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加工业在中国的发展与未来

马铃薯加工业在中国的发展与未来

中国农机研究院薯类工程技术中心    刘文秀

一、 概述

    马铃薯加工业涵盖了马铃薯的繁殖、培育、种植、中间和终端产品加工的全过程及其配套设备的生产。商品薯的生产是马铃薯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铃薯的生产加工在中国处在起步且蓬勃发展阶段,它是随着中国经济、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肩而进、在跳跃式发展中形成的新兴行业。该行业自80 年代以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进入90 年代以后,其平均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20%。产值、产量逐年增加。通过对中国马铃薯加工业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会乐观地看到,我国马铃薯加工业将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行业,其市场未来将是巨大的。

二、 马铃薯的生产对加工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马铃薯加工特别是油炸马铃薯加工是一种看似简单,实则涵盖了生物、油脂化工、热工等多项高新技术的项目。长期以来,人们对产品的认识只局限在加工上,没将马铃薯的良种培育和种植与马铃薯加工结合起来。实际生产中,马铃薯原料往往是生产优质马铃薯制品的关键因素,其品质特征会对马铃薯加工的预处理、加工工艺、设备、包装、贮存、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产生影响。据有关专家介绍,原料对产品品质(特别是油炸制品)的影响力可达50-70%。世界各大公司为获得{zg}的经济效益、生产率和{zj0}的品质,对马铃薯块茎的大小、形状及成份均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要求,这种标准仅靠简单的农作培育是无法完成的。

    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相对集中、具备多功能用途的作物和工业原料。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5 年统计,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488.35 万公顷,产量7346.15 万吨,排在世界{dy}位。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省、市、县建立了马铃薯脱毒中心和培育基地。据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统计,截至2005 年底,我国共培植、引进和选育出马铃薯品种200 多个。其中市场比较热门的有30 余种,即有鲜食高产型,又有加工用的诸如大西洋、夏坡蒂、斯诺顿、克新、布尔斑克等优良品种。但就整个种植业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主要表现在:

(1)种植面积大、单产量低。如表一所示种植面积是美国的11 倍,德国的18 倍,法国、荷兰、英国的32 倍,而单产仅为英国、美国、荷兰、法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2)总产量高但适合加工的品种单一、量少,且种薯质量不高、商品薯大小不齐。

(3)加工用薯种植基地分散,难以形成加工所需用量,还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现代化大生产,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如速冻薯条、油炸薯片、马铃薯全粉等的发展。

(4) 马铃薯产地多为较贫穷地区,加工业比较落后,许多深加工多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异地加工,自然加大加工成本。

(5)社会现代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和需要与我国现行的农村实行农户承包制的矛盾,难以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加工用商品薯,终端产品质量自然产生了差距。同时,在种植、中耕及收获方面基本还是人工方式为主,收获的马铃薯20%都有伤痕,不宜保存。加之,运输和贮存技术不足,没有专用的运输设备及完整成熟的工业贮存体系,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全年所需,且每年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就有15%的马铃薯烂掉,再次加大了生产加工成本。

表一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情况(FAO2005 年统计)

国家

收获面积

(1000 公顷)

总产量

(1000 吨)

单产

(千克/公顷)

人均产量

(公斤)

食品消费数量

(1000 吨)

英国

137.40

5961.00

43384.30

100

6842.62

美国

438.93

19090.75

43493.80

64

16399.34

荷兰

156.00

6777.00

43442.30

417

1472.83

法国

158.13

6680.82

42249.70

111

3880.64

德国

276.90

11624.20

41979.80

141

6120.08

意大利

69.91

1753.53

25081.90

31

2310.59

巴西

142.22

3130.17

22009.50

17

2679.87

中国

4883.50

73461.50

15042.80

56

52882.74

俄xx

3070.51

37279.82

12141.20

262

20442.26

    正是马铃薯生产、商品薯供应的影响,造成了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规模不大、发展速度还不理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质量不高、价格不低(尽管种植成本很低)、竞争力不强、我国产品难寻的局面,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大发展。所以说,没有完整的原料生产、供应体系、充足合格的原料就没有我国的马铃薯家工业。

三、 马铃薯加工业在中国的发展

    在马铃薯产品加工、生产方面,代表我国马铃薯加工技术水平的是薯类淀粉及其制品加工、马铃薯膨化小食品加工、油炸鲜马铃薯片以及今年发展起来的全粉和速冻马铃薯条加工,但从表二可以看到,我国加工总量只占马铃薯总产量的5.5%左右,也看到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表二 主要国家马铃薯产量及加工比重(2005 年)

    在加工设备方面,我国对马铃薯加工设备的生产、开发起步较晚,水平较低。 大规模的开发是在 90 年代,随着我国各项技术的引进,许多研究和生产单位开发了各类马铃薯加工机械和设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农机研究院承担的国家计委“九五”攻关项目,成功研制了国内急需的速冻马铃薯条生产线、颗粒和雪花全粉生产线、油炸薯片成套设备、大型滚筒干燥机(GT20/40 型)、小时处理30 吨马铃薯的淀粉刨丝机(挫磨机)、全旋流分离设备以及江苏宜兴的大型气流干燥机、江苏东台的双滚筒干燥机、郑州粮院、内蒙古的分离设备、广东汕头、济南的膨化小食品设备等,它们代表了我国当前马铃薯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奠定了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基础。由此,推动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经济亮度。

