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沛天:评现行学术研究资助体制衍生出的学术不公平“_鹊嘤轩语_新浪博客

评现行学术研究资助体制衍生出的学术不公平“一条链”

作者:黄沛天(江西师范大学)

 

  《科学时报》2010年1月22日A3版载有李醒民先生的《呼唤“事后收购制”

和“诚信资助制”——小议学术研究资助体制改革》一文,很好。这也勾引起笔

者的一点思绪。

 

  笔者曾经在新语丝网上呼吁学术期刊取消论文版面费,以利于学术界的穷人

(没有基金资助的年轻学者和退休学者)能公平地进入学术殿堂。其实国内学术

界的不公平现象更加体现于从“基金资助”开始的不公平“一条链”。

 

  首先是“小项目严审,大项目小审,超大项目不审”这种评审模式的不公平。

与之相伴的是当官者往往能较轻易拿到各种基金项目。此为不公平“链条的{dy}

环”。

 

  一旦有了基金资助做底气,大小“老板”就可按照项目申报时的预期目标大

量泡制“交账”论文(版面费可全额报销)。说也奇怪,为与“交账”论文相配

合,有些刊物竟然公开声称优先发表各种基金资助的文章!此为不公平“链条的

第二环”。

 

  接下来就是所谓“评奖”了。前不久读到江西省科协发的“赣科协字

[2009]154号”文件《关于做好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

此《通知》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条目下,称:国家自然科学奖“xx国内

立项的科学研究成果”。这就把没有基金资助(即没有立项)的自由探索性研究

成果全然排除在外了。此为不公平“链条的第三环”。

 

  还有就是职称评定。人事部门的文件称:职称的评定,除了要符合论文、论

著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所谓“业绩条件”之一,即:一、科研成果获省(部)

级以上奖励;二、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三、获厅以上部门授予的

××××称号。这恰好又与不公平“链条的{dy}环”、不公平“链条的第三环”

挂上了。是为不公平“链条的第四环”(而且还是“连环套”)。

 

  这根链条是否还有其他的不公平链环?人们可以继续发挥想象力。比如,既

然有基金资助做靠山,泡制论文300篇,也许还能弄个院士当当吧,等等。

 

  由现行不公平的资助体制,按预期目标泡制出来的、跟踪凑热闹的大量论文

或成果,尽管造就出了一个论文数量世界第二(也许还会成为世界{dy}),但这

并不是高效率,因为真正有学术价值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学术垃圾,更难觅原始

创新。

 

  江崎玲於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说得好:令做科学的人激动的是那些偶

然发现的、根本未意料到的、能惊讶地喊出“Eureka!”(“找到了!”)的研

究结果。而这样的研究也当之无愧应得到资助和奖励。笔者之所以为李醒民的文

章叫好,理由也正在这里。国家应当改革现行的对学术研究的资助方式,要鼓励

人们进行自由探索。只要你的工作做出了有惊呼“Eureka!”的激动人心的研究

结果,就给你资助,就给你奖励,而不必事先立项。这样的资助才是高效率的,

这样的奖励才是合理的、令人信服的。

 

  学术研究需要资助,也需要激励,超凡脱俗的理想主义者是极少数,拒领菲

尔茨奖的俄罗斯数学怪杰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则更是{dywe}。如果依然坚持现

行的低效率的学术资助体制,同时又对诺贝尔奖垂涎三尺,那只会招惹格里戈里

·佩雷尔曼的窃笑。

 

(XYS20100126)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黄沛天:评现行学术研究资助体制衍生出的学术不公平“_鹊嘤轩语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