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用电量"惊吓"A股更严厉收缩措施将出?(一)-ZOL博客

 紧缩政策担忧
 1月用电量料增30%热出股市一身冷汗

 "预计1~2月份的用电量增速仍将高达30%左右。"周五(1月29日),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月上旬和中旬的用电量增速都在30%以上,预计1月份用电增速也将超过30%。据了解,一般来说,会将1~2月份的电量合并来看,因为去年的春节在1月份,而今年的春节在2月份,合并来看准确度更高。

  自2009年6月份用电量增速转正以来,用电量已连续8个月保持加速攀升的势头。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指标,电量的猛增是否意味着目前经济过热,或正在走向过热?经济加速是否会带动新一轮产能过剩?管理层会否出台更为严格的收缩措施?对此,《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了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日前公布,200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增速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同时,各种经济数据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09年12月的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6.6%,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创下2008年4月以来的新高。2009年12月PPI上涨1.7%,由负转正。

  电力经济学家认为,虽然有上一年经济滑波造成电量基数较低、去年末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降温带动用电量的因素,但经济拉动用电量的因素仍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用电量激增预示经济过热

  负责全国用电量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中电联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表示,电量不应该仅仅参照同比的数据,用电量的{jd1}值更加可靠。而从2009年12月份的数据来看,用电量的{jd1}值相当高。

  "这是经济过热的信号,应该引起警示。"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表示,2009年电量呈"V"型上涨,年底电量增幅居然冲到了20%~30%,这很不正常。

  野村证券孙明春认为,在2010年二季度投资热潮{zg}峰时,中国部分上游行业可能会出现短缺。这是经济可能进入过热阶段的初期迹象。

  但也有部分专家相对乐观。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因为去年1月份的基数比较低,今年的高可以理解。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  (601988 )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相关的数据还需要再观察。

  李迅雷表示,用电量以及经济数据应该还将继续保持上涨的惯性,无论出口还是工业增加值数据都表明经济增速在加快。延续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的惯性,预计今年1~2月份的经济增长超过10%以上。

  李迅雷称,经济增长仍需xx环比数据,目前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放缓,到下半年经济应该会出现回落。

  产能过剩行业高速增长

  李迅雷认为,高速增长是受投资惯性的影响。2008年至今,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政府大量投资,同时配合了天量信贷。截至1月19日,今年银行业新增人民币xx已达到1.45万亿元,距去年1月的1.62万亿元仅一步之遥。

  "重工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深、影响稍晚,但是受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和'xx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的拉动作用大,其用电量回升加快,去年12月创出历史新高,增幅快速提升。"薛静认为,重点行业用电全面复苏,对全社会用电增长贡献突出。2009年以来,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生产逐步恢复,总体表现出向好的趋势。特别自去年7月以来,月度工业用电量持续增加并屡创新高,同期基数较低导致同比增速恢复更加明显。根据中电联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3.2%。

  耗能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例,无序投资比较严重。据中国石油  (601857 )和石化协会披露,2009年,烧碱、纯碱、磷肥、聚氯乙烯、甲醇等行业装置开工率都比较低。但一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投资仍在加速,其中磷肥行业增长67.8%,农药、橡胶制品、无机碱、涂料颜料、专用化学品制造增长均在30%以上,大大高于行业投资平均增长水平。

  近日,国家发改委召集各大行业协会召开会议。各个行业人士对今年行业增长预期都比较高。民航运输方面预计总周转量将增长13%~16%;机械行业方面预计将在2009年总产值增长13.8%的基础上,2010年将增长15%。其中,
产量将增长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纺织行业方面预计,2010年内需市场有望延续2009年总产值增长9.7%的增长态势;建材行业方面预计在2009年总产值增长22.6%的基础上增长20%左右。

  胡兆光表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国际经济仍待观察,投资已经"xxxx",消费仍然"营养不良"。从数据来看,2009年12月,钢铁、有色突然增长40%~50%、30%~40%,高耗能行业的高速增长与政府 "调结构"意图逆向而行。

  "今年的重心是保质而非保量。"胡兆光认为,去年是为了"保八",今年应该"压九"。如果经济增长过快的话,将可能带来系统问题。

  货币政策逐渐趋紧

  1月12日,央行出人意料地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政府将会出台更为严厉的收缩政策的一个信号。李迅雷则表示,在去年三季度,政府已经开始陆续推出紧缩政策。

