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了解印刷的色彩。我们借印刷工的10倍放大镜来看一看印刷品,在放大镜下,印刷的颜色实际上是一些小点子,它们叫“网点”。网点对于印刷和平面设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第8课中要专门讨论。
在这个印刷品上总共只有四种颜色的网点:青、品红、黄、黑,它们配出了千变万化的颜色,这叫“四色印刷”。四色印刷实际上就是用四种油墨配出无限多的颜色,其中的青色油墨很像绘画中的湖蓝,品红很像玫瑰红,黄色接近中黄。
除了四色印刷,还有单色印刷、双色印刷、多色印刷,但是,我们所设计的大多数彩色画册、书刊、海报、宣传单、包装都采用四色印刷。为什么四种油墨就可以配出无限丰富的色彩?而且为什么用的是这四种油墨,而不是其他的原色?
1、青、品红、黄是色料中的三原色,它们不能用别的颜色配出来,但它们可以配出别的颜色。
2、黑色也是必须的,因为仅仅以三原色配色时,最深也只能得到一种深灰色,不足以表现很多画面的暗部。而且即使在亮部、中间调也需要一些黑色。从分色版上看,黑色是整个画面明暗的骨架。
假如我们用绘画颜料配色,可以在调色板上让三原色和黑色混合,让有的颜料多一些、有的颜料少一些,这样来调出所需的颜色。但是印刷的油墨不是先混合再印上去,而是直接在纸上混合的,刚才我们已经用放大镜看到,四种油墨的网点交错排列在一起,每种油墨的网点没有深浅变化,青是同样的青,黄是同样的黄……那么印刷上让某种油墨多一些、某种油墨少一些,实际上是靠控制网点的面积,在刚才放大的那个局部,青色的网点占得多,颜色就偏蓝,其中又穿插着小面积的品红网点、黄色网点和黑色网点,调节这块颜色的明度和纯度。
印刷上用“网点面积覆盖率”来表示油墨的多少,假如青色网点在1平方毫米的纸上覆盖了0.8平方毫米的面积,这里的青色网点面积覆盖率就是80%。这只是一个定义,实际上测量网点面积是很难的,印刷工靠比较网点间距与网点直径来估算网点面积覆盖率,更严格地可以用密度计来测量,这些将在第8课中介绍。各种油墨的网点面积覆盖率是描述印刷色的xx语言,比如青80%、品红20%、黄{bfb}、黑10%代表一种深绿色,而这四种油墨以某些比例搭配可以配出中性灰……但影响印刷色的还有网点的色度,也就是每种油墨以{bfb}印刷时的效果,这随着油墨品牌、纸张的性能、印刷压力、给墨量等因素而变化,但国家标准对四色油墨的指标有统一的规定,这样就不会让我们设计的颜色在这个厂和那个厂印刷的结果差得太远。
四色油墨的网点面积覆盖率,与平面设计中的CMYK色值是对应的,比如青80%、品红20%、黄{bfb}、黑10%,它大致相当于我们在电脑上调出的“C80 M20 Y100 K10”的颜色,反过来说,我们在电脑上调节CMYK色值,等于控制将来印刷品上四种油墨的网点面积覆盖率。不过CMYK色值和网点面积覆盖率并不是xx相等的,因为在出片、晒版和印刷过程中,由于曝光过度、印刷压力、纸张吸墨等原因,网点会扩大,网点面积覆盖率会比CMYK色值所计划的大一些,大多少呢,大概在8-25%之间,在网点面积覆盖率为50%处扩大得最多,在较深和较浅处扩大得少。设计师校准屏幕的时候已经预测了网点扩大,使每一个
CMYK色值在屏幕上显示的颜色差不多就是它网点扩大以后的颜色。
从CMYK色值,到网点面积覆盖率,是有一些中间环节的。首先,出片时胶片上的网点是由图像文件打印出来的,网点面积覆盖率很接近CMYK色值(通常不会超过2%);然后晒版,网点转移到了印版上,现在常用的阳图型PS版一般没有网点扩大;然后印刷,输墨辊在印版上滚一遍,印版上有网点的地方粘附了
油墨,其余地方排斥油墨,这油墨并不是直接从印版转移到纸上的,而是通过了橡皮布这种弹性介质,弹性的压力就会引起网点扩大,网点扩大主要发生在印刷这一步。
现在来仔细看看传递网点的介质。
