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省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基本xx制度等五项医改近期任务为重点,突出抓好医改任务落实,统筹推进其他各项卫生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全力推进医改各项任务落实 1.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出台全省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评办法。实施好年度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落实人均21.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全面完成全省65岁以上老人健康检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和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 2.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规划,做好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规划报审工作,争取中央和省上专项投资,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成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职工全员聘任制改革任务。推进县以上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工作。组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返聘执业医师工作。开展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技术培育项目,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 3.积极推进国家基本xx制度。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国家基本xx制度的实施意见》,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在国家基本xx目录(基层版)的基础上,遴选增补我省基本xx目录。榆林、宝鸡、咸阳、铜川、商洛市五个试点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xx,实行零差率销售。制定基本xx制度实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国家基本xx使用省级监测点,适时将延安、渭南、安康三市纳入试点范围。确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xx配备、使用比例,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基本xx。落实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的补助政策和试行基本xx制度后的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政策。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管理和医护人员基本xx制度执行能力培训。做好基本xx制度与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将基本xx全部纳入报销目录。积极推行政府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集中药品采购和药品“三统一”工作。 4.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基层探索创新。重点加强对宝鸡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子长县创建平价医院改革指导。探索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补偿机制改革,落实政府投入政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制定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推进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和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探索单病种质量管理,施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严格控制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鼓励资源共享,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二、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 1.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改革。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落实乡镇卫生院工作经费和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积极探索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继续实施国家中西部农村卫生能力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认真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省上继续组派54支城市医疗队270名队员对口支援54个国贫、省贫县医院,抓好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工作。 2.实施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积极协调发改委,继续争取中央和省上专项投资,重点抓好中央支持的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做好天津市与宁强、略阳两县对口援建的沟通协调工作。全面完成全省所有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已达标村卫生室的软件建设,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3.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通知》,积极落实各级财政补助政策,做好农民个人缴费宣传,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进一步提高住院和门诊统筹报销比例。继续探索新农合市级统筹试点,规范单病种管理和诊次总额预付模式,扩大门诊统筹试点县至70个。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开展合理xx、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检查,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加快推进全省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启动第二批试点县。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和新农合运行与掌控监测,确保平稳运行。 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服务功能和监督管理 1.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认真落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全省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安排机构建设改造任务45所。督促各地落实配套经费,完成房屋土建、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任务。 3.规范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引导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将预防保健、妇幼卫生、残疾康复等职能逐步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开展社区卫生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和办法及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办法,发挥资金{zd0}效益。全面完成为65岁以上城市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和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4. 完善运行保障机制。督促落实社区卫生人员编制和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探索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公立医院分工合作机制,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推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 四、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1.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实施“疾控卫士”项目,加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2.进一步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继续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大力促进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全面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以县为单位疫苗有效接种率达90%。全力推进“xx麻疹行动计划”,加强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继续做好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艾滋病、性病、结核病、乙型肝炎、出血热、麻风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政策措施,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流动人口中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加强对农民工防治职业病、艾滋病等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职业卫生服务。继续开展地方病防治示范县经验推广,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在农村和社区推进疾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心下移,防病关口前移。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预警预报,积极预防和快速有效处置突发疫情。 3.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推进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体制、法制等“一案三制”工作。强化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卫生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做好设备配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重点抓好甲型H1N1流感、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等重点疾病的防范应对和灾后卫生防病工作,建立疫情监测、分析、预报、预警机制。