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疗法

    

一、穴位敷贴疗法简史  1、古代概况  有关穴位敷贴xx以保健治病的载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中,属于保健的,见于“杂疗方•内加”篇:“取桂、姜、椒、蕉荚等,皆治,[并]合。以谷汁丸之,以榆□抟之,大[如]□□□,臧(藏)筒中,勿令歇。即取入中身空(孔)中,兴奋,去之”。这时里的中身孔,即指脐孔、神阙而言,意为取楂、姜、椒、皂夹等辛香湿热之品,制丸后纳入脐中,有益精延寿之效。属于xx的,有“以□印其中颠”xx□(毒蛇)咬伤的记载。“□”,这里为“芥”之意,即指将芥子捣烂外敷头顶部(相当百会)的外治法。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应用本法。《黄帝内经》中,有关xxxx的内容甚少,其中亦有中药外治法的记载。如《灵枢•经筋》篇提到:“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意思是打用马膏、白酒和桂的桂酒,外敷面部两侧,来xx口僻,即口眼歪斜。只是尚未提到穴位。  汉代张仲景所撰之《金匮要略》一书中,载有一种特殊的敷脐法,以xx中钵(中暑)病人:“屈带草,绕钵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命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用人尿或热泥合屈草敷脐,极可能来之于氏间,因其确疗效,才引起当时的医家注意,并予以收载。晋代,xx敖贴疗法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一般认为,明确提到并记载较详的当椎菖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已有穴位敷贴治病的多方面载述。除了秉承《金匮要略》之法,“令人骑其腹,溺脐中”外,还提到:“治寒热诸症,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即醋)和之,涂背上(相当大椎穴或背俞穴)”。并常用阿是穴作为外敷xx之处,如毒蛇咬伤,“捣薤傅之”。  至隋唐,比较重视刺激性xx的穴位敷贴如《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用旱莲草椎碎,置于掌上一夫,当两筋中(相当于间使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然而亦有非刺激性xx穴位敷贴的内容,如《外台秘要》就有较多脐疗方法的载述。  宋代的多种医学等著,诸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南阳活人书》都有穴位敷贴疗法的记载。如《普济本事方》中指出:“治妇人生产数日不下及胞衣死胎不下者”,“用蓖麻子七粒,去壳研如泥,涂足心(相当于涌泉),才下,便急洗之”,并介绍一病例。又如《南阳活人书》,以葱白烘热敖脐上,治“阴毒xx;厥逆唇青卵缩,六脉欲绝者”。明代,对穴位xx敷贴法收载较多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如提到“水气肿满,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剂中,水从便溺而下,数日即愈。象山民人患水肿,用此有效”。证明敷贴之法来自民间,但确有效验。另如以磁石末调面敷于囟上(百会)治“大扬脱肛”用吴茱萸贴足心(涌泉)xx口舌生疮等。不一一枚举。  清朝是我国传统穴位敷贴疗法普遍应用和全面总结时期。这一疗法既见于官方著作,如清政府组织撰写的《医宗金鉴》,就有采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敷脐,加以冷热刺激,以xx小便癃闭点滴难出之证;亦见于民间,如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二书,广泛收集了民间走方医的xx经验,其中就有不少穴位敷贴的验方。刊行于1805年的《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纂辑,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国{dy}部外治专书,汇集了清•嘉庆前千余年的外治经验,其中不乏穴位敷贴之法,仅以神阙一穴而言,就有何首乌贴脐中治自汗,五倍子贴脐治盗汗等。