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改变_雾谷_新浪博客

为什么需要改变?

让我们把视线放到今天的国际国内这个大背景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向现代化转型这个一特殊时期。从许多国家实践来看,这一时期是观念冲突加剧,利益冲突跌宕起伏,群体事件频发的时期。转型期社会的结构松动或解构,是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社会原因;而缺乏合理的诉求或表达渠道,民意缺乏出口,是转型期社会群体事件频发的情境原因。这是社会转型期正常的表现。中央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正是这一转型时期的现实要求。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继续做因循守旧的“灭火器”,还是主动融入时代融入现实做社会转型期的“减压阀”?我们来看媒体不同选择导致的不同结果。

前不久,云南省陆良县发生一起在建煤矿与当地村民因施工引发的纠纷,百余群众与维持秩序的民警发生冲突。纠纷发生后,当地个别媒体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按照惯性思维在稿件中称“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农村恶势力煽动下,围攻煤矿施工人员和公安民警”等等。云南省委宣传部及时发现了新闻报道中这些“刺眼”的用语,当即提请有关媒体予以纠正,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新闻媒体在报道和评价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得随意给群众乱扣“刁民”“恶势力”等帽子,禁用、慎用“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别有用心”“一小撮”等形容词。
  通知发出后,在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上得到了全国网民的支持,云南省委宣传部继去年“躲猫猫”事件后,再一次得到了广泛的赞许和认同。这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新闻宣传中主流媒体需要反思过去那些一成不变的惯性思维,从改进新闻宣传报道方式入手,提升我们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从当前的新闻实践来看,越是采取理性沟通、公开透明报道新闻事件、注重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求并勇于担当社会减压阀的传媒,被受众认可和尊重的程度就越高;而越是保守僵化、官话套话连篇、新闻语态高高在上、节目文化含量低、被动承担“灭火器”的媒体,观众认可度和影响力就越低。

我记得多年前看过一条新闻,报道了在龙川江畔一些垂钓者踩踏草坪等新闻事实,{zh1}我们的记者用“正告这些人。。。”等字眼做结束语。我一直赞同新闻必须有舆论监督的功能,但假如我们的监督对象是老百姓等弱势群体以及他们身上的一些人性弱点而回避真正需要我们去监督的“真空地带”,这样的监督其实是苍白的;我们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喉舌,这样的新闻语态和语言暴力恐怕只会把我们与大众拉得越来越远,最终也将被大众所抛弃。新闻传递的不仅仅是冰冷的事实,更是事实背后的价值观和我们记者的人文情怀。我们舆论监督必须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理性审慎地开展。

最近,人民论坛杂志社在人民论坛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开展了“什么是社会xxx的‘减压阀’”的问卷调查。当问及 “您认为目前哪个渠道xxx地发挥了减压阀的作用”时,67.8%的受访者选择了“网络”,13.0%的受访者选择“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6.0%的受访者选择“公民组织(如消费者权益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工会等)”,只有4.3%的受访者选择了“信访”,另外还有8.9%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将近七成的公众肯定了网络在减压方面的作用,说明网络在表达民意、传达民情方面的重大作用。在云南“躲猫猫”、河南灵宝跨省追捕、杭州飙车案等一系列事件中,网络舆论对事件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草根网民聚合而成的强大力量得以体现,亿万网民成功实现了意见表达、政治参与。网络正在促进一个崭新的执政模式逐步成型,其特征为:公开、互动。

现实表明,传统媒体如果不顺势而上,改革创新宣传报道方式,改变与受众与现实生活的疏离,发出我们主流媒体的声音,我们将面对逐渐被边缘化尴尬结局。

变革是现实要求,在今天,变革也有了现实支撑。楚雄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是宣传与经营分离,事业与产业分离。电视新闻宣传的公益性得到了厘清与回归。彝州广播电视将引来事业与产业比翼双飞,共赢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也为我们新闻宣传改革的现实可能性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创收不再是记者编辑头上的紧箍咒和玻璃罩,“出好作品”将成为编辑记者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怎么改变?路径在哪?