  "这是政府该出手的时候了。"胡兆光认为,高耗能行业的高速增长来源于去年大量的投资。货币政策既要有稳定性,也要有灵活性。抓住灵活性是今年的重点。

  银行的放贷无度引发决策层多重遏制举措出台。近期银监会不仅祭出"窗口指导",也从资本、拨备方面未雨绸缪,层层抬高了监管底线。更为实质性的措施是,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司对部分放贷凶猛的银行勒令当周停止放贷并施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认为,下一步央行可能继续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但"提高准备金率、差别准备金率冻结的银行资金量微乎其微,不会削弱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只要银行有存款,就有放贷能力。"

  李迅雷认为,去年进行了不少投资项目,项目进展与资金到位,投资会加速,上半年的经济可能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在{dy}季度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到了下半年,由于严格审批了投资项目,下半年指标可能会下滑。

  流动性面临收缩

  近期A股市场持续调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对紧缩政策的担忧。而本月27日传出的1月份用电增速将超过30%的消息,导致市场担心经济强劲增长,将刺激政府进一步采取收紧措施,上证综指由此跌穿3000点心理关。

  股市下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对政府退出政策较预期更早到来、股市流动性面临收缩的恐慌。

  社科院杜国亮博士认为,经济过热的担心只是表象,背后信贷的变动才是主因。如今信贷风向已变成股市的猜谜游戏,股市升跌似乎要唯信贷马首是瞻。

  李迅雷认为,若上半年经济保持增长,那么政策面会逐步收紧,股市将会受到影响;下半年指标可能会下滑,那么政策面可能会趋松,股市做多热情可能会增强。

  多位券商分析师表示,信贷的收紧对市场而言是一个短期因素,监管层已清楚表明了调控意在均衡放贷,而非紧缩。1月新增xx较多在普遍预期内,即便暂停,银行势必还是会补到2、3月份投放,对大盘资金面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认为,2010年,再融资的需求将会对银行股造成较大估值压力。长江证券  (000783 )分析师指出,从近期密集出台的信贷政策和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来看,政府似乎倾向于防通胀和保民生,对单纯的经济增速已不是刻意追求。

  虎杰投资分析师张寅表示,政策收紧会对资金依赖型的上市公司造成打击,影响最明显的是房地产板块。业内认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不仅关乎上下游数十个行业,而且关乎信贷结构调整政策的力度和时机。一旦市场对房地产预期不再乐观,股指下跌是很正常的事情。(每日经济新闻)

    千亿信贷资金出逃 股指砸破3000点

  "一千万的资金,我自己只有三四百万的本,其他的六百万是去年1月份按揭了两套房子从银行贷的款。xx期限1年,现在到期了,银行催着还呢。我也赚了不少,卖了部分股票,把银行本金和利息还了,剩下的先把老本转到银行账户上,赚的钱还放在股市里。"

  1月28日下午,《华夏时报》记者在一家券商营业部的大户室门口采访了一位姓李的大户,而这间大户室的千万元级大户们有七成都从银行xx炒股。"去年xx容易啊,手续简单,有拿自己房子抵押按揭的,也有直接担保就办到xx的。"

  这就是流动性过剩时股市里的公开秘密,当流动性回收时,这笔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的资金就会成为{zx0}出逃的砸盘者。

  刚刚过去的一周,就是这样一个传闻频出,指数连跌的市场。

  现是传闻监管层要求商业银行在1月剩下的时间内停止发放xx;接着是市场传闻央行对工行、中行、中信和光大四家银行实行惩罚性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多调0.5个百分点;接着,又有外电称四家银行被征收的存款准备金已于26日上缴。沪深两市随之应声而跌。

  1月26日,A股呈现了百余点的振幅,盘中触及到3001.96点,尾盘回升却留下了一条大阴线。随着传闻不断更新版本,A股在27日呈现倒V型走势,轻松击破3000点,在经过101天后,A股重回"2时代"。

  1月28日和29日,A股市场向上震荡却再难收复3000点,{zh1}沪指收于2989.29点,而受到传闻影响{zd0}的金融股,一周时间里整体下跌6.51%。整个1月份上证指数下跌8.78%。深圳成指下跌11.4%.

  货币偏紧风声之下,谁在抢先出逃?

