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奇特超新星爆炸(图) - 卧薪尝胆还我河山- hzq996 ...
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奇特超新星爆炸(图) [转贴 2010-01-31 00:39:26]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 内核崩塌超新星爆炸向外驱逐物质,会产生一种近球形残骸外壳" alt=" 内核崩塌超新星爆炸向外驱逐物质,会产生一种近球形残骸外壳" src="http://i3.sinaimg.cn/IT/2010/0130/201013085143.jpg">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首次利用甚大阵射电望远镜发现了一种类似于伽玛暴的超新星爆炸,但是他们却没有从中看到伽玛射线。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定位宇宙中更多类似的神秘爆炸。

  据了解,这是科学家首次利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到这种奇特的超新星爆炸。他们所使用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甚大阵射电望远镜。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科学家艾丽西娅-索德博格介绍说,“我们认为射电天文望远镜将成为观测附近宇宙中此类超新星的重要工具,它将比伽玛射线卫星功能更强大。”

  这颗超新星最早被发现于2009年3月,被命名为“SN2009bb”。此次科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发现,超新星以一种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外驱逐某种物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科学家罗杰-谢瓦利埃认为,“利用低能量的无线电波竟然可以发现这种高能量事件,这是非常难得的。”

  当超大质量恒星内核的核聚变反应无法继续保证内核支撑整个恒星质量所需要的能量时,内核就会发生灾难性的崩塌,从而形成一种超密度中子星或黑洞。恒星的剩余物质就会向宇宙空间爆发,形成超新星爆炸。在过去十几年间,天文学家曾一度将这种内核崩塌的超新星认作是一种伽玛暴。索德博格介绍说,并不是所有这种类型的超新星都会产生伽玛暴,其中只有大约1%的比例。在可以产生伽玛暴的超新星中,一些被驱逐的物质被加速到接近光速。

  天文学家认为,这种罕见爆炸中的超高速现象是由超新星中心的一个“引擎”引起的。塌向恒星内核的物质进入了一个旋涡形的圆盘,圆盘围绕在新的中子星或黑洞周围。这个不断增长的圆盘也在不断地加速所产生的喷射物。索德博格说,“这是我们所知道的一颗超新星爆炸将喷射物加速到如此速度的{wy}方式。”

  然而,到目前为止,通过检测被超新星驱逐出来的伽玛射线,科学家们从未发现过这种所谓的“引擎驱动”型超新星。索德博格认为,“利用射电望远镜观测无线电辐射,而不是利用伽玛射线,从而发现一颗超新星,这是一大突破。利用即将到来的新型增容甚大阵,我们将能够发现更多的超新星。利用射电望远镜将比伽玛射线卫星更有效。”

  对于为什么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超新星爆炸中发现伽玛射线的问题,索德博格解释说,“我们知道,伽玛射线在这种爆炸中是成束向外辐射的。在这颗超新星爆炸中,伽玛射线是射向远离地球方向的,因此无法看到。另一种可能是当伽玛射线尝试逃离恒星时,它们已经‘窒息而亡’。这种可能性解释或许更令人兴奋,因此我们可能以此发现和识别那些缺少可探测伽玛射线的‘引擎驱动’型超新星,这种超新星通常也无法被伽玛射线卫星所发现。”

  科学家们所希望解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普通内核崩塌超新星与“引擎驱动”超新星的不同。索德博格认为,“肯定存在某种罕见的物理属性产生这种差异。我们希望能够发现这种属性究竟是什么。”(彬彬)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2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宇宙中没有其他天象比超新星爆发更能展现宇宙的辽阔亘古,目前已知的最久远的超新星爆发距地球大约有110亿光年。“濒死”的恒星剧烈爆炸,足有上百万个太阳那样明亮,使其所在的整个星系都显得相对黯淡。

    超新星爆发还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喷发出大量的物质,足以产生新的天体。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媲美。恒星通过爆炸会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以可高至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抛散,并向周围的星际物质辐射激波。这种激波会导致形成一个膨胀的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壳状结构,这被称作超新星遗迹。以下是人类所观测到的10大超新星。

  1、远古超新星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远古超新星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图) src="http://i3.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1636.jpg">

  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杰夫-库克在研究恒星死亡情景时,在观测波谱的远端则发现了远古超新星大规模爆炸的迹象。库克研究团队于是利用图像层叠技术来检测恒星光线的闪烁,共发现两颗远古超新星,两颗超新星年龄大约都是110亿年。这一发现将为揭开大爆炸后宇宙初期星系形成之谜提供线索。宇宙的年龄约为137亿年,而这两个年龄约110亿年的超新星所在的星系应该是宇宙大爆炸后最早形成的众多星系中的一个。当然,这一发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估,但已引起了天文界的重视与xx。

  2、年轻的超新星(G1.9 0.3)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年轻的超新星(G1.9 0.3)"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图) src="http://i2.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1716.jpg">

  我们在讨论最近几年所发现的超新星时,事实上这些超新星爆发都是发生在数百万年之前。1985年天文学家从G1.9 0.3超新星中识别出了无线电信号,2007年,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从炽热的粉尘与气体中搜集到了新的数据。通过对比两次观测数据的差异,科学们xx地推算出这颗恒星仅仅爆炸于140年前。G1.9 0.3超新星应该是目前为止已知的最年轻的超新星。G1.9 0.3超新星距离地球2.6万光年,目前它仍以惊人的膨胀速度发育,通过观测发现这颗超新星将使天文学家们更深入地理解恒星爆炸。

  3、双子超新星(2007ck和2007co)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 3、双子超新星(2007ck和2007co)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图) src="http://i0.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180.jpg">