而最值一提的是晚清一代外治宗师吴师机,他集历代诸多外治法之大成,并大量搜集民间的外治偏方、验方,通过其本人的反复医疗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总结,撰写出《理瀹骈文》一书。该书不但载有用以穴位敷贴的各种不同剂型,诸如膏、丹、丸、散、饼、栓、泥等以及各种验方,而且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角度进行了颇为精辟的阐述。吴师机指出:“膏药贴法,不专主一穴”,如“膏药治太阳经外感,初起以膏贴两太阳、风池、风门、膻中穴,更用药敷天庭”(《理瀹骈文•略言》)。他常用中药熬制成多种剂型的膏药,根据疾病的症候和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膏药和腧穴进行贴敷xx,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往往“效如桴鼓”,当时就治者达到每天数十人至二、三百人之多。除此之外,该书还对穴位敖贴疗法的作用机理、xx选择、赋形基质,用法用量、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都作了详细介绍。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2、现代概况  xx穴位敷贴疗法在现代的发展并不平衡,在五十年代,基本上仍局限于民间。但已引起了一些针灸家的注意,出现具有一定数量病例观察的临床报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穴位敷贴疗法被正式列为针灸诸多疗法中的一种。在下列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慢性xxxx、支气管xx、咯血、肺结核病、面神经炎,以及多种小儿科病症,前者主要是从民间流传方法中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结果;而后者,则因为xx穴位敷贴,无疼痛无创伤,极小毒副作用,故易为儿童患者所接受。  穴位疗法的真正迅速得到发展和普及,则是近十余年的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治病种急骤扩大  自八十年代之后,xx穴位敷贴之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渗透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不论是急性病,如出血热、尿毒症,还是难治病,如中风后遗症、肝硬化、糖尿病;不论是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之类;还是罕见病,如汉特氏综合征等,均可用本法xx。据统计,近十余年来,我国医学刊物所报道过的用穴位敖贴疗法xx的病症种类有一百余种之多,覆盖了针灸有效病种的大部分。  穴位敷贴疗法,除有良好的xx效果外,尚有独特的预防作用,如对慢性xxxx、支气管xx、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病症,采取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之法,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目前,已将预防对象进一步扩展至痛经、纠正胎位以预防难产等更多方面。  从现有趋势看,穴位敷贴疗法防治病种,尚在增长之中。  二、疗效得以科学验证  多途径验证穴位敖贴法的防治效果,是近年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方面。由于本法长期以来只是流传于民间,其实际价值如何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明,为此针灸工作者着重观察以下几方面。  (一)大样本验证其可重复性。就现有报道的一百余种病症看,极大部分是临床资料,少则数十例,多则数百例,甚至千例以上。不少还建立了统一的疗效评判标准,或进行远期随访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疗效的可靠性。  (二)对照观察验证其临床价值:在一些常见的重要疾病,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针灸学者还将穴位敷贴疗法与其他针灸疗法或其他疗法,如中药、西药等,进行了分组对照观察,这有助于肯定本疗法在该病症防治中的实际价值。  (三)建立指标验证其客观性:这一工作,近几年作得较多,即通过建立多须指标,观察用穴位敷贴疗法之后,此类指标的变化,从而为疗效的客观性提供依据。  