  《华夏时报》记者的多方调查发现,最敏感的还是那些由信贷违规入市的资金,而1月份大概有数以千亿计的违规资金撤出。

  信贷"点刹"股市向下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长期xx中国股市和货币政策的关系,"中国股市跟信贷新增xx正相关,信贷投放的多,股指就会走高;投放少就会走低,股市主要还是资金推动型,而市场上的资金最重要来源就是银行信贷,十多年来股市和新增xx的走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1月28日,郭田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本报记者发现,2008年11月,宽松信贷政策开始落实,当月信贷4769亿元,同比增长446%,上证综指也在这个月筑下了1664点的{zd1}点,随着11月以后xx持续暴增,股指也逐步上扬。

  2009年一季度,全国商业银行新增xx4.6万亿,上证综指从年初的1820.81点上涨到3月底的2373.21点,涨幅30%。而本轮A股调整的拐点出现在2009年7月底8月初,数据显示,7月新增xx仅为3559亿元,同比下降了6%,环比下降了76.74%。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

  2010年初,央行和银监会释放信贷收紧信号,全年计划新增xx7.5万亿,增速下降,央票利率走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并采取区别化实施,定向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一系列信号引发了投资者恐慌,本周股市击穿3000点大关。

  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黄飚表示,大多数人没有料到信贷紧缩来得如此快,各种政策预期都提前了,新增信贷增速在下降,投资者担心经济增长也会降下来,投资都看预期,这就导致市场的暴跌。

  不过,郭田勇也认为,暴跌是对信贷政策的误读。"7.5万亿比去年是降低了25%,但还是属于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国海证券研究所所长马金良也很纳闷市场反应如此激烈,总体信贷规模还在快速增长,央行只不过想勒住缰绳,防止信贷失控,这对经济是良性的。

  "上涨的时候是非理性,下跌的时候也是非理性,银行和煤炭都是非常低估的品种,但还在杀跌。"在马金良看来,信贷紧缩和股指期货提前增加了市场的变数,很多投资者只好出来先看一看。

  长期来看货币不会太紧,谁在1月份迫不及待地就要离场呢?

  谁在抢先跑路

  谁是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的资金?可能就是那笔违规入市的信贷资金。

  《华夏时报》得到的{dj2}消息,2009年银监会在六省市进行的信贷资金调查中,测算出大概有4%-5%的新增信贷资金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中,而是违规进入股市。据此推算,2009年这个规模大约有3836亿-4795亿元。加上像上述那位"李大户"那样改变xx用途,间接用信贷资金炒股的,进入股市的信贷资金将远远大于银监会的推算数据。

  2009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新增人民币xx9.59万亿。去年1月份,商业银行新增xx16527.2亿元,一季度平均每月新增xx1.5万亿,而商业银行发放最多的就是1年期xx,今年一季度将有超过4万亿xx到期,银行催收力度加大,xx炒股资金被逼卖股还贷,这就会造成股市大量信贷资金流出。

  据统计,1月份,沪深两市总流入资金22913亿元,而流出资金达到23103亿元,净流出190亿元。

  熟悉银行放贷的人士认为,"今年1月股市下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违规炒股信贷资金1年期限到期,因为A股还是资金推动型的。去年xx炒股的人赚了不少,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迅速撤离股市。"

  "银行大多喜欢发放一年期xx,去年发放的xx到今年一季度都会到期。"郭田勇也解释说,银监会和央行今年初要求商业银行收回到期xx,从严控制新增xx,导致了违规进入股市资金大量回流到银行。

  "到底有多少违规资金进入股市?这是个多年未解之谜,很多经济案件在东窗事发之后,才发现有违规资金进入股市,有机构参与,也有个人xx炒股。估计1月份大概有数以千亿计的违规资金撤出。"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曾表示,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3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了票据市场,这远远高于银监会测算的5%左右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如按魏加宁的推算,去年1月有3000亿元违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今年xx到期必须撤离。即使按照银监会测算的较小的口径,在去年1月也有820多亿进入股市,如今正在撤离。

  从流动性到公司业绩驱动

  让人担心的还不只是货币政策。"出口前景并不乐观,信贷刺激政策退出必然压缩投资需求,内需增长还不能达到自我循环,信贷刺激逐渐退出,经济复苏能否维持,这让投资者有些担心。"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说。

  2010年,影响市场最重要的事件还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与之配合的信贷结构调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最近明确表示,今年信贷主要是调结构,控制对过剩行业、污染行业和房地产的xx投放。

  一家私募基金上海尚雅投资有限公司对于今年的股市走势非常谨慎,认为只存在一些结构性的投资机会。该公司的市场总监陈先生告诉本报记者,今年是最复杂的一年,信贷刺激政策的退出与经济复苏的对冲效果交替影响资本市场,股指走势就取决于流动性和经济增长两种力量的博弈。当然,信贷结构调整也会带来一些结构性机会。

