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的探究教案(王桂枝)_笨鸟飞飞_新浪博客

氢氧化钠的探究教案(王桂枝)

2010-03-23 11:04:01 阅读49 评论0 字号:

 

教学设想:

本课围绕氢氧化钠固体或溶液变质的问题,引导学生派生出“它是否变质?变成了什么的物质?如何检验烧碱固体或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如果变质,如何将杂质除去?如果变质,变质的程度是多少?”通过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锻炼。

教学目标:

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的认识,并且可以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学会一些除杂的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验探究的能力。   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方法:创设情境、兴趣引导、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把一瓶敞口放置了几天的NaOH展示给学生观察,观察完后学生对这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①这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了?如果变质了,变成了什么物质?怎么检验是否变质?②这瓶NaOH固体是否全部变质了?③如果未全部变质,如何除去杂质得到较纯净的NaOH?④如果变质,变质程度是多少?

探究过程:

问题一:这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如果变质了,变成了什么物质?怎么检验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这瓶NaOH固体已经变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NaOH固体易潮解,然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即2NaOH+CO2== Na2CO3+H2O)

设计实验:因为变质后生成了Na2CO3,所以是否变质关键就是是否含有Na2CO3。根据Na2CO3和NaOH的性质区别,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试剂来加以鉴别。

完成实验:

 

分析总结:从实验现象上分析固体变质生成了碳酸钠,所以氢氧化钠变质了。

实验情景:将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配成溶液后,滴入少量稀盐酸,并没有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小红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帮她想想问题的所在。

问题二:如果变质,那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由于只是放置了一段时间,有可能是部分变质也可能是全部变质。

设计实验:碳酸钠溶液是呈碱性的,不管有没有变质,溶液都呈碱性,所以不可以用酚酞。因此,要检验有氢氧化钠,必须先除去碳酸钠,如果溶液还显碱性,那么肯定是含氢氧化钠。但是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碱性的物质,否则就不能确定是氢氧化钠使得溶液呈碱性。

完成实验:

 

分析总结:根据滴加无色的酚酞是否变红,得出其中是否含有NaOH,从而确定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问题三:某变质的NaOH固体中含Na2CO3,如何除去NaOH固体中的Na2CO3? 

设计实验:由于NaOH和Na2CO3在组成上的不同,可加某种试剂除去其中的CO32-即可。除杂不能引进新的阴离子,所以一般采用可溶性碱溶液。

完成实验:

 

问题四:NaOH固体变质了多少,即变质程度。

设计实验:甲组同学:称取16.40g样品,放入足量的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

乙组同学:称取16.4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

【解决问题】

(1)乙组同学判断石灰水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Ca:40 C:12  O:16   H:1  Na:23)

拓展应用

1: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13.3克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渐滴加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关系如右图所示。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m(CO2)/g 

 

2.2

 

                                                             

        25     50     75   m(盐酸)/g        

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

[继续探究]计算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

[发现问题] 根据“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对照图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发现: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常用BaCl2溶液来检验CO32-的存在。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氢氧化钠的探究教案(王桂枝)_笨鸟飞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