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饮食装备
我军饮食装备

  饮食装备是xx在平时训练、演习和战时逐行饮食保障任务的重要保障手段。我军饮食装备研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上级首长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发展迅速,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在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全体饮食装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军饮食装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本形成了以炊事车为主体较完整的野战饮食装备体系,且已在一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我军战场饮食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80年代以前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饮食装备只有一些简单的炊事器材。我军最早的炊事车是1952年开始研制的,1960-1962年研制了野战马拉炊事车、废气炊事车,1966-1970年试制了干粮加工车和面包车,76-77年又研制了几台新的炊事车。

  52年的炊事车

  52年的炊事车是一个单轴拖车,可以用汽车牵引,也可用马拉。车内设备包括大小锅灶各1个,380公斤容量的水箱1个,炊具箱、物料箱11件,大锅、菜锅、平锅等各种锅若干口,另有汽车牵引架、修理工具等。该车总重1.5吨。该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用汽车牵引,也可用马拉,机动性好,而且不占用卡车,成本也不高;二是烧媒烧柴燃料费用较低,基本上能保证一个连队的热食供应。不足之处是车比较重,车体比较大,马拉有困难。另外,车上设备布置前轻后重,战争条件下易翻车。而且散烟不良、无保温设备,锅无密封,行车漏水。

  60年的马拉炊事车

 

马拉式炊事车

  野战马拉炊事车是由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给养研究所炊事机械研究室于1960年下半年开始研制的。整个研究于1962年初完成。适用于步兵分队(连队)的伙食单位使用。所有炊事设备和附属设备均装在马拉车底盘上。炊事设备包括带菜锅的立式锅炉一台、蒸箱二个;附属设备包括手摇吸水泵和手摇鼓风机各一台、汤桶一套、煤箱一只及工具箱二只。该车做好150人的米饭(包括菜)一般需2个小时;做好150馒头(包括菜)一般需1.5小时。使用该炊事车需炊事员三名。一名烧火(兼驮手);一名负责淘米;一名负责切菜炖菜。马拉车的特点:一是车轻,用马拉,可走一般乡村土路。二是用锅炉、蒸箱做饭,烧煤烧饭。存在问题是:①做饭时间长,主要由做饭方法本身和蒸箱某些结构不合理造成的。②机动性不能适应步兵连队的需要。马拉不能爬山、穿林等。③手摇水泵不能保证冬季供水,蒸箱下部易积水,米饭撒入蒸箱后不易清出,以致腐烂变臭。

 

  
废气炊事车

  废气炊事车是利用汽车发动机废气余热做饭的炊事车的研究工作。该研究由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车辆所和军需所共同负责。整个研究始于1960年7月,于1962年10月结束。该车底盘为解放10,驾驶室不改,车厢是工程车式的。两侧各有三个可摇起的玻璃窗,右侧有四扇可上下撑起的壁。后门两扇。车厢内中央部分设有两个底板下箱可贮存不怕潮的蔬菜等物。车厢后部两侧各有一个吊箱,其中一个放煤柴,另一个放工具。车厢骨架是焊制的合形梁,外蒙以0.5及0.75m/m的白铁皮,内衬3-5层胶合板,顶蓬夹层中填以旧棉絮绝热,顶蓬上开两个天窗,装6个12伏灯泡。车厢内部尺寸:长3650×宽2300×高1850毫米;车厢外形尺寸:长3750×宽2430×2050毫米。车厢总重850公斤。车内设备包括1个卧式锅炉、1个立式锅炉炒菜锅组、1个蒸桶、1个手摇水泵、1个冷却系循环水热交换器、1个贮水箱、1个手摇鼓风机,此外还有炊具箱、粮食箱、冷藏箱等。该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利用废气余热在行车中做饭是xx可以的,但要求90分钟内做好100-150人的饭菜是不现实的。但利用该立式锅炉组烧煤、柴可以保证90分钟内做好100-150人的饭菜。而单利用余热在柏油路上,平均车速为35公里/小时,110分钟内可以做好100人的饭菜。②利用发动机冷却系循环水的热交换器是可取的。③利用蒸汽做饭的方法是可取的。④车辆结构型式基本符合炊事车用途,行车时通风好,静止时右壁可撑起,工作条件尚可。不足之处是:①采用卧式锅炉之后再采用立式锅炉利用废气的途径是错误的,因为立式锅炉热效率低(53.5%),结构复杂,重量大,只用卧式锅炉便可以了。②废气管道的保温层不但痛肿而且保温效果差,排气歧管到三通伐的球头连接机械不好。③余热利用锅炉的腐蚀问题。锅炉使用之后,长时间放置不用,便会很快腐蚀。④利用余热做饭只有在行车时才是合理的,在汽车停止时发动发动机做饭是很浪费的,在专用的炊事车上,只考虑利用废气的余热做饭,现实意义不大。这是由于有时车的移动距离不大,热量有限,不能满足炊事车的需要。