三、敷药剂型不断革新  行了革新和发展。大概有二方面: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工艺,使敷贴更为简便。最常见的是制成如医用胶布一样的软膏药,采用工业生产,用时只须剪下一块就行。这种敷贴剂,可专用于某一病症,亦可做成适于多种病症的。目前,尚有一种与磁性物质合在一起,以加强xx作用的敷贴剂,亦适于遗尿、软组织损伤等十余种病症。另一方面则是在传统敷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如在敷贴穴位的同时,加离子导入等。  除此之外,还有采用西药或中西药结合制成敷药贴于穴位的。  穴位敷贴疗法在现代真正发展的时间尚不长,尽管已日益受到重视,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尚有一段距离。尤其是有关机理的研究,做得甚少,有待今后努力。  二、常用剂型  1、生药剂  采集xx的新鲜生药,洗净捣烂,或切成片状,直接敷贴于穴位之上。如将桃仁、杏仁、栀子、胡椒、糯米捣烂,加蛋清,敷穴位治高血压。此法民间应用较多,近来也在一些医院中应用价格低廉,获得较容易,方法简便,常可嘱病人自己进行xx。  2、散剂  又称粉剂,是将各味xx需要的xx分别加工研碎成粉末,以80~100目细筛筛过,混合拌匀而成。本法制作简便,剂量可随意增减,药性稳定,储存时间不受限制。xx敷贴时,粉末接触面较广,易于发挥药效,且不易污染衣衫。  3、糊剂  糊剂,实际上是散剂的进一步加工。它是将xx研磨成细末后,以赋形粘合剂,诸如醋水、酒、鸡蛋清等,把药粉调和成糊状即成。糊剂可增强敷贴的粘着力,并能使xx缓慢放释药效,延长xx的效果。糊剂制作方便,但要求现制现用,搁置时间不可过长。  4、饼剂  饼剂是指将药粉制成圆饼形进行敷贴的一种剂型。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配好的各种xx粉碎、过筛混合,加入适量面粉和水搅拌后,捏成小饼形状,置于蒸笼上蒸熟,然后乘热贴敷穴位;另一种是,加入适量蛋清或蜂蜜等有粘腻性的赋形剂,捏成饼状进行敷贴。前者可用于贴敷时间须较长者,并能起到xx和温热的双重刺激作用;后者制作较为简单。药饼与皮肤接触面积较大,故多用于脐部及阿是穴(多为病灶或其反应区域)。  5、丸剂  系将xx加工粉碎成细末并过筛后,拌和适量的粘糊剂如蜂蜜等,制成如绿豆至黄豆大之小型药丸,进行穴位敷贴。体积较小,药量不大,适用于一般体穴及小儿xx之用。  6、膏剂  膏剂在穴位敷贴疗法中亦十分常用,临床上使用的有三种类型。  一、硬膏:为中医传统的固体制剂。制作方法为:将xx需要的药入麻油、豆油或其他植物油中浸泡1~2天,然后移入锅中加热,至xx炸枯,过滤去渣,再将油用文火慢熬,直到滴水成珠,加入黄丹或铅粉,离火拌匀收膏,将膏摊于厚皮纸、布料块的中央,冷却备用。  二、软膏:为一种半固体制剂,又有三种不同制作类型。  (一)将xx需用的xx粉碎过筛后,放入醋或白酒内(依据病情的需要)。入锅加热熬成膏状。用时取膏摊贴穴区。这种软膏具有渗透性强、xx释放缓慢,且有粘着性和延展性。多用于慢性病灶的xx。  (二)将应用的xx研末过筛,加入凡士林调和成膏状。用时,可挑取适量进行敷贴。  (三)将所用xx研末过筛,加蜂蜜、茶油或麻油等调成膏状备用。  (三)膏药胶布:将xx按固定成方配制好,经过工厂特殊工艺加工制成如医用胶布(氧化锌橡皮膏)样的膏药胶布。目前,大陆生产的膏药胶布有两种形状,一为圆形,小如钮扣,揭下后可直接贴敷于穴位上;一为方形,面积较大,用时可按要求剪成小片贴敷。  7、锭剂  锭剂是将xxxx研极细末,并经细筛筛后,加水或面糊适量,制成锭形,烘干或晾干备用。用时加冷开水磨成糊状,以此涂布穴位。锭剂多用于需长期应用同一方药的慢性病症,可以减少配药制作的麻烦,便于随时应用。锭剂药量较少,故常用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xx。  8、酊剂  酊剂亦称酒剂,将xx粉碎成细末,加入75%医用酒精、白酒或3%碘酒内浸泡5~10天后,过滤去渣,入瓶密封备用。使用时可用棉球蘸湿,涂敷穴区或病灶。  9、煎剂  将xx配制好后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水煮沸后,用文火慢煮30~45分钟,去渣留汁,以棉球或特制的药棒蘸药液,点敷穴位。应注意,煎药时水不可放多,点敷穴位应趁药汁温热之时,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常用敷贴方法  一、敷法:此法较为常用,将生药剂或糊剂,直接敷在穴位上,其范围可略大于穴区,上以塑料薄膜盖之,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每次敷药的时间宜据具体病症、所用xx而定,一般来说,在所敷xx干燥后予以换敷较宜。