尔、惠普这些计算机大佬毛利水平都在20%以内徘徊。维持高毛利的企业通常需要有两个条件:

{dy},销售量比较低。大多数xx品毛利奇高,可是销售量比较小,要分摊高昂的店面成本和广告费,算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有很多xxxx品还苦苦挣扎。这种行业即使进入往往也无利可图。

第二,具有{jd1}的{lx1}或者垄断优势。如Google、中国移动、IBM等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建立了很难仿效的竞争优势。

手机的高毛利主要靠封闭性维持,它不像个人计算机,起步阶段就是一个开放的、高强度竞争的行业。这样诱人的行业,一旦竞争壁垒松动,大家立即就会蜂拥而至。{dy}波的xx是国产品牌手机大军,尽管他们不久败下阵来,高昂的毛利仍在,所以山寨机很快又杀入这个行业。

在自然界,一块肥沃的土地,风调雨顺,不久就会长满各种植物,以{zd0}的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在企业界,高利润一旦持久,就会产生各种腐败来消耗这个多余的利润。这是定不可移的规律。就像清末那些凭借祖宗福荫的八旗子弟,领着月钱,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沾染恶习,腐化沉沦的人物。清末许多旗下人都非常会享乐,十分怕劳动。{yt}到晚尽有大量吃喝玩乐的事情可以忙的。

企业的情况要复杂一点,他们可能要假装忙活,其实做得都是自欺欺人的无用功,明明已经人浮于事,还整天喊人手不够,不然显得工作量不饱满,没有绩效。总之,理由只有一个:企业有钱就一定会养一堆像八旗子弟一样的贵族。

我写这章时,网络上有得到一个新材料:微软将在2009年1月22日宣布,裁员约500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

微软目前在全球拥有9万名左右的员工,这实际上是大公司冗余病的一个案例。前IBM CEO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承认:IT行业受技术控制的程度几乎达到了荒唐的地步。IT公司真的相信他们所做出的异想天开的宣言,所有的公司每时每刻都在追寻下一次巨大的科技浪潮从正规的商业实践活动来看,IT行业是一个巨大而非理性的行业。

微软实际需要多少人?这个问题不好说,即使你是微软的一员也说不清楚到底需要多少人。以我的经验,微软其实连一半人都用不了。他们超过70%的收入都来源于Windows XP和Office。这两种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他们只是把这两种产品卖了无数的拷贝。这个行业和这种模式更本无法想象背后竟然有9万人。微软需要9万人的{wy}理由就是养得起9万人。

贵族天生已经习惯了高成本的生活方式,即使是没落了,也像《飘》里面的阿什礼一样,无法过平民的生活,这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联想收购IBM PC部门时,柳传志解释说:IBM的PC毛利率是23%,还亏损,联想的毛利率是14%,可是联想还能有4%-5%的净利润,这就是摊销的问题。IBM总部的成本过大。好比一个要过豪华生活的老头,靠三个儿子来供养,大儿子是做银行的,二儿子搞房地产,三儿子是炸油条的,尽管油条炸的不错,但是要承担这个事情很困难,所以IBM也愿意把它分出来,好专注做其他的业务。IBM就好比是穿着西装卖油条,IBM的PC业务是可以赢利的,只是它不应该在IBM,因为摊销太重才亏损。

电信设备行业一直延伸到手机行业是一场豪门盛宴。手机体积很小,再加上思维定势,手机发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一个垂直系统整部机器由一个公司制造。即使产业链上端有像英特尔一样的芯片厂商德州仪器(TI)、高通、英飞凌、飞利浦等,也只给几个手机大佬供货。

所谓山寨手机和品牌手机的区别并不在于有没有品牌,这只是表象,很多山寨机也有自己的品牌,iPhone是品牌为什么HiPhone就不是品牌?只是一个出名,另外一个不出名而已。山寨区别于传统手机主要是运作模式不同,公司规模不同。传统手机公司基本上都是大公司的游戏,他们玩的规模、内部协调生产、封闭模式;山寨机玩的是灵活、外部协作、开放的模式。

我写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从山寨手机、山寨现象中放佛看到了新的经济秩序、新的社会秩序的一抹曙光,这一点将在后面的两个部分中讨论。

封闭让手机行业有比较高的毛利,他们过上了贵族生活,同时也染上了一些富贵病。{dy}波国产品牌机的浪潮的成功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第二波山寨手机的成功则要从运作模式上找原因,因为光靠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内品牌手机已经败走江湖了。

手机贵族的第二个死穴就是大企业病。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官僚主义开始滋生、效率低下是一个难以诊断、难于xx的综合性疾病,一些xx的企业{lx}都曾经和这种疾病做顽强的斗争。

工程师出身,天生讨厌低效和浪费的亨利福特公司做大了之后,他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发明了流线的生产方式,为了对付官僚主义,他干脆不设官僚,一个数万人的公司,有权力的人只有福特一人。福特说:他们(管理者)从没有考虑到头衔的问题,如果他们有办公室之类的东西,他们就会把精力花在办公室里以及纪念馆繁杂的食物性工作上面。由于没有头衔及权力限制,也就不存在繁琐拖沓的办事程序及越权问题,任何一名员工可以找任何一个人,这已经形成习惯和制度。