  干粮车和面包车

  (1)干粮车

  该车由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与食品工程设计院联合研制的。车型为由解放30改装的汽车大修工程车车厢。车内设备包括炒粉机、搅拌机、压块机、包装机等生产压缩干粮的成套设备。每天可生产2500-3000斤压缩干粮。该车是装备团以上单位的,用于解决战时的野战口粮。该车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所加工的干粮体积小,耐贮藏。但操作技术较复杂,易出故障,而且车体积较重,设备也较重。

  (2)面包车

  1969-70年由沈阳、xx与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联合研制的。其车型由解放10改装。(车盘降低,并且在上面加一个工程车式的车厢。)内装制作面包的烤箱、醒箱、面案、手摇泵等设备。以沈阳xx面包车为例,每小时可烤80斤面的面包。在烤箱下部还可以蒸馒头、做米饭、烧开水等。烧柴油,配一个喷灯式柴油燃烧器。柴油燃烧器点火时可用汽油蒸汽(0.5气压)预热。全车6人操作,每小时耗油4公斤。

  77炊事车

 

77式炊事车

 

  77炊事车由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于1977年在广州xx7431工厂试制的。该车用东风240改装,即在原车厢上增加一个金属壳棚,车厢两侧及前后挡共装9块左右可拉动的玻璃窗,两扇车门设在车后,为全开式。改装后整车总重6.1吨(包括全部炊事设备总重778公斤)。整车外形尺寸为6218×2255×3100毫米,内部尺寸为3400×2000×1790毫米。车厢顶距地面{zg}处3100毫米,内外蒙1毫米厚铝板,中间夹层用25毫米厚硬泡沫塑料填充隔热保温,两侧车壁各有890×660毫米可左右拉动的玻璃窗三个,前车壁有950×420毫米可左右拉动的玻璃窗一个,后车壁是由两扇门和原车厢挡板组成,每扇门有一个940×660毫米玻璃窗。停车做饭时,可将后挡板放平,增长车地板长度450毫米,并设有简易折叠梯。行车时将后挡板关闭。该车基本保持了原车的越野性能。1小时内可做好150人饭菜,只能指米饭和普通炖菜(每人每餐按七两米和五两菜计算)。蒸馒头若要蒸105斤面粉则需要65-70分钟左右。行车做饭需预先将米饭淘好,将菜切好,下米时也需停车进行。

    二、80年代

  80年代初,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先后研制成功了80-营用炊事车、83型炊事车和83型面包加工车,同时进行了饮水保障车、主副食半成品加工车的探索性研究。

  80-炊事车

  是供营一级伙食单位野战条件下做饭用。80-炊事车由一辆主车(牵引车)和一辆双轴挂车组成。挂车重量不超过3.6 吨,其中底盘和车厢不超过2.3吨。该车在1小时内可做好400人的饭菜。每餐一饭一菜,不包括烧汤和烧开水时间。主食(米饭、馒头)每人每餐按6两计算,菜类按每人每餐3-5两计算。和面、做馒头、切菜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操作人员为7人(不包括司机和给养员)。

