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一开国谁都可以自己造钱。 不知大家发觉没有?中国每过一千年,就要出一个爱折腾的皇帝,留下许多大工程,也留下万世骂名。但往往就在他们之后,历史便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古代之所以有个天威赫赫的汉朝,就是秦始皇他老人家给折腾出来的。在他执政三十七年(前210年)这一年的冬天,他老人家在东巡归来的途中,身体就撑不住了。第二年好不容易挪动到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休养,最终还是一命呜呼。 他死后,就再没人能驾驭得了秦朝这辆超速快车了。经过反秦大起义和楚汉战争,秦亡汉兴,出来一个大汉朝。 天下虽然太平了,但这一场大乱,搞得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汉高祖刘邦是个好皇帝,从他开始,连续采取了70年的休生养息政策。他把秦始皇的暴政都给废了,但秦始皇发明的好东西,也基本保留了。这其中,就有“秦半两”钱的使用。 汉初货币还是沿袭秦制,黄金和铜钱并用,10000枚铜钱值1斤黄金。 可是那时候国家太穷,皇帝的车驾连找四匹颜色一样的白马都困难,将相甚至有乘牛车去上班的,估计金子也不够用,铜钱也不够用。 国家无力统一铸钱,怎么办,汉高祖就允许民间自由铸钱。 ——这意味着什么?要是放在现代,就意味着大家可以自由印钱。 那不眨眼就都成千万富翁了! 可是别忘了,那是金属货币时期,造钱是要很高成本的。你得有一座含量丰富的铜矿、有一套冶炼设备、养一套技术班子,这不是谁都能干的。 能造钱的,也就两大集团,王公贵族和富商大贾。 这是中国货币史上的狂欢时代——不干白不干! 造钱既然成了民间的一种产业,又没有监督,当然就有人偷工减料。大款们不会白给社会做贡献,为了利益{zd0}化,他们就造不足值的“小钱”。这种小钱,不是面额小,而是分量严重不足,小到像“榆树钱儿”,也是那样薄,用绳子串上,一不小心就碎了! 因为它太像“榆荚”,所以老百姓都叫它“荚钱”。看来班固老先生鄙视商人也有一定道理,能把钱造成这个样,可见贪心到什么程度! 钱一小,就不值钱。那时候买一石米(即汉代的120斤米、现在的60斤米),需钱5000枚甚至10000枚。假如钱是足值的话,就等于1斤黄金只能买两箩筐米。 随着经济复苏,钱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大家造钱都造疯了,什么铜亭子铜像,都给砸了铸钱。谷价最贵的时候据说达到十万钱一石! 为了治理这种疯狂的通货膨胀,汉高祖以后的几个皇帝,在铸钱政策上几经反复,先后九次改革币制。 汉朝的第二个皇帝汉惠帝,下令停止自由铸币,把民间铸币定罪为“铸伪钱”。吕后执政时期,由政府统一铸钱。可是到了汉文帝,又放开了口子,再次允许自由铸钱。 汉文帝还赐给宠臣邓通一座铜矿山(在今四川荥经),让他铸钱牟利。 地方上铸的这种钱,叫“郡国钱”。当时的吴王刘濞和邓通最能造钱,通过铸钱发了大财,并列富豪排行榜{dy}名,一个“富埒天子”,一个“财过{wz}”。两家的钱遍布天下,把中央银行都挤到一边去了。 汉武帝一怒判了“自由铸币”死刑 等到了汉武帝时代,休生养息政策见到了效果,商人也迎来了他们在历史上的{dy}个“黄金时代”。 民间丰衣足食,国家就更富了,“京师之钱累巨万”,因为久久不用,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装不下的粮食就露在外面,任其腐烂。 汉武帝财大气粗,就忙着开疆拓土。待到几场大仗打完,把这些家底也就给花得差不多了,财政上开始有点吃紧。 他看地方贵族和富豪在铸钱上捞得太多,实在不像话,就决定搞货币改革,中央要铸新钱与民间竞争。先是发行了一种“三铢钱”,后改为“五铢钱”,铜钱的边缘上有一道凸起的边,一是能够防止钱上的文字被磨损,二是能防止不法分子把钱磨小了使用(磨下来的铜渣子用来铸新钱)。 后来他干脆实行货币贬值,发行一种“赤仄钱”,面值以一当五,规定纳税和官府经费都只能用赤仄钱。 这一下就把“郡国钱”贬值了五分之四。可是,这个办法也没能把私铸的浪潮压下去。汉武帝终于明白:市场是不讲仁义的,靠公平竞争,国家也竞争不过奸商,该垄断就得垄断。 于是,在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他下令,铸钱权xx收归中央,地方权贵和富商谁也不得私铸。 中央新发行的钱还是“五铢钱”,这次是由“上林三官”,也就是上林苑的三个机构统一铸造的,非常标准。在工艺上采用了铜质母范(浇铸模具),比过去用泥模先进了不少,铸出的钱币大小、式样xx一样。 这个“上林三官”,是人类史上{dy}个国家造币厂,比欧洲的最早的英国皇家造币厂(公元887年)早了整整一千年!它的遗址,据考古发现,就在陕西省澄城县坡头村。 汉武帝明令,“今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也就是说,其他的钱一概禁用。从此以后,历朝历代都把铸币权归于中央,大家随便造钱的历史就此结束。 汉武帝这一次铸的五铢钱,也是中国历史上{zh0}的钱币之一,成色足,币值稳定,市场很认可,一直使用到了西汉末年。而且五铢钱的模式,后来更一直延续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共通行了739年,堪称长寿货币。 