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丝印《孔子》:凡人和偶像的二重描写--fmxx1230的blog
   
 

《孔子》:凡人和偶像的二重描写

 

 真奇了怪了,《孔子》那么多差评都哪儿来的?那些人跟我看的是同一部影片么!?首先说一句闲话,我打分华语跟好莱坞xx双重标准,对咱们自己片子手松,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然后进入正题,《孔子》是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周迅,即使她演得再好,她的戏也多余,卫国的20分钟戏把主题跑散了点,剪掉片长刚好回归正统商业片的2小时标尺,但南子毕竟是{wy}可以为本片安插个一线女星的容器,出于商业考虑,胡玫导演剪不得。

  纵使如此,《孔子》还是一部优秀的华语片。在09年到10年的贺岁档,要我推荐五部片,肯定有它。故事基本是从孔子50岁以后开始讲起的,    两根主要的剧情线十分清晰:一是他从政治家被迫害成教育家的生涯脉络,二是他与周围人的情感纽带,前者写他作为思想家如何生存于现实,后者写他又如何从现实中升华为万世师表的精神{lx}。可以看出制作者不放弃对凡人孔子和偶像孔子进行二重描写的意图,且两种意图经常交织、混搭,胡玫的大气就在这里,做到了那些脆弱的男人做不到的,高高的全局观始终挂在当空。

    刺儿也挑得差不多了,回头夸夸胡玫。《孔子》的排场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HBO经典古装剧《罗马》,但戏里戏外能顺利拿下如此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与摩肩接踵的人力资源,真得有不让须眉的气魄。除电脑特技碍于国内水平不必计较、器物考据碍于美学需要不必苛求,技术层面可谓精益求精(不过从齐国传来的“皮草时尚”有点可怕……)。

  对演员的选择也非常准确:周润发的表演纯熟得惟有鼓掌脱帽,其浓眉大眼国字脸的外形或许不匹配历史,但{jd1}符合《孔子》这部电影里作为万世师表的精神偶像的要求;周迅把导演对南子的解读表现得恰如其分;孔妻找来“刘慧芳”更是合适得不能再合适了(没看的时候我就想,演他老婆的不是凯丽就是左翎,果然)。我一直不满,为什么请个香港人演孔子,看过发哥,再看戏剧功底深厚的国内演技派陈建斌的表现,真得服气人家xx发哥的范儿还是比陈建斌足多了、气场和演技也更可信(听陈建斌压低嗓子发出类似陈宝国的声音,让我十分痛苦)。再毒舌一句:王菲的《幽兰操》跟电影风马牛不相及,不及周鹏给《锦衣卫》唱的片尾曲搭调,选这首复出实在欠考虑。fmxx129

   











郑重声明:资讯 【光盘丝印《孔子》:凡人和偶像的二重描写--fmxx1230的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