  83型炊事车

  83-小型炊事车由一辆单轴双轮挂车组成。全套炊事设备安装在挂车上。不配专用改装牵引车,使用时可用解放CA10B型载重汽车牵引,也可用其他车辆拖挂。该车配有帐篷一顶,行军状态时,帐篷当作盖布,挂车行车高度1.5米;展开作业时,盖可作帐篷,面积为6平方米,工作状态高度为2.15米。

 

 

83型炊事车闭合与展开

  80-野战活动厨房

  根据1979年自卫反击作战军需工作经验,考虑到连队在前沿,单独起伙的条件差。因此,考虑将伙食单位集中到营比较合适一些。把一个营的炊具和炊事员集中到一起配备专门的给养辎重车辆运输。在没有装备面包车、炊事车之前,要改革现有炊事工具,在营一级装备野战厨房。野战活动厨房就是以连为单位装备野战厨具,由营统一组织做饭。80-野战活动厨房包括野战炊具、热食前送工具和附属设备三个部分。其主要战术技术指标是:以当时连用野战炊具为主,再增加一些必要的炊具,组成野战活动厨房。厨具要配套,热食要前送;全套厨具集中起来可以营为单位起伙,分散开来也能以连为单位做饭,热食前送袋容量45-50市斤,能盛装米饭、馒头、汤菜等,便于拿取,容易清洗。保温性能要求装入85℃的热食,在-20℃条件下,经1小时,热食保持不低于40℃。活动炊事帐篷、活动炊事桌轻便、坚固,便于展开和收拢。野炊灶和手摇鼓风机配合能烧柴煤。炊具袋放置小炊具方便拿取,不易丢失。

  83型面包加工车

  83型面包加工车由两辆解放CA-30越野汽车和两辆双轴四轮挂车组成。该车在海拔3500米以下地区,环境湿度为-30-35℃范围内均可使用。该车在有风(6级)、雨(中雨)和雪的情况下均能正常作业。该车需操作人员8人,可连续生产,平均每小时可生产100-200公斤面粉的面包(折合面包150-190公斤)。该车有一定的越野机动性。拖挂时{zd0}车速60公里/小时,{zd0}爬坡度15度,最小转弯半径10米,改装后的主车全重8.4吨,醒发挂车3.1吨,烤炉挂车3.45吨。工作状态占地面积为10×15(米)。

  84-面包加工车组

  84面包加工车组是由一台东风EQ-240越野汽车牵引的半挂列车和一台东风EQ-240越野运输汽车及一台50千瓦单轴电站挂车所组成。半挂列车为面包加工车。越野运输车为保障车。电站挂车为电源车。这一车组在野战条件下可构成一个流动性的小型面包加工厂。该车组在生产面包时,选用了快速发酵工艺。生产周期缩短为2个小时。可以连续生产。平均每小时生产105-125千克面包。一昼夜可生产2.3-2.7吨面包。每班由7-8人操作。

  三、90年代

  进入90年代,我军的饮食装备又向高性能和系列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先后研制成功了CG90型炊事车、XCM93面包加工车、S91炊事车、饮水保障车、班用野战炊具和新一代的汽油炉等装备,并为xx装备了食品冷藏车、食品保温车和舰艇饮食保障车,使我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装备体系。

  CG90型炊事车

  CG90型炊事车是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与PWO公司合作研制的新型炊事车。是以制作中餐为主,中西餐结合的连用炊事车,能满足野战条件下的各种战术要求。该车外形尺寸为1879×1870×1840毫米(长×宽×高)(长度不包括牵引杆、高度是指行车状态)。悬挂系统为扭力轴悬挂。牵引杆高度可在530-1050毫米范围内调整。刹车系统有撞击刹、手刹、牵引杆脱钩刹等三种刹车方式,能有效保证刹车安全可靠地工作。离去角和接近角均为20度。使用该车1小时内做好150人份的饭(蒸馒头的时间适当延长),以及相应的菜和汤。在一般的雨、雪、风情况下均能正常工作。整车总质量不超过2000公斤。燃料以烧柴油为主,也能烧汽油(换用汽油炉)。

  S91炊事车与XCT97炊事拖车

 

我军S91炊事车(展开和闭合)

