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一(99天)_我们曾经生活居住的家园_百度空间

1、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混凝土:1.0×10-5~1.5×10-5;钢:1.2×10-5);

2、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a、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根据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即温度为20士3℃、相对湿度≥90%以上),经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加荷速度为每秒0.2~0.3N/mm2)进行抗压试验,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极限值。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12级:C7.5、C10、C1 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符号中C表示混凝土,C后面的数字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为N/mm 2。

b、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亦称为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中取长宽比大于3的正方形棱柱体试块,根据轴心抗压强度f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 的对比结果,可得轴心抗压强度的平均值、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c、抗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抗拉强度取棱柱体100×100×500(mm)的试件,沿试块轴线两端预埋钢筋通过对钢筋施加拉力使试件受拉,试件破坏时的平均拉应力即为轴心抗拉强度,根据试验和统计结果,轴心抗拉强度的平均值 t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取决于水泥石(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形成水泥石)的强度和水泥石与骨料间的粘结强度。

  (a)立方体抗压强度规定为强度基本代表值,其他强度均可根据它换算而得;

  (b)立方体抗压强度只有标准值,而无设计值;

  (c)从上述4个强度值中,可以看出  f cu,k   > f cmk > f ck > f tk ;

  2.混凝土强度的设计值:将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即=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的材料分项系数 γ c =1.35;

  3、弯曲抗压强度标准值: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如梁)和偏心受压构件(如柱),其截面上压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处于非均匀受压应力状态下的强度。

  4、混凝土的变形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另一类与受力无关,称为体积变形。

  5、对于一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弹性模量Ec是一定值;

  6、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徐变:

  a)水灰比大,徐变大;水泥用量多,徐变越大;
  (b)养护条件好,混凝土工作环境湿度大,徐变越小;
  (c)水泥和骨料的质量好、级配好,徐变越小;
  (d)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越早,徐变越大;
  (e)加荷前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徐变越小;
  (f)构件的尺寸越大,体表比(即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越大,徐变越小。

  通常在前6个月可完成最终徐变量的70%~80%, 在{dy}年内可完成90%左右,其余部分在后续几年中完成。

  7、混凝土的收缩与膨胀: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体积会收缩,在水中结硬体积要膨胀。

  影响收缩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a)水泥标号越高、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大;
  (b)骨料的弹性模量大,收缩越小;
  (c)养护条件好,在硬结和使用过程中周围环境湿度大,收缩越小;
  (d)混凝土振捣密实,收缩越小;
  (e)构件的体表比越大,收缩越小。
  收缩变形在开始阶段发展较快,2周可完成全部收缩量的25%,1个月约完成50%,3个月后增长缓慢。

  8、混凝土材料的选用: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2)当采用Ⅱ级钢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当采用Ⅲ级钢筋及对承受重复荷载的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当采用碳索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9、钢筋的种类及其力学性能:柔性钢筋又包括钢筋和钢丝两类。

  钢筋按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钢筋的品种分为碳素钢和普通低合金钢。
  碳索钢按其含碳量的多少,分为低碳钢(含碳<0.25%)、
               中碳钢(含碳0.25%~0.6%)
               高碳钢(含碳0.6%~1.4%)。

  低碳钢强度低但塑性好,称为软钢,有明显屈服点。

  高碳钢强度高但塑性、可焊性差.称为硬钢,无明显屈服点。

  普通低合金钢,除了含有碳素钢的元素外,又加入了少量的合金元素,如锰、硅、矾、钛等,大部分低合金钢属于软钢

  钢筋按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热轧钢筋、冷拉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热处理钢筋、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钢绞线等。

  对热轧钢筋,按其强度分为Ⅰ、Ⅱ、Ⅲ、Ⅳ级四种,分别用符号O、O、O、O来表示。

  钢筋级别越大强度越高,但塑性越低。

  Ⅰ级钢为普通碳索钢筋,Ⅱ、Ⅲ、Ⅳ级钢筋均为普通低合金钢。

  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有4个:

  a、屈服强度:对于软钢,取下屈服点c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对无明显屈服点的硬钢,设计上通常取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假想的屈服点,称为条件屈服强度,用σ 0.2来表示。对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σ 0.2 ,规范统一取0.8倍极限抗拉强度。

  b、极限抗拉强度:对于软钢,取应力应变曲线中的{zg}点e为极限抗拉强度;对于硬钢,规范规定,将应力-应变曲线的{zg}点作为强度标准值的依据。

  c、伸长率:伸长率是衡量钢筋塑性性能的一个指称。用δ表示。

  伸长率分别为σ5、σ10、σ100,标距越短,平均残余应变越大。因此,—般σ5>σ10>σ100。

  伸长率大,钢筋塑性性能好,拉断前有明显的预兆。  

  d、冷弯性能:冷弯试验是检验钢筋塑性的另一种方法。

  伸长率一般不能反映钢筋的脆化倾向,而冷弯性能可间接地反映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内在质量。冷弯试验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弯心直径D和冷弯角度α。。

  冷弯试验合格的标准为在规定的D和α下冷弯后的钢筋无裂纹,鳞落或断裂现象。

  上述的4项指标中,对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均须进行测定;

          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则只测定后3项。  

  钢筋强度的标准值:钢筋强度标准值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钢筋强度的设计值:将受拉钢筋的强度标准值/钢材的材料分项系数后即得受拉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热轧Ⅰ、Ⅱ、Ⅲ级钢筋的材料分项系数由可靠度分析确定;其他钢筋根据工程经验校准确定;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a.由于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的摩擦力;
  b.由于混凝土颗粒的化学作用产生的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胶合力;
 c.由于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




郑重声明:资讯 【钢筋混凝土结构一(99天)_我们曾经生活居住的家园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