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两天时间,重读了舒尔茨的大作《改造传统农业》,在敬佩其学说之余,又感觉到现在的中国农业经济似乎又进入了一个现代化高水平的陷阱,抑或这个陷阱原本就存在呢?
舒尔茨在书中主要讲了一个观点:通过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进而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不愧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开拓者,确实抓住了传统农业的症结。
《改造传统农业》这本书发表于1964年,60年代的中国正是大集体农业面临泥潭的时期。舒尔茨在书中对国家所有的大集体农业模式的失败也进行了反证,指出国家所有的大集体模式不是改造传统农业的良策。他给出的xx是市场刺激、家庭经营、高技能的农业劳动者。舒尔茨是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不知道彼时的中国政界和学术界有没有受到舒尔茨学说的影响。从事后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恰好就走了这样的一条道路。农业兴,则百业兴。有了今天农民的小康,才有可能助推工业腾飞。广大农民在没有医保、养老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建房盖屋等依然能够推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是,不能说现在的农业模式没有问题,现实的情况是恰恰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舒尔茨所在的年代是五六十年代,这个年代发展中国家农村诸如中国,依然存在大量的文盲。按照舒尔茨的教育标准我们现在早就实现了,但是舒尔茨所提倡的短期训练等学习模式在今天仍然是软肋。农民经验的获得大多靠的是口耳相传、邻里接力。我的家乡靠蔬菜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每户农民(2个成年劳动力)最多能种植五六亩地。靠着农药、化肥、种子的改善,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到现在,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农民收入也仅仅达到了温饱而已。
舒尔茨指出,不存在所谓的隐性失业的问题。可能在他那个年代确实不是问题,但在今天的中国,各种现代化要素一应俱全的情况下,隐性失业是毋庸置疑的现实。每年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背井离乡,但是农业生产依然节节升高,说明了这些人口就是隐性失业的存在。我们村子里,两个人耕种六亩地和4个人耕种六亩地的收入差不了多少,即使再精耕细作,只会导致边际效益越来越少,不可能带来质的飞跃。舒尔茨说:“人的能力与物质资本不相称,这种能力就成了经济增长中的限制性因素。”这个观点在今天有了别的含义:一方面是农村中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另一方面是城市中缺少相应数量的就业机会。连大学生都毕业即失业,民工的就业率能好得了吗?于是大多数人都可能仅仅是糊口经济,没有积蓄,没有明天;也有一些人是社会的寄生阶层,考蚕食父母,或寄生于社会。这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是社会的隐患。借用舒尔茨的话来说,这也是“现代化的教训”:一边是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没有相称的岗位,另一边是物质资本的大量富余,热钱涌入房地产业就是证明。显然,想要这两者结合将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
舒尔茨写的问题:新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投资、市场机制等,在今天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了,我们面临新的问题。仍以我的家乡为例,虽然早就告别了刀耕火种的状态,但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工具与20年前相比没有多大的变化,{wy}变化的是农药、种子、化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我想农业增长的原因似乎也在这里吧。但是这些新要素也面临边际效应递减的难题,如何使“民尽其才、地尽其力”,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来讲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我想,最简单的办法是:(1)提高科技水平,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2)放松户籍制度,促使劳动力自由流动;(3)藏富于民,早就大量的服务业就业机会。
{zh1},不能漏掉一句话:是制度束缚了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力束缚了制度。而制度,既是利益,也是人心。
著作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