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粤、港、澳的300多名“知青”聚会黄圃寻梦
故友重逢乐开怀。徐兵摄

 

泛黄的老照片记载那段难忘岁月

 

 

 


    40年前,他们是一群充满活力、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40年后,当年这些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已是两鬓斑白,相逢时禁不住喜极而泣。
    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11月9日,300多名来自广州、石岐和香港、澳门等地的知青,相约趁食洽会回黄圃看看。一大早,记者随参加聚会的知青一道从石岐乘车前往黄圃。路过黄圃镇政府,来自广州的知青罗先生说:"当初我的茅草屋就在镇政府右边的一个拐角处。"家住石岐的易女士则说:"我当时住在镇政府对面,拐几个弯就到。当年我经常送你回家后,再自己走回去。"顿时,大家七嘴八舌地指点着自己的"地盘"。知青们说,镇政府所在地,那时还是一片庄稼地。
    9日中午,黄圃镇党委、政府在汇东酒店宴会厅为相聚的知青们举办了午宴,镇党委书记方维廷、镇长关瑞麟等为在座知青祝酒,欢迎他们回到第二故乡,并对他们在黄圃建设和发展中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众知青热情合影留念
    黄圃国际会展中心是食洽会的举办地,当然成为知青们的集合点。
    11月9日,记者看到,会展中心门口设立了一排知青接待点,黄圃所辖各村都派有代表在这里接待。知青们三五成群,或自驾车,或乘坐公交车,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
    在现场,记者不时听到一声"哇",或者一声"嘿",随后传来爽朗清脆的笑声,原来这是知青们在互相打招呼。这里,xx不见近60岁人的那种沉稳劲,每个人的脸上都流淌着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语言、动作也显得有点孩子气。男人之间相见的礼节是热情握手,女人之间则不时带着拥抱,更有好友相约拍照留念。
    记者在旁也客串了一回 "摄影师"--为知青们拍照。有意思的是,没有任何一张合影是一次成型的,往往先是两三个人在合影,但马上又有新人招手加入,不一会儿,合影的人群就会达到二三十人。
    据本次活动的总联络人易泳端女士介绍,今年年初,有许多知青朋友,尤其是广州、港澳的朋友,提出今年是知青下乡40周年,打算回黄圃看看,希望她代为组织、联系。易泳端和曾经在黄圃插队的知青联络,发现愿意回来参加聚会的居然超过300人。如此大规模的集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她向黄圃镇政府做了汇报,说知青想借黄圃食洽会的机会回来看看,了解黄圃的变化,同时也会会亲朋故友。她也提出,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一个大家可以坐下来聊聊天的地方。出乎意料的是,黄圃镇政府非常热情,说知青来到黄圃,既是主人,也是客人,政府理应接待。于是,便有了9日的盛会。
    易泳端说,当年到黄圃插队的各地知青有1000多人,这次聚会前大家虽也有小范围的聚会,但像这样数百人聚在一起还是{dy}次。

广州知青:
非常想念黄圃这块土地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龚兆培于1968年11月30日从广州来到黄圃公社吴栏大队插队,当时他19岁。1975年他被招工回城。
    龚兆培坦率地告诉记者,他非常眷恋黄圃这块土地,“虽然我只在黄圃呆了6年多,但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真正的青春年华。虽然我在这里吃了很多苦,生活很困难、很艰苦,但是,这也成了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在其后,每当遇到什么苦难时,我只要想想知青岁月,那就什么都不在话下了。”所以,他始终忘记不了黄圃,他几乎每隔三五年都要来黄圃看看,探望那些老乡,也会会知青同伴。
    龚兆培告诉记者,黄圃就是他的第二故乡,每当想到要回黄圃,内心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这次聚会虽然是定在11月9日,但龚兆培提前在11月8日就到了黄圃,并到吴栏老乡家看了看。他看到,现在吴栏农民的居住条件比当初他插队时好多了,住的基本上都是砖瓦房(当初大多数都是茅草房)。另一方面,他又感觉到,农民总的生活水平提高还不是很大。他发现,当初和他年龄一般大的农村青年,现在也是50多岁,在村里已经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因为连地都没得种,一户人家大概只有几厘地可以用来种点自家食用的蔬菜。从收入上讲,村里每个人一年也就是靠出卖土地后得到的四五千元分红。这让龚兆培感慨不已。他表示,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届时,他会常来黄圃看看,看看是否能为黄圃的乡亲们做点什么。