二、贴法:此法亦较常用。多指用膏药胶布直接贴压于穴区,亦包括将丸剂用胶布粘贴于所选处。操作简便,多可令病家自己进行。贴法保持时间较长,可2~4天换贴一次。  三、填法:本法仅用于神阙穴,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填药量据病症,年龄及xx而定,填药时间隔日或隔二日一次。  四、覆法:指用较多量xx的生药剂、糊剂或药饼,覆盖于病灶(包括体表病灶反应区),之上,加盖塑料薄膜,用纱布、胶布固定。覆法用药部位较大,故多用于阿是穴。五、涂法:亦称擦法,将药汁、药膏、药糊等涂擦于穴区。也包括用毛笔或柿棉莶浸湿后略蘸药粉涂敷于穴区。此法用药量少,适于小儿或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的xx敷涂。  六、滴法:将药汁根据病情需要温热或置凉后,一滴滴徐徐滴入穴区,以达到xx目的。此法多用于神阙穴。  七、叩法:以特制的药捧,蘸药汁点叩穴区,可反复施行。具有敷贴xx和机械刺激的双重xx作用。  八、离子透入法:即在敷贴xx的同时,上加电极板,通以直流电,使xx离子透入体内,加强敷贴的xx作用。此法近几年来,在大陆有推广之势。九、熨敷法:有二法,一为用xxxx切粗末炒热布包,乘热外敷穴位;二为在敷贴的同时,予以加热。此法将xx作用和温热作用结合在一起。  十、掺法:指将xx研细,取少量掺在膏药(一般指硬膏药或膏药胶布)上,再贴敷穴位的一种方法。由于膏药或膏药胶布,均系固定xx配制而成,通过掺加xx,有利于辨证施治,提高疗效。  四、注意事项  一、选准穴位,注意体位  穴位敷贴疗法是以穴位作为xx区域,选好、选准穴位十分重要。敷贴穴位在选择时,除了和其他刺灸疗法一样,据症情予以{zj0}xx外,还应注意,穴位不可选得过多以及少选关节或其他活动度较大的部位的穴位,以避免贴时容易脱落。其次,穴区要选准,尽量采用体表标志。在敷贴时,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分别要求患者保持平卧、正坐、俯首、平肩等正确姿势,使之能敷贴稳妥,防止xx流失。  二、局部清洁,预防不良反应  在xx敷贴之前,穴区局部应洗净擦干或用75%酒精xx。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尽管穴位敷贴的xx对皮肤刺激性很小或其他不良反应(局部灼伤、起泡)穴区xx搞好,可以避免感染;二是穴区清洁后,敷贴多较牢固,不易脱落。需要说明的是,凡局部穴区有感染或被损,不宜贴敷;如贴敷后出现过敏反应者,应查清原因,如系xx所致,宜停用此类xx;如为胶布所致,可改用纱布包扎。  三、认真固定,时间适宜  穴位敷贴疗法,是将不同剂型的xx贴敷于穴区,为了保证xx不流失并维持足够的时间,覆盖固定十分重要。在覆盖时,应据剂型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生药剂、糊剂或软膏药,须先盖一层油纸片或塑料薄膜,再加盖xx纱布和胶布;硬膏药或膏药只须直接贴压在穴区;药饼、药丸等剂型,加盖xx纱布和胶布固定即可。在固定时,应视部位和对象的不同区别对待,体表活动较小的部位,如颈面、躯干等只须胶布固定,而四肢关节及足心等,宜加绷带束紧固定。小儿往往会用手抓撕敷贴部,亦适宜用绷带固定。敷贴xx的时间,在依据症情需要的前提下,还应注意:有一定刺激性的xx敷贴时间不可过长,xxx位敷贴时间不可过长,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更不宜过长。另外,对某些穴位敷贴时间要恰当选择,如涌泉穴,在临睡前敷贴,起床时去掉为好,以免影响行走;面部穴,{zh0}也按此法,不影响美容。  四、xx配方,注意保存  敷药制备,是获取疗效的重要环节。敷药xx要求在继际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辨证用药,药以味少量小力宏为佳。在配制时,更应根据xx特点和症情,制成不同剂型。敷贴xx多为辛香之品,为防止气味挥发,药粉配制好后,宜装入玻璃瓶或瓷瓶,密封保存备用。  五、综合xx,提高效果穴位敷贴疗法,仅管对多种病症有良好的效果,但毕竟只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中之一种,面对复杂的病症,它亦有局限性。所以在临床xx时,也一定要xx“百病一贴”的狭隘观点,充分有机结合其他各种疗法,如针刺、拔罐、刺血、艾灸及中药内服等,从而进一步提高xx效果。
郑重声明:资讯 【穴位敷贴疗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