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球事_港股顾问的空间_百度空间
  从1980年苏永舜带队冲击西班牙世界杯开始,中国足球挣扎了30年;从1994年甲A元年开始,职业联赛搞了16年。三十功名尘与土,十六年尝试功与罪。中国足球最终以足协两位主席被警方带走,联赛所有球队都难逃假球嫌疑而彻底崩盘。30年的历史证明了,既往的足球发展模式是根本走不通的,在现行的体制之下,仅靠更换主教练,甚至更换足协主席这样的修修补补xx无济于事。走了一个爱写诗的阎世铎,又来了一个叉腰肌的谢亚龙,走了谢亚龙,又来了一个貌似铁腕治军的南勇,结果一蟹不如一蟹,{zh1}把整个足协给带到监狱里去了。目前在警方控制下的足协官员、俱乐部投资人、球员教练已经够多的了,再努一把力,伟大光荣正确的足代会就可以在监狱里胜利召开了。
  足协的腐败窝案也对既往的足球发展模式做出了宣判,以为几名清官反腐倡廉就能拯救国足是非常可笑的。南勇35岁就出任国家体委的人事司副司长,他会不知道反腐问题的严重性吗?2002年,范志毅在世界杯上爆出赌球传闻时,举国震惊,代表足协处理这一问题的就是南勇;2005年公安部和足协联合成立的反赌小组中,成员之一就有南勇,他会不知道赌球问题有多猖獗吗?人始终是环境的产物,只要现在的体制没有改变,谁来了都无济于事。

  足球在中国是什么?

  足球在中国,从来就不只是一项单纯的体育项目。除了足球本身的魅力之外,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足球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一种象征,是境外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最早打开眼界看西方的那批精英中喜欢足球的为数甚多。特别是“世界{dy}运动”的名头,让当时极其渴望和世界接轨的中国人格外重视足球。中国人对世界杯长盛不衰的热情中,寄托着一个民族对工业文明的向往,和对国际舞台的渴望。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语境中,从一开始,足球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就被过度放大了。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国力尚不够强大。体育作为民族主义崛起的重要推动力,离政治的距离很近。在民族复兴、国家荣誉的神圣话语之下,体育赛事轻而易举就成为了举国xx的焦点,而政府也需要通过体育的凝聚力来完成对社会的动员。于是体育的举国体制应运而生。经过各种过度的诠释,体育本质上的意义被忽略了,而对民族尊严的意义被极度放大。一种将比赛成绩与爱国/卖国联系起来的民粹主义情绪因此颇为盛行,在当时属于无人敢挑战的政治正确。那些爱国的球迷不会意识到:自己神圣的爱国主义情绪中,也裹挟着不理性的成分和虚荣心的杂质。在膨胀的民族主义压力之下,诞生了女排和乒乓球这样的英雄幻象,也催生了一个自卑的失败者——中国足球。
  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国足球日后极其畸形极其猥琐的形象非常重要。中国足球日后的种种乱象皆因此而已。尽管事实已经一再证明,中国的人种和文化决定了,中国人玩足球这种强调对抗和团队配合的运动明显没优势,但是强大的民粹主义压力之下,任何决策者都不敢放弃这项“世界{dy}运动”;而实际上,中国足球孱弱的家底,被当成不光彩的阴暗面,刻意隐藏起来。中国体育的蒸蒸日上,让国民的虚荣心越来越强烈。而“败家子”形象的足球,成了民族尊严大合唱之下的众矢之的。每一次耻辱失败之后,主管部门都受到极大的压力,被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平息民怨的成绩来。在这种氛围之下,长远而现实的构思难以出现,即使提出来也无人喝彩。于是剑走偏锋,急功近利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足球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乱政,有那么多的短期行为,都离不开这个大背景。

