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的成功秘笈与别样人生

作者:李京光 

 

如果你要问,现在中国商界谁最风光,那么很多人都会告诉你,非王传福莫属。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2008年,股神巴菲特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在2009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称王传福是“真正的明星”;同一年,王传福以350亿元成为2009年中国首富,其财富比去年增加了290亿元,排名从去年的103位猛升到今年的第1位。

从一个农家少年到如今的中国首富,王传福的人生似乎更具有迷一样的xx色彩。

王传福是安徽省巢湖市无为人,1966年,他刚出生的那一年,中国社会正处于风起云涌的时刻。在他的家乡,没有人会对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小孩儿有更多的期待。然而,从小就聪明的王传福,后来用了一个铁的事实证明他是优秀的,那就是——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成为了一名当时被很多人无限觊觎的“天之骄子”。1987年大学毕业后,他又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并被委以重任,可以说是风光一时。

对于王传福来说,他的事业是顺风顺水。对于别人来说,那是让人极其羡艳的。但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在1995年,他却毅然辞职“下海”,走上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那一年,他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不是一个无限大的蛋糕。作为几乎白手起家的王传福,从一开始就深知这其中的道理。那时,在手机电池电池行业,可谓群雄逐鹿,日本电池企业处于垄断地位,比如索尼、三洋这样的行业“大佬儿”。对于比亚迪公司而言,无疑是夹缝中求生存。尽管如此,王传福还是笃信,手提电话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一定会与日俱增。他也相信,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一定会给自己创造出无限的商机!

王传福的自信不是盲目的。难道仅凭他对电池技术的悉熟?显然不是。

外表温文尔雅的王传福自有他独到之处。想别人不能想,做别人不能做。今天看来,他的确如此。当年,在上项目时,他与国内很多企业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不盲目追求现代化,从始至终,他都是自主研发新产品。同时,在材料、工艺上,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除此之外,他在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充分利用了比亚迪公司的研发能力,将镍镉电池需要的负极制造材料钴的品质大大提高,达到xxxx要求,而成本仅为国外的60%,xx一项,一年就能节约几千万元。

机会对一个人到底有多重要?抓住机会的人会给你{zh0}的回答。

王传福的{dy}次机会是在1997年。之前的比亚迪公司已经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初显体魄的少年。那年,金融风暴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东南亚,全球的电池产品价格狂跌近40%,日本各大厂商基本都处于亏损边缘,而比亚迪公司却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反之,却以低成本、高质量的优势愈发地游刃有余。

令王传福激动和高兴的是,包括松下、索尼和通用,以及菲利浦等众多品牌都向比亚迪发出大额的订单。他们一致认为,比亚迪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其实这些厂商的“示好”,对于王传福来说,已是有所预料,他很清楚其中的缘由。那一年,王传福用一次危机铸造了一个奇迹,很多人不得不承认,比亚迪公司已经成为镍镉电池领域里的一面当之无愧的旗帜。

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之后,王传福运筹帷幄,抓住第二次机遇。这一次他是主动出击,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蓄电池市场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镍氢电池和锂电池。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他没有采用“小米加步枪”的方式,而是购买了国际{zxj}的生产设备,聘请了{zj1}实力的人才,并建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开始大张旗鼓地、轰轰烈烈地实施自己的计划。

其实,当时王传福这一行为并不被人看好。因为那一时期,锂电池一直是日本人的天下,国内的同行对王传福这一行为多是嗤之以鼻,根本不相信比亚迪公司能搞成功,甚至还有人嘲笑、挖苦王传福,认为他这是妄想。不过,王传福对他人的这一态度却不以为然,他依然我行我素,用那种他人认为的“妄想”,来实现着自己的目标。事实证明,王传福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这一大胆决定在今天已经结出了硕果。根据《日经电子新闻》的统计,目前比亚迪公司在锂电池和镍氢电池领域仅排在索尼、三洋和松下之后,成为与这三家日本电池企业齐名的国际电池巨头。

这应该算是一个奇迹。而对于很多人而言,更大的奇迹还在后头。

 

2003年,比亚迪公司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进入被很多汽车业内人士称为“这是一个投入大、研发高”的行业。对没有进入汽车制造这一行业之前的王传福来说,他曾承认自己是一个“门外汉”,但通过细致的学习和认真的研究,他已经xx领悟到汽车行业的真正底细。“说白了,汽车不过就是一堆废铁。手机可比汽车难多了。”他说。

王传福的自信是不言而喻的。应该说他是有理由这样自信的。但对于一向沉默、低调的他来说,这样的“狂言”难免又将遭到他人的非议,毕竟造汽车不是简单的事,这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复杂数据,是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科学的论证才能解决的。

尽管如此,王传福还是“轰轰烈烈”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之所以称这是一条“不归路”,是因为王传福根本没有给自己留有任何后路。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他那非同寻常的自信,他相信自己{jd1}可以造出这个世界上{zh0}的汽车;其二,是藏于他心底的那股子冒险精神,就如哥伦布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美洲新大陆,他相信自己也能开垦出一片“广袤的绿洲”。

