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ow Neilson四重奏2010中国巡演2010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凝望夜上海的天际线,看见从无数窗口透出的闪亮星光,恍然觉得自己城市银河中的一盏星辰。而透过萨克斯手Willow Neilson窗口传出的,除了闪亮的星光,更有悠扬的琴声。其中可能有来自秘鲁、古巴、巴西、波多黎各的奇异鼓点,也有现代电子乐的恣意音色,古老云南民歌的朴质旋律交织着摩登上海的城市律动,而这一切都为自由即兴的爵士乐所用,成为Willow Neilson四重奏这场“Lightbulb Lives”——“电灯泡”现场的灵感。

    Willow Neilson:萨克斯
    Willow Neilson是澳大利亚最为杰出的萨克斯演奏家之一。自从2000年他以优异的表现从悉尼公立音乐学校(Sydney Conservatorium)毕业后,他便带领自己的乐队荣获了2001年布鲁塞尔举办的Jazz Hoelaart 国际大赛的第三名。随后又作为萨克斯独奏艺人在2003年和2004年由White Foundation基金会举办的Montreaux爵士音乐节萨克斯大赛和伦敦爵士音乐节萨克斯大赛中获得季军。

    前往http://www.jazzmusic.tv/library.html可观看Willow在Montreaux爵士音乐节萨克斯大赛中的演出视频(参与该演出的艺人还包括Geri Allen, Bob Hurst and Eric Harland,视频位于White Foundation Saxophone competition标题下方)。Willow Neilson的音乐和照片则可在http://www.myspace.com/willowsax中找到。

    最近Willow已返回上海。原先他曾在上海的{dj0}爵士俱乐部中演出。目前他在JZ音乐学校任教,并同中国当代音乐家,传统,民间和少数民族艺人进行合作,该合作由澳大利亚中国理事会及Asialink Arts艺术家驻留项目出资赞助(详情参见:http://www.dfat.gov.au/acc/programs/artsfellowship2003-4.html)。关于此合作项目,Australia Network(澳大利亚广播网外事部门)还拍摄有一部短小的纪录片,内含采访和演出(参见:http://australianetwork.com/creativejourneys/willow.htm)。

    “爵士乐是一种积聚压力,释放压力的艺术形式,Neilson的乐队尽管年轻,经验并不丰富,却通过他们的CD清晰地展现了爵士乐的这一特点。从一段令人激动不已的即兴到另一段充满悬而未决的桥段之间绝无花哨的过渡或犹豫等待,其中流露的戏剧性积聚到近乎绝望的地步,却也不轻易释放出观念和能量……”——John Shand, Sydney Morning Herald,2002年4月12日

    “在这种音乐形式的精华传统中,集体演奏正是{zd0}的乐趣所在。正如语言交谈需要精准且坚定,乐队成员之间在音乐上极其微小的交流也至关重要,堪比个人独奏。但即使认同了这一点,Neilson成熟的音乐理念和出众的表现力仍然令他在整张唱片中显得尤其出类拔萃。”——Andy Sugg, Music Forum,2002年4-5月。

    “这位来自悉尼的中音萨克斯手打造出了一张极具艺术性的专辑——有必要,也配得上细致和频繁的聆听。虽然xx依照了post-bop的模式,Neilson和其出色的队友凭借强有力的整体演奏水准超越了他们所受的音乐影响力……”——Kenny Weir, Sunday Herald Sun, 2002年7月14日,墨尔本


    Steinar Nickelsen:管风琴
    Steinar Nickelsen是一位来自挪威的音乐家,目前居住在哥本哈根。他的主要乐器是Hammond B3风琴,此外他还能弹奏其它很多种类的键盘类乐器,如模拟合成器(在Peloton中有所展现),钢琴和教堂管风琴等。