  赌球不是病根

  2009年年初,新加坡发出红色通缉令请求中国警方协查一名叫王鑫的男子,谁都想不到这件不起眼的小事迅速演变成一场席卷中国足坛的反黑风暴,而南勇和杨一民的落马,标志着以往的运行机制被全面清算,整个足球圈遭受“灭顶之灾”。目前事态还在蔓延之中,那几位民愤极高的前任主席都有被揪出来的可能。案发之时,媒体和球迷没有惋惜和惊愕,反而是一种攻陷巴士底狱后的狂欢,这足以证明:中国足球早已成为人民公敌,这次清算来得太晚了。
  赌球是击垮中国足球的{zh1}一记重拳,但赌球问题绝非中国足球的病根。有很多人认为:解决了赌球问题,中国足球就有望获得新生。这仍然是一种廉价的乐观主义情绪,也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赌球,或者说xx集团出于商业目的操纵比赛,与其说是中国足球溃烂的原因,不如说是畸形的中国足球丧失xxx之后的必然结果之一。赌球之风腐化了中国足球的肌体,极大地降低了职业联赛的公信力,但这些问题仍然属于联赛运行效率的范畴。而事关中国足球的路径选择和生存基本要素的关键性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仅仅靠反赌想让中国足球翻身,也太低估中国足球发展的难度了。
  在国际xx资本进入中国以前,中国没有赌球,但是操纵比赛的事情仍然是屡见不鲜,只不过操纵比赛的主体不是资本,而是权力和关系网络。某一年,北方某省为了将足球打造成一张醒目的足球名片,高官下命令全国11个主场至少要保证10连胜。这是一个连皇马巴萨也未必能保证完成的任务,但是权力的意志之下,没有办不成的蠢事。于是下属到处花钱托关系找路子搞定对手和裁判,终于让高官和球迷满意了。在江湖上,只要你趟过一次混水,以后对同行类似的要求就无法拒绝。于是在各地政府的介入和纵容之下,内幕交易的潜规则遍地开花。
  10年过去了,当年的{jd1}内幕今天早已熟视无睹,在反黑的报道中,挑脚筋、活埋等更加血腥刺激的段子屡见不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俱乐部之间的交易是形成今日联赛大面积赌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足球始终是一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半民间机构,足协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与地方诸侯较量。所以足协对假球黑哨始终抱着息事宁人的消极态度。有时候这种交易会伤害到第三方的利益,让某些俱乐部跳出来作势要揭开内幕,这当然只是以退为进的威胁手段而已。
  2002年中国队出现在世界杯上之后,国际xx集团也开始盯上中国市场。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xx是一个不设防的国度。不但不设防,而且各种默契球和内部交易球给xx公司操纵比赛蒙上了一层xx的保护色。原来俱乐部之间各种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成了xxxx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秘道。一场不正常的比赛,可能既是俱乐部之间的交易,又得到了足协的某种默许,同时也是庄家从中渔利的机会。因为各方都心怀鬼胎,谁也不希望这件事被张扬出去,这氛围之下,对xx公司的渗透根本无从防起。

  举国体制的弃儿

  这个不起眼的决定,是近10年来国足成绩每况愈下的关键性原因。因为俱乐部梯队基本停留在纸上,足球学校的收费让很多有天赋的穷孩子入学无门,这一变更等于给中国足球做了一次绝育手术。从此之后,中国足球的后备人才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到了2009年出现一个年龄段全国只有200多名适龄球员,国际比赛打不过弹丸之地东帝汶的情况。可以说,中国足球在举国体制之下必然会失宠,失宠的代价就是必须为了奥运战略做出牺牲。但是这种牺牲球迷是看不到的,人们只是抱怨国脚的战绩越来越差,而忽略了宏观层面的政策调整对足球造成的深远影响。
  另外,由于地方政府的介入,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地都出现了资本和权力媾和的现象。政府有心发展足球,却没有资金,于是动用了政策招揽企业投资。这种招商足球导致了俱乐部的许多短期行为。如万达、实德等建筑企业投资足球,根本不在乎俱乐部从事足球的经营状况,进入足球圈为的是换取当地政府手中优惠的土地。一旦城市的开发土地消费殆尽,企业就会找一个借口退出中国足球,将俱乐部留给当地政府善后。牟利模式使得中国足球的退出事件层出不穷,俱乐部成了投资商的一次性用具,用完就扔。这样不负责任的企业往往很适应环境活得很滋润,而真正想靠经营足球获得利润的理想主义者却举步维艰,最终被这个恶劣的市场淘汰,重演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经典案例。


郑重声明:资讯 【那些球事_港股顾问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