  本报记者采访中注意到,2009年以来充足的流动性一直是股市上涨的推动力,而今年股市上涨的驱动力正在从流动性向公司业绩驱动转变,这样一种转变是良好的开始。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不少分析人士都表示,在两种驱动力转换的过渡期,股市出现震荡是必然的,投资者最初也看不清楚流动性驱动力减弱与经济复苏两种力量博弈的方向。(.华.夏.时.报)

    上月流动性创22个月高点 央行:去年房价上涨较快

  央行网站昨天发布《2009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下称报告)指出,2009年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

  报告称,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比上一轮房地产价格高涨时期的2007年高20.8%,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2007年同期高出7.4%。目前一线城市房价已超过2007年下半年的高点,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也接近或超过2007年的高点。

  报告还特别提到,去年12月末,货币流动性(M1/M2)攀升至36.3%,比去年11月末上升0.6个百分点,是2008年2月以来的{zg}水平。观察人士指出,这一论述部分解释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等"紧缩"举动的出发点。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临近,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已经连续两周净投放资金(详见早报昨日A28版),本周两次发行央行票据,但未进行正回购操作。市场人士认为,为保节日资金充裕,资金回笼将暂缓。

  央行报告重申,今年宏观调控面临的局势更为复杂,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

  物价方面,报告分析,从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信贷存量较高、国内需求继续回升和资源型产品价格调整等因素,对2010年最终物价水平产生上涨压力。同时,近6年来粮食连续增产,对稳定食品价格涨幅起到积极作用,部分行业产能相对过剩、消费市场供给充裕也将对物价上涨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外贸方面,报告认为,2010年对外贸易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对外贸易形势仍比较严峻。(东方早报)

    机构普遍预计央行将加大流动性回笼的力度

  市场的紧缩预期终于在本周喘了口气。

  央票利率上行趋势在本周止步不前。周二发行的1年期央票利率及周四发行的3月期央票利率,均与上周持平。此前市场认为二者将会延续上涨态势。

  {dy}财经日报报道,央票利率的持稳,透露出央行缓解当前浓厚紧缩预期的意图。毕竟存款准备金率早于市场预期的上调以及一系列信贷调控手段的出台令市场深感寒意,央行将提前动用利率工具的传言不绝于耳。

  央票利率的稳定使得市场换来短暂的喘息时间。目前来看,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已经出台,春节前这段时间或将成为货币政策的真空期。

  不过,政策收紧步伐放缓的同时,本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局面却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货币市场利率连日大涨。

  周二开盘,7天回购利率突然上跳到1.54%,并全天维持在高位;周三全天7天回购的加权利率再次上涨超过10个基点,达到1.65%的位置;周四,7天回购及14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均上涨超过20个基点。

  周四财政部和央行进行的6个月期国库现金管理定期存款中标利率达到2.92%,不仅高于同期限存款基准利率,甚至高于两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79%)。国库现金定存受到商业银行疯抢,显示资金已经不再充裕。

  是什么原因造成流动性的突然收紧?目前来看,除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以及央票利率上行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外,差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上缴成为重要推手。

  上周起,央行即准备针对放贷较快的几家银行实施差额存款准备金率,本周便是传说中的缴款日,其中作为资金拆出大户的工商银行  (601398 )和中信银行  (601998 )即在此列,因此市场反应较大。

  尽管如此,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调依然未改。

  1月26日及1月28日分别发行的1年期央票、3年期央票规模仅为100亿元和300亿元,较上周大幅缩减。这两日,正回购也连续缺席公开市场操作。整体来看,央行公开市场连续两周实现净投放,本周净投放资金达1460亿元,创下近四个月来的新高。

  春节临近,消费旺季和企业发放奖金产生的提款、转账需求等使得银行体系资金应保持充沛,央行资金净投放不足为奇。但机构普遍预计,节后央票利率仍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而央行也会加大流动性回笼的力度。

    元月沪指下跌8.78% 连续四个月上涨势头戛然而止

  受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及新股扩容加速影响,元月两市双双下挫。沪指本月下跌8.78%,结束了连续四个月上涨势头。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加息预期xx的日益临近,未来一段时期两市将呈现震荡调整格局。由于当月市场对政策紧缩预期反应过于悲观,恐慌后的修复有望在春节前后有所表现。

  元旦休市后,两市并未延续去年12月末惯性冲高态势,首周便出现近百点下跌。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引发次日市场暴跌。此后,市场关于加息传闻愈演愈烈,在不断杀跌的气氛下,沪指一举击穿3000点整数关口,月线收于2989.29点。

