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中国中部{zj0}投资城市之一
        2007年8月18日,历时5个月,先后百万人次参与,涉及中部88个省辖市,中国中部城市{dy}榜——中部{zj0}投资城市正式揭榜。宜昌、漯河、芜湖、新乡、岳阳、商丘、阜阳、鄂州、运城、赣州等10个省辖市获得“中部{zj0}投资城市”荣誉。
  
  中部{zj0}投资城市推介活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经济视点报》联合新浪招商频道等主流媒体、xx机构共同举办的。活动旨在以专业、科学、xx的视角,xxx、多层次对中部城市进行审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中部投资城市的魅力和个性,阐释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和品格,树立招商与资本转化的品牌和榜样,在全球叫响“中部城市”。
  
  中部崛起,谁主沉浮?在巨大的多重机遇面前,宜昌奋力一搏
  
  奔腾的长江水,冲出三峡后,从没有如此的惊奇和欢畅。宜昌,迎来了{zj0}发展机遇期。展开地图,人们发现:地处长江中上游交界点的宜昌市,水、电、交通、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齐全,周边地区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具备建设大型现代化工业基地的诸多有利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和三峡工程建设带来了双重机遇,湖北省同时把宜昌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基地。力争“十一五”期末形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基本框架,实现建成世界{zd0}的水电基地、初步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和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努力走在中西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上至宜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至各级干部群众,对宜昌的发展满怀自信,决心冲刺中部城市的高地,进入排头兵阵营。
  
  坚持工业强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工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构建上下游产品配套、产业集中度高、集聚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工业体系。全市工业发展的新思路逐渐清晰:以长江为轴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上起城区南津关,下至枝城大桥,打造“沿江工业经济走廊”。如果说,得天独厚的三峡是大自然馈赠给宜昌的特殊礼物,那么,正在崛起的南津关至宜都沿江工业经济走廊,则是宜昌人民亲手描绘的新型工业化的靓丽画卷。
  
  机遇在前,宜昌犹如一个沉睡已久的巨人,突然跃起,开始奋力一搏。
  
  市场大“巢”,凤栖良枝。宜昌磁石般地吸引着投资者目光
  
  随着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已成为中国的热点城市,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zd0}水电能源的中心,内陆经济发展的中转港口,海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的聚集地,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工业城市。
  
  2004年7月12日,是一个注定要浓墨重彩写进宜昌历史的日子,在这天召开的全市城区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市委、市政府宣布了一个战略决策:宜昌开发区和猇亭开发区合并,新组建的宜昌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管理体制。“一区多园”建设以来,无论是猇亭园区还是东山园区,项目建设都进行得如火如荼。黑旋风科技园、新洋丰建成投产;三新磷化TCP、上海欧达机电设备制造、宜化96万吨复合肥等项目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宜昌开发区将功能定位为创新型、现代化科技新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开发区升级为{gjj}高新区的实际,是一次新的提升。
  
  “三峡开发、呼应汉渝、沿江突破、协调发展”正成为400万宜昌人的共同行动。宜都、夷陵、枝江、当阳等县市(区)也加大工业园区建设,以良好的环境吸引投资者,打造项目、资金投资的“洼地”。“世界水电之都”和“中国动力心脏”的特殊魅力,磁石般地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娃哈哈、汇源、均瑶等40多家xxxx落户宜昌。投资60亿元的南玻多晶硅项目、投资80亿元的首钢高磷铁矿开发项目相继落户宜昌。与此同时,宜化、枝江酒业、稻花香、兴发、安琪等本土企业神奇般的崛起。这些本土和外来的xxxx和xx,成为带动宜昌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软硬”兼施,构筑平台。万商云集宜昌,项目起飞
  
  中国20个最适合开设工厂的城市;中国百佳投资城市;浙商(省外)xx{zj0}投资城市。“独特的资源优势+{zj0}的投资环境”是宜昌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公式,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来充分放大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地打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将利用外资、外资出口、招商引资等作为考核党政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并以“一票否决”的魄力,与各地方和部门的党政领导签订目标责任制。从2001年起,市政府每年还拿出200多万元,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的地方和企业予以奖励。
  
  一方面努力改善“硬环境”,加强载体建设,提高项目吸纳力和承载力。沿江大道全线贯通,城东大道加速建设,城市功能迅速提升,对城区的原猇亭、东山两个开发区进行了合并,“一区多园”,每年投资5亿元专门用于城区配套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改善“软环境”。从2002年起,全市各级政府均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环境投诉督察中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
  