这钱现在在古玩市场还买得到,大概也就两、三块钱一枚。 中国最早出现的私人银行家 西汉的货币成熟了以后,金融业的另一方面——政府的赈贷功能也完善了,成为了一项经常性的制度。 从西汉的古籍上,我们{dy}次看到了有“振贷”这个词。由此可知,赈贷一词的“赈”字,最早是写作“振”字的,振,就是“使之重振”、“让人挺起腰板来”之意。 当时的政府还鼓励富豪以私人身份赈贷,借钱给贫民发展生产。《汉书》上记载,汉武帝为了表彰私人赈贷的典型,曾要求地方上把有关名单报给他。 那时的赈贷,主要是口粮和种子,有时政府也贷给贫民耕牛和农具。农业大国的君主,多少还知道一点农民的疾苦,有的会适当免除穷人的债务,规定凡是贷了种子但没有收获的,“皆赦之”;凡是因灾害收成不好的,“勿收责(债)”。 看来那时候的穷苦农民,偶尔也有贤明的皇帝给罩着。 民间的xxx专业户,在西汉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首都长安附近就有一个金融市场,专门供人做放贷生意。放贷专业户被称作“子钱家”,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私人银行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兼职放贷不同,他们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子钱家”里面的佼佼者,也有名扬后世的。 汉景帝三年(前154),国内爆发“七国之乱”,也就是皇帝的亲戚闹着造反。那位铸钱发了大财的吴王刘濞,以清君侧为名,首先反叛,紧接着楚、赵、胶西、胶东、菑州、济南等六国诸侯王相继造反。 中央政府在出兵征讨他们时,也征召了一批住在长安的王公贵族从军。王公贵族们要自备军需,钱不够,就向“子钱家”借。 但是当时的形势不明朗,谁胜谁负还不一定。许多“子钱家”犹豫观望,怕政府军万一败了,借出去的钱可就打了水漂了。 只有一位银行家无盐氏有政治头脑,他看出诸侯王“以下犯上”成不了大气候,果断借出一千金。 形势发展果然如他所料,三个月后“七国之乱”就告平定。无盐氏开始收回本金和利息,一年中竟然收息10倍,也就是1000%的利,一下子成了关中巨富。 可惜这位成功的私人银行家,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只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复姓“无盐”。 除了银行家放xxx之外,有的商人也兼放xxx。在鲁这个地方,有位冶铁商人叫曹邴氏,在当地到处放贷或赊销,大获成功,甚至影响了当地百姓的择业观念,家家都以经商为荣。 在利益驱动下,有的王侯贵族也参与放xxx。《汉书》记载,一个“旁光侯”(这个爵位太难听),就曾因“取息过律”被免了侯爵;另一个陵乡侯,也因“贷谷息过律”而被免去爵位。“过律”,就是超过法律规定,看来那时候法律对利率还是有限定的。 有的贵族自己不放贷,但利用权势帮xxx者xx,然后参与分利,就跟现在有的“大盖帽两头翘”一样。 在xxx的逼迫下,贫苦农民几乎是没有活路。汉文帝时,大臣晁错就报告说,农民为了缴纳沉重的国家赋税,有家产的,半价卖掉用以缴税;没有家产的就只好借xxx。xx的利息是一倍,也就是100%的利!还不上,估计就要家破人亡。 这当然是极端的例子。据司马迁估计,汉代各行各业都有20%的利润,放债也不例外,大致就是这个利率。 古代的商业发达以后,当然也会出现商业信用,也就是赊销赊购。这方面最早的记载见于秦代。 刘邦还没拉队伍起义时,是秦朝的一个乡镇干部——泗上亭长。他那时经济状况不大好,就经常向小店老板赊酒喝,还留下了债券。传说店家看到他醉卧时身上有龙纹,知道绝非凡人,于是纷纷“弃责”,不敢向他要钱了。 在出土的“汉简”(汉代文书)中,关于赊购的记录很多,而且有的还是债券,上面写有赊购人姓名、住址,赊购的物品名称和价款,此外还有证明人的姓名,非常正规。 到了此时,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业,在西汉已经初具规模,除了没有储蓄银行,什么都有了。 对公务员来说,汉朝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汉朝才{dy}次有了正式的工资制度。秦朝以前,干部是怎么发工资的,大概都稀里糊涂,汉朝才明确了各个级别的“薪俸”标准。但那时候不是发月薪而是发年薪,不是发钱而是发粮食,干满一年才给。 到了东汉,除了发粮食以外,也发给一点钱。唐以后,官俸大部分发钱;到了明朝中期改为xx发钱,跟现在一样了。 至于我国现代一般实行的“月薪”制度,则是起于南朝的宋。在年薪时代,官员的俸禄是在农历节气“芒种”这{yt}发放,如果没等做到芒种就辞官了的,年薪归接任者所得。 这样的规定,大概有保护农民利益的考虑在内,让想走的官员起码布置好了春耕工作再走。 由此可知,年薪是比月薪更古老的工资制度。但是风水流转,如今拿“年薪”又成了时髦事。比较牛的白领谈到自己的收入,一般都讲年薪是多少。 ——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在创新,其实不过在复古。人的脑袋就那么大,撑死了能创多少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