  除了对紧缩政策预期的担忧外,新股扩容加速也是引发市场下跌的另一动因。进入新年以来,新股发行继续提速,从月初至27日共计有35只新股发行,xx数量达27.3亿股,募集资金约424.71亿元。新股xx价也节节攀升,35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66.87倍,创下新股发行以来的单月历史{zg},中国西电成为3年多来第2只首日破xxxx。

  板块方面,房地产、有色金属、券商、保险领跌两市。新年以来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重挫房地产类个股,板块整体下跌17.45%,居跌幅榜xx。在海外电子科技类股票良好表现的带动下,物联网、通信、计算机等电子板块逆势走强,其中物联网板块上涨18.93%.

  "2009年上涨行情时间长,幅度大,宽松货币政策成为重要推动因素,一旦政策紧缩苗头出现,自然有大量获利盘夺路而逃",西南证券分析师闫莉表示,"1月市场表现是对下跌走势的确认,在政策解读趋于乐观之前,市场在上半年将延续震荡调整格局。"

  "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的交易天数大为缩短,预期调整不会过于明显。加上游资临近春节的逐步撤退,市场将出现成交低迷的局面。"闫莉说。

  也有机构认为,紧缩政策恐慌后的修复有望在春节前后有所表现。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吴一萍表示,尽管紧缩政策提前xx的可能性逐步加大,但从央行操作的角度来看,提前速度并不会如市场想像的这么快,加息时点不太可能选择在2月份,市场有望修复短线的过度下跌。

  分析人士表示,以金融股为代表的权重股有望成为估值修复的xxx。在行业配置方面,应从估值优势的角度寻找防御思路下的投资机会。无论从{jd1}估值还是相对估值来看,金融服务、信息服务、采掘行业机会{zd0}。房地产板块短期虽受政策调控影响,但上游的建材、工程机械依旧值得看好。

    股市"1月效应"十年九中 2010年是否应验试目以待

  喜欢体育的朋友也许都知道,各类比赛中有许多无法解释的"魔咒",比如xx的"贝利魔咒"。

  A股市场也不缺乏这些神奇现象,"1月效应"就是其中之一。

  "1月效应"是指股市1月份的行情,对这一年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如果1月股市上升,则通常全年市场将会上涨,反之亦然。

  本周五(1月29日),是今年1月份{zh1}一个交易日,结果几乎以当月{zd1}点收盘,上证指数月跌幅为8.78%。投资者不由有点担心"1月效应"是否会在今年应验。

  "1月效应"来源于统计学,该效应在美国受到广泛xx,据一些研究机构统计,过去80年,以标普500指数1月表现来预测全年的表现,准确度超过75%。

  记者统计最近10年A股市场每年首月涨跌幅与全年走势关系,发现从2000年到2009年,"1月效应"仅落空一次,发生的概率极大。特别是最近5年,年年应验。

  记者采访了多位市场人士,大都认为在市场下跌阶段,投资者往往喜欢去寻找股票下跌的理由,上涨时亦如此,不过"1月效应"确有一定的道理。

  "按照通常的经验,往往在每年年底的时候,市场上的很多资金可能有结算等方面的要求,往往会在年底撤出市场,股价也会下跌,市场资金往往会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反进入新一年后,资金面较为宽裕,比如1月信贷投放额巨大,一部分资金可能又会重新流入市场。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还在下跌,这说明资金对股市长期不看好。"深圳一位券商研究员说。

  已经空仓近两月的广州私募人士黎仕禹表示:

  "我对于2010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毕竟2009年是单边上扬的走势。市场现在还不具备重现2006、2007年大牛市的条件,所以今年市场可能会以调整为主,甚至单边下跌的可能性也不是xx没有。下跌往往分为3个阶段,{dy}阶段是完成头部,现在已经完成,未来如果反弹后再次下跌,甚至跌破年线,从技术看,今年市场就确立了单边下跌的走势,'1月效应'可能会再次应验。我认为至少今年上半年市场会是调整的。"

  那么今年的"1月效应"是否会应验,让我们拭目以待。(每日经济新闻)

 

  • 我的其它日志...
  • ·
  • ·
  • ·
  • ·
  • ·
  •   
  • 你可能还喜欢...
  • ·
  • ·
  • ·
  • ·
  • ·
  • ·

郑重声明:资讯 【1月用电量"惊吓"A股更严厉收缩措施将出?(一)-ZOL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