胶片(又叫“菲林”)是透明的薄片,和照相底片相似。印刷用的胶片有两层,一层是片基,由纤维醋酸酯制成,另一层是感光膜,是在片基上涂以可感光的微晶体,它感光后形成黑色不透明的网点,而其余部分还是透明的。四色印刷需要四张胶片,每张胶片是一种油墨所用的,但不论针对那种油墨,胶片上的网
点都是黑色的。这些网点只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到,肉眼看到的就是透明片基上的灰色图像。
在印刷之前,工人会用密度计和放大镜检查胶片,尽管输出中心对此已经严格把关,但印刷厂还是会再检查一遍。密度计用来检查胶片上的透明部分和黑色网点的密度是否达标,直观上这可以理解为片基有多透明、网点有多黑。放大镜用来检查网点面积覆盖率和网点形状,特别是边上的灰梯尺,这是一系列5%、
10%、20%……90%、{bfb}的网点构成的参考色块,如果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网点面积覆盖率与此相差超过了5%,胶片就不能用,而且每个网点要圆润饱满、无毛刺、无虚边、网点的中心不能发白。这也是设计师印前常规检查的一部分,在从输出中心拿到胶片时就要检查,不要把问题留到印刷厂,那就耽误事了。
然后每一张胶片用来晒一个版,四色印刷需要四个版。之所以说“晒”,是因为要用紫外线给印版曝光。印版通常是涂布了感光层的氧化锌版(PS版)。在晒版车间,工人把胶片和印版叠在一起,放入晒版机,抽光空气,使它们牢牢地贴在一起。胶片上的网点是黑色不透明的,紫外线不能透过这些网点,印版上相应的地方不曝光,而其余地方曝光,感光层变成可溶于碱性液体的化合物。然后,用碱性液体冲洗印版,空白部分的感光层被洗掉了,网点留在了印版上。
制成的印版,网点分布和在菲林上一样(用肉眼看,图文和菲林上一样),只是带有浅浅的绿色,这种颜色不重要,因为将来在印刷机里,它会吸附油墨。只是网点部分吸附油墨,而空白部分不会,因为未曝光的感光层是是亲油的,曝光后经碱性液体冲洗而露出氧化锌版基的空白部分是亲水憎墨的。
对印版也做了仔细的检查。阴图型PS版上的网点可能会比胶片上的大一些,但阳图型PS版(目前胶印最常用的印版)网点反而会缩小,控制网点还原的能力,是能否完成xx印刷的一个重要因素。印版上还要避免缺笔断划、污点等,如果出现,就要修版,用专用的修补液描出缺失的细节,或者用掺有硅石粉的能
够溶解感光层的除脏液洗掉污点。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把印版装上印刷机。
这以后,输水系统会把润版液涂在印版上,印版上的网点不沾水,空白部分被均匀地涂了一层水膜,然后,输墨系统把油墨涂在印版上,网点吸附油墨,空白部分斥墨,这样,油墨就按照图文的形状分布在印版上。
油墨并不是直接从印版转移到纸张上,而要通过橡皮布这个媒介。我们经常在粗糙的特种纸上看见图文仍然被清晰地印刷,这就是因为有橡皮布这种柔软的媒介把油墨按压到纸张的纹理中。这个技巧看起来简单,但人类却经过了900年才发现它。自从有活字印刷以来人们始终让坚硬的印版和纸张直接接触,缺笔断划是常见的,直到1904年,美国人I. W.Rubel偶然发现了橡皮布的作用。当时在他的压印滚筒上裹着一层橡皮布,这本来是用来垫纸的,他并没有想到用它传递油墨,但有一次他没有及时供纸,橡皮布沾染了印版上的油墨,他又恰好忘了擦橡皮布,于是,在后来送进的纸张的正反两面都出现了印迹,而且他惊奇地发现,
反面的印迹更清晰,这是由橡皮布转移上去的。
在印刷机中,印版、橡皮布都裹在滚筒上,纸张也通过滚筒来传递,当这些滚筒对碾时,印版上的油墨(图文)转移到橡皮布上,又从橡皮布转移到纸张上。而且,四色印刷要印四种油墨,每种油墨是在一个机组中印刷的,因此,每个机组内有三个滚筒——印版滚筒、橡皮布滚筒和压印滚筒,还有很多输墨辊和传纸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