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乡第十章- 梦蝶林的博客- 敏思博客

村长杨大头一家在我们村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据说他家是二郎神杨戬的后人,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所以村长全家理所当然就是皇亲国戚了。当然,到了后来杨家将出名之后,杨大头村长又说自己的祖先是杨家将杨宗保。应该说,村长一家的先人还是比较争气的。特别是杨大头的祖父杨武就是前清的一个举人。为官清廉,曾经任江州知府;杨大头的父亲杨彪也是村里的一名好汉,能文善武,后来生下杨大头之后弃妻子到深山里修道,从此不知所踪。


村长是一个脑门微秃的男人,脸长得像一个发育不良的西瓜,圆中带青,眼睛红红的像装满了红墨水,又像红卫兵的忠心,都表现在暴力的眼红上去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个纵欲过度的家伙。村里的人都知道这家伙的阳具硕大xx,因而获得了阳大头的称号。异乡人不知道,他以为村长是一村之长,应该是道德的化身。不过他也没有说错什么,在梦乡里,村长说的话有时就是道德,就像某些领导说的话都是真理一样。这位纵欲过度,每几天都和一个不同女人做爱的村长的确说了某些“真理”,好像在村里的大会上说:我们都是好的人民,在党英明的领导下,走向幸福的生活。虽然梦乡的村民知道自己并非就是好人,但是被人说成好人总是强于被人说成是坏人。虽然梦乡在xx时期靠啃树皮为生,但是谁都知道,假如不说党领导是英明的,那么自己死得更惨。因而村长的话果然是真理。假如阳大头村长的本领只限于说“真理”,他最多只能每一个月和一个女人睡觉,村长{zg}明的智慧还在于他可以说谎像说真话一样,他可以靠他的一张嘴用十秒钟骗一个美女上床,然后再用十秒钟向大众们证明自己是天下最纯洁的人,然后还能让别人在十个小时之内相信他是一个最纯洁的人。除了上面两个长处外,村长的贪污水平也是在方圆十里中无人可及的。他每年从梦乡民本就可怜的收入中刮走一层厚厚的,让梦乡在近年来成为xx的“圣地”,从七岁的小孩到八十的老人,如果不会xx,简直会被村民当作一种耻辱,就像宣告自己没有性功能一样。因而梦乡的大街小巷里最吸引人的除了飘飞美丽人的桃花外,就是一摊摊人的赌埔。梦乡人的人就地取材的能力在选择赌铺的上面淋漓尽致地显示出来。


村长每天做爱,每天换一个女人,所以正牌的儿女有八个,隐在社会的大街小巷中的不知凡几。他{zd0}的一个女儿的花心程度可以和他相比,叫春花。长得丰满高大,眉薄眼鼓,唇红牙齿大,十足一副骚相。据说她七岁开始发育,九岁开始和男生恋爱,十岁开始怀孕xx,到了十五岁,和他睡过觉的男孩和男人已经超过一百个,她还特地地摆下“一百大宴”,庆祝自己的辉煌成就。这种事即使是在荒谬的年代也是在全国{dywe}的。因而喜欢以众不同的阳大头村长还是很高兴地送给大女儿一个金手表。天知道他是从哪个情妇那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偷来的。不过这也证明了阳大头村长的博爱范围施及到了他女儿的身上,盛德浩荡得让鱼泡眼的女儿抱着他的父亲,紧得像抱着她任何的一个情人。
村长家里出名的人物还有一个瘦瘦的二儿子,尖脸大鼻子,极不协调,仿佛一个三角形物体把一条大汉的脸打飞后,充满良心地留下一个大鼻子,后来认为好东西好到底,于是三角形自己也留了下来,在历史的洗礼之下,便成就了二儿子今天奇崛的面容。人们都叫他三角形,但是他自己叫自己周润发,自认和刚刚上演《上海滩》的周润发的形象差不了一个番薯的距离。他不知道一个番薯的距离足以把天使变成魔鬼。三角形什么都不会,连吃饭也要他那母亲亲口来喂,穿衣服老是穿反,却认为这样有个性,就像xxx年轻的时候一样。不过三角形成名于梦乡的绝技还是他的xx能力。好像很多白痴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一样,三角形在xx方面打个折也可以算半个天才了。受家庭渊源的影响,他在十岁时,翻摊,xx,麻雀,桥牌等已经无所不精了。他的赌风凌厉,不是赢得风卷残云,就是输的两袖清风,从来没有第三种情况。好像由于讳忌自己的外号还是其他更加深远的原因,天也不知道。
 第十四章 
 
