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展成广州会展业新热点_新快报会展部_新浪博客


  ■新快报记者 张艺

  会展经济蓝皮书出炉

  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了2009年中国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9年)》,报告指出,金融危机对中国展览业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同时,与“外贸下滑、内需增长”的经济态势相对应,终端消费类展览会增长明显,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消费类展览会异常活跃。

  而广州会展类型的变化尤为明显。2009年,在广州举办的家电/家具/日用品展览会共27场,较2008年增长50%,并一举超越多年占据广州地区展览业龙头地位的机械/工业/加工类展览会,成为展会数量之冠。

  广州去年办展数逆市增长

  据报告统计,2009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共举办了837场展览会,相比2008年展会总数量减少了29场。不过,广州的办展数却逆市增长,以215场超过2008年的188场。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广州会展业的2009年并不轻松自如。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还在不断扩散和深化,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又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而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阴影也挥之不去。

  从广州展览会类型看,数量排在前10位的展览会占年度展览会总量的72.1%,略高于2008年,类型集中度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接近终端消费者的展会类型排名均有上升,如家电/家具/日用品、食品/饮料/酒、汽车/交通工具、玩具/礼品/工艺品这四类,其年度数量排名分别从2008年的第2、6、7、8名提升到2009年的第1、3、4、6名。其中尤以家电/家具/日用品展览会举办次数居首,超越了多年占据广州地区展览业龙头地位的机械/工业/加工类展览会。

  报告分析认为,2009年从中央政府至各地一以贯之的“提振内需”政策,体现在了广州市会展业的类型结构变化中。一方面,位于价值链中游的生产、类行业的展会数量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位于价值链末端的流通类行业为了解决库存、刺激销售,则倾向于更加积极地利用展会这一贸易手段,相应展会数量明显增加。

  展馆集聚双刃剑特征渐显

  展馆分布方面,广州展馆的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在承办展会数量方面,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展馆)2009年依然是xxx,原流花路展馆自3月份后基本停止使用。随着广州国际采购中心、保利世贸博览馆相继投入正式运营,以琶洲展馆为核心的展馆集聚区已经基本成型。

  老牌展馆广州锦汉展览中心在2009年度的表现依然中规中矩,“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保利世界贸易中心”旗号的启用,使它在广州会展场馆中的地位更为牢固。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办展数却明显下降。其原因在于该展馆在每年3月承担广东省“两会”重任,前后闭馆迎会时间近两个月,使得它无法与广州市其他展馆一起分享每年3月的展会旺季。

  不过,报告称,展馆空间集聚的双刃剑特征正在逐渐显现:一方面,竞争的存在使得展位价格趋于合理,广州或因琶洲展馆集聚效应而成为部分行业展会未来{sx}举办地;另一方面,同期展的存在开始对广交会的垄断性地位造成威胁,潜在影响到“中国{dy}展”的实际号召力。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消费展成广州会展业新热点_新快报会展部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