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稻谷像
稻谷像金黄的鸭梨。
稻谷像大大的灯笼。
……
我愕然无语,禁不住惊叹这群孩子超凡的想象力,立刻下评语:假如稻谷真像鸭梨,像灯笼的话,你比xxx爷爷更优秀。
孩子们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令人爆笑的答案呢?{zd0}原因是我们的考核内容,更确切的说是我们的教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居然还有孩子写出“枝头挂满花生”等等,这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孩子们居然不知道它们的原生态是什么样子的,居然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几十年前xx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时至今日,我们孩子的生活实践和经验在退化。原因一:耕地减少,我们孩子对农产品的认知实践经验值几乎为零。原因二:这一代年轻的家长对农产品的认知经验也不丰富,家庭教育缺乏引导。原因三: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学校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的实践体验。
鉴于此,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那些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的东西,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孩子们。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一、在生活中引导。比如:我们在吃饭的过程中,问孩子大米的来历,大米在前身是什么;问孩子面粉的来历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是应该能够让孩子们明白的。二、亲身体验。有孩子会跟爷爷奶奶学种菜。由此可以让孩子们知道种菜的过程是:翻地,平整、播种、浇水、施肥、收获。同时还可以带孩子到郊外的田野观察、到博物馆中参观等等。
我希望我们的教育给孩子以生活,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生活而不仅仅是考试的机器。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