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部曲之二:快速提高成绩的目的就是把知识学会。 关于学会有两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学会?学会的标准是什么? 怎么能在考试的时候准确地考出结果?怎么能在工作生活中很快学会并且发挥出自己{zh0}的水平? 这些问题看似不那么重要,但请跟着我一点点分析完了,你就知道这个问题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可以说,只要明白了上面的问题并能够依照来实行的话,每个孩子,只要他不是天生的大脑有问题,都可以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 这两个问题给出了学习每个知识的检验标准,试想如果学习到什么程度没有个标准,也就是说,所有的学习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就会由于不知道是不是学会了,浪费很多时间不断重复已经学会的知识,而且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有一个检验指标,不能指导学习过程,使学习过程科学化。问题不明确就会走很多冤枉路,这种事情非常普遍。 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自以为很明确问题是什么了,但事实上不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且不止是知识不够不足的人,很多世界xx的研究人士也会犯这种错误。 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都在研究制造晶体管的原料——锗,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在做一个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如何将锗提炼得更纯。 日本新力公司的 后来在一次讨论中,他们重新考虑这个研究的问题,我们到底要研究什么? 经过反思,他们认识到他们原先对问题的定位不够准确,他们把问题局限在如何将锗提炼得更纯这一点上,但真正的问题是:让锗在晶体管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制造出更好的晶体管。 问题一旦明确了,他们的工作就容易进行了。他们去掉原来的前提,而另辟新途,既然提纯很难,那么可不可以添加一些杂质来达到目的? 于是他们有意地一点一点添加杂质,研究晶体管随着杂质的增加,性能发生的变化,终于他们发现:在将锗的纯度降到原来的一半时,晶体管的性能最理想。 这项发明一举轰动世界, 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想赶紧往前走,赶紧找出答案,但经常忽略问题本身。我们应该从界定问题开始,首先搞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 我们接下来就要详细分析上面提到的问题。 学会有三个标准: 1.得满分 人们往往不敢明确地制定自己的目标,因为他们希望给自己留有余地,希望到{zh1}完不成目标的时候可以找到借口,不让自己太难受,因此,很多人习惯于把目标定得模模糊糊,而且标准也是尽量低一点。 这里,我们提出的学会的标准就是得满分。如果一个题目10分,那么得满分就是得10分。只有得10分才叫学会了,否则,得9分、8分,都叫做不会!怎么办?继续学习!重新做!只要学生没有得满分,就要重新做。 把一个题目学到得满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得满分含有三层意思:
一是前因后果,因果关系{jd1}不能错。 题目中有的前后两步骤之间是因果关系,有的不是。 凡是有因果关系的,要考虑{dy}步是不是一定可以推出第二步?什么时候可以推出来,什么时候推不出来?
因果关系中先因后果,次序是否有错? 题目的整体思路为什么是这样的? 除了这种思路,还可以有什么样的思路?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思路? {dy}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这么做行么? 最规范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的? 画辅助线的说法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标准的说法? 每一步骤与后一步骤之间是什么关系? 每一步是不是必然推出下一步? 这一步还可以推出什么结果? 因为有什么条件才能推出下一步? 这一步用了什么概念、公式、定理? 每一个概念我是不是xx掌握了? 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语我都很清楚了么? 公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个题目符合公式的前提么? 对这个公式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 这个公式有几种变型?每一种变型适用于什么情况? 所用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定理中的每一个关键概念是不是清楚的? 题目做完了,有没有感觉上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罗嗦? 什么样的答案既简练又准确? …… 把上面的问题都想明白了,这个题目从道理上来讲就基本掌握好了。
二是采分点一个都不能少。 每个大题都会有几个关键步骤,这些关键步骤都分别承担一些分数,只要某一关键步骤出现错误,就一定要扣分,不论其他部分做得是否正确。 当我们把题目理解透了的时候,看到一个题目,就需要明白一下问题:这个题目在考什么?
什么地方是真正的考点? 根据这个考点,答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什么地方应该作为答题的重点? 考官设了什么陷阱? 他出题是不是够妙? 如果我出题的话,怎么出题会更能够考出学生的水平? ……
三是只要这个题目会做,一个字都不能错。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总会想着赶紧把这件事情做完,再赶去做另外的事情。这就是典型的浮躁。人们总是不能停留在当下,不能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事情之中。几乎每件事情都是如此。所以,人们总是活的不真实,总是没有在生活,而是在奔波,在急匆匆地往前走。 走到前面去干什么呢? 其实没有干什么,是再往前走! 问题是人们错过了当下,他们做的几乎每一件事情都不够xx,他们不能享受现在的时光,他们的心不是在追忆从前,就是在畅想未来,唯独没有现在。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人们总是想着感觉做完手头的工作,在着急着做完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一个活在现在的人,活在此时此地、活在这个片刻的人。三倍快速学习技术提示我们,只要没有xx正确,哪怕错一个字都要全部重做! 这是体罚么? 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给学生一种刺激,让学生形成一种认识:只要我会做,不可以做错,因为做错了会重做,这可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与其匆匆忙忙地做错了重做,还不如稍微慢一点,只要会做的全部做对呢。 当学生们有了这种心理状态的时候,他们就踏实多了。他们就会安安稳稳地坐下来,不急不慌地把题目仔仔细细地做完,并在上交前认认真真地检查好,争取不出现任何错误。 有人可能会不满意:只错了一个字就让学生重做,会不会太耽误时间了? 我们要强调的是:既然这个题目会做,为什么要错一个字?为什么不一次性做到满分?尤其要提醒的是:为什么没有在上交之前把这个错字自己检查出来?所以,在这里,只要做错了,就要重做。 什么是做错?不得满分就是做错! 一般{dy}次用这种方法训练的同学,从不会到一次性做到满分,一般需要重复至少5次。有的同学甚至需要做十几次才能真正把一个题目做到满分。因为他从来没有这么真正学会过一个题目。 北京蓝靛厂中学有一位同学名字叫贾伯松,他{dy}次来我中心补习课程的时候,上完两个小时就来投诉我的老师,说老师耽误时间,两个小时时间,居然连一个问题还没有讲完。我问他,“你能够做到满分么?”他不好意思地说:“尽管我还做不到满分,但是我可以回家做啊!”我马上接口:“如果你能够回家好好做,今天就不用来我们这里补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