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设置宁高勿低
不同品牌规格的便携数码相机的像素不尽相同。目前卡片机的像素多在600万至1200万之间,尽管有“高像素不等于高清晰度”的说法,但对于同一只卡片机来说,用高像素拍的照片要比低像素拍的照片会更好。以松下DMC-F100GK数码相机为例,装备1/1.72英寸1200万像素CCD,像素设置在4:3长宽比时有12M(4000×3000像素)、8M(3264×2448像素)、5M(2560×1920像素)、3M(2048×1536像素)等等。2G存储卡可存储12M精细压缩照片330张,可存储3M精细压缩照片1220张。假如不是只考虑多拍而是精拍,即为日后制作大尺寸照片(20英寸以上)考虑或为局部裁剪等考虑,应优先设置{zg}像素。这样即便经过裁剪和其他调整(对比度和亮度等)造成实际像素下降(卡片机多为单一的JPEG存储格式,和RAW格式相比,它具有有损压缩的特点,经过PS后照片文件会变小),也可制作像质不错的照片。如果拍摄时就设置了较低的像素,日后想制作优质大尺寸照片就难办了。
感光度设置宁低勿高
与胶片相机相比,数码相机可以灵活设置感光度是其明显的优点之一。目前便携数码相机感光度可调控范围一般在ISO50至ISO1600甚至ISO3200之间,但由于卡片机影像传感器尺寸较小,随着感光度的上升,噪点也随之上升。数码相机用低感光度拍的照片像质明显优于用高感光度拍的照片。如果情况允许(指抖动影响),应优选低感光度,这是卡片机获取优质图像的重要“秘诀”之一。
曝光力求准确
小数码相机的曝光宽容度表现一般,无法和专业单反媲美,过曝会明显损失层次与细节,欠曝也会不利于影像真实的再现,故小数码相机的正确曝光尤显得重要。
目前卡片机大多数有评价测光、偏中央平均测光和点测光供选择。其中点测光曾在胶片摄影时代被看做高级功能受到专业人士的追捧,如今却“下嫁”给了卡片机。但是点测光的使用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点不到好处也是白搭。比如风光摄影中点天点地?还是点水点树?点来点去还不如用评价测光或偏中央平均测光更快捷方便。但是评价测光和偏中央平均测光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背景的明暗就很容易影响到主体的正确曝光,就须做出适当的曝光补偿。
因此所谓正确曝光是相对的而不是{jd1}的。相机的测光模式需要凭个人经验及照片主体等需要做修正,即做出适当的补偿。所谓正确曝光应以视觉的舒适全面评价照片的亮度与细节。
优选精细压缩比存储
卡片机一般有精细和标准压缩存储,精细压缩占用的空间大,但像质佳。标准压缩占用的空间小,但像质一般。以8M像素拍的照片为例,若以精细压缩存储,在2G卡中能存储490张。若以一般压缩存储可存储970张。如果为了追求优质图像,应优选精细压缩比存储照片。
优选{zj0}防抖模式
用卡片机拍摄常需要手持相机并与眼睛保持一定距离这种姿势,因此相机抖动会对照片清晰度构成较大威胁,防抖也就成了卡片机不可缺失的功能。
目前卡片机的防抖功能可谓五花八门,但可归纳为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两大类。光学防抖(如IS或VR等)不会损害像质,而电子防抖因实际上是靠升高感光度防抖的,对像质的损害也就不言而喻。
在弱光环境(如夜景)中用卡片机拍摄,为了控制噪点上升,应忌用电子防抖功能,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支起三脚架,用低感光度,较长时间曝光。
忌用数码变焦
卡片机一般都有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光学变焦是依靠改变镜头焦距来实现改变镜头视角的,从理论上讲对像质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所谓数码变焦实际如同将已形成的数码图像做高倍率放大,结果噪点同时被放大,像质就会变得粗糙模糊,因此数码变焦倍率越大,像质就越差。
若考虑像质,应慎用或不用数码变焦。
后期制作不宜过度
数码图像通过电脑很容易对亮度、对比度等进行调整。但这些调整仍然有利有弊,过度调整也会劣化像质。
对于风光、花卉等题材照片,对比度调大一些可获得浓郁的色彩效果,因此损失一点细节也是值得的。如果是人像照片,调大对比度不仅会损失细节,影响质感,而且因反差变大会使照片变得生硬难看,因此对人像照片更应谨慎调整。还有锐化、色饱和度等调整也不宜过度。
我们得承认卡片机因先天不足造成了画质表现受到限制,但只要我们能够扬长避短地使用好小数码相机的功能,同样能将它的优点发挥到{jz},从而获取到清晰、靓丽的图像。
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