不幸的是,这种乌托邦式的消灭官僚的方式没有持续下去,随着公司日益庞大,福特步入老年,公司实际上已经被老福特最信任的哈利贝内特掌控。他建立了最顽固而庞大的官僚体系,以至于让既有竞争力的福特公司在二战时期濒临倒闭。

郭士纳1993年上任后不几年,将IBM人数从40万裁减到24万。讽刺的是,郭士纳却成功的帮助很多公司增加了官僚机构。在郭士纳之前,IBM是卖货的,郭士纳成功的把它改造成即卖货又卖咨询的公司。我一直顽固的认为咨询是增加官僚的诸多秘诀之一,这到底是不是无间道?可能永远也搞不清楚。

李纳斯的自传《Just for Fun》中说:IBM是一个有压榨消费者历史的公司。它是通过迷惑公众并确保没有其他人插足来赚钱的。事实上,那正是大多数计算机公司的经营之道,其中一些公司由下而上依然在这样做。接着,当IBM开发了个人电脑时,它无意识地公开了其技术,任何人都可以藉此复制。这显然没有包括咨询,但我觉得咨询行业都是靠压榨消费者赚钱的。

咨询是如何助长官僚机制的?用山寨话来说就是忽悠。依我一己之浅见,咨询的商业模式和茶道比较类似,主要通过仪式而不是实质挣钱。茶道的实质就是那么一杯茶水,表演上个把钟头,就增加了设备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也自然得到提升。而咨询的实用价值其实也就那么几条,但必须以复杂的仪式体现其价值,否则顾客不肯套腰包。

花几个闲钱做咨询本身无关紧要,要是真的相信咨询麻烦可能就大了。包括唐太宗、秦始皇等聪明绝世的皇帝很可能是丹药慢性中毒毒死的。按说世上本没有长生不老之术,即使他们那个时代的才不及中人的人也很清楚这个道理,历史上很多英明神武的皇帝主动被丹药毒死很令人费解。可能要借助心理学才能窥其端倪,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心理上也有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盲区,愈加朝思暮想一个东西,盲点越容易暴露。而他的对手,能够给皇帝炼丹的术士也非等闲之辈,个个都是巧舌如簧的心理专家,所以皇帝经常输掉这场博弈也不足为奇。

我的意思并不是搞咨询的人都是蠢人,恰恰相反,越是假把式越要聪明的人才能干。咨询的问题出在它内在的逻辑上,这个行业除了要有茶道班多余的仪式,还有两个内在的逻辑。一定要打破现状,一定要提供较为复杂的解决方案。尽管从理性上说,咨询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要解决的问题多半都不大可能存在简明扼要的解,xx现在、复杂方案是咨询公司能够收到钱的理由。

我相信没有一个咨询公司这样露骨的培训员工,甚至他们真心的认为我这套东西纯属一派胡言。作为一个山寨版的心理学票友,我详细的研究了心理学、生物学,在我的另一本进化心理学著作《晒欲》中表达我的观点:貌似理性的人类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原始本能、最基本的心理因素经常占据控制地位。一般人都有这种本能,即他们的工作看起来像模像样才能拿到钱。

管理的进化只是公司贵族化、低效化诸多原因中的一种。公司内部博弈十分复杂,不然那么多英明的人物早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发现一个叫做资源配置{zd0}化原理,任何公司不管多挣钱,挣多少钱,都倾向于将人员配置到花光钱为止的地步。

大公司、品牌公司靠的是规模和影响力生存。平民想挑战贵族,农民起义要想xx现政府的统治,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机遇。国产品牌手机只有比国外品牌手机的人员工资低一种武器,公司运作的低效这一点是共同。而山寨机同时拥有小公司快速、灵活的优势,他们的运作效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革命性较国产品牌手机更彻底。

大公司一定会产生官僚和食利阶层,象牙塔里面的学者乃至民间的百姓对官僚主义,效率低下都深有体会。但是,他们给出的答案则是xx错误的:国营=官僚和效率低下。事实上,这并非是国营企业特有的现象,坊间有一句话说的好任何大企业都是国营企业,意思是任何大企业都存在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很多人都有一些外企的同学、朋友,问问他们就清楚我说的都是事实,当然,你不能找那些爱装大瓣蒜的人问。推而广之,这种现象绝不仅仅存在于企业,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都是如此。

传统手机品牌厂商庞大、研发流程异常缓慢。分析、立项、争论、层出不穷,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激烈的争论、反复论证。{zyx}的工程师通常都成为务虚的劳心者。更要命的是这个流程中具有关键权力的大佬早已经进化成太极高手,早已经脱离市场、脱离实际,空对空的推演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其情形就好比春秋战国时代风行的养门客,每个大的公司都养了很多门客,有硕鼠级的,也有蛀虫级的。中外皆然,蔚为壮观。

大公司模式弊端是很明显的,大公司有规模优势,同时也有规模劣势。所谓规模劣势就是通行的大公司病。大公司的贵族病实在罄竹难书,大所产生的贵族病最终抵消了规模优势,公司的大小就在这个尺寸上稳定下来。
郑重声明:资讯 【[转贴]山寨革命一:平民对贵族的战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