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款很好玩的软件--MMSSTV1.11中文版..1

BA1SS / 王传善

 

    MMSSTV是由日本 HAMJE3HHT 所开发的,并由 JA7UDE 翻译成英文。CRSAHAM软件光盘收录的是2002年发布的新版本 Version 1.06 这个 SSTV 软件有一些和其他软件不同的特点:

● 它是一个真正的免费软件,使用时xx不需要交费和注册登记。

● 它能够适用的 SSTV 模式很多,除了常用的 SCOTTIEMARTINROBOT…等模式外,它还适用于其他许多极少用,或仅在试验阶段的 SSTV 模式。当然,这个特点并不重要,因为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 它能很容易地自动xx调整频率,纠正图象斜度。

● 它本身带有通信日志,便于记录。

    下面对 MMSSTV 有关安装,设置,使用的一些主要问题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计算机系统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95, 98, 98SE, ME, NT, 2000, XP

    声卡: 16-bit 11025Hz 22050Hz;双工或单工

    显示卡: 最少256 ({zh0}16-bit 24-bit 彩色)

    内存: 32MB 或更多

    CPU 100 MHz 以上

    近来,收到一些HAM的来信,说是对 SSTV 感兴趣,在CRSA 发行的HAM软件光盘中看到有MMSSTV免费软件,打算试用。但是因为对于SSTV 缺乏经验,并且对该软件的英文说明不能xx理解,因而在设置和试用时发生困难;希望能给以帮助云云。其实,在CRSAHAM’s CQ 2002年{dy}期上,已经有BA7AE写的一篇“试谈MMSSTV”文章,介绍了这个软件的安装和设置方法。可能是该文写得太简要了,对一些新入门的朋友来说仍然不易掌握要领。为此,我在这里再写一篇,对MMSSTV的参数设置和初步使用方法做些稍微详细一点的补充和说明,以供参考。

计算机和收发机的连接

    MMSSTV 的收发都是通过声卡,可以把收发机的音频输出端(喇叭或耳机)用屏蔽线连接到计算机声卡输入端(Mic-in Line-in),声卡的输出连接到收发机的音频输入端(AFSK 或话筒Mic-in;连接时{zh0}都串接一个0.1微法的陶瓷电容器。假如是用收发机的话筒端输入时,为避免信号太强起见,应该加入一个分压电路,或用电位器分压。手动控制SSTV的收发是很不方便的,所以{zh0}用计算机控制收发机的PTT,办法是从计算机的通信串口COM-1 COM-2 RTS 端(九脚插口的第7脚)引出控制信号,插入一个NPN型晶体管以控制PTT。连接介面的线路示意图如下

    必须说明一点:根据计算机的音频输入是接Line-in,或是接Mic-in,声卡的设置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办法是;用鼠标双击在计算机窗口右下角的小喇叭图标,打开声卡的窗口。选“选项”,在拉出的菜单中再选“属性”,又再选“录音”,然后按“确定”。此时会打开录音窗口。在这个窗口中,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用(打钩)Microphone Line。如选错了,就不能接收SSTV的信号。我认为用Line-in 比较好,灵敏度已经足够了,而且可以把 Mic 端留作其他用途。

MMSSTV 软件的安装和设置

   MMSSTV 软件的安装和一般软件的安装相同,没有什么特殊。只要双击该软件的安装图标,然后依照其引导的步骤进行安装即可。

    安装完毕以后,应该仔细阅读它的帮助文件,MMSSTV Help MMSSTV Txt Help。两个文件内容基本一样,但文件格式不同,前者有图片,更易理解。后者讲得更有条理,系统性好些。为了帮助一些对SSTV 不熟悉的火腿们很快能初步设置完毕,开始操作起见,在下面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可以按照下列的办法进行设置:

    打开MMSSTV,就可以看到它的主窗口,如图二。该窗口实际上有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收发SSTV操作用的;下半部分是备发送的图象索引库,以便选用。上部分的左半边是SSTV的收发窗口。和其他许多SSTV软件的收发窗口不同;MMSSTV 的收发窗口是合用同一个,用窗口顶部的按钮选择切换显示,而其他如 W95SSTVCHROMAPIX 等都是分别用两个窗口,同时显示接收图象和备用发送图象。主窗口的右上部分是收到信号的强度和频谱显示,以及通信记录。主窗口的上部中间一列是SSTV的模式;列出了所有用的SSTV模式,可以选用。主窗口的模样如图二。

