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卡是拿来做促销的,不是拿来打折的- “xx通—电影”万达的日志 ...

优惠卡是拿来做促销的,不是拿来打折的

2010-02-05 15:37:14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前几天收到一封邮件,同事普阳/荆芥发来的,他跟我分享了对优惠卡的一些看法,由头居然是某天听到我在公司的一句嚷嚷“口碑卡应该是个促销工具,而不应该是个单纯的优惠工具。”想想,把这个想法完善一点。

我在中提过,促销的价值,是让客户“买了本来没打算买的东西,或者比原计划多花了一些钱”。

回头看看我们现在的优惠卡消费吧:

吃完饭,我们会问“什么卡能打折”?广xx,招行卡,口碑卡还是大众点评卡?甚至木兰这样的,会掏出一个卡包,摊开给人家看,问哪张卡能打折,哪张卡折扣多就用哪张卡。

可是,商家怎么想呢?你本来就要来我店里吃饭,你本来要花费100块钱,可是你拿出来了xx卡,88折就买单了。那商家会认为他亏了12块钱,而且这12块钱是因为你xx卡给他带来的损失。

回过头,我们跟商家当时谈优惠的时候是怎么忽悠的呢?我们有多少多少用户,这些人都是收入在多少多少之间的有钱人,他们会因为有我们的优惠卡,优先来你店里消费,我们是在给你们带客户。于是商家就同意了。

优惠卡的运营方想的很好,在店面里放一个东西,跟人家说这里面xx卡可以打折,于是人家就来了,可是现实根本不是如此。

有没有做的好的呢?有,广xx就不错。也有很多人吃完饭会问“广xx能不能打折”,但是,每个广发客户收到一份广xx《特惠专递》,挺厚的一本,上面有你这个区域的特惠商铺,并且说好,每周几,打几折。我所见过的每一个收到的或者被传阅到这本《特惠专递》的人,都会仔仔细细翻阅,碰到感兴趣的,还会做记录。到周三的时候,会提议说,今天广xx在xx店x折,咱们去吧。然后,你会发现凡是广xx里有约定的店铺,当天门口会放上易拉宝,而且一定会排队领号。

我说这才是把卡当成促销工具在用,这才是让客户本来没打算去,因为有这个活动有这个卡,他们去了,这份消费是店家的促销收入,客户也因为这个活动对广xx推崇备至。

还有一家,叫的,网站做得很一般,但是在上海无数人流量大的地方会有优惠券打印机,人们凭申请到的维洛卡,去打印这个区域附近的的折扣券,这些券都是商家自己发上来的,所以这里成为商家招揽客户的场所,是促销工具的接触点。人们会因为能获得你的优惠券,而优先选择去你的店铺消费,这就是有促销效果的。

除了当促销工具,还能做什么呢?做身份象征。

你有了一张xx卡,可以优先排队,或者点到别人点不了的菜,或者预留座位,或者有赠品,什么都行,不一定非得要折扣。只要让用户有“尊贵感”,卡的价值也达到了。

换一个角度说身份。你摊开一堆卡,服务员挑了一张折扣多的,打完折你不会感谢你所用这张卡的xx商,而是感谢你自己,“你看,我什么卡都有。”对这个卡一点归属感都没有。当有另外一家也发行卡片的时候,你会想方设法去“弄张新卡”。于是,卡这东西,就是用来打折的,你没有为这张卡多付出什么东西。

总结说,

  • 现在的大众点评卡、口碑卡等等,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 优惠卡是拿来做促销的,不是拿来打折的。
  • 优惠卡运营方需要考虑,如何与商家、客户共赢。让商家觉得这个卡的价值,让客户因为有卡而有尊贵感才是王道。
  • 优惠卡的营销和运营思路是改一下的时候啦。给客户创造用卡的理由显得很重要。

由  撰写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优惠卡是拿来做促销的,不是拿来打折的- “xx通—电影”万达的日志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