  S91炊事车是我军研制的第二代炊事车,是83型炊事车的替代产品。该车{zd0}拖行时速80千米,拖行转弯半径与牵引车相同,涉水深度可达500毫米。整车重量2000千克,整车外型长4080毫米(含牵引杆),宽2290毫米,高2500毫米,最小离地间隙320毫米。牵引高度可调,能用国产东风系列、解放系列运输车及其它运输车牵引,适于铁路平车、大型运输机以及xx现装备的运输车、越野运输车装载运输,还可用直升机空运。使用对象主要供连或相当于连队建制分队使用。一般情况下,4人1小时内可做好150人的饭菜。                    

 

  XCT97炊事拖车

  XCT97炊事拖车为单轴双轮挂车,主要由挂车底盘、帐篷、软事设备、炉具及配套设备构成。车长3.43米,宽2.2米,高2.4米。分高原型和平原型两种车型。高原型总重为1850千克,采用压力方锅做饭,可满足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使用;平原型总重为1800千克,采用常压方锅做饭,可满足海拔4500米以下地区使用。这两种车型均适用于连队或相当于连建制的小分队在野外条件下加工热食使用。4人操作1小时内即可做好150人符合连队战时食物供应定量标准的饭菜,可用xx列装的运输车辆牵引或装载,也可由运输机空运或直升机吊运。

  XCM93-面包加工车

  XCM93-面包加工车是我军研制的第二代面包加工车,是在83型面包加工车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该车采用了比较先进的半拖挂车型,以东风EQ-240汽车为牵引车。在面包加工设备上,把醒发烘烤两个设备合二为一,简化了和面机等六种设备结构,减轻了重量,减少了体积。在自动传递机构上,既注意了科学性、可靠性,又考虑到尽量简单实用。在面包加工工艺方面,采用快速发酵工艺,从和面开始,在2.5小时内能生产出首炉面包。7-8人操作,平均每小时能生产90公斤面粉的面包。

  四、21世纪初

  自行式炊事车

  自行式炊事车是针对装甲、导弹xx及高原、严寒地区xx的饮食保障特点而研制的。该装备主要编配营或相当于营级建制的伙食单位。自行式炊事车越野性能好,行进间可进行炊事作业,适合高机动化作战xx的饮食保障。

  (1)主要性能

  自行式炊事车具有蒸、煮、炒、煎、炸等炊事功能,可加工米饭、馒头等主食,烹制各种副食,并能携带制作一日餐主副食所需的水、原材料及足够的燃料。每小时可加工完成330人份符合战时食物供应定量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饭菜。车内提供主副食加工设备和部分食品加工机械,具备洗菜、切菜、和面、冷藏等功能。加工完成的饭菜可进行分餐、分发。在驻车状态下,炊事员可以在车上完成全部炊事作业;在等级公路行车状态下(车速不大于40千米/小时),可借助驾驶室内的监控、操作系统进行米饭和炖菜类的制作。

  (2)结构特点

  自行式炊事车采用车风EQ2102二类底盘改装的大板厢式车结构,厢体采用CX45后勤通用厢式车。车上炊事设备主要包括主食灶、副食灶、和面机、切菜机、冷冻储物柜、排油烟机、储物吊柜、调理台等。

  (3)技术特点

  在驻车作业时,既可使用主车自发电系统,也可采用外接供电;行进间作业时,采用另一套独立的供电系统。燃烧器采用可烧柴油的利雅路轻油燃烧器,该车操作人员5人。

  用介质蓄能和高效保温技术,使装备具有蓄能保温,延时回放,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特点。

  创新了内锅式分屉蒸煮技术。针对大锅制作米饭难的特点,创新了内锅式分屉蒸煮技术,加工出的米饭xx了夹生和糊锅现象,口感好。

自行式炊事车行进状态

自行式炊事车展开状态

    野战主食加工车

 

野战主食加工车

  (1)基本性能

 

  野战主食加工车是由越野底盘改装而成的方舱式主车,车长7.7米,宽2.5米,高3.4米,整车整备总质量10.7吨。可以加工馒头、米饭、发面饼等,6人操作每小时可完成900人份符合战时饮食标准的主食。适用于-25℃至+35℃的各种气候条件和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主要装备陆军建制团(旅)生活服务中心和相当于团(旅)后勤的xx及海、空军场站,供战时或平时执行紧急任务时使用。