  为了更有利于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宜昌市一直致力于简化办事程序,实行首接联办制,推广并联审批制,行政能力和服务效率取得了极大提高。同时,宜昌坚持定期组织公开评议行风和组织外来客商评议环境活动,形成了环境督察长效机制。海关也实行了24小时预约通关制,出口货物通关时间缩短为平均每票0.29个工作日,“大通关”的环境在宜昌初步形成。
  
  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20.9亿元,同比增长15%,连续第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市完成区域财政总收入164.35亿元,增长1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57亿元,增长30%,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二位。5年来,全市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268个,总投资468亿元,有143个项目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巨擘在手,谁与争锋?“保姆式”服务再助宜昌弯道超越
  
  “宜昌(台北)投资恳谈会”;“湖北台湾周”;“三峡·宜昌环渤海湾地区(北京)投资恳谈会”……投资160亿元的三峡全通涂镀板项目、投资22亿元的宜昌万达广场、投资20亿元的华祥物流项目、投资20亿元的龙盘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纷纷落户……宜昌风头正劲,硕果累累,魅力尽现。
  
  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对招商引资工作产生严重冲击,宜昌市一度出现投资者观望、一些外来投资企业减产、部分签约项目爽约、少数在建项目建设速度放缓等严峻形势。宜昌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扩大开放和扩大内需两手抓,强化“企业家老大”的观念,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全力推进招商项目建设。“点对点”,坚持大员上阵直接与企业家对话,帮助外商坚定信心。面对金融危机,宜昌市委、市政府把引进项目促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进行了专题部署,市委书记郭有明、市长李乐成多次到上海、广州等地招商,每次都亲自主持投洽会,并经常深入招商企业,直接与大客商对话,与企业家一起分析形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重塑外来投资者信心。市分管领导多次召开招商项目建设形势分析会,协调各方,为企业及时解难。全市各县市区领导和招商部门干部,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项目制度,做到了每个招商企业和项目都有一名县处级和科级干部联系帮扶的制度。“线连线”,以产业招商为龙头,通过以商招商延伸产业链。宜昌市依托优势资源,以化工、化工箔及电子、水泥及建材、多晶硅及光伏产业、食品饮料及医药等为支柱,以有实力的本土企业为依托,以引进大型企业为龙头,通过亲商、安商促进以商招商,实现了引进一个大项目,带动一批小项目落户的目的,既为企业提供产业配套,又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片连片”,以改善软环境为抓手,建立了市县区联动招商机制,营造全市上下支持项目建设的氛围。宜昌水陆空交通环境日益改善,海关、检验检疫、外管、边防等口岸查验部门和市直相关单位提供了优质服务。宜昌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体制,做到各县市区共享“深圳工业园”品牌和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全市投资环境,促进了企业发展。市政府全力支持金融企业发展,主动帮助金融单位收欠,打造了信用宜昌品牌,也使各银行可以安心放贷。在金融危机中,各县市区纷纷出台鼓励招商引资、支持项目建设的政策和办法,并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增加了企业资金流量。
  
  2009年,宜昌市再获“中国{zj0}粤商投资城市”殊荣。
  
  不平凡的2009年,宜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逆势再创新高。市统计局{zx1}出炉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健康、快速的增长态势,共完成投资750.27亿元,同比增长43.3%,增幅为近十年来{zg}水平。
  
  2009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86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24%。全年在建重点招商项目385个,投资总额720亿元,协议引进外来资金30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5%。全年实际到位外来资金2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6.5%。
  
  投资160亿元的三峡全通涂镀板项目,是宜昌{zd0}招商引资项目。在去年8月31日的试车成功现场,三峡全通涂镀板总顾问梁士臣说,宜昌用实际行动表达出“说得好、做得好、做得比说得更好”的承诺,创造了令人信服的“宜昌速度”。
  
  今年1月15日,在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城区企业家联谊活动中,市委书记郭有明、市长李乐成等领导与30余名企业家共叙友情,共谋发展。郭有明表示,要牢固树立“产业{dy}、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按照“依法依规、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优质服务”的要求,为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企业家关心不干预、宽容不苛求,力争把宜昌建成中西部地区企业家最向往、最受尊重、感觉{zh0}的城市。


郑重声明:资讯 【宜昌:中国中部{zj0}投资城市之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