抓好应对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 4. 规范妇幼保健服务。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增补叶酸、“降消”等项目。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严格《xxxxxx》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实施xxxx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 5.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村镇活动。力争建成3-5个国家卫生县城、1个省级卫生城市、3-5个省级卫生县城,创建一批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五、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 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实施2009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人员培训项目。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农村和社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推进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制定实施能力建设方案,重点加强乡级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改善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开展卫生监督规范年活动,规范卫生监督队伍管理。 2. 强化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落实《陕西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继续深入开展以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为重点的卫生监督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继续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大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xx产品、涉水产品卫生许可工作。强化属地依法监管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 3. 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继续做好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大力查处无证经营行为,重点整顿学校、建筑工地食堂和农家乐以及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的餐饮食品安全。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抓好重点时段、重大活动和重要接待任务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做好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监督处置。 六、以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为核心,加强医政管理 1. 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继续开展十项基础质量达标,重点抓好病案管理和医务人员基础培训达标任务落实和达标工作成果的巩固。全面完成全省医院等级评审。开展临床路径试点管理工作,确定试点单位和试点病种,加强指导评估,积极稳妥推进。启动加强重症医学科、手术xx科、心血管介入科、新生儿科、感染科等五个专科建设,研究探索临床重点专科评价和管理办法。抓好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用血、临床合理用药等四个专业的质量控制工作。 2.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继续落实《关于加强医疗安全的十条意见》,以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抓手,抓好重点部门和重点科室的医疗安全。实行医疗技术项目分类管理。继续落实《xxxx临床应用指导原则》、《xx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临床药师制度和xx不良反应监测等制度。以推广网上预约挂号、开展医院业务流程管理、严格执行核心制度、规范执业行为、创建平安医院等为载体,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3.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和血液管理工作。继续落实全省急救系统“311建设计划”,突出加强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院前急救知识培训、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建设,提高全省急诊急救工作指挥能力和救治水平。继续落实《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等6个制度规范,巩固无偿献血率{bfb}的目标。建立健全以临床用血需求为基准的预约采血管理机制和供血网络建设,实现各中心血站间和血站与医院储血点间联网。抓好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规范化建设,建立临床用血评价制度,规范临床用血行为,大力推进成分用血,保证血液质量和用血安全。 4. 做好其它医政管理工作。完善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强医师执业行为管理。贯彻实施《护士条例》,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深化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开展医政管理人员和医院医务骨干学习培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全省三级医院院长例会和各地二级医院院长例会制度。 七、大力推进中医药强省战略,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安排建设省级中医院2所、市级中医院4所、县级中医院36所。实施“三名”战略,建设5所省级示范中医院、10个省级标准化中医名科和57个“名老中医工作室”。继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23个{gjj}农村中医药特色专科(专病),37个县级中医院急诊科,60个县中医院药房,覆盖全省107个县的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建成1个{gjj}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6个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强化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启动第三期中医院等级评审,开展标准化中药房、中药煎药室建设,做好中医医疗机构及广告的审批管理。继续做好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工作,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重点做好1个{gjj}和6个省级重点研究室、8个三级实验室和1个省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抓好{gjj}第4批、省级第3批师承及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做好10个{gjj}、3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开展500名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和150名中医 八、认真做好卫生科教、干部保健工作 实施2009年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人员培训项目,培训 进一步加强保健基地建设,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做好干部健康体检、日常医疗服务和大型活动、重要会议医疗保障工作。 九、统筹兼顾,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认真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按照《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以全员岗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通知》和9个专业竞赛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充分练兵培训和“三基”训练的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组织开展岗位比武竞赛活动,10月底前全面完成各专业练兵比武活动任务。省卫生厅各竞赛组负责制定本专业岗位技能和服务项目比武竞赛方案、实施细则等。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强化督查落实,弘扬本地区、本单位在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组织开展子长县平价医院运行机制效果、全省公立医院营运与服务成本分析等重大卫生政策研究。加强卫生立法工作,依法做好卫生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核报备工作。 加强卫生对外交流与合作,巩固发展同日本群马县医学交流,继续开展与泰国精神卫生交流合作,做好第30批援苏丹医疗队、第2批援马拉维医疗队、第6批援瓦努阿图医疗队员选派管理。继续实施中德临床医学交流项目,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合作项目。 科学编制陕西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卫生人才发展、卫生应急、疾病防控、中医药事业发展、农村基本卫生保健、护理事业发展、食品安全和职业病防治等有关规划。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行卫生政务公开和医院院务公开,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深入开展卫生信息宣传,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卫生改革发展氛围。 加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推进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总结推广医德考评试点单位经验,继续深入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和学会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zh1}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卫生行政部门要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际,坚持工作重心下沉,强化基层责任,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解决改革中的困难和突出问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加强监督指导,总结推广实践经验;善于沟通协调,形成共同推动工作的合力,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