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鸡头,还是为凤尾?_伴随影子_新浪博客

                           是为鸡头,还是为凤尾?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一直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并被奉为人生的指向灯。到底是为鸡头,还是为凤尾?就这个命题,我与自己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学生时代,把“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作为自己的指南针。

     在学校这个资源占有相对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的大环境下,作为“鸡头”的有利条件是:首先,可以和“风头”共同占有机会,例如,奖学金的是以专业排名的,“鸡头”能拿特等奖学金,但是再优秀的“凤尾”也不行。再次,每个班级都有相同的组织结构,如果你在一个“鸡班”,“鸡头”可以享受班长职位带来的成长锻炼机会,“凤尾”就没有这个权利,因为一个班只有一个头,要么是“鸡头”、要么是“凤头”。最重要的是:“鸡头”好歹是个头,“凤尾”再好也只是一个尾巴,其间的意味不言自明。

    初涉社会,把“先为凤尾,再为鸡头,终为凤头”作为自己的指南针。

    而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甚至尔虞我诈的社会,出道即为凤头,现实吗?凭什么?即使你是“官二代”“富二代”,但社会会买你的帐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退一步,当“鸡头”总可以吧?社会不是学校,作为一个头,就理当得起到“头头”的作用,要是决策失误了,事情搞砸了,那可就不好办了,可是有很多“鸡尾”对你这个“头头”头衔早已垂涎三尺,别人上位,你就是“鸡尾”了。姑且不谈“鸡头”的意外,而是“鸡头”干的顺风顺水,那又能怎样?因为“鸡头”终究是出自“鸡群”,再漂亮的鸡能胜比凤吗?就如再富有的打工族能超越国家干部吗?生活在“鸡圈”里,说不准你就是“马太效应”的验证者。

    所以,初涉社会,应先为凤尾,终为凤头。虽然是“凤尾”,好歹也是一只凤,可以有“凤头”的帮助和指导,比自己积累经验来的快N倍。作为“凤尾”,显而易见是无“头头”头衔累赘,你大可放心积聚力量,时机成熟的时候大干一场,要成为一个“鸡头”应只是随手拈来,等有了“头头”的历练,加上“凤尾”的经历和社会关系,成为“凤头”也不是难事。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是为鸡头,还是为凤尾?_伴随影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