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 高原雄鹰博客- 普海军- 和讯博客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 [原创 2010-01-18 11:18:18]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

一. 解释下列词语

1. 文献  历史上的各种文字资料或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又叫典籍,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上资料。(按内容分为: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民族文献、政治文献、方志文献、语言文字文献,科技文献。村代上著,可分为古典文献

 2. 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是根据一定的意图(目的),辑录各门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供人们查索的一种特殊工具书。类书是辑录古籍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等,按类或按韵加以编排,以供人们检索或征引的一种工具书。(起源于三国魏文帝时的)《皇览》---类书始祖。现存较早而又较完整的一部类书是唐虞世南的《北堂书钞》。

3. 帛书写在绢帛等丝织品上的书叫帛书。是我国早期图书文献的一种主要形式,盛行于春秋战国。

4. 古典文献:所谓古典文献,主要是指先秦至辛亥革命期间所产生的各种不同载体、不同文字文献的总称。在这众多的文献中,古籍图书数量{zd0},是古典文献的主体。在古籍图书中,又以汉语言文字文献最多,所以,古典文献主要研究和讨论汉语言古籍文献的有关问题。

 5.四部分类法 是指我国历史上对文献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它将文献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大部,每部再分若干大类。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对古典文献分类的主要方法。

6.经折装: 经折装是唐代末年出现的一种装帧方式。它是把一幅长长的卷子向左右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其前后各加上一硬纸作为封面,这样就可以从头至尾翻阅,比卷轴装翻阅起来就方便多了。

7.蝴蝶装:蝴蝶装简称蝶装,它是把每张印好的书叶,以有字的一7面为准,面对面地折齐。集数叶为一叠。然后在书叶背面(无字的一面)版心的地方用浆糊逐叶粘连,再用一张硬厚整纸对折粘于书脊作为前后封面,再把上下左三边余幅裁齐,就完成了整个装帧过程。展书阅读时,中间是版心,两边是文字,犹如蝴蝶展翅,故名之曰蝴蝶装。

 8.句子索引: 所谓句子索引,就是把一部或多部文献中的所有句子都摘录出来,注明出处,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检索的索引。

9.索引:是把一部或多部文献中的具体内容(人名、地名、书名、字、词、句等)摘录出来,注明出处,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考的文献。

10.鱼尾:在书页中缝,像鱼尾的标记,用以间隔文字,俗称鱼尾。 

11.政书:记载历代王朝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史籍。把这类史书称作政书,是清代修《四库全书》时才开始的。政书中,有把古今制度联系起来讲的,有把某一朝制度分类编纂的,有把当时制定的原文件汇集成册的,还有专讲某一部分的档案书籍。

 12.金镶玉:旧书重新装订,加入衬纸后,倘遇原书的天地头(上下两端),后脑过小,不可再加切裁的情况下,须用镶衬的方法来保护它。其法:普通用连史纸作衬纸,另在上下两端及后脑镶出半寸左右的白边,镶出的部分,仍需再衬,以防装成之后,高低不平,然后用刀切齐,则整旧如新了。这种镶衬法在我国南方称之为“袍套装”,也叫“惜古衬”,(含有爱惜古书的意思);在北方则称之为金镶玉。因为原书纸旧,色黄似金,衬纸崭新,洁白如玉的缘故。

二. 填空

1. 归纳起来,文献的载体形态一共有四种,即:印刷型、声像型、缩微型、和机读型。

2. 我国对古籍图书的分类,一般采取四部分类法,即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_四大部。

3. 我国古代常说的“四书”是《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_等四种古籍图书的合称,而“五经”则是《周易》、  《尚书》、  《诗经》、  《礼》、  《春秋》等五种古籍图书的合称。

4. 活字印刷是我国宋  代 毕升   发明的,他当时用的是  泥  活字印书。。

5. 《四库全书》修成后,一共抄写了七部,分别收藏在_文渊阁、文源阁、  文津阁、  文溯阁、文汇阁、  文澜阁、  文宗阁 等七个藏书楼中。

6. 古籍的著作方式主要有撰、 注、编、辑、修、纂_等六种方式。

7. 《十三经》是:《周易》、 《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图书的总称。

8. 我国古代古籍的装帧方式主要有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六种。

9.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皇朝(清)续文献通考》等10种书的合称。

10. 宋初四大书指的是《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文苑英华》等四部书。

11. 利用计算机在网上搜索古文献资料,目前可用的搜索引擎主要有Google、Sina(新浪)、Yahoo(雅虎)、Sohu(搜狐)等。

三.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四库全书》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图书?该书是哪个朝代、哪个帝王时修成的?总纂官是谁?

《四库全书》是一部大型古籍丛书。该书是清代乾隆年间修纂而成,本书的总纂官是纪昀。

2. “开成石经”是哪个朝代刻成的?包括哪些经书?该石经现藏何处?