  (2)主要结构

  野战主食加工车主要由车辆加工设备和附属设备三部分组成。车辆部分包括底盘和方舱。底盘采用EQ2102标准越野底盘。方舱为总后CX45型系列扩展式厢体,两侧扩展,后侧设门。加工设备包括和面机、馒头机、压片机、饼铛、蒸箱、铝制锅炉等。附属设备有自发电系统、帐篷、水箱、水泵、软体水缸、暖风机等。

  (3)技术特点

  野战主食加工车的研制成功,首次实现了在野战条件下制作多品种主食的机械化。其主要技术特点:
研制的程控导热油饼铛,可任意选择烙制温度,双面加热,大大减轻了野战条件下炊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设计的配电系统,既能使用主车自发电,又可外接电源,使主食加工车能够在野外和营区条件下使用。
研制的双侧面扩展方舱,操作简便,4人2分钟即可完成全部展开和撤收工作,展开后面积扩展至原来的2.5倍,大大改善了野战主食加工车的操作环境,而且平整无沟槽。  

  XCT97A-炊事挂车

 

XCT97A-炊事挂车收拢状态

XCT97A-炊事挂车展开状态

  XCT97A-炊事挂车是我军列装的第二代炊事拖车(XCT97-炊事拖车)的改型车,是列入我军后勤装备体制的重点装备。

 

  (1)结构及用途

  XCT97A-炊事挂车整车整备质量不大于2吨,适用于-25℃~42℃的各种气候条件和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使用,具有煎、炸、烙、蒸、煮、炒等功能。主要用于加工馒头、米饭等主食及炖、炒菜等副食,4人操作1小时可完成150人份的饭菜。

  (2)结构特点

  XCT97A-炊事挂车主要由挂车底盘、帐篷、炊事设备和附属设备组成。

  ①挂车底盘
    由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行驶系统、前导轮和支撑腿五个部分组成。底盘采用扭力轴悬挂系统,使整车结构紧凑,并降低了操作灶台高度,实现了地面操作;牵引高度可调,适应各种车辆牵引;双调节臂使齿关节啮合更加可靠;采用惯性制动,不需要特殊调整,可与各种主车制动同步。

  ②帐篷
    主要由帐篷骨架、顶篷、围篷、支撑、备胎包以及锁紧装置等部分组成。围篷包内装有围篷、门帘、白色衬布、地桩袋等。XCT97A-炊事挂车采用随体全开式伞形结构帐篷。伞形结构展开后,加挂围篷,就成

为蒙古包式的帐篷。它的突出特点是展开撤收迅速,具有防晒、防雨雪、挡风、外形美观等特点。

 

  ③炊事设备
    包括主食加工设备和副食加工设备。
    主食加工设备主要由锅盖、锅身、内锅、蒸盘、灶膛和两用支座组成。主要用于加工米饭,也可以加工馒头、饺子、面条、稀粥等。特点是采用内浸式方法加工米饭,确保加工米饭的质量。副食加工设备为两套圆形锅灶,安装在挂车的前半部,主要由锅盖、圆锅、灶膛等组成。用于加工副食,可炒、煮、炖、炸等。

  ④附属设备
    包括布水缸、工具箱、打气筒等。 

 

净水车

面食加工车

 

  XCX01-40型野战被装洗涤车  

  XCX01-40型野战被装洗涤车是由东风汽车公司6吨平头柴油越野底盘改装而成的厢式方舱主车,主要构成为运载车、上装设备两大部分组成。整车的总质量为11000千克,{zg}车速为90千米/小时,适合急造军路、等级公路和坚实地面上行驶。适用铁路、船舶的运载。

  XCX01-40型野战被装洗涤车集洗涤、烘干、xx、污水净化和废水回收于一体,平战结合,军地两用。该车填补了国内移动洗涤专用车空白,机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为我军提供新的后勤保障手段,对加速我军后勤装备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郑重声明:资讯 【我军饮食装备】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