1、马铃薯淀粉加工业

表三    国内主要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一览表

产区

企 业

生产线

设备厂家

生产能力

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条

瑞典、荷兰

8万吨

呼和浩特华欧淀粉制品有限公司

2 条

瑞典

1.6 万吨

内蒙古科鑫源集团有限公司

6 条

国产

5 万吨

内蒙古龙的马铃薯有限公司

1 条

荷兰

1 万吨

内蒙古飞马食品有限公司

3 条

国产

2 万吨

河北围场双九淀粉公司

1 条

荷兰

1 万吨

山西古陵山淀粉有限公司

1 条

国产

1 万吨

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条

俄罗斯

6 千吨

山西雪龙淀粉有限公司

2 条

国产

1 万吨

西

青海威斯顿生物工程公司

2 条

荷兰、国产

2万吨

甘肃兴达淀粉工业有限公司

2 条

荷兰、国产

2万吨

甘肃腾胜集团淀粉公司

1 条

荷兰

1 万吨

甘肃祁连雪淀粉工贸有限公司

2 条

国产

1.5 万吨

甘肃金大地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

3 条

国产

1.5 万吨

甘肃晨雪淀粉有限公司

1 条

国产

6 千吨

甘肃凯龙淀粉有限公司

2 条

荷兰、波兰

1.5 万吨

宁夏佳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 条

波兰、国产

3万吨

宁夏福宁广业有限公司

3 条

波兰、国产

1.5 万吨

宁夏瑞丰马铃薯制品有限公司

2 条

波兰、国产

1万吨

宁夏国联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

2 条

波兰、国产

1万吨

陕西新田源集团公司

1 条

荷兰

6 千吨

新疆雪龙淀粉有限公司

1 条

国产

6 千吨

黑龙江北大荒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

2 条

荷兰

3 万吨

黑龙江沃华马铃薯制品有限公司

1 条

荷兰

1 万吨

黑龙江大兴安岭丽雪精淀粉公司

2 条

荷兰

2 万吨

黑龙江雪花淀粉集团有限公司

2 条

国产

1.5 万吨

黑龙江如意淀粉食品有限公司

1 条

国产

6 千吨

黑龙江碧港淀粉有限公司

2 条

国产

1 万吨

吉林长春金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 条

荷兰

2 万吨

内蒙古大雁鹤声薯业有限公司

1 条

荷兰

1 万吨

内蒙古民生淀粉有限公司

1 条

国产

6 千吨

西

云南润凯实业有限公司

2 条

荷兰

3 万吨

云南昭阳威力淀粉有限公司

3 条

波兰、国产

2 万吨

云南华业有限责任公司

2 条

国产

1 万吨

四川必喜食品有限公司

1 条

国产

1 万吨

    全球马铃薯淀粉生产及市场,以欧洲为主,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产量每年在180——200 万吨之间。而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2000 年我国马铃薯精制淀粉产量不足9 万吨,但2006 年就超过了30 万吨,增幅在35%以上(不含二级以下)。目前国内较为成型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厂有五十多家,其主要加工企业见表三。

    90 年代中、后期,我国相继自行研制开发了大型淀粉生产线所需的清洗机、去石机、刨丝机(挫磨机)、离心分离机、旋流分离站、真空脱水机、大型气流干燥机以及各类变性淀粉加工设备。其中,刨丝机(挫磨机)的线速度已达90 米/秒,提高了淀粉的游离率和提取率,已逐渐形成了我国马铃薯淀粉加工技术、设备的框架和体系。这些设备已能满足年产万吨规模(每小时原料处理量30 吨)淀粉厂的生产能力要求,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在加工工艺上,现已广泛采用的封闭、逆流洗涤(鲜薯洗涤、浆渣分离、淀粉洗涤等) 工艺技术,新式、高效分离技术,以及近年应用的模型显示控制技术、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LC 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对淀粉乳的低流密度、洗水量、细胞液的排放量及排放质量、离心筛选洗水压力的高低、洗水量的大小、洗涤效果的好坏、整个管网系统的物料平衡、淀粉成品水分高低的自动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淀粉质量,有效地降低了工艺过程用水量。同时,淀粉提取率也由原来的不足80%提高到90%以上,比传统工艺提高了10%以上;同时,国内进口设备厂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也对引进设备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和提高,有的厂家单线年生产能力已接近2.5 万吨,淀粉白度、提取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就淀粉生产整个系统而言,我国现有淀粉及其深加工设备与荷兰等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基础技术、原料供应、交通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目前马铃薯淀粉设备单线{zd0}产量只有年产1 万吨(30 吨/小时原料处理量)的规模,工作系统的控制还是靠人工监测仪表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应用的都是万吨以上的设备,各道工序质量控制主要依靠计算机的中央监控。这样既保证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其次是软件方面,对整条生产线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旋流分离站、刨丝机(挫磨机)、加工用水和物料的充分利用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深刻认识。生产中在淀粉提取率、白度要低于荷兰等国先进技术2-3 个百分点,废水的产生和水的污染也比较严重。

    全球变性淀粉生产近二三十年发展非常迅速,已能够加工出 2000 多种产品。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由于性能稳定,被广泛地运用于食品、医药、精细化工、饲料加工、石油钻探、纺织、造纸等工业中。我国形成工业化生产变性淀粉仅有10 多年的历史,总体上讲,企业规模偏小,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不高,专用产品少,缺乏产品标准,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一些价格昂贵、xx的产品还靠进口。随着我国食品、纺织、制药、精细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变性淀粉未来必有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郑重声明:资讯 【马铃薯加工业在中国的发展与未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