“开成石经”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刻成,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部儒家经典。“开成石经”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3. 目前,衡量一部古籍是否为善本书,主要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目前,衡量一部古籍是否为善本书,主要应从这部古籍的历史文物型、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等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4. 请写出目前最有影响的两部提要式古籍目录的书名来。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5. 宋浙本与明初刻本在字体、版式、印刷用纸、装幀方式方面有何不同?

(1)宋浙本在字体、版式、印刷用纸、装幀方式方面主要有以下特征:

1)刻书多用欧体字,即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体。字体瘦劲,书写字画认真不苟;

2)浙本版心多白口,绝大多数是单黑鱼尾,双鱼尾者较少。书名、卷次在上鱼尾下方,常用简称,鱼尾上方有时记本页字数,版心下方则记页次;

3)绝大多数为左右双边,四周双边者极少,无书耳,无牌记;

4)版心下多记刻工姓名,有的姓、名皆录,有的只刻姓或名字的简称,有的还在姓名下刻一个“刊”字。

5)印书多用白麻纸或黄麻纸,纸的帘纹比较宽,约占两指大小,宋刻后印本就不具备这种特点;

6)大多数为蝴蝶装,南宋末年也有用包背装的。

(2)明初期刻本在字体、版式、印刷用纸、装幀方式方面主要有以下特征:

1)赵体字(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字体)。

2)黑口,也有花鱼尾。3)印书绝大多数用白绵纸,也有用黄绵纸的,后印本也有用竹纸的。4)包背装或线装。

6. 类书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1)查考词藻典故和诗词文句的出处;(2)查考史实和事物掌故、图像;(3)辑佚和校勘古籍;(4)具有专门资料索引的功用。

7. 清代内府刻书机构的名称是什么?曾用木活字排印过哪部古籍丛书?

答:清代内府刻书机构是武英殿。曾用木活字排印过《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8. 怎样鉴别活字本?

根据活字本所具有的以下主要特征鉴定古籍是否为活字本。

(1)版面不平,字画浓淡不匀;

(2)字体歪斜(清代活字本已经基本改正这一缺点);

(3)无断版现象;

(4)上下字绝不交叉;

(5)有的字偶尔有倒排、横排现象;

(6)除个别图书外,一般版框四角不连接,鱼尾和左右行线不连接。

9. 查考古籍内容主要可通过那两条途径?

 (1)利用提要式古籍目录;(2)利用辞典、百科全书。

四. 论述题

1. 试论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的学科,研究古代文献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讲,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1)古典文献的基本构成,即古典文献本身。诸如古典文献的积聚与散佚、载体与形式、部类与体式等。

(2)古典文献整理的内容与方法。①求真:运用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方法,保持真实性、完整性②整序:通过目录、类书,索引等各种工具书编签,为研究提供方便。③释读:即通过标点、注释、今释等进行解释,准确理解原文。

(3)古典文献整理的历史(文献学边)。研究古典文献产xx展的历史,研究、整理的历史概况总结经验与成果,为整理研究提供借鉴。

2. 陈垣先生总结的进行古籍校勘的四种方法是什么?请分别加以叙述;并请试论学好《版本目录学》对于做好古籍校勘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陈垣先生总结的校勘古籍的四种方法及其含义为:

(1)对校:陈垣先生在“校法四例”中说:“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它校法。”进行对校,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广辑异本,并在广辑异本的基础上明确该书一共都有哪些版本,其以何本为善。这就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古典目录学知识,掌握古典文献检索的业务技能。

(2)本校:陈垣先生在“校法四例”中说:“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

(3)他校: 陈垣先生在“校法四例”中说:“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利用他校法亦须掌握版本目录学知识,选择较好的版本,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4)理校: 陈垣先生在“校法四例”中说:“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故{zg}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

3. 试论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现实意义

。(1)首先,学习古典文献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整理古籍,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最起码的一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因此,整理古籍,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仅作标点,注释,校勘,训诂还不够,要有今译,争取更多的人能看懂。
(2)其次,学习古典文献学是专业学习的需要。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古代历史和哲学的人来说,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的一门基础课。由于在学习中要涉及大量的文献典籍,因此,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以便使自己在学习中能顺利地找到材料,正确地运用材料,进而分析批判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所成就。

4. 试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读书治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3461种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这些书籍基本上包括了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从篇幅上说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巨制,从学术史上看也是具有相当价值的著作。《总目》是对中国十八世纪以前的学术大总结。是我们了解掌握清乾隆以前重要古籍概况的极有用的工具书,《总目》的序,类,提要,剖析学术源流,是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门径与价梯。在分类学方面,《总目》集古籍四分法之大成,对后世的古籍图书分类影响深远。

5. 试述狭义古籍图书的主要特征。

(1)其外在形式一般为线装(同时包括卷子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等); 

(2)其制成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用古代传统的印制方法而印制出来的,同时包括古写本; 

(3)其内容基本上是封建社会的著作,用古代汉语写成。 

(4)从时代上来分,主要是汉—清末的著作。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 高原雄鹰博客- 普海军-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