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人龙先生集邮研究成果邮文资料索引

赵人龙先生集邮研究成果邮文资料索引

 

赵人龙先生出生于1918年月日,江苏张家港市人,从小生活在杭州。1940年赵人龙从杭州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1945年到美国加罗拉多大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

《集邮》:

美术邮资信封 1983/2(总第160期)/19

红印花珍品介绍 1983/4(总第162期)/13

清代红印花xx不是陈璧建议印制的 1983/7(总第165期)/16

收集有趣的生肖戳 1983/12(总第170期)/16

谈谈大龙邮票 1984/1(总第171期)/11

生肖戳续谈 1984/3(总第173期)/17

燃灯塔下论“红花” 1985/7(总第189期)/14

新中国{dy}套美术邮资信封 1986/5(总第199期)/14

“xx”时期的语录邮资封 1987/6(总第212期)/21

普23《民居》邮票研究 1987/12(总第217期)/19

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

——大龙邮票纵横谈(一) 1988/5(总第224期)/18

大龙邮票纵横谈(二) 1988/6(总第225期)/14

普21《祖国风光》邮票初步研究(一) 1988/11(总第231期)/17

普21《祖国风光》邮票初步研究(二) 1988/12(总第232期)/16

万寿珍奇录(一) 1989/1(总第233期)/23

万寿珍奇录(二) 1989/2(总第234期)/17

万寿珍奇录(三) 1989/5(总第237期)/20

万寿珍奇录(四) 1989/6(总第238期)/18

万寿珍奇录(五) 1989/8(总第240期)/18

关于普23和普21邮票的补充说明 1989/10(总第242期)/22

普23“20分”错印票成因分析 1989/11(总第243期)/20

新中国欠1邮票研究 1990/5(总第247期)/11

万寿珍奇录(六) 1990/8(总第250期)/21

“普无号”邮票的初步研究 1991/2(总第256期)/22

万寿珍奇录(七) 1991/4(总第258期)/23

“欠资邮票({dy}组)”xxxx 1991/8(总第262期)/25

临时中立邮票之研究 1991/10(总第264期)/20

怀念红印花专家黄光诚先生 1992/3(总第269期)/33

喜读《费拉尔手稿》 1992/5(总第271期)/32

常增书及其《中国早期航空邮政》邮集 1992/6(总第272期)/21

前四宝和后四宝

——我国早期珍邮的故事(一) 1992/6(总第272期)/29

关于清代三联式xx的补充说明 1992/6(总第272期)/34

前四宝和后四宝(下)

    ——我国早期珍邮的故事 1992/7(总第273期)/27

清代第二代xx(英文本) 1992/7(总第273期)/34

限地区使用、防盗及防“倒”加盖 1992/8(总第274期)/33

中国早期票的研究仍大有前途

——从新发现的大龙邮票全张谈起 1992/11(总第277期)/32

“纽约倒”十方连出世惊人 1993/1(总第279期)/30

谨防大龙伪票 1993/3(总第281期)/31

清xx号信回执初步研究 1993/6(总第284期)/28

集邮研究之道?总论 1994/1(总第291期)/28

集邮研究之道?研究对象的确定 1994/2(总第292期)/32

集邮研究之道

——邮票的印制方式和版式研究(上) 1994/3(总第293期)/26

——版式研究(下) 1994/4(总第294期)/28

——邮票刷色的研究(上) 1994/5(总第295期)/22

——邮票刷色的研究(下) 1994/6(总第296期)/29

——邮票齿孔的研究(上) 1994/7(总第297期)/30

——邮票齿孔的研究(下) 1994/8(总第298期)/28

——邮票纸质的研究(上) 1994/11(总第301期)/32

——邮票纸质的研究(下) 1994/12(总第302期)/33

——邮票水印的研究(一) 1995/1(总第303期)/32

——邮票水印的研究(二) 1995/4(总第306期)/39

——邮票水印的研究(三) 1995/6(总第308期)/34

——背胶的研究(一) 1995/10(总第312期)/45

——邮票背胶的研究(二) 1995/12(总第314期)/43

百岁华诞话红花

    ——纪念红印花加盖邮票发行100周年 1997/10(总第336期)/43

中国早期欠资邮票上的特殊章戳 1998/4(总第342期)/42

中国早期欠资邮票上的特殊章戳 1998/8(总第346期)/38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德战地邮政所用的四枚组外品邮戳》之补正 1999/增刊2(总第363期)/26