 村长的二儿子是一个我平生见过的最特别最不羁的男孩,当时他只九岁,他是一个诗人,因为这个原因,阳大头村长非常生气,说不要这个孽子了。在阳大头村长看来,写诗是一件比xx还要可恶的事。因为xx还可以锻炼人的心智和脸皮,但是写诗只会使人无能,不通世事。他叫黎,但是村人习惯叫他诗人。因为他的诗在梦乡里流传着,像桃花一样普遍。诗人因为家庭的郁闷,常常和朋友们一起去酒吧喝酒,喝完酒后便玩笑人生地和女孩们调笑,直到心中的悲伤铺天盖地地涌来,便一边哭泣,一边写诗。一边写诗一边流泪。

 
诗人看不起家人的所作所为,也看不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因而也不被家人所了解。他在家里除了必要的家常答话外,便是在研读着世界诗歌和写着诗歌。他明白梦乡是神的一个隐喻,是上天的一种安排。他相信是人的堕落最终会被上帝原谅。
村长还有五个孩子,因为年龄尚小,在梦乡里没有什么故事,因而就略而不谈了。异乡人执著地追着要解开梦乡的迷,现在已经胜过他对xx的研究了。他来到村长家时,村长家的狗汪汪地叫着。好像是在威胁,也像是嘲笑这个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
异乡人来村里编史了几年,这天又向村长家走去,想再一次探究梦乡的秘密。
村长在家里,坐在一张雕花木椅上,轻轻啖了一口茶,看见异乡人后,西瓜脑袋转了一下,露出了神秘的微笑,道;‘‘大学者,什么风吹你来了。请坐,请坐。”异乡人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觉得大学者这三个字好像一阵阵寒风吹过身上,说不出的寒冷,异乡人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学者,但是也不好意思直说,只好说过誉了。
“听说梦乡的来历十分神奇,传说是王母娘娘的女儿花仙子的恩赐,不知道村长可否详细告诉我一下。”
“原来是这个问题,大学者不明白,我小小的村长怎么明白呢,再说现在是共产党统治天下,恐怕说什么神呀鬼呀不是太合适的哦。对了,听说大学者是和xxx是故乡,不知以后还要巴结一下你哦。那湖南的地方真是地杰人灵呀,什么{lx},什么学者作家那么多,我们梦乡地僻人少,那里有什么故事呢,来来,先喝一杯茶,上等的龙井,茶香可谓是什么余味不绝呀,包你喝完之后神清脑醒,不会想什么花仙子。对了,大学者今晚有空的话和你去玩一下那些比花仙子更迷人的女人不是更好吗,那女人们在床上的功夫可是好极了,不是你还不叫去呢。…….那白腻的肌肤,还有那腰姿,那桃子般的乳房,叫你欲仙欲死。要不去一下酒吧喝一下红酒,也是人生一大块事呀……”
异乡人好不耐烦才听完了村长的滔滔江水般的开场白,听的口噔目呆,以前听过别人说起村长不同凡响的“口才”和“思想”,只是不相信,但是今天就无话可说了。
“那祠堂可以进去看一下吗,我只是要看一下而已。”村长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那祠堂是村里最古老的东西,要村里的人全部同意,还要拜祭,还要送一点钱,村长用手捏了捏作出捏钱的姿势,然后摆了一下西瓜头叹了一口气,说你知道村长也是很难当的,所以要体谅一下,为什么你一定要进去呢。其实在村外赌一下翻摊不是更有情趣吗。
为什么我要进去呢。异乡人的心里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觉得就是有一种力量迫使自己想进去,就像当初一样逃到这个奇怪的村庄里来。
但是到底进去有什么用呢,也许什么用也没有。但是人活着总是要干点什么的。
村长见异乡人神色不定的样子,以为他要杀自己,很是害怕,于是便说:还有什么事吗,如果没有,我要出去开会了,不好意思。异乡人后退了一步,村长快步走到门前,惊恐地回顾了眼,大声说:老婆。我出去了