  比超新星更为强大的是什么?那当然就是两颗超新星同时爆发。2007年,美国宇航局“雨燕”天文观测卫星在同一个星系内成功地观测到两颗恒星先后发生爆炸。两颗超新星分别是2007ck和2007co,所在星系为MCG +05-43-16。通过进一步观测,天文学家测定这两颗恒星分别死于不同原因。2007ck是II型超新星,而2007co是1a型超新星。而且这两颗恒星的死亡时间只相差16天。通常特定星系内每隔25到100年才会发生一次超新星爆发。

  4、最亮超新星(2006gy)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最亮超新星(2006gy)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图) src="http://i0.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1839.jpg">

  2006年9月18日,天文学家英仙座NGC 1260星系中观测到了有史记录以来宇宙中规模{zd0}、光线最明亮的超新星爆发,这颗超新星就是2006gy。专家估计这次爆炸比普通超新星爆炸的强度要大100倍,死亡的恒星估计有太阳体积的150倍。超新星“2005ap”属于II型超新星,可能是大质量的恒星星核在重力作用下塌缩所引发的超新星爆炸,而它的亮度却是普通II型超新星爆炸的300倍。这颗超新星距离地球约47亿光年,其爆炸亮度竟然超过太阳的1000亿倍。

  5、香槟超新星(2003fg)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香槟超新星(2003fg)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图) src="http://i0.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1912.jpg">

  这里的“香槟超新星”并不是“绿洲乐队”的那首歌曲,它是编号为2003fg的一颗超亮超新星。2003fg超新星爆发是由于一颗白矮星吸引邻近一颗即将爆炸的恒星的物质所产生。天文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白矮星质量增大到1.4个太阳质量时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引起超新星爆发。

6、1987A超新星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1987A超新星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2) src="http://i1.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208.jpg">

  自从1604年发现蛇夫座超新星以后400多年的时间内,人们用肉眼从来没有看到过一颗超新星。1987年2月23日,一位加拿大天文学家在大麦哲伦星云中发现了一颗5等星,它很快就被证实是一颗超新星,立即在世界各国的天文界引起了轰动。 随后的几个月内,这颗被称为1987A的超新星一直光彩夺目,亮度相当于1亿颗太阳。 于是这颗编号为1987A的超新星迅速成为历史上被研究最深入的超新星。这颗超新星距离地球16.3万光年,位于大麦哲伦云中。事实上,它是在公元前161000年左右爆发的,但它的光直到1987年才抵达地球。 哈勃太空望远镜2006年12月拍摄的1987A超新星遗迹。

  7、仙女座S超新星(1885A)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仙女座S超新星(1885A)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2) src="http://i0.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2034.jpg">

  在1885年前,人类所观测到的为数不多的超新星距地球相对较近,而仙女座S超新星是{dy}个在银河系外被发现的超新星,也是仙女座发现的{wy}一个超新星。。1885年,一位爱尔兰天文爱好者在天空中看到了一颗明亮的淡红色的天体。这颗天体就是1885超新星。1885超新星来自仙女星系,因此也被称“仙女座S超新星”,大约距离地球250万光年。然而,在几个月后,这颗超新星开始消失,直到1989年天文学家才再次发现它的残余部分。

  8、开普勒超新星(1604)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开普勒超新星(1604)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2) src="http://i3.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2059.jpg">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学生,他追随老师的足迹找寻超新星,他也发现了一颗超新星。1604年10月,开普勒在天空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发光体。这也是一颗肉眼能够看得见的超新星,编号为1604。从1604年到1606年间,开普勒一直在研究他的这颗超新星,直到该超新星于1606年消失。由于天文望远镜直到1609年才发明,因此开普勒的研究主要依靠肉眼观察。开普勒超新星也是400年来{zh1}一颗只靠肉眼就可以观测到的超新星。开普勒超新星距离地球大约1.3万光年,是银河系内最近超新星发生爆炸的代表。

  9、第谷超新星(1572)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第谷超新星(1572)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2) src="http://i2.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2126.jpg">

  第谷超新星超新星的发现改变了2000年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一直以来,人们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认为太阳、月亮以及星球都在围绕地球转。公元1572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在天空中发现了一颗明亮的新星。奇怪的是,这颗星星的运动并没有与其他星星相关,这表明该星体的位置远在亚里士多德所认识的空间之外。这一发现不仅仅使得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失效,而且让第谷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颗新星就是“第谷超新星”。

  通过与过去银河系外发生的超新星爆发的光谱进行详细比对,研究人员证实,第谷超新星爆发属于标准的热核爆炸型超新星爆发。热核爆炸型超新星达到{zd0}发光强度时的{jd1}等级几乎是一定的,这一特征使热核爆炸型超新星被广泛用作测定到远方星系距离的标准光源。此前人们根据一些观测结果推测第谷超新星残骸距地球的距离介于7000光年至1.6万光年之间,而本项研究成果使科学家得以确定第谷超新星距离地球约1.2万光年。

  10、客星(185)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title=客星(185) alt=迄今xxxx超新星:公元185年已有记录(2) src="http://i2.sinaimg.cn/IT/2009/0812/200981292153.jpg">

  人类历史上最早关于超新星爆发的记录应追溯到公元185年。根据“后汉书”记载,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公元185年就在天空中发现了一颗“客星”。天文学家是这样描述该超新星的,“呈现出五彩颜色,七个月后逐渐消失于天空之中。”后来,有的天文学家认为这仅仅是一颗彗星,但更多的人坚持认为这是一颗超新星。(唐宁)

相关阅读:

郑重声明:资讯 【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奇特超新星爆炸(图) - 卧薪尝胆还我河山- hzq996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