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211厂人—同老赵聊天有感_航天老兵_百度空间

我心目中的211厂人—赵文通

        献给211厂百年大庆

早在五十年代初就进厂的赵文通老先生,直到退休也没有自己的一个窝,如今还住在女儿家,他怎么就没分到福利房呢?同赵兄相比,我就比他幸运,1960101日我结婚时设计科工会主席胡九成向厂里为我借了东高地36栋的一间10平方米房,婚后六天就还房,我又住回六栋的单身宿舍。后来还是我爱人单位在德胜门内给解决了一间旧汽车库,我每天骑自行车从德内到三营门上班,每天上下班骑行两个多小时,若遇风雪天就得早起夜归了,那时厂里有几百人像我一样住在城里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到南苑三营门上班,我们这一代人还真想得开,国家困难吗!211厂人多房少吗!。

那个年代共产党员,都有一个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光荣传统,调工资分房子先让给比自己更困难的同志,而干革命工作却冲锋在前头,老赵回忆起大干1059的日日夜夜: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正当我们生产1059关键时期,来了两股不大不小的压力,我们把它称之为“天灾xx”。一股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撕毁了合同,撤走了专家;另一股来自大自然的三年自然灾害。很多同志吃不饱饭,饿着肚子干工作。有的同事还得了浮肿病。各级领导不断的关心着我们,给工程技术人员发白糖,发黄豆,当时叫我们“糖豆工程师”。聂荣臻元帅还抽调解放军战士到内蒙古去打黄羊,分给我们吃,给我们补养身体。领导对我们是关怀备至。在聂老总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原来在七车间资料工作室工作。原老七车间是在4#房西跨。当时的七车间主任在4#厂房西跨的外边临时搭建了活动房子,自办了食堂,有自己养猪,自己做豆腐,号召车间职工在厂房周边种蔬菜,自给自足。当时叫做学延安精神,走南泥湾之路。因此。三年的自然灾害在不知不觉中,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不管是来自苏联领导人背信弃义的压力,还是来自自然灾害的压力,我们都没有被吓到,反而更激发我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从此我们还以厂为家,把被褥搬到工厂。24小时连轴转,而且还不要任何报酬,不要一分的加班费,不要换休……

我们工厂工人的豪言壮语是,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定要把1059送上天。因此,我们下定决心,没有技术自己学,没有图纸自己画;没有设备自己造;没有材料自己制。

正当我们厂生产1059的关键时刻,上级领导给我们带来了走全国大协作。一盘棋的思想。这时厂大型钣金成型件出了问题。厂协作办,立即决定到包头某兄弟厂去搞协作,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例如当时我们厂加工大型部件,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大的自动数控机床,怎么办,工人师傅为了完成任务动脑想办法,就用小的机床排成一行,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把大部件生产出来了。我们为有这样的一批由航天精神的工人而骄傲而自豪。

下边讲一个小插曲,正当我们的密封垫问题成了大问题时。工程技术人员,查找原来的俄文资料,苏联的俄文技术条件上写着是用“莫斯科呢”。有的技术人员说:我总不能到莫斯科去采购吧。他们苏联生产导弹用莫斯科呢。我们中国人生产导弹为什么不用我们中国的呢子呢?有技术员建议,到我们北京的清河制呢厂买自己生产的呢子,经过加工试验,结果气密性能很好,比莫斯科呢(密封性比技术条件要求的还高)还好。所以得出的结论时。对外国的东西一定不能照搬照抄。“1059”试制成功后,{yt}由老院长钱学森等领导陪同陈毅元帅,贺龙元帅,陈赓大将来厂七车间视察。因为领导让我把图纸资料送到现场,由钱院长给三位首长讲解。当我到达现场时,陈赓手掌摸着我的头问我:“小鬼,怕不怕?”我当时领会首长问我的意思:在导弹工厂生产的是打敌人的武器,弄不好是要伤人的,我回答:“不怕。”直到20多年后,七车间魏文举老师傅在靶场上排除故障时光荣牺牲了,我才深深地体会陈赓首长在七车间问我话的含义。



郑重声明:资讯 【我心目中的211厂人—同老赵聊天有感_航天老兵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