    Steinar曾被评选为“挪威2002年度{zj0}青年爵士音乐家”,并作为爵士三重奏Solid!的一员参加了该团的挪威巡演。2003年 Solid!在西班牙举办的Getxo竞赛中夺冠。2002年他曾与Pål Thowsen和Jon Eberson组成三重奏Thowsens,发表了作品《...the rest is rumors..》,2004年Jupiter公司发行了他们的首张专辑《Ignition》。2006年该团队在其第二张专辑《Live at Glenn Miller》中与瑞典杰出的爵士音乐家Jonas Kullhammar进行了合作。2007年Steinar创建了另一支三重奏团队“Nickelsen Trio”并发表了首张作品《Nickelsen Trio, Mis en bouteille à New York》。

    Steinar先后在奥斯陆音乐学院,巴黎IACP和挪威特隆赫姆音乐学院的爵士系和教堂音乐系学习。2004年他迁居丹麦,在哥本哈根的艺术学院研习独奏。目前他作为全职音乐家在丹麦和挪威工作。

    Alex Ritz:鼓
    Alex Ritz生于纽约州哈德森河谷,就读于奥柏林音乐学院(Oberlin Conservatory of Music),师从Billy Hart和Jamey Haddad,前不久已从该院毕业。连续三年他的表演均被《Jazzie》杂志评为年度{zj0}院校演出。在奥柏林音乐学院的{zh1}一个学期中,Ritz经校方推选,与格莱美获奖萨克斯手Joe Lovano一起在一堂硕士课中演奏。除了学习爵士乐演奏外,Ritz还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并能在音乐节奏的数学领域展开研究。Ritz从毕业后便一直在纽约市和中国上海演出,其演出场地包括众多{dj0}爵士俱乐部,如(纽约市)Smalls,the Cornelia St. Café,Fat Cat,Barge Music,以及(上海)JZ club,House of Blues and Jazz和Chinatown等。最近Ritz在上海的演出搭档是与来自法国的获奖xxVanessa Paradis,此外他还分别与xx小号演奏家Marcus Belgrave和爵士三重奏Beep! 一起在底特律和旧金山录制过唱片。Ritz目前也是Rafiq Bhatia Collective这一音乐团队的一员,前不久他已随团完成了一场巡演,途经波士顿,纽约市和普林斯顿大学等地。Ritz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能够演奏多种风格的音乐。除了最擅长的架子鼓之外,他也经常演奏手鼓或其它打击乐器。

    Peter Scherr,贝司
    Peter Scherr是在香港生活将近20年的美国低音大提琴手/作曲家。或许再没有音乐家比彼德具有更广阔的背景和音乐开放性。他曾在美国和香港的交响乐团任职多年。过去十年,他曾与众多{dj1}的创意音乐家同台演出,而这都源于他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富有凝聚力的节奏以及让人难以琢磨的独奏形式,这些音乐家包括他的兄弟Tony Scherr、Jim Black、Kenny Wollesson、Anton Fier、Jenny Schienman、Bruce Huron、John Carlson、Matt McMahon和Simon Barker等等。彼德的演奏融合了大量技术,但您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的却是令人惊叹的合奏效果,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力。


    巡演日程:
    日期 城市 地点
    2月22日 上海 JZ Club
    2月23日 苏州 WAVE | 摇滚苏州俱乐部
    2月24日 上海 育音堂
    2月25日 深圳 一渡堂
    2月26日 佛山 元丽和画廊
    2月27日 广州 德莉浓摩卡咖啡馆

    更多信息请点击:

    http://www.creativemusicinchina.com/
    http://www.peterscherr.com/
    http://www.youtube.com/user/peterscherr
    http://www.myspace.com/willowsax
    http://www.myspace.com/alexritzmusic
    http://www.steinarnickelsen.com/


    主办:创意音乐在中国
    协办:德莉浓咖啡


    创意音乐在中国 网站:http://www.creativemusicinchina. com E-mail:creativemusicinchina@gmail.com





郑重声明:资讯 【Willow Neilson四重奏2010中国巡演2010】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