费拉尔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上做了什么手脚? 2000/增刊3(总第369期)/17

一枚实寄封救活了一种邮票 2001/4(总第381期)/29

对蟠龙加盖临时中立邮票加盖张号的初步研究 2002/增刊6(总第394期)/10

新中国普无号10分细齿票的研究 2003/增刊8(总第410期)/46

论北海票和实寄封 2004/1(总第418期)/32

《中国集邮》:

我与黄光诚先生 1993/1(总第65期)/29

中国珍邮之一

    ——大龙阔边5分银新票 1993/2(总第66期)/27

中国珍邮之二

    ——红印花加盖小字壹圆 1993/3(总第67期)/23

欧瓦尔藏邮拍卖记 1993/5(总第69期)/18

“限储金专用”加盖票答疑 1993/6(总第70期)/27

红印花加盖当伍圆倒盖 1994/1(总第71期)/25

红印花加盖小字2分倒盖兼复盖 1994/1(总第71期)/25

迈克尔?罗杰斯早期华邮拍卖结果 1994/6(总第76期)/26

宝岛xx集邮家张敏生先生 1995/1(总第77期)/28

黄建斌邮集拍卖记 1995/2(总第78期)/19

中国邮票价格在美国 1995/3(总第79期)/23

伦敦举行精品邮展 1995/4(总第80期)/30

记日本邮趣协会代表团访问北京 1996/1(总第83期)/19

中国嘉德’96春季拍卖会盛况 1996/4(总第86期)/21

香港珍邮漫话 1997/5(总第93期)/26

红印花小字2分票并不存在新版式 1998/1(总第95期)/17

两件最早使用的宜昌海关戳实寄封 1999/8(总第108期)/16

阔边《大龙》邮票5分银新票的新发现 2001/7(总第131期)/47

祝贺与暂别 2001/12(总第136期)/44

《集邮研究》:

红印花加盖暂作票纵横谈 1983创刊号/32

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中的红印花票 1984/2(总第3期)/9

记水源明窗的红印花邮票

——兼论红印花大、小字一元和四分等票的版式 1985/5(总第12期)/24

红印花小字2分绿色试盖票研究 1988/1(复刊号)/15

大龙邮戳漫谈 1989/2/39

“红印花”专家黄光诚 1989/4/29

大龙邮戳漫谈(续) 1990/1/30

解放区邮票金奖获得者古庄昭夫 1990/3/36

《集邮博览》:

清代海关小龙邮票版式的新发现 1982/1(创刊号)/26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简介 1984/2(总第7期)/22

清代万寿票的最早使用日期 1984/4(总第9期)/4

湘鄂西1分票的真伪 1990/5(总第42期)/9

对“八十五年前邮政价目”一文的更正与补充 1999/2(总第123期)/31

关于“福利封”的商榷 1999/3(总第124期)/31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的来龙去脉 1999/9(总第130期)/10

清代伦敦版蟠龙邮票1分“壬”字头变体 2002/9(总第167期)/4

祝福和希望 2002/11(总第169期)/7

从3枚“邮票印版”谈起 2003/8(总第180期)/38

清末明初快信邮票若干问题研究 2004/1(总第186期)/22

清末明初快信邮票若干问题研究(下) 2004/2(总第187期)/21

中邮网

《上海集邮》:

补充北京寅局戳 1982/2(总第6期)/19

辨伪、回忆及其他——兼示邮刊编辑必须郑重 1985/2(总第18期)/4

邮展系列封答客问 1986/3(总第23期)/20

漫谈伦敦版蟠龙票的齿孔 1988/6(总第34期)/2

第32枚“小壹圆”及其他 1989/4(总第38期)/7

伦敦版蟠龙票之印刷程序 1989/6(总第40期)/9

干支戳探源 1990/2(总第42期)/15

访商埠邮票专家薛少棠先生(与黄亚秘合作) 1991/3(总第49期)/5

纪14的齿度 1995/6(总第76期)/12

也谈“民国”纪年邮戳 1998/5(总第93期)/26

湖州圆形帝国邮戳的探讨 1998/9(总第97期)/27

怀念倪宣祥先生 1998/10(总第98期)/15

记云南壁虱寨邮戳 1999/7(总第107期)/14

大龙阔边壹分银全张新票 2003/4(总第152期)/37

北京寄意大利罗马大龙信封 2003/5(总第153期)/40

贴小龙邮票最多的实寄封——寄外国挂号信 2003/6(总第154期)/41

红印花当5元横四连邮票 2003/7(总第155期)/26

红印花当5元倒盖横四连 2003/8(总第156期)/39

红印花当5元实寄封 2003/9(总第157期)/38

红印花当5元倒盖票实寄封 2003/10(总第158期)/37

贴红印花大字2分最多的实寄封 2003/11(总第159期)/21

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旧票之谜 2003/12(总第160期)/26

“宫门倒”及其实寄封 2004/1(总第161期)/38

帆船3分暂作2分倒盖票及其实寄封 2004/2(总第162期)/23

北京二版帆船灰色4分暂作3分倒盖邮票 2004/3(总第163期)/33

“限省新贴用”北京一版帆船加盖变体 2004/5(总第165期)/40

民国五珍之末“纽约倒”

——兼论中国“中心倒印”邮票的鉴定 2004/6(总第166期)/19

    睹旧照片 思老邮人 2004/9(总第169期)/5

《天津集邮》:

德璀琳与天津海关 1988/4(总第21期)/2

德璀琳与大龙封 1989/3(总第24期)/3

续谈误印胶面票 1990/2(总第27期)/11

T.146也有两种齿孔度数 1993/3(总第40期)/7

《鼓楼邮刊》:

小龙邮票 1981/6(总第14期)/3

悼念王纪泽同志 1982/1(总第15期)/23

清代红印花邮票不是陈璧建议印制的 1979—1984纪念专刊/57

红花漫谈 1979—1984纪念专刊/58

清代海关小龙邮票版式新发现 1979—1984纪念专刊/87

关于临时中立1百元的刷色旧票 1979—1984纪念专刊/90

红印花小字四分复盖产生原因的探讨 1986/(总第19期)/45

大龙邮票版式和存世{zd0}连票 1988/12(总第20期)/7

红花漫谈 1989/(总第21期)/21

《集邮汇报》(台湾邮文联谊会):

清代邮资表的补充 1996.4(集邮汇报第8辑)/201

清代红条封的变迁 1997.4(集邮汇报第9辑)/223

红印花原票张号研究 1998.4(集邮汇报第10辑)/202

关于“领取赈款”明信片的补充 1999.4(集邮汇报第11辑)/223

《邮史研究》(台湾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

大龙探微录——阔边票水印之初步研究 1994.3(总第6期)/8

大龙探微录——大龙邮票打孔方式初探 1994.9(总第7期)/30

大龙探微录——镇江邮政局日戳之我见 1995.3(总第8期)/36

万寿初版大字长距三角邮票印量讨论 1996.2(总第10期)/98

“大宗函件汇计邮费单据”使用时期的下延和上溯 1996.8(总第11期)/89

欧瓦尔的余音 1997.2(总第12期)/61

慈禧寿辰改版加盖票的疑问 1997.8(总第13期)/12

大龙探微录——清代海关邮政1878年至1879年初邮资之研究 1998.8(总第15期)/16

大龙探微录——大龙究竟存在加盖邮票否 1999.3(总第16期)/21

大龙探微录——大龙邮票时期宜昌海关实寄封的新发现 1999.8(总第17期)/10

大龙探微录——再论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 2000.4(总第18期)/3

台湾《中华邮联会刊》(中华集邮团体联合会会刊):

红印花加盖大字当壹圆是否存在不同加盖版式的疑问? 1999.6(总第3期)/14

费拉尔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上玩了花招否? 1999.12(总第4期)/9

吴凤岗与1948年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纪念邮票 2000.6(总第5期)/229

《邮票世界》(香港):

