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年俗】万紫千红总是春YC

    

我的家乡是炎帝神农故里,xx曾候乙墓编钟发源地

——随州,说起我们家乡的年俗,由于在南方都市已生活多年,重新拾起,才发现,那些风俗都伴随着童年的记忆出现了,就象过年吃的米花糖一样香醇值得回味。

   在我们家乡,腊月有两个节一个是腊八节,一个是小年,腊八一过,过年的气氛就就{yt}比{yt}浓厚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小年一过,大家就都进入过年的状态了,一直到元宵节结束。

 办年货:  

   和各地风俗一样,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一年好景随春到,四季发财顺意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过年在农村风俗保留比较完整,一般进入腊月,过了小年后是准备年货的高峰期,那个时候人们碰面都会相互问候一句:“年货办得么样了?”年货包含的种类很多。吃的方面当然是最重要的。首先是菜肴,吃的年货一般都是自己动手的,城里的一般到菜市场、超市都有现成的。农村的过年气氛来得更早一些。刚进入腊月,村民们便能隔三差五地听到猪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杀手是人们用烟和少许的工钱请来的,他们通常是职业的屠夫,村民们叫他们“杀猪佬”。杀猪佬的队伍一般由三到四人组成,自带工具和一个大桶,在各村子挨家挨户帮人杀猪。杀了猪的人家,须请亲朋好友尤其是长辈们来家里“喝汤”。 香肠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春节食品,又名腊肠,做香肠通称“灌香肠”,一般是在进了九(即九天)后开始做。主要原料:瘦肉、少量肥肉、小肠,加上适量调味品,主要包括:姜和盐,现在比较新奇的还有放玉米粒的。将肉剁成馅,加入调料拌匀后,用一个漏斗将肉灌入小肠,每灌10几厘米,用细绳将小肠系上,算为一节。如此一节节灌下去,直到小肠用完。全部灌完后,还须用针将香肠扎些小眼,以防止蒸的时候肉馅受势膨胀而将小肠胀裂。制作完毕后,将灌好的香肠放在柴火下面用烟熏后挂到外风干,即成为美味可口的香肠。食用时,取其中一二节,熟后切成片,可直接凉拌,也可炒其他青菜,是节日的饭桌上一道非常令人钟爱的传统特色菜肴。除此之外还有“腊肉”,“包包卷”,用糯米“做蒸肉”,“打糍粑”(年糕)等都是家乡过年必不可少的食品。

 

扫尘
   我们在老家一般是腊月二十九“打扬尘”,又叫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查了下资料,扫尘早在《吕氏春秋》上就有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来个大打扫,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屋舍,掸拂尘垢蛛网,疏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忙忙呵呵、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熬年守岁

老家一直保持着过年守岁的风俗,因为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我们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我们在老家一般是一晚上不睡觉,生一盆碳火或火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从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yt}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yt}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守岁习俗相传兴起于南北朝,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吃团年饭

     在老家,年三十的中午是吃团年饭的时候,女人们一清早就在厨房忙着准备丰盛的团年饭,男人们则负责贴对联和门画,小孩们则早已迫不及待地将鞭炮拴在了竹竿上。放完了鞭炮,“爆竹声声辞旧岁桌上摆好碗筷,端上丰盛的饭菜和美酒要叫已经过世的祖宗和前人回来团年,“亲人们、祖宗们回来团年啊”!再放上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妈妈张落了一桌好饭...”在优美感人的旋律声中, 劳碌奔忙了一年到头,终于一家人可以欢声笑语,杯触交错,共乐融融地开始了团年饭。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崭新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在我们家乡随州,有“初一父母,初二丈母”之说,初三初四以后则根据亲戚的远近依次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这些风俗已经被打破了不少。春节时人们相互问候通常说“新年好!拜年拜年在广东这边通常见面就说“恭喜发财”

玩彩船,打蚌壳精

过了年初三,我们老家那边街头巷尾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都在看文艺表演,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玩彩船和打蚌壳精,玩彩船时划船的是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坐船的是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后面跟着跑船的是七八个年轻的小姑娘,再加上旁边打转的两个丑角,构成了一副生动的画面,划船的小伙子到哪家门口先领着船舞动数圈,然后手摇划桨,立在门前向主人唱起了动听的采船调,祝福着主人。打蚌壳精叙述的是个传说,讲的是一个渔夫想用网撒一个蚌壳精,蚌壳精里面是个美貌的妖精,眼看渔夫要网到手时,又被旁边一条长嘴的白鹤前来捣乱,让渔夫屡屡不能得手,表演很精彩传神。

 

    春节一般在初七初八大家上班的时候就渐渐的淡了,待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就是我们的小年,家人再一起团年一次春节就算过完了,这个时候孩子们收心上学了,大人们也结束忙碌的节日活动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了。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老家的年俗】万紫千红总是春YC】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