    先做SSTV 的主要参数设置。在主窗口的左上方{dy}行按钮中,选取 Option 按钮,拉出一个菜单,在菜单中选取 Setup MMSSTV,打开一个新窗口。这是设置SSTV 所有主要参数的地方,共有 RXTX Misc 三页。先打开RX 那页。在左半页上部,暂选 Zero cross det, 它下面各项可以用软件自动显示的数字,不必更动。中间部分,可暂选 Polynomial ; Auto start 一项选 VIS or Sync。下面选 Lower 窗口的右面从上到下选:Broad, Auto stop, Auto restart, Auto resync, RAM 等几项,其他可暂不选。这样的最初参数设置,可使SSTV信号接收比较容易。但在今后使用熟悉后可以自己试验改变设置参数,按照自己的需要而{zh1}确定。

    RX 页设置完后,打开TX 页设置发送的参数。首先设置 PTT。在左上角的PORT项,根据自己使用计算机的通信串口是 COM 1,还是 COM 2 或其他而定,不能设错了串口号码,否则发射机无法控制。在这个之下,选 Exclusive lock, 再下面选 Tx BPF, Tap可选 24。再下面 Tune button Frequency可选1750 Hz, Time length 可选 25 sec 之间。然后在右面顶部填上你自己的电台呼号,VOX tone StandardLoop back 项选 offCWID 项暂选 off

    完成 TX 页设置后要进行 Misc 页的设置。建议在开始时这页原来软件的起始数字都不要改动,这对SSTV收发性能不会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 Clock 的频率,是十分重要的,其规定频率是11025Hz。因为计算机上的声卡频率会有一定的误差,需要调整。但这只能在以后进行,开始仍应暂保留其原来的数字。但是这一页上的 System Font 项可以按照你的希望现在进行调整,可以选定字型和字体大小。

    以上三页设置完后,要按右下角的 OK钮使其保存,否则将前功尽弃。

    这样,我们完成了SSTV的设置。在 Option的菜单中还有 Setup Logging ,用以做Log 的设置,这里不作介绍了。因为这和SSTV的接收与发送无关,有可能你不一定想使用它。需要时请阅读 MMSSTV Log Help 文件。

收发SSTV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收发SSTV之前,我们还要在主窗口上做一些工作:

    先选用SSTV的模式。在主窗口中间那一列的 Rx Mode 中,建议选 Auto; 因为虽然列出的SSTV 模式很多,而实际应用的也只有少数几种。如,美国,日本用得最多的是Scottie 1, 而欧洲各国通用的是 Martin 1, 其他模式有时也用,但相对较少。我们接收对方信号时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模式(除非是事先约定好),因此{zh0}选 Auto,使它能够自动选用收到信号的正确的模式。

    其次,需要把发送出去的SSTV图片预先做好一批,并把它们的缩微图形存放在主窗口下部的图片索引中。方法是;在图片索引的一个空白小方块中,用鼠标右键单击,出现一个菜单,选;Load from file 项,找到并选取你做好的图片文件,点击“打开”,出现图片后再点击 OK,图片索引的空白小方块中即有了那张图片。关于图片索引还需要补充一点;它实际上有两个可切换的页面,一个是图象,另一个是模板。二者分别存入不同的图片,图二上面所显出的是模板的样子,打开MMSSTV时它会给你一些予存的模板供参考。这两部分的图象可以在发送窗口或样板窗口进行合成为一个的。办法如下:

    在TX窗口下端左起第三个小按钮(有“ABC”三个小字母)按下时,能自动把Template窗口中的图形显示到TX窗口中来。另外,在Template窗口上用右键点击,拉出菜单中选 Show TX Picture, 就可以使TX窗口中的图形自动显示在Template窗口。做了上面两步工作之后,就可以把两个窗口自动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有很大方便;只要用鼠标左键把索引中的图片和选中的样板先后拖放到接收发送窗口中去,它们就自动合为一个了。这种做法非常方便于快速改变你需要发送的图象。在Template 窗口下方,按 T 按钮,然后在窗口内合适地方点击,就会出现一个填写文字的窗口,将你需要写的文字键入,如对方呼号,RST等。选Template窗口下方的其他按钮,还可以做另外的一些操作,如转贴图片,放大缩小等,详细请阅MMSSTV帮助文件,或者自己经几次探索试验,也就可以明白了。Template窗口的{zh1}图象都会自动显示在TX窗口里。要xxTXTemplate窗口中的图象时可以在窗口按鼠标右键,在拉出菜单中选 Delete 即可


郑重声明:资讯 【介绍一款很好玩的软件--MMSSTV1.11中文版..1】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