一、树立用价值成就新闻,用新闻价值打造传媒影响力的传播理念。

我们的编辑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中的价值判断,将成为传播行为的主要依据。从而从根本上确立准确,深刻,互动,平等的新闻语态,按照“三贴近”原则来提升我们的舆论引导水平。我们需要为时代主流讴歌,但我们不能只会重复那些单调空洞、任何时候都正确xx的“废话”;我们需要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但不能用鹦鹉学舌,照本宣科的方式去硬塞给我们的观众。

二、打造新媒体,构建电视+网络的新型传播平台

新版楚雄电视网建成后,我们将拥有完整的网络传播阵地。编辑记者也将拥有这两个平台双重身份。对外,电视网是我们拓展延伸新闻宣传报道,强化与观众交流沟通的平台。我们记者编辑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专业技能,人气等将通过网络互动接受观众的检阅;对内,电视网将是我们同事之间,上下沟通交流的通道;我们的新闻线索,编辑思想,考核过程,绩效数据、反馈评价和员工培训等资源将在这个平台上对所有员工公开和共享。

三、重构楚雄电视的新闻节目体系

新闻节目体系是按照新闻节目不同形态,定位(含内容定位,受众定位,风格定位等)构建的传播体系。主要包括新闻资讯(时政、经济、社会新闻、联播性质的综合类等)、新闻评论、新闻调查类、新闻专题类等。我们要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客观分析本土受众收视心理、精准定位栏目节目个性及传播对象,结合本台实际,按照xx化,对象化的传播方式重构节目体系。

四、建立“新闻编辑”大平台,整合新闻资源

依托电视网,构建新闻编辑综合平台。按照记者提供新闻线索——新闻栏目的制片人整理汇集——上报编委会——编委会分析评估新闻线索和价值——值班总编选题确认——选题集成打包上载内部网选题集成系统(公示)——制片人或部门主任确定报道方案——分解任务——编辑记者前后期工作——完成节目播出——考评委质量评估及员工申诉、意见反馈等11个环节重构新闻集约生产流程。通过这样一个流程,建立起整合新闻资源,共享新闻资源,及时反馈情况,强化编辑和记者的通力协作的集约化新闻生产机制。

五、建立新闻节目收视调查数据库

考评委每个月安排专门人员,通过电话调查,随机问卷,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收集不同群体对象的意见建议、评价等信息,获取新闻节目的收视数据,作为栏目评价,节目改版,制片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由考评委定期公布调查情况,客观分析后提出改进意见。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按照保证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性的分配原则,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每个员工的公平性(收入分配)体现在职工福利的一致性;员工基本收入及社会保障;资源共享;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公平等方面。而体现效率管理的绩效考核,将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指标:

{dy}、编辑记者主持等业务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

1提供新闻线索的数量及采用率;新闻作品的质量与数量(质量为主,兼顾数量)

2 传播效果绩效(栏目收视率数据,观众评价等)

3 送省新闻和外宣绩效(采取稿酬收入对等奖励的办法,鼓励员工拓宽外宣报道)

4 创优绩效(获奖等次,奖项等;以证书为依据,当月xx)

5 常规绩效(遵章守纪情况,考勤等)

6 网络传播绩效(网络用稿数量与质量;个人博客更新维护状况;点击率,人气指标,与观众互动情况)

7 学术绩效(在职教育及自学情况;论文发表数量,刊物等级;参与学术活动的情况;调查报告及工作建议采用率等)

8 员工间合作情况(协作能力 团队精神 个人素养等)。

第二,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

1  团队管理绩效(部门选题数量及采用率 节目收视率宣传管理任务完成情况;制度建设情况等)

2  员工评价

团队凝聚力( 活力 个人道德水准等主观指标)

栏目优秀作品数量质量

栏目影响力打造情况

6 与其他部门协作情况

除节目质量考核由考评委统一负责外,部门或栏目员工绩效考核由制片人或主任完成;制片人考核由主管副台长完成;主管副台长绩效考核由台长主导。改变过去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不合理现象。

七、建立起节目评比常态化的业务交流氛围。(业务PK,作品PK活动等)

1 每期节目评比(每期节目质量考核来体现)

2每月英雄榜(每月{zj0}记者、编辑、主持人、管理奖)

3 季度新闻奖(业务作品讲评 学术探讨等)

4 年度首席记者、首席编辑、首席主持奖;新闻宣传管理奖(细节体现人文,灵活性设置激励办法。如女主持美容卡,男记者海南双飞机票;编辑健身卡、管理功臣勋章请局台领导授予管理勋章等等有创意的奖励办法)

借助节目评比常态化活动,{zd0}程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活力,强化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展开竞争的职业理念。

八、团队精神的塑造

“我们都是断了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依偎,才能一起飞翔”。我们要善待每一个人,通过合理公平的制度设计,让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能力差异下的员工都有一个相对公平的发展平台,营造出“合作理解  尊重关爱”的团队和谐文化氛围。未来同事之间的关系将会得到净化,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的氛围会得到制度和文化上的保障。

当然,变革非一蹴而就,它不是雷霆万钧,暴风骤雨式的“革命”,而是一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序渐进的革新。它可能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几年后,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我们今天的选择,当我们重塑起职业的尊严感,感受着因为我们的改革创新所带来和谐与发展,那时我们会欣慰地说:今天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让我们面朝大海,让我们春暖花开。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我们需要改变_雾谷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