异乡人不知道为什么村长什么都说,就是不愿说村里祠堂的事情。不过现在异乡人也渐渐想通了,自己到底不过是一个异乡人。村里的人看中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编一下村史,给一点工资给自己过活,已经是对得起自己了。自己也就不再寻根问底了。
最近,异乡人和村里的一个老的养蜂人刘洵好汉好了起来。所以便往刘洵家里走去。
刘洵老汉今年七十五岁,身体有点伛偻。老汉{wy}的儿子前几年去外面做生意的时候,被歹徒飞车抢劫砍死了。刘洵的老伴听说了这个消息不久后便中风,到医院xx后变成了半身不遂症,现在还卧床不起。刘洵好汉本来花白的头发也因为忧劳过度一下子全白了。现刘洵老汉靠着种家里的一亩多的地和养蜂过活。虽然日子清苦,但是刘洵老汉最近两年的精神却好多了。原来刘洵老汉以前也读过几年书,算是半个知识分子,自从他的儿子过世,老伴半身不遂后,他为了排解忧郁,开始研究起了老庄哲学和易经起来。哲学的安慰是刘洵在晚年了{wy}的安慰。为了调节生活情趣,他这两年也开始养起蜜蜂来。而且他偶尔也编一下竹篓去卖,所以生活暂时还不算太艰难。

 
     在刘洵七十多年的岁月里,他一直没有好好开发一下自己的性灵。内在的成长被世俗蒙蔽了一甲子,一直到快死的时候,刘洵好汉才认识到祸福无常,人生在世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认识自己,是否看懂自己。到了刘洵这样一个年纪,刘洵觉得外界的一切祸福都和自己无关了,自己所应该做的就是顺其自然了。

 
     记得异乡人{dy}次见到刘洵的时候,刘洵正在编着一些用来装花生等作物果实的竹筐。异乡人那时候正好自己刚刚种了几分地花生就快收成了,正想着怎么买一个筐来装东西,正好碰到了刘洵老汉,一个乡村的老哲学家,至少在异乡人的眼里是这样。
“你能帮我织一只竹筐吗,我付钱给你。”异乡人看着面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老人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个青年人,眼神清澈,如一瓶刚刚打开的老酒映照着阳光,散发一种因为岁月的酝酿而显得更加有魅力的韵味。

 
     老人说:“可以。”手上的活还未停下来。“你就是传说中那个来自外地的异乡人吧。看你一身书卷气,骨质清奇,果然是一表人才,留在我们这个荒村里有点委屈你了。”
异乡人听了,忙道:“你老人家过奖了,我不过是一介书生,流落浪人,如今在村里有一个稳定的生活,已经是万幸的了。” 


     老人说:“难得,难得,世间的东西祸福无常,是非难辨,一切都是如同一场梦。你看到这些蜜蜂吗。”老人的手指指了一下那些蜜蜂说道:“这个世间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醒觉的人,一种是睡着的人。醒觉的人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中心里,享受着他们能够享受到的东西,接受他们不能改变的东西,一切顺其自然,祸福变化不会扰动他们的身心。睡着的人就像这些来来去去的蜜蜂一样,它们每天忙忙碌碌,采花酿蜜,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劳累所得到的东西都不是属于自己的。人也是这样,在人一辈子中,不断追逐着各种东西。从小时候追逐母亲的乳头,追逐饮食吃饭,长大上学后有追求者成绩,更大一点的时候又追逐着异性,功名,追寻着金钱。但是到了老了,他们会发觉,自己追逐到的东西自己根本用不了,自己这具身体反而因为过分的追逐而失去了生命力,奄奄一息,最终还是 两手空空地归回大地。庄子有一句话叫做圣人无己,神人无功,至人无名。你应该知道的。其实人只有深入一个无字,才能真正得到自己。”

 
     异乡人听了老人的这番话,才明白自己遇上了高人。当下说:“失敬,想不到你老人家对人生的感悟这么深的。”从那一次之后,异乡人就知道了这个老人。他的名字叫做刘洵,七十五岁,丧子,妻子卧病不起,但是他看到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无。
异乡人买了一些片糖又来了。刘洵正在打着太极拳。刘洵大的太极拳姿态优美,稳重而有势,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一个已经七十五岁的老人了。刘洵看到异乡人来了,便收拳,气沉丹田,长长呼了一口气,道:“你来了。”