关于海关小龙票使用地点的补充 1983/1(总第21期)/39

红印花原票知多少? 1985/1(总第42)/14

国际航空邮简与航空信封 1985/6(总第47期)/37

清代邮票有水印纸的初步研究 1985/12(总第53期)/4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7/10(总第75期)/6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7/11(总第76期)/4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7/12(总第77期)/7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8/1(总第78期)/20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8/3(总第80期)/7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8/4(总第81期)/8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8/5(总第82期)/8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8/6(总第83期)/10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8/7(总第84期)/7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8/8(总第85期)/16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8/9(总第86期)/14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8/10(总第87期)/11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1(总第90期)/14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3(总第92期)/14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4(总第93期)/12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5(总第94期)/14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6(总第95期)/20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7(总第96期)/17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8(总第97期)/16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9(总第98期)/10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10(总第99期)/14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11(总第100期)/11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89/12(总第101期)/14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90/1(总第102期)/29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90/2(总第103期)/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90/3(总第104期)/26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90/4(总第105期)/30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90/5(总第106期)/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90/6(总第107期)/

汇银执据又发现一张 1991/(总第109期)/6

读《红印花邮票》小识 1991/(总第109期)/53

汇银执据之再发现 1991/(总第111期)/7

“纽约倒”大方连露面惊人 1992/(总第118期)/4

欧瓦尔和大龙信封 1993/(总第120期)/4

中邮网

《香港特区邮刊》:

徐光启、赫德和上海 2000/(总第2期)/46

《椰林邮语》(新加坡):

《中华民国临时中立》倒盖七分票的真伪 1985/总第3期/2

中国首次商业广告信封 1985/总第3期/5

中邮网

《狮城邮苑》(新加坡):

万寿小字九分改一角倒盖票版式的讨论 1987/总第11期/7

粘印票辨伪 1991/总第16期/96

为念前贤说红花 1991/总第16期/58

斯塔邮集拍卖录 1994/总第17期/6

《菜市集邮会会刊》(新加坡):

清代邮票有水印纸的初步研究 1986/(总第3期)/11

红印花张号之研究 1986/(总第3期)/67

航空邮简和明信片的设计者 1987/(总第4期)/99

小龙邮票的印刷地点问题 1989/(总第5期)/15

以序言开始又以序言结束

——回忆和黄光诚先生的交往 1992/(总第8期)/96

常增书《清代、民国快信专用邮票欧研究序》 1993/(总第9期)/33

华邮上的外国轮船邮戳 1997/(总第11期)/27

新中国“改2”邮票的齿孔 1998/(总第12期)/16

双地名邮戳的反复 1999/(总第13期)/20

绵嘉义和红印花票 2002/(总第14期)/13

中邮网

入选全国邮联论文:

红印花张号之研究 1984西安/255-272

大龙3分银邮票子模和版式的讨论 1983—1991优秀集邮学术论文集/153

百龄芳辰话红花 1994—1997中国集邮学术研究文选/60

清代红印花原票张号的研究 1982—2001全国优秀集邮学术论文集/20

蟠龙加盖临时中立邮票加盖张号的初步研究 2000—2001中国集邮研究文选/114

新中国普无号10分细齿票的研究 2002—2003中国集邮研究文选/368

清末民初快信邮票若干问题的研究 2002—2003中国集邮研究文选/411

入选北京市邮协论文:

清代邮票有水印纸的初步研究 1985论文资料汇编/111

红印花小字四分复盖产生原因的探讨 1986论文资料汇编/106

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1分票真伪问题的探讨 1990集邮论文集/31

“临时中立”邮票加盖方式之研究 1991集邮文化学术论文集/69

《中国邮史研究》(北京李国庆):

红印花加盖大字当壹圆邮票新票{zd0}方连漫谈 2002/2(总第2期)/4

两件最早使用的宜昌海关实寄封 2002/2(总第2期)/6

关于1886年寄国外封上的中国邮资问题 2004/2(总第14期)/6

《普邮研究》:

新中国早期雕刻版普邮的边纸试压 2005增刊(总第52期)/2

《岭南邮刊》:

林崧教授的红印花小四分复盖票 2004/4(总第4期)/7

《新瑞集藏》:

我所知道的我国最早的邮局代封票 2003/5(总第47期)/3

《中国邮史》(广东麦国培):

无邮资的盆景图邮制信封补充介绍 2001/1(总第19期)/3

《邮友信箱》(江苏无锡集邮研究会):

