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冰川退缩速度惊人甘肃人工增雨急救

引“天上”之水 哺祁连冰川

太古千年留积雪,边城一带拥祁连。祁连山冰川是河西走廊富饶的源泉,它的冰雪消长已成为我国北方生态变化的晴雨表。然而,全球气温上升,,生态环境恶化,祁连山冰川体积也受到影响正在渐渐缩减,本报在今年7月曾以《祁连冰雪忧思录》为题对此进行过专题报道。
  
为了千里河西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气象专家们积极行动起来,7月12日-8月31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中科院北京大气所、甘肃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单位的30名专家学者汇聚我省张掖市民乐县丰乐乡,共同进行祁连山人工增雨(雪)科学试验。
  
人工增雨(雪)哺育祁连冰川

“实行人工增雨(雪)可以增加祁连山区积雪量,哺育冰川,从而遏制冰川缩减势头。同时,,还可以增加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改善河西以及我省的生态环境。”8月13日,,本报记者来到设在民乐县丰乐乡何庄小学的试验基地,甘肃省人影办副主任陈添宇正在一台监测仪器前记录着一组组数据,他告诉记者,根据在祁连山区人工增雨实验所得出的初步结论,利用人工增雨?雪?作业,可有效利用祁连山区空中云水资源,每年可为河西走廊一带内陆河流域增加10%至15%的降水,每年可增加降水3.7亿-7.4亿立方米。
  
储水量能抵两个三峡水库

从乌鞘岭到安西柳园,千里河西走廊由西到东被库姆塔格、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着、蚕食着,整个地区的降雨量远低于蒸发量,{wy}的水源就是祁连山冰川雪峰。祁连山长900-1000公里,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其中5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6座。山中共有冰川3066条,总面积2062.7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高原冰川。该冰川储水量达1145亿立方米,其融水为河西走廊绿洲生成水源基础,有专家进行过计算,祁连山所有的冰川储水量相当于两个多三峡水库的蓄水量。
  
局部地区雪线上升惊人

作为甘肃省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冰川融水比上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预计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将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22.5米。河西走廊主要水源就是祁连山冰川和积雪,祁连山冰川冰雪融化成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的源头,年径流量72.6亿立方米,是维系河西440万人民、750万头牲畜、70万顷耕地、几百个工矿企业的命脉所在,也是河西走廊经济文化繁荣的基本保证。根据气象部门的卫星遥感资料对比分析,2007年1月29日与2006年1月31日相比,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减少了6.5%,中段减少了8.7%,西段减少了18.6%。
  
冰川退缩引起国家重视

祁连山冰川退缩现象严重影响了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国家有关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从7月12日开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中科院北京大气所、甘肃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单位的30位专家来到民乐县丰乐乡何庄,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进行祁连山地形云结构的探测试验。没有运输设备,科研人员依靠人力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架设了自动气象站,布设12通道微波辐射仪、滴谱仪、无人驾驶小飞机、TDR01测雨雷达、探空及雨滴谱取样、云粒子、云凝结核等多种探测设备,获得了祁连山地形云综合探测观测的{dy}手资料,为以后开展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便于对祁连山地形云整体结构和变化的探测研究,祁连山南侧的青海祁连县也同时开展探测试验。
  
为我省人工增雨{zj0}地区

气象仪器监测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作用,祁连山区中年{zd0}降水量达800毫米,是河西走廊平原地带降水量的4-16倍,。根据测算,祁连山区的空中水汽资源极其丰富,但水汽总输送量中只有15%左右形成降水,其余的水汽越界而过。这些丰富的山区空中水汽在地形抬升、迎风坡较多、气温较低等共同作用下,容易形成有效的增雨云系,是我省全年人工增雨(雪)作业的{zj0}地区。冬季人工增雪将加大祁连山区冰雪蓄积,其融化产生的径流可有效调节补充少雨季节的用水。(来源:兰州晨报)


相关的主题文章:


郑重声明:资讯 【祁连山冰川退缩速度惊人甘肃人工增雨急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