镇党委书记:
延续知青的眷恋感情
    黄圃镇为什么这次要如此大规模地组织这次活动?
    镇党委书记方维廷告诉记者,首先知青们自身有这个要求。作为党和政府,考虑到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些城里的年轻人,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农村,为建设祖国、建设农村出力,不管怎样说,这种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同时,这些知青与当地农村和农民融为一体,产生了很深的感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这种纯洁的感情延续下去,所以,才决定由政府出面来举办这次聚会。
    方维廷动情地说:“黄圃大地留下了知青们深深的足迹。多年来,知青朋友对这片热土一往情深、恋恋不舍,这种拳拳之情成为今天黄圃发展的一种动力。”方维廷希望,知青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黄圃的建设和发展。

落户知青:
知道儿子年龄却不记得结婚年月
    看着众多知青远道而来,记者反而更感兴趣的是那些至今仍留在黄圃农村的知青。
    易泳端说,这样的知青有,但是不多。她连续给记者介绍了两位女知青,但她们都坚决地表示没有什么好说的,不愿意接受采访。后来,记者找到了一个男知青潘伟森。
    作为插队黄圃千余知青中屈指可数的“扎根”者,站在记者面前的潘伟森,看起来明显要比他的那些战友苍老得多,虽然他的年龄还是属于偏小的,他的脸上刻着更多的皱纹和沧桑,连衣着也显得有点失色。
    潘伟森的那些战友认为他xx是“知青上山下乡”的牺牲品,不过,潘伟森笑着说:“生活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行。如今,自己过得还算可以。“他也向记者坦言,他目前的生活“是有些艰难”。他说,他是1968年12月从石岐下乡到黄圃公社新沙大队的,那时,他才16岁,中学都还没有毕业。
    在新沙时,潘伟森参加了宣传队的活动,在活动中认识了同是宣传队队员的一个村里的女孩子,两人自由恋爱并结了婚。不过,对于结婚的时间,潘伟森说:“记不得了,反正,我的儿子已经30岁了。”
    结了婚,潘伟森失去了招工回城的资格。所以,他就一直留在新沙农村,他种了5年地,当了8年教师。直到1981年,他才被招工到黄圃的商业部门工作。他是知青中{zh1}一个离开新沙的。但是,9年前,他下岗了,又回到了新沙农村,因为他的房子就建在新沙。
    当年,由于招工一家人都变成了城镇户口,潘伟森及家人却丧失了在农村取得土地的资格。如今,他和他的太太只是在村子里住着,无事可干,也没有退休金,养老保险要等到2010年才发放,所以只能靠一对儿女供养着。

村支书梁伟平:
很多知青都是我读书时的老师
    梁伟平现在是吴栏村党支部书记,他说他是龚兆培的学生,那时他十一二岁,正上初中,龚兆培教过他语文和英语。相对于那些农村的教师,这些知识青年各方面还是要强得多,所以他从中收获了不少东西。
    在场的好几个知青都是梁伟平的老师,梁伟平至今还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活动现场,他不停地和知青们握手、打招呼。梁伟平说,“这些老师时常回吴栏看看,遇到校庆,我们也邀请他们回来。”
    梁伟平告诉记者,当初的吴栏大队很穷,知青们辛辛苦苦干{yt},只能挣到四五分钱,而当时的大米是每市斤0.124元。换句话说,知青们{yt}的劳动只够买几两大米。梁伟平说,他小时候常常看见一些知青饿了,就摘地里的西红柿充饥,有时饿极了,甚至把地里的冬瓜、南瓜、节瓜都摘下来生吃。
    

郑重声明:资讯 【来自粤、港、澳的300多名“知青”聚会黄圃寻梦】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