红花续谈 1982/2(总第66期)/7

红花二话

——纪念红学先进陈复祥、王纪泽同志 1982/3(总第67期)/3

红花三话

    ——漫谈当伍圆并回忆已故集邮家郑汝纯同志 1982/6(总第70期)/3

红花四话

    ——小字四分票 1982/7(总第71期)/7

红花五话

    ——漫谈大二分兼论两种加盖版式 1982/8(总第72期)/3

红花六话

——记王纪泽所藏红印花资料照片 1982/11(总第75期)/3

红花七话

——记夏衍同志红印花邮集展品内容 1982/12(总第76期)/5

红花八话

——论红印花加盖文字的格式 1983/2(总第78期)/3

红花八话(二) 1983/3、4(总第79、80期)/4

红花九话

——红印花未加盖原票 1983/5(总第81期)/2

大龙邮票发行日期之我见 1983/5(总第81期)/11

红花十一话

——论“绿衣红娘”的加盖版式 1983/8(总第84期)/2

红花十二话(一)

    ——吴乐园《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读后感 1983/10(总第87期)/5

红花十二话(二)

——吴乐园《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读后感 1983/11(总第88期)/6

红花十二话(三)

——吴乐园《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读后感 1983/12(总第89期)/3

红花十二话(四)

——吴乐园《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读后感 1984/1(总第90期)/4

红花十话

——论小一元的复组全版以及旧票销戳问题 1984/2(总第91期)/4

红花十二话

——《谈莫斯信封》补充 1984/3(总第92期)/2

红花十四话

——小一元四方连照片释疑 1984/5(总第94期)/3

红花十五话

——红印花加盖大字二分票张号统计 1984/8(总第97期)/4

红花十五话(二)

——红印花加盖大字二分票张号统计 1985/2(总第103期)/2

中国邮票博物馆举行首次邮展 1985/2(总第103期)/6

红花十六话

——印制红印花xx的缘由 1985/4(总第105期)/3

红花十七话

——当伍圆用于清代{dy}次xx的研究 1985/5(总第106期)/2

红花十七话

——当伍圆用于清代{dy}次xx的研究(二) 1985/6(总第107期)/2

红花十七话

    ——当伍圆用于清代{dy}次xx的研究(三) 1985/7(总第108期)/3

话《邮友》 忆孙老 1985/10(总第111期)/6

水原明窗荣获罗马邮展国际大奖 在北京举行学术报告会 1986/1(总第114期)/7

红花十八回 1986/4(总第117期)/2

    ——记水原明窗的红印花邮票兼论大小字壹圆和四分等票的版式(一)

红花十八话 1986/5(总第118期)/3

    ——记水原明窗的红印花邮票兼论大小字壹圆和四分等票的版式(二)

旧事重提话小龙

    ——兼忆孙老君毅 1988/3(总第140期)/1

红花漫话之十九

    ——似曾相识燕归来 1988/8(总第145期)/1

红花二十话

    ——红印花小壹圆几个问题的讨论 1989/7(总第155期)/1

深切悼念黄光诚先生 1990/2(总第161期)/2

美国柯治军先生会见记 1990/5(总第164期)/1

观新书 忆旧友 1994/2(总第194期)/2

注①:以上资料辑录自

《集邮》(1955—2004);

《中国集邮》(1993—2001);

《集邮研究》(创刊—总13期、1988年复刊—1991.4);

《集邮博览》(1982—2004);

《上海集邮》(1982—2004);

《天津集邮》(1983—2004);

《鼓楼邮刊》(总1—21期);

香港《邮票世界》(总1—149期)[缺:总103、106、107、123期];

台湾邮文联谊会《集邮汇报》(总1—16辑);

台湾中华集邮团体联合会会刊《中华邮联会刊》(总1—9期);

台湾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邮史研究》(总1—22期);

《香港特区邮刊》(总1—3期);

新加坡《椰林邮语》(总1—15期);

新加坡《狮城邮苑》[缺总1—4、9、10、12—15期];

新加坡《菜市集邮会会刊》(总1—14期);

《邮友信箱》(无锡集邮研究会)(总65期—300期);

《中国邮史研究》(北京李国庆)(总1—18期);

《中国邮史》(广东麦国培)(总1—42期)

注②:由于本人集邮文献收集有限,缺漏部分敬请集邮前辈和同好补正。

注③:下次刊发赵人龙先生在《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上发表的邮学研究文章

 

郑重声明:资讯 【赵人龙先生集邮研究成果邮文资料索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