进入汽车行业后,王传福照搬他在电池行业的成功“战术”——“小米加步枪”的“人海战术”,他将所有的生产技术全部分解成众多流水线。节省出大量购置生产设备的费用后,比亚迪公司并没有将产品质量降低,相反,却更好地提高了生产质量。人们疑惑,对手也疑惑。

“这就好比炒菜,全自动是大灶,但只有三个配方;我们是小灶,是大师傅做出来的,有五个配方。其实最难的就是那灵光一闪的感觉。”王传福的解释很轻松。

被誉为股神接班人的索科尔,在深圳看到比亚迪的生产线后,立刻就着了迷,他甚至对巴菲特说,“这家伙(王传福)很有魅力,你应该见他!”而股神的黄金搭挡查理·芒格则把王传福描绘成为一个未来的全球商业{lx},“他身上兼具爱默生和韦尔奇的混合气质。”他觉得爱默生擅长解决科技难题,韦尔奇则能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这两样王传福都能。在来深圳之前,索科尔就十分看好电动车,他认为地球上的气候越来越恶劣,应该开发更多的清洁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说,在这一点上,王传福与其不谋而合。

2008年,王传福的年薪是200多万美元,但他和妻子以及孩子却一直住在比亚迪公司位于深圳龙岗区葵涌镇上一套两居室的普通宿舍里,这与公司里的其他工程师并无二样。对于这一点,王传福本人并不在意。王传福{zxc}的物品就是一辆奔驰和一辆雷克萨斯。但他喜欢动不动就把它们拆开,他要看看里面的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

在比亚迪公司,同事看到王传福穿得最多的是那件夹克衫,这种工作服让他看上去就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有人问王传福其中的缘由,他只是淡淡一笑,“在车间里,穿它不是更方便吗?”

王传福的道理说得很简单,只是轻描淡写。但正所谓“树人先树己”,王传福以一种极其平实的方式,向员工传递了一个有效的信息。没有人怀疑他的善意之举,有的只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促进,那是一种令人敬仰的价值观。随之,在比亚迪公司的高层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身穿夹克衫在工作。这不是简单的流行,而是价值观的更好体现和更大延伸。

在王传福的办公室里,堆积的全是一些技术类的书籍,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钻到这浩如烟海的知识世界里。在那里,他探寻、追逐,寻找未知。那个时候,身穿夹克衫的王传福似乎已经不是身家数亿的大公司的总裁,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求知者。

其实,与众多的管理者不同,王传福是很少去看管理类书籍的。虽然被查理·芒格赞誉为韦尔奇,但直到2008年的下半年,王传福甚至还不知道这个杰克·韦尔奇到底是何许人也。“美国和中国是两个xx不同的商业环境,美国的那一套对我来说根本没有帮助。我知道怎么领导我的企业。”王传福实话实说。

自从股神巴菲特在2008年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后,王传福便开始被媒体津津乐道。有人怀疑、猜测,但更多的还是期待。随着巴股特的青睐,比亚迪公司的股份也是一路飙升,从入股时的8港元左右上涨到后来的60多港元。亮丽又美妙的上升曲线,让巴菲特赚得盆满钵满。同时,最终也将王传福推上了首富的宝座。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巴菲特之前在股东大会上叹息地对别人说,“他(王传福)才是真正的明星!”事实证明,股神的赞誉不是没有根据的。

比亚迪公司的确是一家非同凡响的公司。其掌舵人王传福更是具有与众不同的经营才能。当更多的中国企业家还在全球产业分工的链条上苦苦挣扎,为了获得一份可怜的定单而不断降低身价,甚至是xxxx之时,王传福却以一个“技术狂人”的身份,冲破层层技术壁垒和道道管理瓶颈,以水泻千里之势为中国企业家在国际舞台竖立了一个全新的形象。不能不说,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王传福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当我们从惊喜中冷静下来后,不由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细细分析,觉得还是能够找到一些端倪的。王传福能够以一种“狂人”的心理去挑战所谓的xx,这让人很是钦佩。“我们从不对核心技术感到害怕。别人有,我们敢做。别人没有,我们敢想。”比亚迪人这样说。而王传福说得更是一针见血,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xx,你成功了,你就是xx,别人成功了,别人就是xx。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技术才能不断提升和发展。除此之外,王传福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坦诚的情感表达,也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的员工能够用一种力量去向前发展。其实,这是很多企业常常空谈的“以人为本”,只是王传福将其诚恳地踏实地做到了而已。{zh0}的管理,就是看似没有管理。

王传福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当年他工作舒心、安逸,但却能够义无返顾地寻找一条新的人生之路,而这条路在最初还是荆棘密布,这不能不让人对其充满敬意。假如,当年的王传福安于现状,或许如今他依旧活得滋润。但,有一点是{jd1}不能否定的,那就是他{jd1}不会成为中国的首富。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年,王传福当然不会想到,若干年后的今天,他会成为“中国首富”。我相信,这一定不是他的初衷。他曾说过,我对钱没有什么兴趣。这恰恰说明,他是一个和别人不同的人。现在,对于已是“中国首富”的王传福而言,也许生活依旧如初,只是在他的心底,又多了一个人生目标罢了。我猜,那应该才是他人生的真正意义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王传福的成功秘笈与别样人生】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