 
     刘洵回到家里,抬出一张放着棉毯的木靠椅,然后把他的老伴,一个干枯的头发花白的老太婆温柔地抱出来,轻轻放在木椅的棉毯上,好像瓷器专家抬他最宝贵的瓷器一样小心。

 
    “老伴,你好好晒一下太阳啊。我的朋友来了。”说完,轻轻拍了一下他老伴的肩膀,老太太说:“好的,你们聊聊,呵呵,你朋友好年轻。”
异乡人来到葵花村{dy}次有人说他年轻,他一直以为自己沧桑得好像一个老人了,虽然他现在不过三十多岁。

 
     异乡人憨笑了一下道:“大婶你好,我现在不年轻了,你过奖了。我买了一些片糖来给你。” 


     老太太盯了一眼刘洵老汉,道:“瞧你的,还要人买糖来。”刘洵老汉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像一个小孩子那样说:“不是我叫的,你误会我的,我哪敢叫别人买东西给我。慕寒,你说是不是?”说完,老汉努嘴问了一下异乡人。异乡人会意地说:“大婶,这是我家多糖,吃不完的,和大叔没什么关系的,你就收了吧。”
刘洵的老婆好久没收过礼了,这下便欢喜地接过片糖,笑得眼睛眯了起来,嘴巴张开,剩下几颗牙齿也露了出来,由于肌肉萎缩,口水渗出来一点点。刘洵老汉忙着用身上的毛巾轻轻地擦了一下老伴的嘴角。

 
     “刘大叔,你知道梦乡中的祠堂的事情吗。你可以告诉我一些关于梦乡祠堂的秘密吗。” 


    刘洵顿了一下,走进了屋子里。拿出一本黑色封面的旧书,上面写着:中国祠堂文化。  刘洵说:“也许可以从上面找到一些你想了解的东西。从简单来讲,中国的祠堂在古时候又称之为祠庙,宗庙,在古时候皇帝、诸侯,大夫用来拜祭祖先,先贤的。一直到了明代的时候才开始有私人祠堂。 祠堂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也用这些宽广的祠堂。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刘洵顿了一下又说:”你学过历史就知道,自从西周开始,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就变得很强,特别是春秋时期孔子立下礼制后就更是如此。“ 


    刘洵顿了一下说道:”庄子曾经在书中说过,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礼。在道家的思想中看来人类越是发展到后期,越是变得聪明,越是变得聪明,就变得奸诈虚伪,才要用礼制来约束的。道家是一种悲观超然的思想。它一眼就看到人类发展的最终的结果是自己灭掉自己。但是孔子的思想是现实的,他知道人类最终是走向灭亡的,但是他却想方设法要延长这{yt},这种延长的方法就是用礼要约束人类自己。”刘洵说完这一段,然后说:“小兄弟,我先回家焗一壶茶先,等一下再聊。”
异乡人正在沉思着,刘洵的老伴便呵呵笑道:“后生仔,我家这个老头平时就是喜欢探究一些摸不着边的东西,呵呵,难得你有心听他说,要不他整天和我唠叨,我反而受不了。”
    异乡人说道:“刘大叔的思想深邃,很值得我学习。以后我还要多点来向刘大叔请教呢。”
  刘洵出来后,坐下来,异乡人又坐在他的傍边,听他说:“不管怎么样,孔子的思想能够被统治阶级用了几千年,它的思想精华还是有的。最重要的是它用了一种文雅的手段让社会上的人安己守份。到了明朝的时候,家族的宗祠就出现了。比如我们这些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 、支祠和家祠之分。” 


     刘洵翻开那本黑色的书,指着一些他画了横线的地方,上面写着:“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刘洵说:“你读到这里知道为什么不能随便进去我们的祠堂了吧。当然,我们梦乡的祠堂还有一些特殊的东西,所以我也不方便透露。年轻人,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现在的中国的乡村不比以往的乡村那样是一种民风淳朴的地方了。有很多地方腐烂,也有很多地方落后迷信,更加有很多地方藏污纳垢。中国的经济在解放之后虽然有所恢复,但是其实很多东西是不如过往了。人性的堕落,环境的污染,这些你慢慢就会明白的了。“刘洵说道这里的时候,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


    异乡人问:”刘大叔,你对中国的乡村,乃至人类的未来是持着悲观的态度的吗。“
刘洵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念了一句:”人在做,天在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东西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阻挡的。“

郑重声明:资讯 【梦乡第十章- 梦蝶林的博客- 敏思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